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爱华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3):1201-1201
总结我院38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旨在观察和促进内瘘成熟,正确掌握新瘘使用时间,掌握穿刺方法及拔针后处理,预防内瘘阻塞,及患者自我保健,可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鄂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8,9(6):107-107
肢体动静脉内瘘是肾衰晚期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首选血管通路,它具有流量大、易穿刺、可以长期使用等优点而成为永久性血管通路。正确预防和精心护理能有效减少瘘管并发症的发生,对维持内瘘的正常功能和提高通畅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院血透室成立12年来,对于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痿的护理措施,包括: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药物应用,动静脉内瘘使用中的护理,患者自我护理及为每个患者建立详细的档案.认为通过规范的动静脉内瘘护理和维护,有效地减少了动静脉内瘘堵塞的发生率,并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临床上常用的、较理想的血管通路。AVF是通过外科手术,吻合患者的外周动脉和浅表静脉,使得动脉血液流至浅表静脉,达到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流量要求,并便于血管穿刺,从而建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是尿毒症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内瘘早日成熟和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使用年限,提高透析质量,延长生命。鉴此,本文将对AVF的主要护理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理想的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充分与否的关键,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加强此类病人内瘘血管的护理,延长其使用时间极为重要. 一、临床病例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32~64岁.均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原发病慢性肾炎7例,先天性多囊肾2例,梗阻性肾病和慢性铅中毒性肾病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2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及重复使用期内瘘的观察护理。结果62例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59例手术成功且内瘘使用良好。结论对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及穿刺时精心的护理,是获得手术成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关键,是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对透析效果和长期存活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治疗的32例患者,均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29例动静脉内瘘功能良好,内瘘使用寿命均大于5年,其中26例患者内瘘使用寿命大于10年;其余患者为内瘘失功1例,内瘘堵塞1例,内瘘狭窄1例。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应加强术前、术后和穿刺时精心护理,通过有效护理干预促使内瘘应用寿命有效延长,使血透治疗效果大幅提高,从而促使患者生命有效延长。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进行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动静脉内瘘术前术后护理,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的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认为通过重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可有效延长瘘管使用时间,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远期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22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使用期间的护理、健康教育等,认为医护的密切配合才能科学地使用内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随身灸联合喜疗妥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行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热敷联合喜疗妥软膏的方法,实验组采用随身灸联合喜疗妥软膏的方法,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的血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内瘘使用时间及实验室检查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内瘘血管情况在轻型、中型、重型组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身灸联合喜疗妥能促进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壁损伤的修复,减少硬节等并发症,延长动静脉内瘘血管的使用寿命,获得足够的血流量,保证有效透析,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患者早期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发现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方法。方法2002年1月-2006年5月共有25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内瘘血管出现功能不良。其中11例内瘘血肿,6例穿刺点硬结,3例血管狭窄,均采用喜疗妥外涂按摩加超短波理疗持续1—2个疗程;5例内瘘血栓形成,采用尿激酶溶栓后喜疗妥按摩加超短波理疗1—2个疗程。结果除2例血管狭窄无改善、2例内瘘血栓形成时间〉24h要行第2次内瘘术外,其余患者内瘘功能得到恢复。结论在内瘘功能不良出现的早期,积极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处理,是内瘘功能得以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20年7月在医院接受血液透析的134例尿毒症患者,查阅病历资料,收集相关信息,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因素.结果 134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有114例内瘘成熟,20例内瘘未成熟,未成熟率为14....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我院应用PDCA循环管理防治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报道.方法 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间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出现动静脉瘘并发症患者46例,根据病例首次透析时间分为两组,PDCA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谨遵人工血管内瘘的相关护理内容实施临床护理.PDCA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于整个管理过程中融入PDCA理念和方法.结果 PDCA组血管内瘘并发症发生率5.7%,对照组为13.9%,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DCA组患者满意度为96.4%,对照组为73.9%,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护理实践,有利于综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获得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陈付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4):42-4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拔针后发生皮下血肿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接受内瘘穿刺拔针后发生的皮下血肿10例。结果皮下血肿的发生与内瘘不成熟、拔针后按压方法不当、患者自身原因、护士穿刺技术等有关。结论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和穿刺技术水平,掌握内瘘使用时间,正确拔针,加强健康宣教,能有效降低皮下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老年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观察老年人动静脉内瘘(AVF)使用情况.方法对36例年龄大于60岁的血液透析患者的AVF做回顾性分析,并将AVF的手术成功率及通畅率与其他年龄组相比较.结果观察结果显示老年组AVF手术成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组AVF术后第4天、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及60个月通畅率分别为84.75%、77.97%、67.80%、50.85%、40.68%和20.34%,对照组AVF术后第4天、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及60个月通畅率分别为96.08%、92.16%、84.31%、70.59%、60.78%和41.18%,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人AVF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阶段式自我管理教育对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48例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进行阶段式自我管理教育,于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采用自行设计内瘘自我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和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本组患者自我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出院当天掌握13例(27.08%),基本掌握19例(39.58%),未掌握16例(33.33%);出院后1个月掌握31例(64.58%),基本掌握17例(35.42%);出院后3个月掌握46例(95.83%),基本掌握2例(4.17%).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内瘘自我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评分及ES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阶段式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提高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