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寻求治疗布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的有效药物和方法,在吉林地区现患中选取49例进行治疗观察。按人间布病的诊断标准(姜顺求主编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中所述),选择2年以上的慢性活动期患者。应用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布病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用PI抗原(布鲁氏菌酚不溶性组分)治疗哈密地区布鲁氏菌病患者65例,并分析如下。 一、病例选择:按1977年中共中央北方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的《人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判定试行标准》诊断选择了新疆哈密地区的布病患者65例,其中慢性活动型29例,慢性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
Carlesson 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牛种布氏菌抗体获得较好结果。ELISA 陆续用于人畜布氏菌病的诊断。目前,大多数作者认为,ELISA,检测布氏菌抗体,具有方法简便、快速、特异及灵敏等优点。但也有资料表明,本试验在检测抗体敏感性上还不及试管凝集试验。此外,关于 ELISA 检测布氏菌抗体类型以及对布氏菌病患者的诊断标准等,这在布氏菌病(简称布病)防治工作上仍是尚未解决的课  相似文献   

4.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为人兽共患传染病,且具有体液和细胞双重免疫改造的特点。为了解不同病程布病患者的免疫学变化和监床疗效判定、发病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作者对不同病程的慢性布病患者进行了有关的免疫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氟喹诺酮治疗急性布氏菌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布氏菌病(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由布氏菌引起,可造成人体多系统损害。本文就1998年我院应用氟喹诺酮治疗急性布病的情况报导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情况 本组病例均为青壮年,年龄在19~45岁,男23例,女7例。发病时间1个月内,症状典型为发热、乏力、关节疼痛、多汗。均有疫畜的接触史。1.2 实验室检查 布病血清学均为阳性,布氏菌素皮试阳性。排除风湿、类风湿,诊断符合国家对人的布病的诊断标准[1]。1.3 治疗方法 本组共30例,其中13例应用环丙沙星0.2g加生理盐水250ml,每日2次静点,疗程2周;17例应用氧氟沙星0.2g加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散发流行的一种传染病。布病旧称马尔他热(Malta fever)。1887年 D.Bruce氏从一尸脾中检出本病病原体—羊布氏杆菌。1897年以后相继分离出牛、猪、狗等布氏杆菌。1914年Wright 氏发现了布氏菌凝集试验,对诊断布病起了重要作用。布病各地均有报告。我科从1957年至1977年收治50例,  相似文献   

7.
胸腺肽联合氧氟沙星治疗慢性活动型布鲁氏菌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布鲁氏菌病 (简称慢性布病 )活动型病人因病情长期反复、症状顽固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其治疗至今在临床上仍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应用高浓度胸腺肽联合氧氟沙星治疗 2 9例慢性活动型布病患者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科近年来住院病人 ,共 5 9例。其诊断标准均符合国家颁布的人间布病诊断标准 [1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关节疼痛、多汗、乏力等布病常见症状。个别病人有关节肿胀、变形或肝肿大、睾丸肿大等体征。布病血清学及布氏菌皮试均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8.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危害重,流行广,且布氏菌难以分离培养和种、型鉴定。准确、及时的病原学诊断,可为有效的控制人畜布病的发生和流行及布病疫区的分类等提供科学依据。近些年来,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使得布病病原学诊断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否可以造成肝脏损害及肝脏损害在慢性布病中发生的几率和规律。方法 对273例慢性布病患进行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三个方面的观察。结果 发现52例患有肝脏损害,占19.05%。其肝损害与布氏菌素皮试验强度有正相关关系,而与布病血清学及病程无直接关系。结论 说明慢性布病仍可造成肝脏损害,但比急性布病发生率低,其发病机理可能与Ⅳ型变态反应对肝脏的损害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一例慢性布氏菌病的诊断和治疗孙养信,金爱萍胡德育指导我们于1991年11月收治一例慢性活动型布病患者,诊治111天,随访2个月,疗效显著。从中得到一些启示,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赵某,男61岁。26年前曾在青海省牧区居住,半年后出现乏力、多汗、间断性发...  相似文献   

11.
1969年,芬兰学者Ahvonen等首次报道了布鲁氏菌(简称布氏菌)与0:9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简称耶氏菌)之间存在严重的血清学交叉反应。从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极大关注。现已表明,布氏菌与几十种微生物有血清交叉反应,其中以耶氏菌最为严重。目前,我国开展人畜间布氏菌病(简称布病)调查,尤其在布病非流行地区仍采用常规血清学诊断方法,而这些常规方法无法排除布氏菌与其它微生物之间的血清交叉反应。本文自1991年以来,收集我省部分历史布病流行地区家猪、牛、羊和可疑布氏菌感染人群血清,进行布氏菌与耶氏菌血清学鉴别诊断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布病防治工作中检测制剂和技术的新动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近几年来在我国的一些省又有流行,特别是在一些原有病羊而又以养羊脱贫的农村,由于羊群中存在布病,以致引起人间感染,有的乡村或县每年不断有新发病人。但是布病的确诊有赖于化验诊断,也就是说这些化验检查与布氏菌生物制品及相关技术有关,不仅如此,布病的防治离不开生物制品的应用。由些可知,布氏菌诊断制品的质量优劣不仅影响到病人的正确诊断,影响到病人(特别是亚急性及慢性病人)的疗效及用药安全,同时也影响到全国各地监测点疫情动态的评估,从而影响到一个县市以及一个省布病疫情的综合分析和应采取的有效防治对策,在此仅就常用的布氏  相似文献   

13.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是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的历史疫区,2005年赤峰市报告布病999例,其中克什克腾旗(以下简称克旗)报告716例,占报告总数的71.67%,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克旗布病疫情,于2006年11月对克旗浩来呼热乡和乌兰布统乡进行了布病流行病学调查。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选择疫情较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慢性布氏菌病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以乏力、自汗、顽固的关节或肌肉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对慢性布病的治疗,我国在30多年前的防治实践与科研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中医药在治疗慢  相似文献   

15.
为及时掌握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动态和流行趋势,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改进和完善防治措施,2004年按照布氏菌病监测标准要求,继续在全省12个县(市、区)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首次分离出牛种布氏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菌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的传染病,其主要传染源有病牛、羊、猪。分离出布氏菌是最可靠的实验室诊断。辽宁省过去虽然多次进行病原学工作,除赵恒云等人于1988年分离到犬种布氏菌外,一直未分离到强毒株布氏菌。于1990年7月在锦县被捕杀的患布病病牛中,首次分离出牛种布氏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布氏菌病诊断中,布氏菌的分离是确诊布病最可靠的方法,但是其方法的最大缺点是不仅分离阳性率低,培养费时(需7~20d),还需具备许多条件,虽说是布氏菌的分离鉴定,对人畜间疫情严重性和制定防治措施均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但是,未分离到病原菌不能判定没有感染。在临床上,布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感染早期、非典型症状的布病患者及隐性感染者的诊断,布氏菌与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布氏菌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对布氏菌病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该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儿童布氏菌病却有逐年增加的迹象。ALEissa等报告,1985~1988年在KingRhalid大学的医院共收治106名年龄在2~14岁之间的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患者,年龄中位数为8.2犤1犦。1989年Lubani等人报告,在最近6年内Jahro医院在收治的1500名布病患者有1100名儿童犤2犦。在以色列的一次回顾性调中发现,1987~1988年间有67名儿童患急性布病犤3犦。这种情况在中东地区…  相似文献   

19.
慢性布氏菌病心电图表现已有报道,而急性布病患者心电图表现资料尚少,本文对47例急性布病患者心电图进行了分析。材料与方法1.病人组:系布病暴发点上确诊的47例患者,  相似文献   

20.
布鲁菌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菌病(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传染病之一.据WHO统计全球有近100万例患者,而且每年以新发患者1万~2万例的速度在增加[1]. 及时治愈急性布病患者,防止迁延慢性布病,为国内外医学界非常关注的重要课题.为寻求理想的治疗方法,几十年来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治疗研究,在布病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对近年该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