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早产儿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为了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预防及治疗早产儿感染的价值,用单向免疫琼脂扩散法检测51例出生1~3天(胎龄28~36周)的早产儿血清IgG、IgA、IgM。结果显示IgG均值随胎龄增加而升高(r=0.99,P<0.01),28~36周者<8.0g/L(28周仅4.5g/L),>36周者>8.0g/L;而IgA、IgM差异无显著意义(28~36周者IgA均值为615mg/L,>36周者为621mg/L;28~36周者IgM均值为423mg/L,>36周者为418mg/L),,故胎龄越小越有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的指征。30例重症感染的早产儿参考相似的孕周、体重及日龄,随机分为IVIG组及对照组各15例,均选用同类抗生素,且不用其它免疫制剂及血浆治疗,IVIG组按每天0.5~1g/kg稀释成50ml在2~3小时内静脉滴注,连用2天,IVIG组治疗1周后均值从8.2g/L升到13.5g/L(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IgG均值仅6.7g/L。提示早产儿感染用IVIG疗效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2.
应用三抗体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住院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和对照组各20例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血清、唾液IgG_4水平。结果患儿组SIL-2R为307±36kU/L,对照组为198±32kU/L(P<0.05);患儿组血清IgG_4为39.2±6.5mg/L,对照组为18.2±2.0mg/L(P<0.01);患儿组唾液IgG_4为0.167+0.036mg/L,对照组0.055±0.014mg/L(P<0.01),患儿组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新生儿时期对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危重病儿甲状腺激素T3,rT3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儿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危重症患儿共45例,包括重症肺炎、病毒性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颅内出血、病毒性心肌炎、食物中毒等。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用美国PACKARD公司生产的γ免疫自动计数器测定危重病儿和健康儿童血中T3及rT3含量。结果20例健康儿童和45例危重病患儿血中T3分别为(2.88±0.52)nmol/L和(1.40±0.71)nmol/L(t=13.98,P<0.01),rT3分别(为0.72±0.08)nmol/L和(1.19±0.73)nmol/L(t=4.36,P<0.01),T3/rT3分别为2.74±0.85和1.61±0.79(t=6.38,P<0.01).4例临终状态病儿T3和rT3均值分别为0.86和1.48nmol/L,T3/rT3为0.63。45例患儿,治愈37例,好转4例,死亡4例。结论危重病患儿血中T3、rT3及T3/rT3均显著低于健康儿童.4例临终状态病儿血中T3、rT3及T3/rT3更低。提示甲状腺激素降低的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各年龄组儿童正常血清铋浓度及服用治疗剂量胶体次枸橼酸铋(CBS)的安全性。方法 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97 例1~12 岁正常儿童血清铋浓度和94 例5 ~12 岁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儿童,服CBS6 周,合并阿莫仙和甲硝唑各服2 周的治疗方案后,进行服CBS后1、2、4、6 周和停服后1 周、1~2 个月、3~4 个月、5~6 个月和6 ~12 个月以上血清铋浓度的观察。结果 (1)正常儿童血清铋浓度在各组间经统计,F= 13.75,P=0.000 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本组正常儿童血铋浓度从1 岁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5~6 岁组到12 岁保持相对恒定。(2)服CBS后各组血清铋浓度经统计,F=37.18,P=0.000 1,其中4 周、6 周两组与1 周、2 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05),服药后血铋浓度逐渐上升,4 周后不再继续升高,平均在(10.2 ±2.4)μg/L或(10.8±2.1) μg/L,远未达到临界浓度(50~100 μg/L)。(3)停药后各组血铋浓度经统计,F=22.11,P<0.000 1,各组均数间两两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意义( P< 0.05),可见服C  相似文献   

5.
哮喘儿童发病与血液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检测哮喘患儿血浆亚硝酸根/硝酸根(NO2-/NO3-)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并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TNFα、NO2-/NO3-含量分别为(164.85±31.08)ng/L和(29.54±14.43)μmol/L;哮喘发作组分别为(198.76±42.06)ng/L和(46.67±19.1)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呈显著正相关(P<0.01);哮喘缓解组为(192.41±39.5)ng/L和(32.4±14.93)μmol/L,TNFα高于对照组(P<0.05),NO2-/NO3-低于发作组(P<0.01)。提示TNFα和一氧化氮(NO)可能参与哮喘发作期气道炎症的形成,TNFα在缓解期的慢性炎症持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A对新生儿单个核细胞IgM生成能力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维生素A(VitA)对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IgM生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培养试验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视黄酸(RA),观察VitA水平正常组与缺乏组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生成IgM的变化。结果RA能够增加SAC刺激下的单个核细胞的IgM生成,加RA后VitA正常组IgM由666±402μg/L增加到1389±982μg/L(P<0.01),VitA缺乏组由350±136μg/L(增到581±241μg/L)(P<0.01)。尽管体外加RA后VitA缺乏组的IgM水平有所上升,但增加量和增加幅度都显著低于VitA正常组。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新生儿脐血VitA含量与体外培养加RA后IgM的增加幅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结论VitA对新生儿单个核细胞生成IgM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美降脂防治肾小球损伤的作用。方法 16 只雄性Wistar 大鼠阿霉素诱导肾病综合征模型后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每日予美降脂4 mg/kg。2 周测1 次24 h 尿蛋白,4 周测1 次血脂,12 周肾组织光镜检查。结果 对照组肾脏病理积分及含有泡沫细胞肾小球百分率分别为1.81±0.11% 和43 .21 ±4 .89 % ,而治疗组分别为0.91±0.17% 和21.09±3.31% ,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 。10 周后治疗组24 h 尿蛋白为208.9 ±60.4 g/L,12 周为160.5 ±48.6 g/L,明显低于对照组(276 .1±57 .3 g/L;262.4±72.7 g/L)(P< 0.05 和0 .01) 。结论 美降脂能明显降低血脂,减轻高脂血症造成的肾小球损伤和减少尿蛋白的排泄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Leptin与营养、生长的关系。方法对49例正常青春前期及48例正常青春后期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及血Leptin、生长激素结合蛋白(GHBP)检测。结果正常青春前期儿童血Leptin水平在女孩(491±279)μg/L,较男孩(371±355)μg/L略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青春后期女孩(1279±772)μg/L,较男孩(434±325)μg/L显著升高(P<001)。无论青春前期还是青春后期男、女孩血中Leptin水平均与GHBP、体重指数(BMI)显著相关。结论Leptin很可能是一种营养与生长间的调节因子并且可能具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9.
窒息后新生儿血中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为了探讨出生窒息对新生儿消化系统的影响及其发生机理,用放射免疫法对窒息后新生儿生后喂奶前及第7天血中胃泌素、胃动素浓度进行了测定,并以正常新生儿作对照。结果:窒息后患儿生后喂奶前血清胃泌素浓度为116±7n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35±4ng/L(P<0.05)。而血浆胃动素浓度为431±38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4±22ng/L(P<0.01)。窒息组生后第7日空腹血中胃泌素浓度(132±8ng/L)、胃动素浓度(726±60ng/L)均较生后喂奶前明显升高(P<0.05,P<0.01)。提示:窒息后新生儿的某些胃肠道症状可能与消化道激素分泌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患儿24小时胃pH值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患儿胃pH值的动态变化。方法对25例经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儿作24小时胃pH值测定,25例健康儿作对照组。结果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儿各项胃pH值监测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溃疡组胃pH平均值、平均中位数低于对照组(1.8±0.5比2.3±0.6,1.4±0.4比1.7±0.5,P分别<0.01、<0.05),而胃pH值<2和<3的时间百分比则高于对照组(74.8±13.7比62.8±152,85.9±8.6比74.2±13.1,P均<0.01);溃疡组夜间胃pH平均值、平均中位数低于白天(1.6±0.5比2.1±0.5,1.3±0.4比1.6±0.5,P<0.01),而夜间胃pH值<2和<3的时间百分比则高于白天(83.2±14.0比66.2±19.9,92.1±8.1比79.7±12.7,P均<0.01)。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时胃酸分泌增多,夜间胃酸分泌明显多于白天,提示抑制夜间胃酸分泌是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