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邓岚  李玉维 《中国当代医药》2012,(5):190+192-190,192
目的观察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在前牙错中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6年12月~2011年6月58例前牙错畸形及牙列缺损患者采取修复联合正畸治疗,排齐牙列、纠正中线、开拓失牙间隙、调整咬合关系后再进行固定义齿修复,所有患者均随访1~4年,观察正畸效果。结果本组58例患者经过修复联合正畸治疗,错畸形矫治成功58例,成功率为100.00%。修复体经随访1~4年,57例成功,成功率为98.28%;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牙列间隙,固定义齿有移位现象,失败率为1.72%。结论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前牙错畸形及牙列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与美容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对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回顾性分析前牙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18例,总结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 118例患者中59例患者直接进行修复;59例患者通过保留或关闭缺牙间隙,经6~12个月正畸治疗,牙齿排列整齐后再联合修复,恢复牙列的完整和正常的咬合关系。随访1年,直接修复组成功率79.66%,联合治疗组成功率为96.61%。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患者,弥补了直接修复治疗的不足,临床应用安全,疗效肯定,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的患者给予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在进行牙列排齐、中线纠正、失牙间隙开拓以及调整咬合关系后,实施固定义齿修复,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成功率为94.29%,对照组患者单一正畸或修复治疗成功率为77.1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患者给予单一修复治疗,并不能满足患者对口腔美观的需求,而先给予正畸治疗再进行修复治疗不仅能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牙齿的咬合关系,还能满足患者对美观的需求,克服单一治疗的局限,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前牙牙错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前牙牙错的患者,按照入院登记的序号将奇数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偶数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奇数组选用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对照组选用烤瓷冠修复治疗。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及临床症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67%(55/60)、86.67%(52/6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修复联合正畸在临床上治疗前牙牙错疗效显著,是值得广泛推广使用的牙齿正畸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法治疗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6例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患者采取修复前正畸治疗,排齐牙列、纠正中线、开拓失牙间隙、调整咬合关系后再进行固定义齿修复。结果106例患者的错牙合畸形都得以矫治。结论正畸与修复联合法治疗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正畸后的修复效果。方法 对46例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患者先矫正畸形,正畸后固定义齿或活动义齿修复。结果 1-4年随访,前牙美观对称,咀嚼功能良好。结论 修复与固定正畸矫治是一种很好地解决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辜娟 《北方药学》2013,(9):119-120
目的:观察正畸与修复联合应用后在成人牙齿错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共收集2012年7月~2013年2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成人牙齿错患者146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正畸法,观察组采用正畸与修复联合法。结果:观察组治愈率58.90%、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38.36%、总有效率76.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及各功能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成人牙齿错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美观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先天缺牙的错畸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正畸患者中先天缺牙的错畸形病例36例,对缺牙数目、错类型、矫治方法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缺牙部位最常见的下颌切牙或上颌侧切牙,多为缺失1~2个牙齿。27例采用集中间隙结合修复的方法进行矫治,6例采用减数方法进行矫治,3例直接采用正畸矫治关闭缺牙间隙。结论:对先天缺牙的错畸形病例采用减数或集中间隙修复的方法矫治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牙美容修复前正畸治疗的应用特点.方法 对45例伴有牙颌畸形的前牙缺失(损)的患者,修复前进行正畸治疗,然后采用全瓷或烤瓷桥修复.结果 45例患者无论从功能上,形态上,美观上均取得满意效果,随访1~3年,效果稳定.结论 对伴有牙颌畸形的前牙缺失(损)的患者,先进行正畸治疗,可以降低修复难度,达到口腔美学修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邓琳 《中国医药指南》2014,(29):113-114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成人错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成人错畸形患者60例,首先对60例患者进行正畸治疗。正畸治疗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了相关的修复治疗。结果 60例成人错畸形患者经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后,均取得了良好的矫治和修复效果,患者完成矫治和修复的治疗时间为6周29个月时间不等。12例前牙深覆盖患者经过正畸修复治疗后,最大的矫正距离为6 mm。10例前牙深覆患者经过正畸修复治疗之后,原来为Ⅲ度的患者改善为Ⅱ度,原来为Ⅱ度的患者改善为Ⅰ度。对8例患者的后牙关系进行调整和修复之后,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治疗后的安氏分类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联合修复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成人错畸形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美容效果,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同时降低了畸形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口腔科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修复,研究组采取正畸联合修复疗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功能改善与美观评分、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1.05%(χ~2=14.758,P<0.01)。治疗后研究组咀嚼、吞咽、口语表达及牙齿排列整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18.42%(χ~2=8.296,P<0.01)。结论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牙齿美观情况,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百齿可(Bisco)双锥度纤维桩核系统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6月在南京军区机关医院口腔中心就诊的87例患者,105颗前牙,均为牙冠严重缺损或外伤冠折,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观察组使用百齿可双锥度纤维桩核(58颗)和对照组使用铸造纯钛桩核(47颗)修复,治疗后随访12个月。结果观察组成功57颗,失败1颗,成功率为98.28%;对照组成功40颗,失败7颗,成功率为85.11%,两组修复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齿可双锥度纤维桩核系统修复前牙残根残冠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解剖型纤维桩核-全瓷冠在前牙美容性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地位,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268例前牙区轻度畸形的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行解剖型纤维桩核-全瓷冠美容性修复,并进行临床随访观察。结果3例发生根管治疗后疾病,5例切端及唇面崩瓷,无一例发生桩核折断或牙根纵裂。全组病例在自我满意度、临床效果及X线根尖片观察等方面均达到理想预期效果,其中以解剖型石英纤维桩核-CAD/CAM全锆冠修复体美学效果最佳。结论解剖型石英纤维桩核-CAD/CAM全锆冠修复技术在前牙美容性修复治疗中有独特的临床地位和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Z250复合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46例(58颗牙)牙体楔状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Z250复合树脂修复治疗,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修复后随访1年发现,修复成功54颗,修复失败4颗,修复成功率为93.1%。结论 Z250复合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临床效果好,修复成功率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3M玻璃离子保护膜联合GC护牙素预防口腔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效果.方法 76例(685颗牙)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327颗牙)和观察组(38例,358颗牙).两组患者均每日行常规口腔护理,对照组给予GC护牙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3M玻璃离子保护膜.比较两组正畸前后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在单根管前磨牙牙体缺损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80例单根管前磨牙牙体缺损的患者,104颗患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根据牙根的情况,选择玻璃纤维桩的直径和长度,再以全冠修复,并经过2年临床疗效的追踪观察。结果:104颗患牙有100颗无异常,4颗有不同程度的脱落和龈炎,修复成功率为96.15%,修复效果满意。结论:玻璃纤维桩在单根管前磨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中,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牙脱位再植临床疗效及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将脱位牙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至于庆大霉素溶液中浸泡5分钟。常规局麻下清创,去除牙槽窝血凝块及内异物。轻刮牙槽窝使之充满血液,尽可能保存牙槽窝内的牙周膜。将脱位牙植入并固定。结果:经过3年的随诊观察,65例共80颗牙齿成功75颗,成功率93.8%。结论:就诊时间越短,患牙保存方法越好,患者越年轻,成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牙体隐裂早期治疗的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52例患者的53颗隐裂牙齿,行调磨充填治疗或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观察期6个月。结果 52例患者6个月随访成功率为86.5%,随访成功的46颗隐裂患牙中,6个月后复查无症状35颗,治疗成功率76.1%。结论牙科手术显微镜下确诊及治疗,调磨后充填及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对隐裂牙齿有较好的短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矫治器矫治错畸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错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丝弓正畸治疗,治疗组采用矫治器辅助正畸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对比差异明显(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的根尖周骨密度增长测量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矫治器矫治错畸形是一种疗效好、适应性广的治疗方法。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根管再治疗术在牙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03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7例牙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根管再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根管再治疗后,治疗成功27例,成功率为73.0%。随访29个月,显示患者的牙齿无任何症状,而且咬功能正常,X线片显示根尖病变和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少。结论对于根管治疗失败的牙病患者,实施根管再治疗可消除临床症状、修复牙外形,恢复患牙的咀嚼功能,具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