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肩关节脱位医源性并发症失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肩关节脱位复位时严重失误10例.其中造成肱骨解剖颈骨折7例,臂丛神经损伤2例,腋动脉损伤1例.[结果]6例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1例因肱骨头对位不良导致肱骨头坏死,2例神经探查,1例死亡.[结论]肩关节脱位医源性并发症后果严重,术前要认真阅读分析影像资料,在良好的麻醉下复位,复位手法准确,失误后要及时手术有效固定可以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氢吗啡酮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10—2015-01在肌注氢吗啡酮后行手法复位治疗29例肩关节脱位。在严密监护下肌注氢吗啡酮,应用剂量为2 mg,随后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血氧及患者神志情况;10 min后尝试活动患肢,患者无痛苦表现后即可采取手法复位,均采取手牵足蹬复位法(Hippocrates法)。结果本组均获得1~5个月随访。25例在复位过程中处于无痛状态,4例感觉轻微疼痛。27例在肌注氢吗啡酮后无不良反应出现,2例出现头晕,经卧床休息后缓解。肌注氢吗啡酮前患者血压、心率、血氧等指标与肌注后对比平稳无波动。结论肌注氢吗啡酮后行手法复位治疗肩关节脱位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患者配合度好,能在无痛中复位关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解剖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在臂丛麻醉下手法复位,肿胀减退后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手术后随访时间3~16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功能、肩关节活动范围及解剖关系恢复良好。结论:肱骨大结节骨折肩关节复位后仍有明显移位者,应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及修复肩袖治疗,解剖钢板固定牢靠、全面,早期可行肩关节功能锻炼,能使肩关节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局部麻醉下Stimson配合Hippocrates法复位治疗肩关节脱位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Stimson配合Hippocrates法复位治疗肩关节脱位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22—70岁,平均35.6岁。均为单侧脱位,其中习惯性脱位2例,左肩15例,右肩18例,合并大结节骨折6例。结果33例患者31例复位成功,患肩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无肩关节脱位复发。结论通过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提高了复位率,减少了医源性损伤,降低了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肩关节脱位以往大多在无麻醉的情况下采用手法复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采用适当的麻醉方法下复位。以往多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或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来完成[1],这些麻醉方法均能满足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要求,但各自均有优缺点。而对于常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等的老年患者,麻醉选择应谨慎。我们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静脉麻醉下手法复位老年患者肩关节脱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肩锁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骨折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目的:探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骨折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肩锁钩钢板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ll例,锁骨外端骨折7例,锁骨中段骨折4例,2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10.2个月。结果:按照Lazzcano标准,疗效优14例,良6例,无其他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肩锁关节无再脱位。结论:肩锁钩钢板治疗肩关节脱位和锁骨骨折具有固定确实,不损伤关节面,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推广。术中仍需注意修复喙锁韧带。  相似文献   

7.
1986年1月~1995年1月,我们采用反Hippocrates手法顺利复位肩关节脱位、肱骨外科颈骨折及二者并存共计53例,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男40例,女性13例。年龄15岁~70岁。肩关节脱位36例,其中前脱位35例,后脱位者1例,并肱骨大结节骨折5例,两次以上脱位者6例,难复性肩关节脱位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15例,内收型7例,外展型8型,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2例。复位时间伤后3小时~7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肩关节前脱位Hippocratic法复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自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确诊为肩关节前脱位且采用Hippocratic法闭合复位成功的患者91例,其中非麻醉下Hippocratic法直接手法复位成功68例(成功组),非麻醉下Hippocratic法直接复位失败但全麻状态下复位成功23例(失败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受伤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合并大结节骨折、骨直径、脱位直线距离、脱位水平距离、软组织厚度、脱位程度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与肩关节脱位复位失败之间的相关关系。绘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诊断肩关节脱位复位失败的ROC曲线,比较各因素ROC曲线下面积,取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时的点作为截断点,得出各因素诊断肩关节脱位复位失败的最佳截断点,计算出所对应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成功组与失败组间年龄、脱位水平距离、软组织厚度、脱位程度、BMI、是否合并大结节骨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脱位水平距离、软组织厚度与肩关节前脱位复位失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OC曲线显示年龄、脱位水平距离、软组织厚度、脱位程度诊断肩关节脱位复位失败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取脱位水平距离为20.45 mm作为诊断肩关节脱位复位失败的截断点时,其诊断肩关节复位失败的敏感率及特异率均超过0.7,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结论采用Hippocratic法非麻醉下复位肩关节前脱位时,年龄、脱位水平距离、软组织厚度、脱位程度、BMI、是否合并大结节骨折是影响复位效果的因素,特别是年龄、脱位水平距离及软组织厚度,三者均会明显影响肩关节脱位复位效果。  相似文献   

9.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外侧端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以及锁骨外侧端骨折的新方法。方法:在2001-2002年应用AO锁骨钩系统治疗6例肩锁关节股位和1例锁骨外侧端骨折的病人。结果:获得随访的6例肩锁关节脱位病人,均无肩部疼痛,不适感,无畸形复发;无内固定松动;肩关节外展上举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利用锁骨钩系统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以及锁骨外侧端骨折,固定可靠。畸形纠正满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以及锁骨外侧端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锁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新方法。方法分析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46例和锁骨远端骨折14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按KATSON疗效评价标准:优:42例,良:18例。无其他合并症,肩锁关节无再脱位,骨折全部愈合。结论锁骨钩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6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研究。选择6个可能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通过计算机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从中选择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结果从COX模型分析中可见,与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主要为骨折移位程度和年龄,而骨折块大小、骨折块是否粉碎对预后影响不明显,性别和有无合并损伤对预后并无影响。结论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不仅要求关节脱位复位良好,同时应尽可能将肱骨大结节骨折解剖复位。必要时应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4例。锁骨远端骨折6例,均为NeerⅡ型,观察疗效。结果:本组随访8~30个月,平均18月,内固定无失效,以Lazzcano标准评定患肩术后功能:优16例,良4例。结论:锁骨钩钢板是现代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85年起,采用手法治疗新鲜外伤性肩关节脱位并防骨外科颈骨折46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6例中男38例,女8例;年龄16~65岁;右肩关节并肽骨外科颈骨折29例,左肩关节脱位并防骨外科颈骨折17例.其中咏突下脱位并骨折18例,孟下脱位并骨折26例,锁骨下脱位2例,肩关节脱位并防骨外科骨折前侧方移位33例,成角移位13例,(均小于100度)。治疗方法1.整复手法:(以右侧为例)患者取坐位,患肢外展25~35°。一助手用党布绕过眼窝,稍向上,向健侧牵引,二助手紧握住肢腕部沿患肢纵轴此时仍在原外展角度,徐徐拔伸牵引10~15分钟…  相似文献   

14.
俯卧位悬吊牵引治疗肩关节难复性前脱位4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健林  何晖 《中国骨伤》2009,22(9):708-709
肩关节脱位是指肩肱(或称盂肱)关节脱位,临床上十分常见。国内对肩关节脱位的手法整复方法较多,自2002年至2008年对47例难复性肩关节前脱位采用俯卧位悬吊牵引法复位,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探讨AO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外端骨折11例,锁骨中段骨折1例,Ⅱ度肩锁关节脱位5例。结果:15例患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46个月,平均2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肩锁关节无再脱位。按Lazzcano标准,疗效优13例,良2例。结论:AO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外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固定牢靠。不损伤关节面,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肩关节脱位患者除极小部分复杂骨折伴脱位需手术复位外,一般均使用手法复位,常用方法为足蹬手牵法。临床发现使用此方法大部分患者可顺利复位,少部分患者复位困难,需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有可能复位,极个别因复位用力过大,可出现复位过程中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并发症。自2005年2月~  相似文献   

17.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21~52岁。肩锁关节脱位18例,均为TossyⅢ型;锁骨远端骨折27例,均为NeerⅡ型;均无合并血管神经损伤。1.2治疗方法手术均采用颈浅丛 臂丛麻醉,充分暴露肩锁关节。肩锁关节脱位者去除破损的关节盘,锁骨远端骨折者则直接复位。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关节镜下精准定位锁扣带袢双钛板ACTightRope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1例TossyⅢ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全部采用关节镜下锁扣带袢双钛板ACTightRope内固定治疗。术后末次随访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手术切口均是Ⅰ/甲,肩锁关节得到满意复位。11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全部患者恢复正常工作。末次随访行X片及CT检查提示肩锁关节对位均正常,无复位丢失、再次脱位、内固定无松动断裂,喙突和锁骨无切割及骨折。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为98.2±2.8(96~100)分。结论 TossyⅢ肩锁关节脱位采用闭合复位关节镜下精准定位锁扣带袢双钛板ACTightRope内固定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快、内固定失败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肩锁钩板治疗锁骨外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稳定的锁骨外端骨折及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临床治疗13例不稳定型的锁骨外端骨折和9例度肩锁关节脱位病人,其中肩锁关节脱位病人中有7例直接修复断裂的喙锁韧带,2例无法修复,用喙肩韧带代替喙锁韧带,所有病例根据肩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了9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按karlsson标准进行评价,优良19例,满意3例,优良满意率为100%。13例锁骨外端骨折病人均达到骨性愈合,无畸形愈合和骨不连情况。9例肩锁关节脱位术后X线提示,复位满意,拆除内固定后无再脱位情况。结论肩锁钩板治疗不稳定的锁骨外端骨折和结合重建喙锁韧带、肩锁韧带治疗度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肩关节及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屈肘提拉手法复位肩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6-01采用屈肘提拉手法复位治疗的52例肩关节脱位。不用任何形式的麻醉,术者立于患者伤肢一侧,伤肢屈肘90°,术者双手握持患肘上臂垂直于患者身体,然后术者屈肘缓慢向上牵引垂直患者身体提拉患肢复位(陈旧性脱位可边持续牵引边做肩关节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缓慢旋转活动,以松解挛缩的韧带及软组织)。结果 52例在无麻醉情况下全部复位成功。X线片复查肩关节均解剖复位,无医源性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2例复位后肩峰下关节间隙增宽,收紧悬吊三角巾后改善。2例体格强壮患者使用本法复位由于不能配合未能一次复位成功,休息10 min后再次使用相同方法复位成功。52例均随访6~12个月,患肩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不影响持重及参加日常劳动,无再次脱位。结论屈肘提拉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可获得满意的复位效果,一次性复位成功率高,复位后肩关节活动度好,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