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偏头痛性眩晕的病因,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头痛门诊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35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30例偏头痛不伴眩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头痛的特点,进行自发性眼震检查、视眼动系统检查、眼震电图检查。结果研究组出现异常自发性眼震的有8例(22.9%),而对照组出现自发性眼1例(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扫视延迟、视跟踪试验、视动试验的异常率均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震电图检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异常率达到57.1%,而对照组异常率为6.7%。两组互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性眩晕有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根据者前庭功能状态的测定诊断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测震动眼震(VIN)在眩晕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单侧前庭周围性疾病眩晕缓解期患者67例为实验组,分别进行震动试验(VT)和摇头试验(HST),观察眼震诱发情况。眩晕患者同时还进行冷热试验(CT)。结果:实验组VT中52例(77.6%)出现VIN,主要是水平眼震,其中44例VIN方向朝向健侧,梅尼埃病和前庭神经元炎患者分别有2例、6例VIN方向朝向患侧;引出摇头眼震(HSN)46例(68.7%),CT存在一侧半规管反应减退(UW)54例(80.6%)。对照组均无VIN和HSN。结论:VIN试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为评定前庭损伤侧别提供有益信息,安全性强、患者无痛苦、简便、易于推广,适合各级眩晕门诊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3.
前庭试验技术的频率互补性在前庭功能评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冷热试验(CT)、摇头试验(HST)及震动试验(VT)3项前庭功能试验技术频率互补性在前庭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584例单侧外周性眩晕患者行上述3种检查,分析患者前庭功能异常的频率特征及3种试验检查结果的关系.结果:引出震动性眼震(VlN)、摇头性眼震(HSN)者分别为189例(32.36%)、283例(48.46%),CT中368例(63.01%)存在半规管反应减退(UW)值异常.单纯VIN、HSN和Uw值异常分别为22例、52例、145例,出现两项异常者159例(27.23%),3项异常者101例(17.29%),出现任意一项异常者479例(82.02%),均正常者105例(17.98%).CT与HST、CT与VT、VT与HST的Kappa值分别为0.106、0.068、0.321(均P<0.05),三者问的一致性较差.随着UW值增大,VIN和HSN引出率均有随之增高的趋势(X2VIN=22.686,X2HSN=23.023,P<0.05).结论:眩晕患者的前庭损伤可以呈现低频性、中频性、高频性及多频性损伤.CT、HST、VT综合运用具有低中高频检测的互补作用,可以综合评定患者的前庭功能,还能提示多频段性损伤属于程度较严重的前庭损伤.  相似文献   

4.
丁苯酞对后循环缺血病人前庭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后循环缺血病人前庭功能的影响。方法:58例以眩晕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予低分子右旋糖苷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胶囊0.2 g,po,tid,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前庭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痊愈率62%(20/32),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率19%(5/26),总有效率77%(20/26),2组疗效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眼视动系统检查(扫视试验、平滑跟踪试验)、自发性眼震和位置性眼震有所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显著,对改善前庭功能亦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锴 《中国医药指南》2013,(17):271-272
目的主要对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与偏头痛性眩晕两组病例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其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的患有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疾病的患者70例,患有偏头痛性眩晕疾病的患者68例,分为两组疾病进行临床观察,同时主要采取后循环缺血(PCI)的高危因素检查、眼动检查和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及头颅MRI等检查方法,分析其各自的特征体现。结果患有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疾病的患者会出现血压异常、血脂或(和)血糖异常、血管超声异常、突然起身眼前发黑或头晕、高刺激ABR异常、头颅MRI异常(腔隙梗死)等不同症状;而偏头痛性眩晕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病、运动敏感、畏光或(和)畏声、眼动异常、偏头痛、MRI异常、高刺激ABR异常等症状。结论通过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与偏头痛性眩晕两组患者的症状分析,可见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发病年龄要比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患者的发病年龄要小,并且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运动病、运动敏感、畏光或(和)畏声,这是不同于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的发病症状。通过详细的鉴别可以对两种病理的临床治疗采取更加正确的方法,帮助患者对症下药,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对前庭神经炎患者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前庭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号的尾数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对两组前庭症状得分、治疗前后眩晕残障程度和平衡力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前庭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眩晕残障程度和平衡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眩晕残障程度量表(DHI)评分低于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应用于前庭神经炎患者,可促进患者前庭功能和平衡力的提升,减轻眩晕残障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收集4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眩晕与偏头痛起病的时间关系不规律,二者可先后起病,也可同时起病,眩晕发作时间短则数十秒,长则数天,表现为位置性眩晕或旋转性眩晕,可伴不同程度的视觉症候、恐光、恐声、心烦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前庭功能、听力及耳蜗症状。头颅CT检查示,8例(20.0%)有枕大池囊肿形成,6例(15.0%)存在腔隙性脑梗死,3例(7.5%)存在动静脉畸形。结论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在诊断时应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多项辅助检查与类似疾病鉴别开来。  相似文献   

8.
许多甲低患者有前庭功能障碍,但无临床症状。我们对16例患者做眼震图和耳蜗电图检查,发现有33.1%半规管异常,31.3%迷路水肿(—SP升高,—SP/A P>0.4),心包积液的3例中2例有迷路水肿,但两者的发生均与甲状腺功能水平不相关。迷路水肿组中心排血量、左室重量、舒张末左室容积,平均射血速度、左室应力、收缩中期左室内膜应力均显著低于无迷路水肿组。作者认为这种现象与免疫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庭功能锻炼在周围性眩晕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104例临床表现符合周围性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加以前庭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第3d、第7d、第14 d、1个月治疗效果与1年内复发情况比较.结果 在治疗第3d,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别,但在第7d、第14d,观察组的有效率达到了81.8%和96.4%,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61.2%和71.4%,明显低于观察组,说明前庭功能锻炼在治疗头3d,可能与锻炼幅度、锻炼量等有关,对治疗效果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持续锻炼对周围性眩晕的治疗效果可以肯定.通过随访,对患者1年内的复发率调查,对照组的复发率达到了20.4%,观察组仅有5.5%,只要患者能够坚持锻炼,能够很好地降低其复发率.结论 对周围性眩晕患者实施前庭功能锻炼能够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耳带状疱疹合并前庭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耳带状疱疹合并前庭功能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22例医院收治耳带状疱疹合并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眼球震颤电流描记(ENG)、听功能检测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伴随单侧面瘫,且疱疹出现1~2周内的恢复率为81.8%(18/22);22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伴随眩晕,百分比为72.7%,且大部分患者为不稳感眩晕,旋转性眩晕较少,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有3例患者在耳带状疱疹出现前2~3 d出现眩晕症状,该症状的好转率为62.5%,眩晕症状完全消失仅有3例,大部分患者的眩晕症状减轻;有14例患者伴随听力障碍,百分比为63.6%,且大部分患者为高频受累,仅有3例患者恢复正常。结论耳带状疱疹患者与其前庭功能障碍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熊瑛  李荣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41(9):1708-1712
目的 探讨耳内窥镜下鼓室内注射甲强龙对伴眩晕突聋患者听力康复及前庭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伴眩晕突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改善内耳微循环、降低血黏度和抗凝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甲强龙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耳内镜下鼓室注射甲强龙治疗,均治疗10 d。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和前庭功能情况,采用血浆凝固法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42%,高于对照组的5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内窥镜下鼓室内注射甲强龙对前庭功能正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7.78%,高于对前庭功能异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38.46%(P<0.05)。治疗前,两组之间的前庭功能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的前庭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前庭功能正常占比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PT、APTT、TT和FIB水平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治疗后的PT、APTT和TT水平高于且FIB水平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T、APTT和TT水平高于且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内窥镜下鼓室内注射甲强龙治疗伴眩晕突聋,有利于患者听力康复,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前庭功能和凝血功能,但该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少,需要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前庭中枢性眩晕临床分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从本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中随机选择90例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并选择9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观察两组各波的分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波形均分化良好,观察组中有67例(74%)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其中中枢性眩晕39例(58%)、周围性眩晕28例(42%).两组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其Ⅰ-Ⅲ、Ⅲ-Ⅴ、Ⅰ-Ⅴ波PL和Ⅰ~Ⅲ、Ⅲ-Ⅴ、Ⅰ-Ⅴ波IP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利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以对前庭中枢性眩晕进行良好的临床分类诊断.  相似文献   

13.
覃国勇  张颖 《安徽医药》2018,22(5):885-888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与前庭自旋转试验对耳源性眩晕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确诊为耳源性眩晕疾病患者80例,其中梅尼埃病2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4例、前庭神经炎2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80例.分别于确诊后检查各组的前庭自旋转试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前庭自旋转试验中水平增益、相移,垂直增益、相移,水平非对称性的异常与耳源性眩晕疾病的相关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耳源性眩晕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耳源性眩晕疾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9.64 ±5.34)、17.43 ±4.53)、16.76 ±4.36)μmol· L-1]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0.78 ±5.43) μmol· 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病率61.54%、50.00%、40.00%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庭自旋转试验结果异常48例,非对称性异常8例,均与前庭损伤侧相符合,异常结果中垂直增益异常6例,且均为增益降低;水平增益升高2例、增益降低30例,相位异常40例,水平增益及垂直增益均异常5例,均表现为相位延迟,垂直相位异常6例,水平相位异常26例.结论 前庭自旋转试验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是定位诊断的一种客观检测手段,是耳源性眩晕疾病中敏感筛查方法,也可为前庭功能检查及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A postmarketing study of flunarizine in migraine and vertig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rospective, open multi-centre study on flunarizine focused on the risk/benefit ratio of the use of flunarizine in the prophylaxis of migraine and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igo, due to disorder of the vestibular system. The assessment of risks focused on the incidence of new events of depression and/or extrapyramidal syndrome during flunarizine treatment. For migraine, flunarizine was compared to propranolol in 686 patients; for vertigo, flunarizine was compared to betahistine in 198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during follow-up in this stud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flunarizine group than in the propranolol group in the condition of migraine. There were no observations of an extrapyramidal syndrome. There was a suggestion that flunarizine has more benefits than propranolol in the condition of migraine, and that betahistine has more benefit than flunarizine in the condition of vertigo. Differences in dosages could possibly explain these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耳鸣与各种听力学检查的关系,探索耳鸣的客观诊断方法.方法 选取听力正常耳鸣患者38例56耳作为实验组,选取无年龄及性别差异的25例50耳听力正常且无耳鸣的志愿者作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对象的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耳鸣检查、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性脑干反应(AB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听力正常耳...  相似文献   

16.
宋伟  陈太生 《天津医药》2006,34(2):88-90
目的:探讨前庭损伤及其代偿过程中摇头性眼震(HSN)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实验组500例各类眩晕者进行HSN、冷热水试验和自发性眼震试验检查。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HSN检查。结果:实验组引出HSN360例(72%),自发性眼震239例(47.8%),冷热水试验一侧或双侧半规管轻瘫343例(68.6%)。双侧半规管麻痹者及正常对照组无HSN引出。根据眼震图形特点,HSN表现为减退型、不规则型、恢复型和双相型4个类型。结论:HSN可以早期发现前庭病变侧别、帮助判断病程,适合作为眩晕的筛选性检查及前庭功能动态观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通天口服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治疗11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倍他司汀片,2片/次,2次/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口服通天口服液,第1天于即刻、服药1、2、4h时口服通天口服液10mL,以后每6h口服10mL,之后10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头痛程度、眩晕程度、病症发作次数、睡眠质量。结果 治疗组的明显改善率为83.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明显改善率65.45%(P<0.05)。治疗后,两组左侧大脑椎动脉(LVA)、右侧大脑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病症每月发作次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各指标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通天口服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疗效较好,可改善椎基底动脉狭窄,有...  相似文献   

18.
超声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勤  蔡运昌  李保罗  田翔  俞杉 《贵州医药》2003,27(7):598-601
目的 采用无创性血管超声检查方法探讨各级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88例,根据血压值级别分为三组,所有受检对象均用二维超声测量基础肱动脉内径(D),并用脉冲多谱勒测量基础平均血流速度(V)。阻断前臂血流5分钟后开放血流,再重复测定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的D及V,测算肱动脉内径变化、内径变化率及血流量变化、血流量变化率,并与正常组相比较。结果(1)基础状态下各组间血管内径及血流量差异无显著性;(2)反应性充血后上述四参数均为Ⅱ级组<Ⅱ级组<Ⅰ级组<正常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01);(3)高血压病人血流量变化率与平均血压值呈显著负相关(r=-0.60,P<0.001),内径变化率与平均血压值亦呈显著负相关(r=-0.62,P<0.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血压值升高,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显著加重;无创性超声是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简便、实用、价廉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