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2.
3.
李小芬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12):134-135
目的:分析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模拟教学(SBME)教学法在呼吸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SBME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教学成绩和满意度.结果: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医学本科生培养模式,加快口腔医学生向口腔临床医师的转变,提高其工作适应能力,为口腔医学本科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方法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对大四、大五60名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为期1年的分层培训,并于培训前后分别进行理论考核、操作考核,离校1年后对学生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统计数据,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评分。结果培训后所有学生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P<0.01),个人能力自我评价均显著上升。结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临床操作技能,得到学生、教师和患者的肯定,为实用型口腔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组织病理学混合式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本校2019级医学口腔1班和2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2020级医学口腔1班和2班为实验组,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进行教学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口腔组织病理学混合式教学各项调查项目满意度高,且实验组学生的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和综合成绩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组织病理学混合式教学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沉浸式体验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借鉴国外药学研究教育的经验,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对我国药学研究生教育机制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药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体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多媒体教学在儿科实习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对本单位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接收的64名儿科实习生开展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组3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试验组采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多媒体教学。带教结束后,比较两组带教前后儿科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岗位胜任力情况及对带教的认可度。采用SPSS 26.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带教后两组实习生儿科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带教前[(98.72±1.29)、(97.94±2.17)vs.(79.84±3.96)、(70.22±4.17)],且试验组上述成绩均高于对照组[(98.72±1.29)、(97.94±2.17)vs.(90.22±3.46)、(87.38±5.07)](P<0.05);带教后两组实习生临床诊疗能力、临床操作技能、自我学习与信息技术能力、医学人文素养方面的岗位胜任力评分均高于带教前,且试验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带教方式在激发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增强职业信心等方面的认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科实习带教中应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多媒体教学,不仅可提高考核成绩和各方面的岗位胜任力,还可得到实习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
传统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模式多局限于实验操作,无法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力,因此寻求创新的教学培养模式迫在眉睫。目前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存在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教学和考评模式单一、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设计方案,将课程植入于模拟案件框架中,并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和小组讨论学习方式,以期实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通过对部分章节教学内容进行初步改进发现,与接受传统教学比较,该教学模式下学生完成规定实验操作用时平均缩短4 min,理论课考试案例分析题平均得分提升1.5分,并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岗位胜任力均得到提升,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员岗位胜任力模型,探究优秀毕业学员最需要的品质。方法 应用行为事件访谈法访谈某军医大学优秀毕业生组40人及普通组42人,请受访者回忆在过去工作中印象深刻的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各3个事例,并填写《核检表》。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标记和归类,进行访谈录音数据分析、胜任特征频次、是否优秀毕业生的采集点的比较等。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频次最高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前9项胜任特征分别是内在素质(82人,100%),临床医疗服务能力(52人,63.4%),持续学习能力(36人,43.9%),团队合作能力(38人,46.3%),有事业心、坚持医疗与国防事业(66人,80.5%),有进取心、追求卓越(46人,56.1%),有责任心、持之以恒(42人,51.2%),有行动力、积极主动(42人,51.2%),善于协调与团队成员的关系(36人,44.0%)。优秀毕业生提到信息技术和工具应用能力(χ2=6.80,P=0.009),掌握英语,学习、分析英语原文医学文献(χ2=4.42,P=0.036),诚信正直、廉洁自律、淡泊名利(χ2=6.90,P=0.009)的比例高于一般毕业生。结论 本研究科学构建了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学员岗位胜任力模型,包括基准胜任力模型(9项频次最高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胜任特征)和鉴别胜任力模型(优秀毕业生高于普通毕业生的3项胜任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创建一套用于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评价的体系。方法 2020年4至10月,采用专家咨询法对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评价的4项一级指标和48项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咨询。采用Excel 2016和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 咨询专家16名,两轮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75%;专家总体权威系数Cr为0.85;两轮专家咨询一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分别为8.07~9.00、8.67~9.00,变异系数分别为0~0.16、0~0.09;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分别为6.79~9.00、8.17~9.00,变异系数为0~0.38、0~0.16;协调系数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终形成包含4项一级指标和32项二级指标的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评价体系。结论 构建的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评价体系专家积极度和协调度比较高,专家意见协调性好,可信度高,可为全科医师培养的岗位胜任力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我国灾害医学教育现状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构建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引导的灾害医学课程,为提高医护人员的灾害医学救援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了1995年1月至2013年1月PubMed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关于灾害医学教育的研究文章.结果 PubMed中共检索到灾害医学教育的文章89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42篇.事实表明,目前,我国灾害医学教育发展较为缓慢,仍然存在明显的问题与不足.结论 构建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引导的灾害医学课程,有助于切实提高医护人员的灾害医学救援能力和我国灾害医学救援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SBAR[状态(situation,S)、背景(background,B)、评估(assessment,A)、建议(recommendation,R)]沟通模型联合情景模拟在血液净化中心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在血液净化中心实习的学生60人,采取随机法进行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两组学生分别在血液净化中心的两个不同治疗组进行学习。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而试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SBAR沟通联合情景模拟进行教学,临床实践时间共2个月。所有学生在培训后进行理论考核、临床操作考核、教学满意度调查和自我评价。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通过SBAR沟通模型结合情景模拟教学,试验组在理论考核[(88.13±3.22)vs.(85.51±3.17)]、技能操作考核[(91.31±3.43)vs.(84.17±4.94)]、教学满意度[(95.71±2.87)vs.(91.18±3.08)]、自我效能评价[(11.13±1.08)vs.(9.21±1.89)]和交流沟通能力[(12.27±1.13)vs.(8.63±1.45)]上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BAR沟通模式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在沟通能力上得到了很大提高,SBAR沟通模式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值得在临床带教中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生带教中互动式教学法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度100名实习护生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观察组);对2008年度100名实习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生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专科理论、专科护理技术、护理文书书写方面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6项项目,观察组优良人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互动式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助于同步发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85名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分为2个班,对照班(99人)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实验班(86人)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授课。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评估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班学生期末考试中理论考试成绩、实验技能考核成绩及课程总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班学生(P < 0.01);同时,实验班学生在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语言表达与沟通交流能力提高,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师生交流方面的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班(P < 0.01)。结论: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可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质量,在培养具备岗位胜任力的高素质卓越医学影像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与传统科室轮转实习相比,纵向整合临床实习(longitudinal integrated clerkship,LIC)模式是否更有利于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及实习满意程度。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毕业实习的72名学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名学生。试验组采用LIC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科室轮转临床实习。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岗位胜任力评价。学生通过客观测试进行医学理论知识及临床基本能力评价,学生本人及带教教师对学生岗位胜任力其他五项进行评分。此外,对两组学生进行实习安排满意度问卷调查。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客观测试及学生自评显示,试验组学生的医学理论知识、临床基本能力、医学职业精神、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科研能力得分分别为(8.02±1.11)(7.63±0.90)(7.74±0.56)(8.10±1.06)(7.84±0.62)(6.25±0.60)(4.26±0.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97)(6.93±0.73)(7.31±0.78)(7.22±0.60)(7.11±0.69)(4.78±0.84)(2.46±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带教教师评价其医学职业精神、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科研能力得分分别为(8.03±0.74)(7.95±0.73)(7.96±0.75)(4.84±0.84)(4.53±1.03),高于对照组的(6.59±0.70)(6.87±0.67)(6.95±0.69)(3.30±0.69)(2.70±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对课程安排满意度、师生互动满意度、自身提升满意度、临床工作顺畅度四方面分数分别为(7.17±0.91)(7.08±0.69)(7.28±0.45)(7.72±0.82),高于对照组的(6.56±0.84)(6.28±0.82)(6.36±0.49),(6.81±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传统科室轮转实习模式相比,LIC模式更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有望成为取代传统科室轮转的新型临床实习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岗位胜任力状况,并分析影响其岗位胜任力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问卷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及"非双师型"教师共312人进行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 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岗位胜任力自我评价平均分值为(4.26 ±0.41)分,高于"非双师型"教师(3.19±0.50),胜任力较好。自我评价维度中,职业素养(17.39±1.54)、专业态度(21.75±2.21)、专业能力(21.14±2.31)、教学能力(50.39±5.93)、人际协调能力(25.57±3.04)、人格特征(17.27±2.04)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P=0.735)、是否是专科护士(P=0.335)的岗位胜任力自我评价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无教师资格证(P=0.001)、是否是科室骨干(P=0.002)、不同学历(P=0.001)、不同年龄(P<0.001)、不同职称(P<0.001)、不同工作年限(P<0.001)的岗位胜任力自我评价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师型"教师与"非双师型"教师应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定位,采取"阶梯式"的培养和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岗位胜任力的培训计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