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对脑外科患者护理质量影响,探究脑外科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为脑外科的患者提供可靠、优质的护理干预。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21年7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脑外科收治的患者49例,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环境状况、社会状态、心理、生理)各项评分、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干预前的10.20%;生活质量(环境状况、社会状态、心理与生理)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对脑外科患者护理质量具有较为积极的临床影响,患者经护理后护理水平明显提升,从而可较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更为安全,同时还可较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验证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地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治疗胡桃夹患者4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均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按照入院顺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地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命名为常规护理组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组,且对两组患者展开了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前后SAS、SDS、VAS评分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SDS、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是从组间对比来看,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组患者这些指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同时,在护理工作结束之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于胡桃夹综合征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降低了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护理方式有着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在实施手术室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3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180例,研究组手术室护理方法为人性化护理,常规组手术室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服务、护理态度、护理过程、护理环境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为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人性化护理的运用达到了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目的,同时完善了护理过程和护理环境,让患者接受了态度更好和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获得了患者相对较高的满意程度,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手术室护理方法予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人性化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句容市边城卫生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收治的4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各组23例,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的一般护理措施,人性化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61%,人性化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人性化护理组患者恶心、腹痛、切1:2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给予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以及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探究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研究纳入2022年2月—2023年1月天津康复疗养中心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参照组各49例,舒适护理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咳嗽消失、喘息消失及退热时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舒适度、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率评分。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舒适护理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 1,P<0.05)。舒适护理组患者咳嗽消失、喘息消失及退热时间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护理舒适度、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率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护理舒适度佳,护理质量好,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且症状恢复更快,患者较为认可和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按患者护理意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程度等方面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住院时间和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人文护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通过患者健康宣教指导表,将人文护理运用于医疗、护理工作中。在做每项护理操作前取得患者与家属的同意,耐心讲解此护理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使患者与家属积极配合。结果出院发放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患者满意度达98%。结论人文护理在眼科整体护理中,提高了护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2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采取一般护理、安全护理、高热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健康教育等整体护理模式,并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62例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和护理,其中治愈57例,好转4例,1例由于持续发热,体温达到41℃,最终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对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临床效果明显,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实施全面护理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护理效果进行临床评估。方法 纳入天津市胸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9月收治的64例因房颤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全面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32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对全面护理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观察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情况、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GQOL-74)、心理弹性量表评分(CD-RISC)变化、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全面护理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GQOL-74和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GQOL-74和CD-RISC评分均改善,且全面护理组患者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护理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25%,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6 7,P<0.05)。全面护理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4.38%,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的护理体会,并对护理要点进行整理和综合。方法以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这一年期间收治的8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临床资料为回顾性分析资料,分析针对其进行的临床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对患者的血管通路护理、血糖的控制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结果本组的85例血液透析患者有45例病情好转,15例患者由于自己的原因放弃治疗,5例患者转院治疗,20例患者因并发症死亡。结论通过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是否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医院对患者进行的药物治疗和护理,也取决于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  相似文献   

11.
席居勇  席居夺 《现代保健》2010,(12):122-123
探讨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对策,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循证护理和有关文献,确定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心理护理、手术前护理、尿潴留的护理,制定相应护理措施,达到妇科肿瘤手术后尿潴留的预防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价值进行临床评估。方法 研究将院内2021年6月—2022年9月收治的8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分为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及护理依从性优良率、患者满意度评分与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预见性护理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组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性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优良率,护理质量佳,患者较为认可,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手术后的护理。方法对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各大脏器护理、疼痛护理、营养护理、伤口护理、家属配合等。结果90%的患者在较舒适的环境下顺利的康复。结论对患者的精心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疼痛,使患者尽快康复,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在进行微波治疗的过程中配合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5.0%,仅有3例患者护理无效。结论:慢性宫颈炎治疗的过程中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17年7月收治的硫酸二甲酯接触患者2例,总结其治疗护理等一般资料。2例患者均采取早期、足量、短程应用激素并使用抗感染药物等治疗,根据不同症状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且无并发症发生。个性化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精神、心理及生理等多方面的护理,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升患者参与治疗及护理的积极性,确保护理得到最大程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探讨医院病房中对老年病患者护理的风险因素,并对相应的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探讨该方法在老年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住院部2012年06月至2014年07月收治的老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出现的老年病患者护理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两年间发生的护理缺陷性事件进行统计和比较,以及比较两年间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结果2012年06月至2013年06月,本院共收治老年病患者208例,护理过程中发生护理缺陷患者22例,占总数的10.58%(22/208),其中烫伤患者2例、跌倒患者3例、压疮患者3例、误服药物患者6例、误吸患者8例,本年度老年病患者临床护理的满意率为8942%(186/208);2013年07月至2014年07月,本院共收治老年病患者215例,护理过程中发生护理缺陷患者13例,占总数的6.04%(13/215),其中烫伤患者1例、跌倒患者1例、压疮患者2例、误服药物患者4例、误吸患者5例,本年度老年病患者临床护理的满意率为96.28%(207/215)。统计结果表明,第二年度在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第一年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导致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生护理缺陷的因素较多,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十分有必要。这样能显著减低其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并且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并发完全肠梗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监测,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加强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通畅。结果患者通过保守治疗,经细心护理,痊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病情,重视患者不适主诉,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促进剖宫产术后肠梗阻患者痊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浅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对策,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方法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采取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诊疗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高血压患者91例经过治疗与护理,显效37,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1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药物加护理对寒效果显著,对控制患者的血压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晨间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清洁舒适,保持患者、病床、病室三整洁;观察和了解病情,为诊断、治疗和护理计划提供依据;进行精神护理和卫生直教。晨间护理属基础护理的范畴,对于患者的康复,提高危重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到我院就诊的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中加入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蛋白摄入量、体重增加量、Hb、ALB等指标。结果:经过我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40例患者的病情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组患者中按照医护人员所制定的饮食计划,其各项指标均有所提高。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好转。结论:在患者的常规的护理中加入饮食护理,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恢复,这种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