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咳嗽为临床常见肺系疾患的主要证候之一,多由肺系本身疾病所致,也有其它脏腑病变累及于肺而致,因此引起咳嗽有外感与内伤之别。感受外邪引起的咳嗽,称外感咳嗽;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咳嗽,称内伤咳嗽。  相似文献   

2.
推拿、灸肺俞穴治疗小儿咳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咳嗽是小儿肺系疾患中的一个常见症状,一年四季皆可发病,而以冬春季节尤为多见.临床上一般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小儿以外感咳嗽多见.近年来笔者运用推拿配合灸肺俞治疗小儿咳嗽67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一个常见症候.外感或内伤的多种病因,导致肺气失于宣化、肃降时,均会使肺气上逆而引起咳嗽.总的来说,外感咳嗽预后较好,内伤咳嗽预后一般,部分患者易于反复发作,常年不愈.排除肺痨、肺胀、哮喘等疾患,笔者运用喘嗽汤治疗该病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钟坚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工作40余年,治学严谨,笔者有幸随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咳血经验作一总结,以飨同道。1辨证要点钟师认为临床常见咯血可分为虚证和实证两大证型,属虚者多由内伤所致,常见为气虚或阴虚,阴虚则火灼肺络,气虚则不能摄血而致咳血,病久可致气阴两虚。实证多属外感邪热或寒邪久郁化热、火热熏灼肺络引起咯血。实证的咳血特点:其血色鲜红,出  相似文献   

5.
咳嗽为小儿肺系疾患中最常见的病证之一。咳嗽一般分为外感与内伤,但四川省名老中医、博士生导师胡天成教授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近40年临床经验,认为小儿咳嗽以外感咳嗽居多,内伤咳嗽较少。其治疗小儿外感咳嗽谨守病机,辨证论治,遣方用药,味少量轻,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现就胡  相似文献   

6.
1病因病机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一个常见证候。外感或内伤的多种病因导致肺气失于宣发、肃降时,均会使肺气上逆而引起咳嗽。  相似文献   

7.
正咳嗽在临床上是呼吸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中医认为,咳嗽有虚实之分,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之别。外感多属实,内伤多属虚。咳嗽也有本虚标实或寒热湿浊错综复杂者。而在外感咳嗽中,以风为先导,夹寒、热、燥、湿等外邪入侵,伤于肺系,肺失宣降而致咳。西医认为,咳嗽为人体的自身保护性防御功能,各种病菌所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外来异物等,均需通过咳嗽排出。咳嗽反复发作则元气耗损、脾肺气虚。西医治疗咳嗽多以应用抗生素及镇咳化痰为主。  相似文献   

8.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一个常见证候。咳嗽的病理因素主要为痰。就本病的特征,宜重视化痰顺气,使痰清气顺,肺气宣畅,则咳嗽易于治愈。杨仁德老师是云南省老中医师带徒第二批、第三批导师,临证经验丰富,擅长咳喘病的治疗。杨师认为,治疗咳嗽,"痰"是关键,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从无痰到有痰,从有痰到化痰,痰出咳止。临床运用杏桔二陈汤治疗外感、内伤咳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聂旺平  兰智慧 《新中医》2021,53(3):211-214
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肺气不清,失之宣肃所致,临床以咳嗽或伴咯痰为主要表现。咳嗽既是一种独立性的疾患,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明·张景岳将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外感咳嗽与风、寒、热、燥关系密切,故临床上以风寒、风热、燥邪咳嗽较为多见,治以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多因肺脏自病和他脏及肺,分为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4 种证型,治以祛邪止咳、扶正补虚,标本兼顾。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善于运用温法治疗咳嗽,认为咳嗽的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肝肺同调、肺胃同调。此外,洪教授还认识到湿热咳嗽与痰湿咳嗽有区别,应辨证选方用药。笔者运用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学术思想辨治咳嗽屡获奇效,兹举医案4 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0.
咳嗽为临床常见肺系疾患的主要证候之一,多由肺系本身疾病所致,也有其它脏腑病变累及于肺而致者,因此引起咳嗽有外感与内伤之别。感受外邪引起的咳嗽,称外感咳嗽;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咳嗽,称内伤咳嗽。王辩证要点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既是肺系多种疾病常见的主要症状,也可因他服的病变及肺而引起,深入分析这一症状的特点,可以作为辨别其病理性质的重要依据,并有助于联系有关疾病,达到辨证与群病相结合之目的。临床应当了解咳嗽的时间、性质、节律、声音以及加重的有关因素。如咳嗽时作,白天多于夜间,咳而急剧…  相似文献   

11.
喉痹咳嗽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一个常见症状,临床极为常见。其成因有二,或由外邪侵袭,肺失宣降而致外感咳嗽,或因其它脏腑病变,传至肺脏而致内伤咳嗽。据笔者临床观察,另一类咳嗽更为常见,即因咽喉部痒痛引起的咳嗽,称之为喉源性咳嗽。笔者用自拟止咳清咽汤治疗此类咳嗽,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永丽  刘宝霞 《光明中医》2012,27(11):2293-2294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一个常见证候.外感或内伤的多种病因,导致肺气失于宣发、肃降时,肺气上逆而引起咳嗽.外感咳嗽多属暴病,属实,其病在肺,但若调治失宜,亦可由外感转为内伤而累及它脏.因此,失治、误治易致变证丛生.笔者针对咳嗽病因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3.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中最常见的症候,临床以咳嗽、有痰、发热或无热为主要特征。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多因风寒、风热、风燥侵袭所致。其中风寒闭肺证可用姜豉饴糖饮治疗。  相似文献   

14.
栾莉 《光明中医》2011,26(3):588-588
咳嗽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宣所致,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涉及脾胃。见于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中医辨证可分为外感咳嗽、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可分为风寒束肺型、风热犯肺型、风燥伤肺型;内伤咳嗽可分为痰湿蕴肺型、痰热郁肺型、肝火犯肺型、肺阴亏虚型。  相似文献   

15.
<正> 出血,是一个症状,可见于内伤及外伤疾患中。本节专门讨论内伤引起的出血,一般常见于肺、胃、肾与膀胱及妇科疾患。轻者通过适当的治疗,可达到止血的目的,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同时,患者亦常因出血而见情绪紧张、恐惧,这样出血病症的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一、常见出血病证一般多见于以下几种:1.咯血:多由于实热及内伤虚热以致肺络受损引起。实热常由外感风热或痰热蕴肺,灼伤肺络。证见发热,痰黄稠而带血,烦躁易怒等;内热虚热则由肺阴虚损或木火刑金,或肾水不能滋肺所致。证见午后低热,干咳痰少,心烦口干,腰膝无力,头昏耳鸣等。2.呕血:皆由胃络受伤。若胃中积热,则血出如涌,兼见脘腹灼烧等;若脾气虚弱,则兼见面白神疲,脘闷纳差等。  相似文献   

16.
咳嗽既是具有独立性的证候,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其治疗总以祛邪利肺或扶正补虚为法,然验之于临床则往往外感之咳浅而易治,内伤之咳其病较深而难取速效。笔者在临床上每遇及辨证为“阴虚痰饮”之内伤咳嗽径直投以麦门冬汤合金水六君煎化...  相似文献   

17.
咳嗽是肺部疾患的主要症状之一,是肺气失于宣肃,逆而作声,并伴有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证。无痰有声者为咳,无声有痰者为嗽,既有声又有痰为咳嗽。凡外感、内伤等多种原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均可发为咳嗽。  相似文献   

18.
咳嗽多因外邪侵袭肺脏,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失宣降所致,是肺系疾病的一个常见病证。根据其发病原因,可将咳嗽分为两大类: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本文介绍中医对咳嗽的食疗原则及方药。  相似文献   

19.
咳嗽是小儿肺部疾患的常见症状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二季多见。发生原因主要有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外感咳嗽常见风寒、风热两种;内伤咳嗽多见痰热、痰湿、阴虚咳嗽三类。采用食疗法小儿易于接受,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归纳有肾系内伤基础疾病兼有感冒的患者的一般证候特征,以期为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感冒病程、肾功能变化、慢性肾脏病积分、感冒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的异同,探讨肾系内伤基础上感冒的证候特征。结果寒邪、燥邪是肾系内伤基础上外感致病的主要因素。肾系内伤基础影响外感病的病程,使病势缠绵难愈。外感病对患者原有的肾脏病会产生影响,在外感病发病初期,即表现为肾功能降低,尿潜血和(或)尿蛋白增加,虽然随着外感病的痊愈,肾功能及原有肾脏病的情况亦会有所恢复,但均无法恢复到外感病前的水平,说明外感病会加重肾系内伤基础疾病。结论有肾系内伤疾病的患者临床症状多且复杂;外感病对其大部分临床症状会产生影响,加重原有的临床症状;肾系内伤基础的感冒,多发生在肾阳虚、肾阴虚或肾阴阳两虚的本虚基础之上,而又多兼有湿、痰、瘀、郁等证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