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难治性青光眼是指经常规滤过性手术或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抗青光眼药物,甚至睫状体破坏手术仍不能把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青光眼[1],采取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是目前公  相似文献   

2.
零玲  雷海云  罗冰萍 《全科护理》2013,11(6):510-511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羊膜移植与调整缝线的疗效,探讨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54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行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羊膜移植与调整缝线作为观察对象,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术后眼压控制良好,手术完全成功率48眼(89%),条件成功率4眼(7%),失败2眼(4%)。[结论]羊膜植入联合可调整缝线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结合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治性青光眼是指由于眼部的病情复杂,并难以建立有效的滤过通道而导致滤过手术失败的青光眼。难治性青光眼常规滤过性手术疗效差,手术成功率11%~52%,最常见的失败原因为滤过泡瘢痕形成[1]。自Molteno发明了青光眼引流物以来,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随着引流物和手术方法的改进,特别是较为先进的带盘青光眼阀门,其疗效得以不断提高,在降低眼压的同时,可保持患者现有的视力,但术后可发生浅前房、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加强临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0月共收治50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均行Ahmed青…  相似文献   

4.
难治性青光眼是药物难以控制眼压而手术效果不良的青光眼,其手术成功率仅为11%~50%[1-2],表现为视力低下,伴有眼疼、眼胀、头疼、恶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对23例难治性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加生物羊膜移植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手术更趋于微创化,联合手术也越来越受青睐,尤其是用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中[1]。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够解除其瞳孔受阻滞等方面的因素,加深前房,开放房角[2-3]。作者对2007年8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光眼阀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围术期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48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均给予青光眼阀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并实施术前及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48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人中完全成功率60.42%(29/48)、部分成功率33.33%(16/48)、手术失败率6.25%(3/4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7%(2/48)。[结论]青光眼阀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人实施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治疗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正>青光眼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是一组眼病的总称,囊括了多种眼睛病变,其共同特点是视神经显著萎缩,同时有视野缺陷[1]。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现象加剧,年龄相关疾病所致的眼盲、视力低下等也逐渐增多,如青光眼与白内障等,均属于临床热点问题[2]。手术治疗是青光眼患者的常用  相似文献   

8.
常规的青光眼滤过手术能很好地控制大部分青光眼的眼内压[1].但难治性青光眼指虽经常规滤过手术或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甚至睫状体破坏手术以及附加最大耐受量抗青光眼药物的联合治疗而依然难于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那些青光眼[2].我科自1999年6月~2001年12月,对34例难治性青光眼行青光眼阀植入术,术后眼压控制理想.但因影响手术成功率的因素很多,术后并发症有时较为严重[1],现将我科34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时的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良好的视觉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所必须的条件。青光眼作为当前第2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在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率达1%~2%[1],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文献报道[2]青光眼的发作常与情绪有关,适当的健康教育可能缓解青光眼的发作频次或者严重程度。为了解健康教育对高龄青光眼患者焦虑心理的干预效  相似文献   

10.
韩宇  郭小红  毕婧玮  宋芳 《护理研究》2013,27(3):228-229
内眼手术是治疗眼科疾病的常见手术,包括白内障、角膜、青光眼、玻璃体和视网膜手术等,术后眼内感染一直是内眼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Wu等[1]报道其发生率在0.19%左右;有研究证明引起术后眼内炎的病原体主要来自眼睑及结膜囊,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手术切口进入眼内[2]。因此防止病原体进入眼表是防止术后眼内感染的重要途径。目前结膜囊冲洗是内眼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