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推动叙事护理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采用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人,研究组采用叙事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每周2次,共8周;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分别于开始前1周及干预8周后对两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和满意度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8周后2组患者SAS和SDS各因子分与干预前均降低,研究组比对照组降低明显,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叙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促进精神康复,同时提升住院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谭海燕 《妇幼护理》2022,2(17):3915-3917
目的 观察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效果。方法 2021 年 1 月到 2022 年 8 月之间我院收治的 60 例 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利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阶段性认知行为 干预。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负面情绪以及遵医行为。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前生存质量评分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遵医行为率显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负面情绪,增强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情绪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将7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父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于入组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研究组根据测评结果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提供一般性指导,观察4周;于干预后再次采用上述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1);干预后两组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 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0.01)、与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仍显著高于常模(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父母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可显著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发作期精神分裂症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提供指导.方法 将101名照料者设为研究组,同期抽取83名当地居民设为对照组,对两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发作期精神分裂症照料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且生活质量偏低,需支持性家庭干预等社区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障碍照料者焦虑、抑郁情绪等情况。方法选取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照料者10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50例非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照料者为对照组。采用自拟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照料者的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等,采取社会焦虑量表(SIA)、Zung抑郁自评量表(ZDRS)调查两组照料者的焦虑及抑郁情况,采用Zarit负担量表和社会评定量表调查照料者的照料负担以及社会支持情况。比较两组问卷调查及量表评分结果。结果研究组照料者的SIA,ZDRS及Zarit评分高于对照组照料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照料者的社会支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照料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照料者焦虑、抑郁等情绪更加严重,照料负担更重,社会支持较差,应给予广泛关注和更多的支持与干预,以提高照料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干预对上消化道溃疡患者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上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消化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积极心理学干预。观察2周。于干预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简单应对方式量表评定生存质量、情绪状态及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积极应对维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维度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溃疡患者予以积极心理学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改变其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活动能力,以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定两组患者认知功能,以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负面情绪情况,并统计干预后两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负面情绪情况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提升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活动能力及认知功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精神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能显著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人选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护理方式上加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SF-36简明健康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与SDS总分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惧和其他指标上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明显缓解MHD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心理和认知行为方面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讨其对患者抑郁、焦虑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84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行心理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干预2个月后,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DS)及AViLLo情绪与情感形容词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及情绪情感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2个月的护理干预,组内比较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P<0.001).干预前两组患者情绪情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评分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提高不明显(P>0.05).结论 对尿毒症血透析患者实施心理认知行为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升情绪情感质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该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11.
半量甘露醇治疗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蔡卫东  方煌 《中国康复》2005,20(1):33-35
目的:观察半量甘露醇治疗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四肢创伤后诊断为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应用半量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88例患者用药2—8h后疼痛明显缓解,肿胀肢体周径减小,皮肤紧张度下降,局部触压痛减轻;4例最终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全部患者均无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发生。结论:半量甘露醇可明显改善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表现,可作为常规预防性用药,但对用药后无缓解或暂时性缓解又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应积极早期手术,其疗效可作为选择手术时机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一期缝合的Ⅱ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36-48h起暴露切口对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215例一期缝合的Ⅱ类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于手术后36-48h起除去敷料暴露切口;对照组常规纱布覆盖至拆线日。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采集手术切口皮肤表面标本作细菌培养,比较两组菌落数和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切口感染率。结果(1)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切口表面细菌菌落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患者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5.65%、8.79%(P〉0.05)。结论手术36-48h后,切口局部防御屏障形成,纱布类敷料不再起到明显减少切口表面细菌数的作用,且对降低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影响。认为一期缝合的Ⅱ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36-48h后可除去切口敷料。  相似文献   

13.
高树芹 《护理研究》2004,18(20):1793-1795
介绍了手背静脉穿刺技术的进展 ,重点阐述了如何促进静脉充盈、手背静脉各种穿刺方法以及如何减轻穿刺疼痛。  相似文献   

14.
管饲量对喉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春树  余蓉  张虹婷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1935-1936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适当增加鼻饲量后对鼻饲患者常见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50例无糖尿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喉癌术后患者随机(按手术时间顺序间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5例采用的管饲方式为每3 h一次,每次40 ml;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管饲方法即每2 h管饲一次,每次200 ml。观察两种鼻饲方法的主、客观指标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管饲前常规抽取胃内残留物>50 ml、管饲后呕吐的人次数、管饲后腹泻的人次数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自述腹胀的人次数差异也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便秘的例数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管饲前自述饥饿感的人次数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1)。结论喉癌术后适当增加鼻饲量,不仅能减少鼻饲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更能满足其康复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多塔结构分析当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以反馈培养效果,进而为改进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6月至8月,对毕业1年以上的178名全日制非定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就业质量的线上调查。结果178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的就业与期望符合度为52.81%;对工作稳定性和工作场所安全性最满意,得分分别为(3.87±0.72)分、(3.64±0.83)分,对个人社会地位的满意最低,得分为(3.28±0.93)分;学校忠诚度和专业学位忠诚度分别为59.55%和50.00%;感知的专业与社会需求匹配度为57.87%,各项核心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中,其中临床护理能力维度得分最高(4.29±0.66)分,伦理决策能力维度得分最低(4.11±0.69)分。结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就业体验一般,高校层面的学校/专业忠诚度均不高,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情况各有差异。护理学院(学校)应加强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忠诚度教育以及护理伦理方面的教育,以不断提高护理教育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影响和改变,为临床个性化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6例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 Colaizzi分析法得出主题。结果 共归纳为3个主题:(1)膀胱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2)膀胱功能障碍使患者产生焦虑感和内疚感;(3)患者需要膀胱功能恢复指导,包括膀胱功能锻炼知识、康复训练个性化指导、康复训练监督反馈、出院后的康复资源。结论 医护人员应为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提供个体化、阶段化的护理,发现患者膀胱功能障碍时,尽早开始并持续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和心理疏导,促进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强制性扩[牙合]治疗对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效果。方法 166例放射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3例.实行扩[牙合]治疗;对照组83例,行其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经扩[牙合]治疗后,绝对开口度的扩大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延缓颞下颌关节强直进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强制性扩[牙合]治疗能有效延缓颞下颌关节强直的进程,扩大开口度,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咬[牙合]和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一套适合整体护理的管理手段和质量保证体系,我院试行了“闰例整体护理质量评价”。结果示:其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服务观念的转变,突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以病例效果评价质量代替了平时的评价工作过程,大大克服了检查重复繁琐的缺陷,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赢得了病人的信赖。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scribe the author's program of research based on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 by Prochaska and DiClemente, applied to individuals with addictions and comorbid psychiatric disorder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TTM is provided. The purpose,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for five non-experimental studies are presented. The concept of patient choice emerges from this program of research. Well-designed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 need to be conducted to establish the efficacy of stage-based treatment for the target population and to examine the role of choice on treatment outcomes. The article addresses the value of being mentored by experts and mentoring others to address the shortage of addictions nurse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的原因,与性别、时间、诊断等因素的关系。方法根据护理交班记录和病历,对实施保护性约束患者的诊断、年龄、性别、约束原因、时间(班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实施保护性约束精神分裂症最多,占68.18%;其次是心境(情感)障碍,占14.00%;②攻击性行为和拒绝治疗为最多见原因,分别占33.94%和30.34%;③攻击性白班、夜班无差异(P〉0.5);④保护性约束以在床卧位为主,占95.58%;⑤患者的攻击性与性别无关;⑥不同疾病的攻击性不同,精神分裂症、心境(情感)性障碍与其他诊断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实施保护性约束是针对精神病患者病情特殊性所采取的必要的治疗护理手段,目的均为有效预防和制止患者冲动、自杀、伤人、杀人、毁物等激烈危险行为,避免攻击性行为或语言对其他患者的激惹、伤害,保证在精神症状支配下拒绝治疗的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保证合并躯体病的患者安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