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称为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 ulcer,Hu),特指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基础上发生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其发病机制、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等方面不同于一般人群的消化性溃疡,往往因为肝硬化症状掩盖了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以致延误诊治。我院对1998年至2006年收治的各类肝硬化347例进行胃镜检查,共发现Hu病67例,随机分组,应用潘托拉唑联合心得安治疗Hu病37例,获得较好疗效。1病例选择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确诊Hu病67例,男42例,女25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4·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Chil…  相似文献   

2.
肝源性溃疡4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称之为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ulcer, Hu)。我院自1994-09~2001-09,共收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200例,其中Hu 49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46例,女3例,年龄22~70岁,平均50.07岁。肝硬化除典型的临床表现外,均经超声波、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肝硬化住院患者肝源性溃疡的内镜特点。方法 对69例行胃镜检查发现肝源性溃疡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9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表现以腹痛、食欲不振、反酸、上腹不适、腹胀、肝区不适、黑便、呕血为主。内镜检查:溃疡均为活动期,7例溃疡表面见血痂附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3例,胃溃疡21例,复合溃疡5例,所有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门脉高压性胃病及静脉曲张。结论 肝源性溃疡患者缺乏典型的消化性溃疡症状,易被肝硬化的表现所掩盖,肝硬化的患者应定期进行消化内镜检查,及时发现上消化道疾病,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肝源性溃疡45例临床分析与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海清 《安徽医药》2005,9(11):842-843
目的研究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探讨小剂量心得安对肝源性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肝源性溃疡45例,观察其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溃疡部位、HP感染率和并发出血率及溃疡愈合率等特点.随机分为治疗组,用心得安 泰胃美治疗;对照组,用维生素B6 泰胃美治疗.另外选单纯性消化性溃疡22例,作为对照组2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结果肝源性溃疡发病年龄较单纯性消化性溃疡晚10年,溃疡部位以胃溃疡居多和并发出血率高,心得安可明显提高肝源性溃疡愈合率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源性溃疡难以治愈且易并发出血,门静脉高压因素可能从中发挥作用,小剂量心得安有助于肝源性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5.
李正安  赵世勤 《贵州医药》1996,20(5):298-298
为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期与内镇分期有无相对应的关系,作者从1990年3月至1995年6月对418例消化性溃疡住院病例进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互临床资料观察对象:从1990年3月至1995年6月因消化性溃疡住院病例共418例,其中男性289例,女性129例。平均年龄们岁(最小的17岁,最大sl岁),平均病程5.9个月。418例中胃溃疡58例,十二指肠溃疡322例,复合性溃疡31例,吻合口溃疡7例。患者入院时均有明显的上腹部疼痛、反酸、暖气或有严重的并发症,据临床表现归为溃疡发作期。对影响临床分期的合并症如胃窦炎、十二指肠球炎、明道或肝脏疾病不…  相似文献   

6.
刘泽成 《海峡药学》2005,17(4):138-138
上腹部疼痛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但有10%的患者可无疼痛病史。本文经胃镜诊断的1225例良性溃疡和外科手术的溃疡穿孔35例患者进行分类,检出无痛性溃疡102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内镜下溃疡特点。  相似文献   

7.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节律性上腹部疼痛;部分患者则无疼痛的症状,称无痛性溃疡。总结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经电子胃镜诊断的3064例良陛溃疡和外科急诊手术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64例患者中,检出无痛性溃疡254例,其溃疡特点及临床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吴俭  金国强 《江西医药》2006,41(10):778-779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8例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溃疡占5.26%,十二指肠溃疡占92.11%,复合溃疡占2.63%,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占65.79%。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致病因素呈多样性,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9.
李红灵  汪志华 《贵州医药》1997,21(3):173-174
肝硬化门脉高压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常被认为是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随着急诊内镜的广泛开展,发现部份出血是由消化性溃疡引起。我院自1991年1月~1996年10月收治经内镜确诊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82例,发现为消化性溃疡出血们例。现结合有关文献作简要分析,并探讨其病因、形成机制、诊断及治疗。ill$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1例,男34例,女7例;年龄23~80岁(平均52.7岁)。主要临床表现Z呕血、黑便、贫血、乏力、纳差、腹痛、腹痛、腹胀、返酸及暧气等。1.2内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25例,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1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青年人消化性溃疡34例进行对比.结果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以胃溃疡为主,临床表现以腹胀、暖气、食欲减退及呕血、黑便多见,伴随疾病和并发症较多;青年人消化性溃疡则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临床表现以腹痛(多为空腹或饥饿痛),反酸及呕血,黑便多见.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缺乏典型的节律性疼痛,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以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肝原性溃疡病32例155医院(河南开封475003)毛海洲李军谦1987~1996年我院内科收治肝硬化病人438例,对其中以出血为首发症状的32例肝原性溃疡病(HPU)即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临床资料:32例中男性...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及含有异位胃黏膜的美克尔憩室。这些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绝大多数位于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深入研究表明,胃溃疡病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在病因和发病机制方面有明显的区别,但因两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药物治疗反应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3.
张永宏  周力 《贵州医药》2001,25(9):810-811
肝硬变合并消化性溃疡称为肝源性溃疡(HU)。本文作者自1995 ~1999年对30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确诊为合并有消化性溃疡(PU)60例,发生率20% 。全部病例采用奥美拉唑,果胶铋、阿莫西林治疗,并与同期消化性溃疡40例的疗效进行比 较分析,现特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实验组,肝源性溃疡60例,男性45例,女性15例,平均为51.3岁(2 4~72岁),其中乙肝性肝硬化40例,酒精性肝硬化20例。其中肝功能Child分级A级为10例, B级20例,C级20例,十指肠球部溃疡40例,胃溃疡16例,复合性溃疡4例。(2)对照组同期消 化性溃疡40例,平均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方法 经过电子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确诊,取胃窦黏膜进行幽门螺杆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学检查,对所有消化性溃疡采用按检出部位、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消化性溃疡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有规律腹痛,另外还有食欲减退、腹胀、呕血黑便、反酸、恶心呕吐等.胃窦和胃角部位占胃溃疡患者的85%,球前壁和球大弯占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83%.10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学检查,59例阳性.结论 消化性溃疡好发部位是胃窦部、胃角、球前壁以及球大弯.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最常见病因.对于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者胃镜检查时应仔细观察,积极治疗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现象。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共66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的资料。结果老年患者中以胃溃疡患者为主,治病致病因素以吸烟、饮酒主,胃溃疡中以胃窦溃疡发生率最高。结论老年人应定期检查身体,服用药物要严格按照医师嘱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肝硬化资料,应用内镜观察消化性溃疡情况并作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以胃溃疡居多,占56.9%,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占33.8%,复合性溃疡占9.2%,并发出血多;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低,为37%。与正常人群的感染率相近。结论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以降低门脉压及保护胃黏膜为主;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是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王军利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5):186-186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合并毛霉菌感染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洛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15年来发现消化性溃疡2019例,其中有103例伴有毛霉菌感染,占5.1%,消化性溃疡的肉眼观察表现为溃疡大、深、不整齐。镜下观察看到毛霉菌菌丝。结果:毛霉菌感染是在消化性溃疡的基础上发生的。结论:消化性溃疡时,若溃疡大、深、不整齐时。有可能合并毛霉菌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肝硬化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情况及调节机制。方法:分别测量了25例肝硬化患者以及2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20例健康人的VIP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VI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并且肝硬化患者VIP水平也显然高于消化性溃疡患者,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有腹水的VIP水平高于没有腹水患者(P0.05)。结论:患者的VIP水平升高可能与血管活性肠肽的分泌量增加以及肝脏的清除率降低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肝源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 ,本研究对 1994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我院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与同期单纯消化性溃疡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 1例肝源性溃疡患者中 ,男性 4 6例 ,女性15例 ,年龄 2 1~ 75岁 ,中位年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60例的临床特点,并与同期中青年病例比较。结果本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为十二指肠溃疡18例,胃溃疡1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例,复合溃疡6例,肿瘤7例,其他5例,1例未行胃镜检查,自动出院,未能明确诊断。老年组复合溃疡、胃溃疡、肿瘤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十二指肠溃疡所占比例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