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分析车祸致严重多发性创伤的临床急救方法与疗效。方法:研究选择2011年7月-2017年7月间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急救的100例车祸致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总结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在此次研究的10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其死亡率是8.0%。其余9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其抢救成功率是92.0%。在治疗中,有27例(27.0%)患者发生呼吸窘迫;有4例(4.0%)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有20例(20.0%)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有24例(24.0%)患者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在车祸致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急救中,要先检测患者的各项身体器官功能,全面诊断患者的伤情,对伤情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同时还要尽早进行急救。给予车祸致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有效的急救措施后,患者的存活率较高,应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原因。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本院急诊外科接诊的80例创亡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原因。结果:80例创伤患者,送入医院急救前死亡20例,急救过程中死亡11例,急救完成后死亡2例,总死亡率为41.3%,急救完成后的死亡率明显低于急救过程中和急救前的死亡率。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医院应该加强院前的急救措施和院内急诊外科的联系,并且进一步普及创伤现场的急救知识。同时,建立完善的快速急救反应机制,准确的评估患者伤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把握黄金的急救时间,以此来提高外科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对急诊脑出血患者实施急救护理中的护理前后的临床救治指标、神经功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方法:以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20例急诊脑出血患者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20例患者按照入院号随机的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10例,对照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急救护理,在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精神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及精神症状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脑出血患者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上,实施急救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心理等都有一定的帮助,临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闫丽影  赵晶 《吉林医学》2013,(31):6540-6540
目的:探讨因恶心、呕吐呼叫急救患者病情规律。方法:对75例以恶心、呕吐为主诉呼叫急救的病例体检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75例呼叫急救患者,高危2例,危患14例,重患39例,轻患20例,除2例高危死亡病例外,均进行了相应处理与安排。结论:需要重视恶心、呕吐呼叫急救患者,结合常见症状科学问话,及时排查常见相关危急重症,对抢救患者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苏建平 《吉林医学》2014,(24):5511-5512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21例住院治疗的AOS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采取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治愈出院20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对AOSC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4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急诊急救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急诊急救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95.0%(19/20)明显比对照组65.0%(13/20)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5.0%(19.20)明显比对照组75.0%(17/20)高(P0.05)。结论: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综合急诊急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收集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这一期间,我院抢救的12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采取相应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相应抢救和护理措施后,120例患者中,90例患者病情稳定,20例患者经抢救后转入ICU进行治疗,10例患者死亡,其抢救成功率达到了91.67%。结论:针对严重多发伤患者采用急诊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缩短抢救时间,为后期治疗奠定良好基础,从而使抢救成功率有所保障。  相似文献   

8.
李东 《求医问药》2014,(17):193-194
目的 :探讨对急诊昏迷患者进行对症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急诊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90例患者均采用了具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治疗结束后,我院对这90例患者在急救过程中所使用的对症急救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果 :在这90例患者中,共有74例患者被救治成功,急救的成功率为82.2%。结论 :对急诊昏迷患者进行对症急救能够明显地提高急救的成功率,并可为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做好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9.
金汝芬 《吉林医学》2013,34(17):3509-3510
目的:探讨并总结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护理体会。方法:采用充分、彻底洗胃、催醒等措施对20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结果:16例轻度乙醇中毒患者经治疗6 h左右出院,4例重度乙醇中毒患者1 d后痊愈出院。结论:通过相应的急救和护理,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透病人多次穿刺致左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急救护理.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0例血透多次穿刺致左前臂骨筋膜室的综合征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急救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全部20例患者经有效的急救护理,9例患者痊愈,10例患者有效,1例患者无效,临床治愈率为45.0%(9/20);与护理前相比,患者护理后的个性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针对血透病人多次穿刺所致的左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应对其进行积极和有效的抢救,并为其提供有效护理,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对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实施的急救措施、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7例好转出院,5例心脏骤停现场急救无效死亡,6例心力衰竭死于入院后12小时内。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入院后快速评估病情,立即启动急救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溶栓过程,对患者的心理、饮食、运动、排便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对挽救生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病死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创伤患者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所有患者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分析对其病死原因及危险因素进行相关研究。结果:48例患者中死亡15例(31.25%),其中以20~50年龄段创伤患者病死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原因主要为车祸、高空坠落,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引起创伤患者病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现场急救、机械通气、ISS评分及GCS评分。结论:专业的急救系统及高水平的急救团队、迅捷的应急机制、对院前急救盒院内急诊急救水平的强化,是保证创伤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提高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急救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产后出血急救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其出血原因并采取相关急救措施。结果:24例患者痊愈,占全部患者的48%,23例患者病情好转,占46%,3例患者急救无效,占6%,急救总有效率为94%。33例患者具有流产史,占全部患者的66%,9例患者存在妊娠贫血,占18%,1例患者为双胎妊娠,占2%,2例患者具有妊娠高血压,占4%,7例患者罹患子宫肌瘤,占14%,27例患者胎儿体型过大,占54%。结论:患者自身因素是导致大出血现象发生的主要因素,为了减少患者的出血量,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身体素质,必须明确患者的出血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在危急重症患者抢救中实施急救护理流程的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任意选取2016年1月~12月医院急诊收治的危急重症患者7329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65例和3664例,实验组实施急救护理,而对照组只实施常规护理流程.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在危急重症患者抢救中实施急救护理流程,能有效提高急救人员的效率,急救时间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且专业、高效、及时的急救护理流程也赢得了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急救护理措施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本文随机选取2013年至2017年该院收治的4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中,25例患者为轻伤,7例患者为颅脑损伤,5例患者为四肢骨折,1例患者为胸腹脏器损伤,2例患者为脊柱损伤.本院在接收到40例患者的急救电话后,立即启动本院应急预案,并及时前往患者位置给予紧急救护,然后安全的将患者转移至医院进行治疗.结果:在本次急救护理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结论: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员,医院应该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和针对性护理措施,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对于患者的急救效果,尽量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急救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干预组采用一体化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急救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急救护理干预的干预组的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及抢救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过程中应用急救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诊低血糖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低血糖患者,通过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20例低血糖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对于中老年低血糖患者,尤其伴意识不清,只有及时测量快速血糖才能有效治疗,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香芬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4):4441-4442
目的:通过探讨我科收治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对策。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收集我科2006年1月至2006年11月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病历,通过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积极与医生进行配合抢救,针对各种症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危害人们生命的疾病之一。只有及时有效地采取急救护理措施,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合理使用药物,完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杨磊   《中国医学工程》2014,(12):202-20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梗的临床急救策略,以及专业护理措施在急救当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急救的58例老年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专业护理。结果对照组29例患者经过急救治疗后,2例发生并发症,1例猝死;研究组20例患者经急救以及专业护理进行治疗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及死亡现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正确的急救策略以及专业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救治老年急性心梗,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昏迷患者的急诊急救措施,分析如何提高急性昏迷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至2017年收治的97例急性昏迷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介入针对性急诊急救措施将97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急救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急诊急救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病因分布及急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转归或好转患者51例,急救成功率为98.1%(51/52),对照组转归或好转患者37例,急救成功率为82.2%(37/45),两组急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急诊急救措施能有效提高急性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本文采用的急诊急救措施能针对患者病因进行有效急救,优化急诊急救流程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