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心身疾病患者和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特征进行分析。方法纳入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心身疾病患者(研究1组)、46例抑郁症患者(研究2组)和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一般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HAMD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TA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分别对三组研究对象的述情障碍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研究1组TAS中因子1、2、4评分、HAMD量表部分因子评分高于一般组(P0.05),研究2组TAS和HAMD量表中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一般组(P0.05)。结论述情障碍参与了心身疾病患者和抑郁症患者病情的发生和发展,心身疾病患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心理社会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作用.方法:UC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量表(s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对uC患者及正常人进行评定.结果:UC患者在Hs(t=4.39,P<0.01)、D(t=4.48,P<0.01)、Pt(t=2.67,P<0.05)、Sc(t=2.55,P<0.05)和HAMD(t=4.19,P<0.01)、HAMA(t=3.48,P<0.01)、TAS(t=3.81,P<0.01)量表的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 结论:UC患者的人格因素及述情方式有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塞后述情障碍分析及康复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对35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述情障碍心理调查,结果68.6%的患者出现述情障碍。TAS的因子分Ⅰ、Ⅱ、Ⅳ明显升高。说明重视述情障碍、加强心理卫生对AMI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89例肺癌术后患者接受了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简表BREF(WHO-QOL-BREF)评估。结果显示,高TAS评分组患者的依从性总分和各分项评分均明显低于低TAS评分组。高TAS评分组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关系、环境影响等分项评分和总生活评分、总健康评分均明显低于低TAS评分组。认为肺癌术后患者的述情障碍是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冠心病患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冠心病患者96例及10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贝克抑郁量表(BDI)、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事件量表(LES)、A型行为量表(TABPSQ)、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应付方式问卷(CSQ)、社会支持问卷(SSS),测定抑郁焦虑程度、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社会支持、患病后的心身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将96例冠心病患者根据BDI和SAS分为伴有焦虑抑郁症(A组)36例,不伴有焦虑抑郁症(B组)60例,对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冠心病组负性生活事件总数、精神紧张值、TAS总分、TH+CH、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障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P0.01)。结论心理因素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护理1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及Barther指数(BI)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HAMD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FMA评分和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FMA评分和BI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应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对35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述情障碍心理调查,结果68.6%的患者出现述情障碍。TAS的因子分Ⅰ、Ⅱ、Ⅳ明显升高。说明重视述情障碍、加强心理卫生对AMI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述情障碍情况,为临床提供更合适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调查130例,实验组是65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对照组65名健康志愿者。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在性别间(t=0.407,P0.05)和职业间(t=0.275,P0.05)各因子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述情障碍情况较明显,应多关注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小檗碱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效果及其对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16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盐酸小檗碱治疗,共4 w。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状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评估睡眠质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5-HT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和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HAMD评分和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檗碱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抑郁和睡眠障碍症状,升高血清5-HT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含量、炎症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100例作为抑郁症组(D组),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C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抑郁状况、采用简易认知功能状态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羟色胺(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D组5-HT、DA、NE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D组血清CRP、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抑郁症患者5-HT、DA、NE含量与HAMD-17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P0.05)。抑郁症患者CRP、IL-1β、IL-6、TNF-α水平与HAMD-17评分正相关(P0.05),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含量降低,其含量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其水平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多导睡眠图(PSG)观察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特征及其检查价值。方法分析具有明显失眠症状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43例),另纳入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41例)。对比两组匹兹堡睡眠治疗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使用PGS观察两组睡眠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PSQI、HAMD及HA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PSQI与HAMD及HAMA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r=0.92,0.84,均P<0.01)。PSG检测显示两组总记录时间、S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慢波睡眠(SWS)、快速眼动相睡眠(REM)睡眠潜伏期、REM睡眠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睡眠潜伏期、醒觉次数、醒觉时间、S2、REM活动度、REM密度、REM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随着抑郁程度及焦虑程度加剧变的更差;并且PSG显示老年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指标的改变,PSG监测技术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失眠症状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对主观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71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口服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35例,口服帕罗西汀治疗,观察8 w。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评价疗效,HAMD睡眠障碍因子和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定睡眠改善效果,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第1、2周末HAMD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均0.05)。治疗8 w末,研究组总有效率(77.8%)与对照组(74.3%)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研究组治疗第1、2周末HAMD睡眠障碍因子和PSQI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均0.05),治疗4 w后两组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显著且相当,安全性高,但度洛西汀起效更快,并在治疗早期对患者的主观睡眠改善优于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13.
《内科》2017,(4)
目的探讨医护协作团队管理对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医护协作团队管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述情能力、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1)观察组患者情感辨别不能、情感描述不能、外向型思维评分及TAS-20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患者工作记忆、视觉学习和记忆、言语学习和记忆、精神运动速度、社会认知、推理和问题解决、注意/警觉7个认知领域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心理社会、症状/副反应、动机/精神3个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协作团队管理可改善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的述情能力,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首发老年抑郁症和首发中青年抑郁症患者在发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等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按照性别、文化程度等选取60例首发中青年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获取患者的发病诱因及相关资料,两组患者均服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抗抑郁剂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在治疗后1,2,4,8周分别再对两组患者进行HAMD评定,通过计算HAMD减分率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首发老年抑郁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躯体症状,而对照组患者则为失眠.首发老年抑郁患者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睡眠障碍、体质量减轻、日夜变化等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AMA评定首发老年抑郁患者HAMA总分和躯体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在为期8周的研究周期内,SSRIs对首发老年抑郁患者的治愈率为51.7%,对对照组的治愈率为91.7%,前者治愈率明显低于后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首发老年抑郁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躯体症状,同时焦虑、疑病、记忆减退、躯体症状等症状的发生率高于中青年抑郁症患者,但晨重晚轻等生物学改变的发生率较中青年抑郁症患者少见,对SSRIs类抗抑郁剂的治疗效果不如中青年抑郁症患者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抑郁情绪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46例)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进行为期8周的有效心理干预,运用汉密顿抑郁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情况。运用生活质量量表(WHOQOL-HFFF)评价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评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观察组HAMD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D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WHOQOL-HFFF)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中的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较护理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WHOQOL-HFFF和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65%vs.82.50%,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高龄冠心病合并抑郁情绪患者的症状,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无自杀意念男性海洛因依赖者(MHDP)心理状况的差异。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渴求问卷(HCQ)、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18例康复期MHDP进行评定,有194例MHDP纳入研究。组间各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自杀意念者88例(45.4%)。有自杀意念组SDS、SAS、SCL-90、TAS、HCQ总分高于无自杀意念组(t值分别为5.94、6.92、9.03、3.33、2.32,P0.05或P0.01)。MHDP自杀意念与海洛因使用年限、戒毒次数、强制戒毒次数、吸烟年限、饮酒年限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6、0.197、0.230、0.720、0.333,均P0.01);SCL-90与SDS总分依次进入自杀意念的回归方程。结论有自杀意念较无自杀意念MHDP存在更为严重的心身症状、述情障碍、心理渴求与负性情绪。不良的心身健康状况及抑郁情绪是MHDP自杀意念产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伴急性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9例,根据头颅MRI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2型糖尿病伴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组(研究组)34例,平均年龄(66.53±9.25)岁;不伴脑梗死的单纯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35例,平均年龄(62.34±9.77)岁。受试者均测定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谱、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采用汉密尔顿焦虑(HAMA)、抑郁(HAMD)量表评定两组焦虑、抑郁状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量表测评两组认知功能。结果研究组收缩压及HAMA、HAMD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o C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AMD(P0.001)。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HAMD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01),HAMD评分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伴急性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比单纯糖尿病患者存在更多的焦虑、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障碍,焦虑、抑郁情绪常同时存在,抑郁情绪越明显,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西酞普兰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合并出现抑郁症的情况分为D1组55例与D2组54例。对于D1组抑郁症组治疗药物选择常规药物加西酞普兰;对于D2组非抑郁症组治疗药物选择常规药物;对两组慢性心力衰竭实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最终对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等实施对比。结果在HAMD评分、hs-CRP水平以及Hcy水平几方面,D1组显著优于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治疗药物选择西酞普兰,可以将患者的心功能成功改善,将患者的抑郁程度以及焦虑程度显著改善,最终显著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五行音乐疗法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抑郁躁狂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双相障碍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五行音乐疗法,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中医五态情志问卷》评分,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各因子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情绪五因子除喜外,其他4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RMS和HAMD评分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SCL-90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五行音乐疗法联合碳酸锂治疗能有效缓解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抑郁、躁狂等不良情绪,增强患者依从性,降低炎症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抑郁症与神经症合并躯体慢性疼痛的临床比较,与抑郁焦虑的关系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00例抑郁症与神经症患者,用自编的躯体化症状的特点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慢性疼痛等级评价量表进行调查,比较慢性疼痛共病情况、疼痛分布的特点、抑郁焦虑的严重程度、社会功能缺陷状况.结果 抑郁症与慢性疼痛共病患者出现率为15.24%,显著低于神经症合并慢性疼痛者(31.08%).抑郁症患者头部疼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神经症患者.抑郁症组无论是共病组还是非共病组HAMD、SDS总分均高于神经症组(P<0.01);抑郁症组与神经症组HAMA总分无明显差异;抑郁症共病组的HAMD总分明显高于抑郁症非共病组和神经症组(P<0.01).结论 抑郁症与神经症均可合并慢性疼痛,且2种疾病患者的疼痛分布情况不一致.抑郁症共病组的HAMD总分明显高于非共病组,提示抑郁症状与慢性疼痛的关系密切.抑郁症与神经症社会功能的受损与是否合并疼痛无显著相关,主要与疾病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