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下颌后静脉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下颌后静脉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与下颌角之间的解剖关系,为下颌角截骨术中避免损伤下颌后静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2侧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解剖观测下颌后静脉的走行、构成、长度、外径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下颌后静脉位于下颌骨后缘,由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合成。起始处外径为(5.6±2.6)mm,长度为(4.46±2.08)cm。围绕下颌支后缘静脉长度为(4.27±0.80)cm,围绕下颌体下缘静脉长度为(2.02±0.42)cm。结论:在改脸形手术中预切除下颌角的后缘和下缘均有静脉围绕,尤其在下颌支后缘的中段,静脉口径粗大,与下颌支之间仅隔以菲薄骨膜,在下颌角截骨术中要注意避免损伤此静脉。  相似文献   

2.
不同尸体材料上蝇类滋生及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不同动物尸体上蝇类滋生及生长发育的差异,放置不同尸体材料于杭州室外诱使蝇类滋生,同时在室内24℃恒温下用以上尸体材料的饲养丝光绿蝇,结果表明:在灵长类、猪、牛等动物材料上滋生的蝇类种类及各种类的大体数量没有明显差异:24℃下在所有尸体材料上丝光绿蝇的发育历期没有显著差异;对幼虫有蛹体长多重比较,表明体长在灵长类、猪、牛、鱼等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在脏器与从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不同动物尸体上蝇类滋生及生长发育的差异,放置不同尸体材料于杭州室外诱使蝇类滋生,同时在室内24℃恒温下用以上尸体材料饲养丝光绿蝇。结果表明:在灵长类、猪、牛等动物材料上滋生的蝇类种类及各种类的大体数量没有明显差异;24℃下在所有尸体材料上丝光绿蝇的发育历期没有显著差异;对幼虫及蛹体长多重比较,表明体长在灵长类、猪、牛、鱼等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在脏器与肌肉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作者解剖一中年男性尸体肩胛背面时,发现一双侧均变异的肌块(图1)。经查阅“肩部肌变异”国内文献未见相同报道。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打开深筋膜,在冈下肌浅面见一肌块:起自肩胛冈中内1/3处下缘,横行向外下,分为浅深两头,浅头扁薄,于三角肌后缘中下部跨三角肌表面移行为腱膜,呈扇形止于臂外侧深筋膜;深头粗厚,上缘大部被浅头所覆盖,向外行至三角肌后缘中下部与肱三头肌外侧头之间止于肱骨。  相似文献   

5.
颈丛麻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颈丛的行程及毗邻结构,为更安全行颈丛麻醉提供依据。方法观察24例尸体颈丛分支浅出点,解剖麻醉穿刺点周围的结构,测量麻醉穿刺点及进针1cm深处与各结构的距离。结果颈丛神经分支多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以下穿出,穿刺点1cm深处与各结构的距离在13~31mm之间。结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仍为颈丛麻醉较安全的穿刺点,但穿刺深度不宜超过(21.2±3.2)mm,进针方向以向后向内20°~30°角为宜。  相似文献   

6.
颞前、后深血管神经束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固定后的成年尸体43具(男33女10),观察与测量了78侧颞前后深血管神经束。以颧骨颞突上缘与额蝶突后缘的转折部为颧弓上缘的前端,下颌骨髁突尖端的垂线与颧弓上缘的交点为后端(见附图),以前后端点为定位点进行测量。测得结果为:  相似文献   

7.
颈椎间隙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2具成人尸体(男、女各半)的正中矢状断面上,对脊柱C2-T1段,观测了相邻椎体前缘,中份及后缘之间的距离,并解剖左,右侧椎间孔,测量出椎间孔的最大垂直高度及最大宽度,结果;椎体间间隙的高度:前缘为3.48-5.38mm,中点为4.84-7.14mm,后缘为3.05-3.84mm,椎间孔的高度为7.00-8.10mm,宽度为5.00-7.35mm。本对颈部病变的影像诊断和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人体骨架是解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标本。目前获得串制骨架的材料颇为困难。从地下发掘的骨,往往骨质疏松,残缺不全;而新鲜材料又不易获得,为此有人曾用废旧手足标本串制手足骨髂。多年来我们一直利用学生解剖后、骨质较好的、肋骨破环较少的尸体制成骨架标本,效果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肝脏和胆囊的体表投影和肝脏面邻接器官的解剖学观察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特别是有关問題的年龄解剖学在我国文献上尚未看到过,所以我們在40具不同年龄专供研究用的尸体上进行了有关問題的观察。我們采用的尸体材料是: 新生儿尸体……10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一种当前适合医学生及低年资医生学习的手术入路教学方法。方法选取在北京航天总医院学习的实习生和研究生及刚入职不久的低年资医生5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书本图谱组(A组)25人和电脑软件组(B组)25人进行学习,分别进行组内考核,再用新鲜尸体对2组学员进行尸体考核,分别将2组学员尸体考核结果与组内考核结果进行对比,并将2组之间尸体考核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普外科手术入路方面,2组学员尸体考核成绩与组内考核成绩比较,2组学员尸体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科手术入路方面,2组学员尸体考核成绩与组内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学员尸体考核成绩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手术入路方面,用书本、电脑软件进行学习都可达到不错的效果;骨科手术入路方面,用电脑软件进行学习虽然效果较好,但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新鲜尸体的教学仍然无法被取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部CT影像胰周筋膜及胰周的筋膜间隙与新鲜成人尸体标本胰周筋膜与筋膜间隙相互对应关系,从而对微创胰腺外科相关的手术提供指导意义。 方法 本研究选取惠东县人民医院经临床确诊的急性胰腺炎病例156例,对其腹部CT扫描的胰周影像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选取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的5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明确腹部CT影像胰周筋膜及筋膜间隙与尸体标本的对应关系。 结果 在少数急性胰腺炎患者腹部CT扫描影像上和新鲜成人尸体标本上可同时观察到胰腺前筋膜、胰腺后筋膜、肾前筋膜,左右肾前筋膜是相互延续的。胰前间隙位于胰腺实质和其前方的胰腺前筋膜之间,胰后间隙位于胰腺实质和其后方的胰腺后筋膜之间,胰腺后融合筋膜间隙位于胰腺后筋膜和肾前筋膜之间。 结论 少数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腹部CT扫描影像上能观察到胰周筋膜与胰周的筋膜间隙,与新鲜成人尸体标本存在着相互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解剖教学所用的尸体,以往是通过常规的吊桶法经动脉进行尸体防腐灌注,较少探索科学的灌注方法,因此无法通过研究从根本上提高尸体的防腐质量.作者设计的密闭式防腐液自动提升灌注器(以下简称灌注器),自83年投入使用后,经过11年的运行使用,灌注器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性能.灌注器的使用为系统的科学性的保存尸体提供了良好的灌注工具和方法.提出了尸体灌注的科学指标(如:取多大压力和流速,注多少防腐液),并对不同年龄的尸体防腐灌注提供了参考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灌注尸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材料和方法1.l 压力表 灌注器配备了(0~1kg/cm~2)压力表三只,在无任何外加压力的条件下,最高自然压力为0.26kg/cm~2,压力由压力阀控制,压力在0~0.26kg/cm~2之间连续可调,经多年使用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胸部有限元模型预测与评估碰撞载荷下胸部生物力响应与损伤机理。方法利用CT和MRI图像数据对胸部骨骼与内部软组织进行几何重建,并划分网格。模型的生物组织材料参数与材料本构模型基于文献尸体实验与组织材料实验。结果对模型进行前碰撞与侧碰撞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胸部接触力、胸部位移量、力与位移曲线与尸体实验吻合较好,并利用胸部位移量、黏性准则对仿真过程进行损伤评估。结论模型可满足汽车碰撞安全中胸部损伤机理与防护及医学胸部钝器损伤的仿真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14.
笔者对41例标本,共82侧喉上神经外支进行解剖时发现1例成年男性尸体左侧喉上神经外支变异,现报道如下:左侧喉上神经位于第2颈椎横突,发自迷走神经,在舌骨大角处分为较大的内支和细小的外支.内支与喉上动脉伴行,经甲状软骨上缘和舌骨之间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外支沿甲状软骨下缘行走,伴行甲状腺上动脉,并分出3支:第1支位于甲状软骨上缘发出进入甲状舌骨肌;第2支由甲状软骨下缘发出,进入咽缩肌;第3支在甲状腺侧叶与咽缩肌和气管之间下行,于环状软骨下缘与喉返神经一起进入环甲关节后缘,沿途喉上神经外支与甲状腺侧叶实质紧贴,肉眼不易与甲状腺周围的筋膜区别(图1).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进行连续层次解剖过程中,于28例尸体中发现一例尸体的左上肢桡神经浅支缺如。为积累国人资料和提供临床参考,报告如下。男性老年尸体,身长150.8cm,坐高82cm。左上肢桡神经在肱骨外上髁后上方,穿臂外侧肌间隔,进入肘窝,位于肱二头肌腱外侧,走行在肱肌与肱桡肌之间的沟中。桡神经在 Frohse 氏腱弓上缘未  相似文献   

16.
枕—椎动脉吻合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31具成年尸体上对椎动脉和枕动脉进行了观测。椎动脉在椎动脉沟中点处的外径平均为3.9mm,枕动脉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的外径平均为1.9mm,两动脉适宜行端侧吻合。枕动脉有胸锁乳突肌深面可游离子度达50mm,有移位吻合的可行性。文中还讨论了椎-枕动脉吻合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断层影像解剖学标本的制作与封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种影像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为形态学基础的断层影像解剖学已形成一门新的学科。为适应临床影像诊断、治疗的需要 ,近年来我室开展了断层影像解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我们在标本制作和封装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 标本制作1.1 材料选择 制作断层影像解剖学教学标本 ,选用传统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 ,以中青年为好 ,外观体态均称 ,皮下脂肪少 ,无特殊疾病与生理缺陷 ,淹死或中毒死亡的尸体是制作标本的最佳材料[1] 。如进行正常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 ,则选用新鲜尸体 ,按正常解剖位置放置 ,进行灌注固定 ,固定 2~ 3…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制作方法和观察结果两方面做介绍:制作方法1取材制作此种骨架的材料需直接取自成年完整(骨部分)的尸体。所用尸体分为二种,一种是曾经作过常规甲醛等混合液处理固定的尸体;另一种是未经处理固定过的尸体。后一种是最佳制作材料。取材方法:首先粗略将尸体皮肤...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右肺4叶、左肺3叶1例,报道如下:女性尸体标本,身高1.57m,发育正常。开胸取肺时见右肺4叶、左肺3叶。右肺斜裂于肩胛下线第3肋处自肺后缘斜向内下达肺下缘,右肺前缘至斜裂的间距为4.3cm。水平裂于肩胛下线第4肋高度自肺后缘水平向前达胸骨旁线第4肋间隙。右肺斜裂与水平裂呈“X”交叉位,将肺分为上叶、后外叶(右肺背叶:尖上段分离而致)、前内叶、下叶。左肺斜裂于肩胛下线第3肋间隙自肺后缘斜向前内下达肺下缘,  相似文献   

20.
任天山  袁春妮  李润宝 《医学信息》2010,23(18):3399-3400
目的探讨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4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者进行分析。结果椎体后缘局部骨质缺损区,均伴有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结论 CT确诊腰椎后缘软骨结节,并用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与秦川通痹片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