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多年来用针刺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250例,(其中包括两次赴科(?)特医疗队收治病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50例,男性148例,女性10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5岁;30岁至50岁之间发病较多.病程短者1天,长者20年,2年以内居  相似文献   

2.
坐骨神经痛,当属中医之“痹证”范畴,我们应用桂枝汤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22例,收到了较为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的55岁,以25岁至46岁中青年为多,病程在1个月至1年的16例,2年至4年4例,5年以上2例,全组病例17例经西药治疗无效而改用中药治疗。2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桂枝15g、白芍15g、炙草15g、生姜10g、大枣5枚、附子7.5g。 若属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原方去白芍、生姜,加重附子用量至10g以逐里寒,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科应用穴位低频电疗治疗腰痛179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179例均经确诊而来我科。其中男性157例,女性22例;年龄:10—20岁16例,21—30岁109例,31—40岁23例,41—50岁21例,50岁以上10例,年龄最大者70岁,病程:1—15天42例,16—30天6例,1—6个月48例,7—12个月15例,1—2年22例,2—  相似文献   

4.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腰腿痛疾病,治疗方法较多,但却无特效疗法,自1975年3月至1980年3月,我室利用以按摩腹部为主的“脏腑经络按摩”治疗坐骨神经痛共64例,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 64例坐骨神经痛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17例。年龄20~30岁6例,31~40岁15例,41~50岁29例,51~60岁7例,60岁以上7例。病因:本组64例坐骨神经痛患者,多为风湿,劳损所致。而肿瘤压迫,腰椎间盘突  相似文献   

5.
风痛药酒治疗坐骨神经痛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1994~2001年用自拟风痛药酒治疗坐骨神经痛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2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28~71岁;病程20d至6年。均经西药治疗未效。1.2 诊断标准 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放射性疼痛,呈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2年12月,先后收治34例坐骨神经痛患者,其中2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称治疗组),14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称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4例患者均系我厂职工,其中治疗组男性20例,女性4例;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3例。年龄治疗组15~20岁2例,20~30岁6例,30~40岁14例,50岁以上2例;  相似文献   

7.
电针、刮痧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6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的疼痛 ,为多种原因引起的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或后侧和足部的疼痛或麻木。临床又分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我科从1 998年 1 2月至 1 999年 6月采用电针、刮痧相结合的方法共治疗坐骨神经痛 66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66例中男性 48例 ,女性 1 8例 ,年龄最小者2 1岁 ,最大者 72岁。青壮年居多。病程最短者 5天 ,最长者 1 0年。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1 6例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5 0例。初次发作者 5 7例 ,发作 2次者 9例。2 治疗方法2 .1 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8.
自2003年6月至2005年10月,以足部“六指法”按摩结合经穴治疗坐骨神经痛26例,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治疗26例,男性15例,女性11例。病程最长7年,最短的6天。病程在5个月内的13例(50%),1~2年的8例(30.7%);3~7年的5例(19.2%);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62岁,21~30岁7例  相似文献   

9.
坐骨神经痛属于中医“痹证”范畴 ,是沿着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综合征。笔者近几年来对 5 9例患者进行了针灸疗效观察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 9例中男性 36例 ,女性 2 3例 ;年龄 2 2~ 6 5岁 ;病程 6个月~ 2年。大多数患者为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脱出病变、下肢外伤及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等。治疗方法针刺取穴 :以循经取穴为主 ,以经络辨证为辅 ,如腰及下肢后疼痛 ,取足太阳膀胱经穴 ,如肾俞、次、秩边、承扶、委中、承山、腰 3~ 5夹脊 ;下外侧痛取少阳胆经环跳、风市、阳陵泉、绝骨。如以上两型症状均有者以肾俞、环跳、殷门、…  相似文献   

10.
坐骨神经痛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我们于1979年至1982年共收治23例,按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收效颇佳,兹简述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共23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21~30岁8例,31~40岁2例,41~50岁9例,51岁以上4例。职业:干部9例,工人14例。病程:最短4天,最长13年;三个月以内11例,半年内3例,1年内  相似文献   

11.
我科采用体针、口服中药、穴位注射等方法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效果明显,远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434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90例,女性44例;年龄22~60岁;病程3天~8年。治愈2年后回访,复发率8%。  相似文献   

12.
复方利福定霜是我科经验方。笔者近几年来应用本方制剂治疗寻常型痤疮、酒糟鼻、脂溢性皮炎、婴儿湿疹、须疮、毛囊炎、疖肿、浸渍糜烂型脚癣、丹毒、脓疱疮等 ,获得良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中寻常型痤疮患者 2 0例 ,其中男性 1 4例 ,女性 6例 ;年龄 1 8~ 3 5岁 ;病程 1 5天~ 2年。酒糟鼻患者 6例 ,均为男性 ,年龄 2 2~ 40岁 ;病程1个月~ 2年 ,均为丘疹脓疱期。脂溢性皮炎 1 1例 ,男性 8例 ,女性 3例 ;年龄 2 0~ 40岁 ;病程 3个月~ 4年。婴儿湿疹 1 8例 ,男性 1 2例 ,女性 6例。须疮 8例均为男性 ,年龄 3 0~ 45岁 ;病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用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23例,疗效尚称满意,现初步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23例均由我院外科确诊,其中男性22例,女性1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2岁。病程3个月~1年以内者n例,l~3年者10例,3年以上者2例。二、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以惹截附子散合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丹皮酚霜治疗湿疹类皮肤病40例临床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1982年试用5%丹皮酚霜治疗湿疹类皮肤病取得一定疗效,现将有随访的40例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湿疹类皮肤病包括局限性急性湿疹27例,脂溢性皮炎10例,接触性皮炎2例,神经性皮炎1例;男性16例,女性24例;最小年龄1个月,最大年龄46岁;病程3天至3年,大多数病例病程不满1个月。  相似文献   

15.
肥大性脊椎炎而致坐骨神经痛是腰椎非特异性退行性变引起症状之一,我科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102例小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102例中男性70例,女性32例,年龄25~30岁3人,31~40岁18人,41~50岁36人,51岁以上45人;病情反复时间在3个月内10人,1~3年40人,4~5年28人,6年以上24人;全部病例均经X线腰骶部拍片,腰椎3、4、5均有程度不同的退行性变。血沉检查20mm/1h以上3人,抗“O”  相似文献   

16.
于1977年3月至1981年12月,我室采取以按摩腹部为主的“脏腑经络按摩”治疗坐骨神经痛120例,治愈率为71%,总有效率占96%。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20例中,男性81例,女性39例;年龄20~30岁17例,31~40岁33例,41~50岁49例,51~60岁11例,61岁以上10例,其中以41~50岁者发病率较高;病程最长者10余年,最短者10天,以1~2年者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7.
坐骨神经痛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笔者用针刺与按摩手法治疗260例,通过临床观察,效果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260例患者中,男170例,女90例。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20岁,病程半月者10例,病程1个月者20例,病程4个月者60例,病程7个月者60例,病程1年者50例,病程2年者30例,最长者30例病程达10年之久。2 治疗方法2.1 取穴: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以环跳穴为主穴,以阿是穴、承扶、阳陵泉、昆仑、大肠俞、委中承山、悬钟等为配穴。2.2 操作:环跳穴及附近1.5cm处各直刺3~4寸,施提插之泻法,以有触电样感觉传至足、腿有抽搐感为度,其它…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病例采集时间为1996~01~1997-04。治疗组:男性92例,女性68例;年龄:30~45岁52例,45~70岁108例;病程:1~3月34例,1~5年40例,5~10年54例,10年以上32例。均系我院确诊病例。多数患者曾用过中西药进行治疗,疗效不佳。均未消除疼痛感,患者经体检除上述病患均无其它疾病。正常组经体检选上述年龄、性别比例相同人群,身体健康,无其它疾病者20例。对照组选与治疗组各种条件相同病例20例。诊断标准:(1)无外伤史,因风、寒、湿所致慢性腰腿痛患者。痛  相似文献   

19.
1996年5月~1997年5月,我科采用自制中药特病Ⅰ号胶囊加西药治疗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尖锐湿疣等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淋病24例,男性23例,女性1例,年龄18岁~51岁,平均25岁,病程7天~24个月,平均6.5个月,并发淋菌性结膜炎3例,淋菌性咽炎2例,妇女急性盆腔炎1例;非淋菌性尿道炎2例,均为男性,年龄32岁~38岁,病程8个月~12个月;梅毒4例,均为男性,Ⅰ期梅毒2例,Ⅱ期梅毒2例,年龄31岁~40岁,平均38岁,病程15天  相似文献   

20.
穴位埋线治疗坐骨神经痛8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笔者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85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85例,男37例,女48例;20-30岁18例,31-40岁20例,41-60岁35例,60岁以上12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0岁。分型:干性坐骨神经痛40例,根性坐骨神经痛28例,原发性坐骨神经痛17例。按经分型:足太阳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