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山 《家庭中医药》2004,11(12):3-3
2003年的一场令人经受洗礼的"非典"过后,人们对于中医有了新的认识。有些人因为喝了预防"非典"的苦药汤而知道了吃中药可以"拉肚子",有些人在绝望中将中医作为了救命稻草,还有些人亲历了危险之中无畏的中医大夫的望闻问切……各种人对于中医的态度也各不一样:怀疑不屑,坚信不移和两者之间的互相转变……不论哪种立场,大多数人只是深切地感觉到久违的中医回来了,而实际上大家并不真的了解中医。  相似文献   

2.
中医对老年痴呆病的认识与治疗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痴呆病是临床上老年人常见的难治病之一,属中医的郁证、癫狂范畴。目前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与疗法尚未形成格局。笔者综合近年来学术界的见解结合自己的认识略呈管见。 1 生理病理 老年痴呆病究其生理原因是年岁日增,髓海空虚,神气不足。《内经》云:“五十岁肝气始衰……;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始衰……;八十岁肺气始衰……;九十岁肾气焦……;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由此可见,人的生命每十岁为一个发展阶段,五十岁以后开始进入老年阶段,  相似文献   

3.
郭桃美 《新中医》2006,38(2):I0001-I0001
弹指一挥间,三十七年过去,《新中医》已步入人生的中途。《新中医》创刊于动荡的文革时期,三十七年的岁月,虽有风风雨雨,我们始终在摸爬滚打,没有停歇。厚厚的三十七卷,每一卷、每一期、每一篇文章,乃至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凝聚了编者和作者几代人的心血。《新中医》始终是展示中医文化的一扇窗口,交流中医学术的一块阵地,培养学者名医的一片沃土。  相似文献   

4.
仵倚  章新友    政等 《中医药通报》2016,15(6):50-52
屠呦呦作为中医药界的代表人物,于2015年10月5日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医人”欢呼雀跃,信心倍增。但在兴奋之余,笔者对中医的自信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探讨,旨在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中医的自信。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与老年医疗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良  卞兆祥 《中医杂志》2002,43(7):555-556
近20年来,中医老年医学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中医老年医学文献及其理论的整理和发展:二是延缓衰老中医理论与应用研究;三是对某些老年性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进展;四是延缓衰老中药新药和保健品的开发研究这些进步与成就,为发展中医老年医疗奠定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在英国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在英国以及在其它西方国家近些年发展迅速,这是继中国饮食作为东方传统文化为西方国家所接受后,出现的又一次中国文化热。英国社会接受的中国饮食文化是以香港人主厨的“广东风味”为主流;而英国社会公认的中国医药则以中国大陆高等医药院校毕业的正规中医师为最优秀。 英国作为西方文化,尤其是欧洲文化的中心之一,有着对中医发展较为有利的客观环境。近年来,中医药在这里经历了崛起、高潮、继而平稳发展的过程。在这其中,有热,也有冷;有峰,也有谷。海外中医的实际状况,中医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中医如何在海外健康发展……,都是值得认真对待和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汉中市9所市、县级中医院2006年、2011年两个年度卫生技术、中医药护人员及增长数率;门诊总人次、中医门诊人次及增长数率;中医急诊人次及增长数率:处方总数及中药处方增长数率;临床、医技科室设置增长数率五方面进行调研分析。方法 调查采用统一设计的客观调查表,汇总、分析调研资料。结果 2006年卫技人员1076人,中医345人,占37.1%;2011年卫技人员1716人,中医418人,占24.36%;2011年卫技人员比2006年增长640人,增长59.47%;中医增长73人,增长21.16%;卫技人员增长高出中医人员的38.31%。2006年中医门诊218879人次,占门诊总人次38.46%;2011年中医门诊354162人次,占门诊总人次39.53%;2011年门诊总人次比2006年增长326676人次,增长57.41%;中医增长189845人次,增长86.74%;中医门诊增长比门诊总人次增长高出29.33%。2006年中医急诊12562人次,占中医门诊5.64%;2011年中医急诊27408人次,占中医门诊7.73%;2011年急诊比2006年增长2.09%。2006年中药处方237230张,占总处方数30.59%;2011年中药处方369154张,占总处方数26.97%;2011年中药处方下降3.62%。结论 市、县级中医院五年来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各中医院2006年至2011年中医人员逐年上升,但与卫技人员相比有逐年下降趋势,下降38.31%。中医门诊增长高于门诊总人次的29.33%,年均增长5.87%;中医急诊增长10.97%,年均增长2.19%。中医临床科室增长17个,年均增长3.4个;医技科室增长11个,年均增长2.2个。中医药事业发展呈良好势头,但各中医院存在不平衡,其中宁强、略阳由于震后在中央、省、市政府的扶持和天津市的资助下其卫技人数、中医药护人数、中药处方数明显增长。市中医院、留坝县中医院中医药护人员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崔晓萍  王永梅 《陕西中医》2006,27(10):1251-1253
目的:探索分析中医药实验动物模型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方法:通过分析回顾40多年的中医动物模型研究,进行分析评价。结论:1动物模型所模拟中医证的标准仍在探索之中;2造模方法有待统一;3应重视中医基础研究,尤其是证的规范化研究;4应加强中医临床研究,重人体科学,轻动物实验研究。目前中医动物模型尚难成为提示中医基础理论和辨证论治较为理想的载体,应在人体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中医证候的物质基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并制定与人体相同的动物模型,建立统一的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情况 中医机构有了较快发展 1988年前,全市仅有中医院5所,其中市级中医院1所,设63张床位;县级只有4所。规模小,设施落后,人员素质差,中医特色不突出。目前市、县两级都建立了中医院,共13所。建筑面积达到58467平方米,床位发展到1273张;设备总值达到1096万元;中医药护人员1746人,其中正高3人占0.17%,副高66人占3.7%,中级523人占30%,初级1154人占66%,专业技术水平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青年中医从业人员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了解青年中医从业人员现状,更好地促进青年中医人才队伍建设。方法:参照文献设计调查问卷表,问卷由基本情况、执业现状、职业规划、职业信念以及对行业发展与教育模式的认识等5个部分组成,共计19条问题。通过网络回收答卷。结果:共有1 631人参与,其中青年中医978名。青年中医认为当前中医药发展面临最主要的困难是人才培养问题(52.45%);院校培养与师承方式结合更适合中医人才培养(64.11%);青年中医的执业环境不容乐观,医患关系紧张、工作压力过大、工资收入不尽如人意等等困扰着广大青年中医;自认为中医药使用率高的青年中医只有19.53%;乡镇以下农村和社区青年中医参与调查的仅占7.79%和7.57%。结论: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大力加强青年中医人才培养,二要切实转变中医教育模式,三要合理调整青年中医人才分布格局,四要努力改善青年中医执业环境,五要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使用率。  相似文献   

11.
<正>0导语香港中医院事件,是指2000年2月至2004年7月发生在香港的香港中医院从策划到签约到开业经营、迅速壮大盈利,再到引起官司直至被迫倒闭的事件。一方面,香港中医院在为回归后香港满足市民对道地中医药的需求、培养当代中医临床人才、兴建中医医疗经营机构、迈出中医药国际化步伐等方面所作的探索和努力,被海内外所瞩目;另一方面,它所经历的官司,是香港自英国人统治以来英联邦司法体系直面的首例关于中医行医方面的官司,也是香港回归后特别是香港《中医药条例》正式实施后审理的第一个司法案例,更是没有前案可循的香港同类官司的第一个案例。具有戏剧性并耐人寻味的是,被控方香港中医院名下的两起同时发生、性质相同的诉讼案件,却获得了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司法判决结果。因此,香港中医院事件就不可避免的将为历史所关注,为后人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层中医工作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和前沿,肩负着保障广大基层人民卫生健康和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的双重责任。近年来,基层中医工作有了一定发展,但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大量走向基层,基层医院设备条件好了;另一方面是中医学术在基层发展缓慢,阵地萎缩,学术后继匮乏。面对机遇与挑战,正确认识和解决基层中医工作存在的问题,成为新世纪发展中医药学,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论中医教育与青年中医成长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中医指的是学中医到45岁以下,这个年龄段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一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医药事业对这个群体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笔者就中医教育和青年中医成长存在的问题,提出讨论。1中医教育中的问题及改进目前的青年中医多数是由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或者是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少部分是师承家传。其中,院校式的教育为青年中医的启蒙、基础理论的了解、基本技能掌握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问题,突出表现是临床能力问题,经过少则3~5年,多则8~10年的院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中医生,运用中医药诊疗疾病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从中医药文化角度,阐述当今社会疾病变化与中医心身医学的重要性。从中医心身医学与中医药古文化传承的关系来说明其生成的历史必然性;分别从思维方式与系统学方面说明中医心身医学更能切合现代中医药文化思维;从中医心身医学的近现代发展史说明中医心身医学符合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趋势。最终说明中医心身医学在新时代中医药文化下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各地中医医疗机构采用的中医治疗率统计办法以《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与标准》(1993年11月颁布)所规定的内容为蓝本。其范围如下:①单纯用各种剂型的中药以各种给药途径针对病人主病主证进行治疗者;②以中医非药物疗法针对病人主病主证进行治疗者;③以中医药物疗法并配合中医非药物疗法针对病人主病主证进行治疗者;④符合第1~3条中任何一条,同时采用支持疗法(补液、输血、吸氧)者(载有对主病主证具有治疗作用西药的输液除外);⑤中医手术(如肛肠、皮肤疮疡引流、眼科中医手术等)对病人主病主证进行治疗者;⑥符合第1~5条中任何一条,对…  相似文献   

16.
"中医梦"不仅是中医人的梦,而且也必定是世界人民的健康梦。我们必须尊重和强化中医作为东方科学的学术地位,为中医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环境;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当今信息社会和正在进入大数据时代的契机,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中医教学中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很多地区都兴办了中医学院,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培育出了千万中医工作者.但笔者环视中医教育现状,却发现院校培养的新一代中医平庸者居多,大师级人物寥寥可数.作为一名中医药临床教学工作者,反思目前中医药教育,发现现代的中医人大多缺乏中医药文化底蕴,因此,很难建立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知识大厦,这是目前教育的失败,但也不乏历史的原因.中国经历改革开放,放眼世界,看到了太多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成果,包括西医精湛的手术技术和检查手段等.正是这些,使我们在追求、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忽略了自己的文明成果,中医在西医主导的环境下踉跄前进着.正值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走向世界之际,中国文化也正大踏步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对于中医药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笔者认为,在中医药教学中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是改善目前中医教育现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中医药报刊出了于友华“中医技术发展缓慢的反思”与“福建中医学院筹建纯中医诊疗中心”,对于中医现代化无疑是一种促进,福建省人民医院作为综合医院创建纯中医诊疗中心,更让人重视。与时俱进,在中医现代化领域出现的多种模式,我们要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心态去看待。中医学术、中医技术,发展中医技术确实已到了时不我待的关键时期,中医理论学术与医疗技术的创新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发展中允许各种理论与技术共生共存共同发展,是中医现代化的基本指导方针;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多种创新都应得到支持,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存在与学术争鸣,是中医学术与技术发展的前提条件;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协力攻关,是中医发展的又一前提,必须解决好中医现代化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实为中医发展保驾护航。中医药制剂问题是制约中医发展的瓶颈,中药与制剂脱节,中医处方权只剩下汤剂权,而丸散膏丹等制剂权基本失去,中医重在疗效,只靠汤剂能体现疗效么?对中医来说,医药不分家,借药品安全,否定中医使用中药数千年的历史,使中医成为无源之水。传统中医制剂,“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汤、丸、散、膏、丹、酒等剂型,历代医家又有很大发展,明代《本草纲目》所载剂型已有40余种”。中医开方,药房制剂或开方制剂一人兼任,中药自制剂伴随着中医走过了五千年,这就是中医的历史,‘中医重在疗效,医药互为依存,对中医来讲:医药不分家,这就是中医药的特殊性。近百年来,随着西医的竞争,中医西化,用管理西药的一套方法去管理中药,造成中医和中药脱节,中药和制剂脱节,以前中医一个人能干的事,现在几个人干,近年来,中医只剩下汤剂权,而丸散膏丹自剂权则失去,动辄上千万元的新药研制费是中医个人所不能胜任和承担的。临床中使用的片剂及注射剂往往不能满足临床医疗需要,使中医创新受到难以承受的压力;中医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中药新制剂创新缓慢。一边是常用中药创新停滞,一边是尖端新药不能适应临床需要,应该说;中医制剂权是制约中医发展及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传统丸散膏丹和中药现代化是中药发展的两个方面,传统丸散膏丹是生存和现实问题,中药现代化是发展问题。处理好生存和发展是中医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中医骨伤科学发展源远流长,尤其是在近十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其持续良性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文章探讨中医骨伤科学人才的培养现状,提出创新中医骨伤科学人才培养模式这一重要研究命题;提出中医骨伤科学人才培养目标,并就其具备的素质作出探讨;同时就中医骨伤科学人才培养路径与方法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回顾中医药高等教育近50年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得出一个客观的结论,那就是绝对传统的中医教育不断受到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的补充和冲击。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出发,中医教育正在按照现代教育的模式培养医学生,大量的现代医学课程的开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原本意义上的中医教育正在异化。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学术得到发展的同时,中医药某些固有思维的不足和中药的毒副作用也越来越多地被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中医界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中医学术向何处走?是回归传统墨守成规,还是主动向现代科学靠拢,并通过不懈努力,将中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