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自我、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动[1].社会认知加工的良性发展是儿童寻求人际互动和扩大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但若出现认知加工偏差,则容易出现攻击行为.攻击行为是对个体身体或心理上的故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攻击和间接的关系攻击,以及主动攻击和应对威胁的反应性攻击[2].这些攻击亚型起源于对不同社会经历的认知反馈,遵循不同的发展轨迹,并通过不同的社会认知加工导致多样行为问题[3].随着外界交往的扩大,儿童的社会认知获得极大发展,并逐渐形成独特的社会认知模式,由此获得的信息加工方式对以后的行为倾向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关系攻击行为是故意操纵和破坏他人的同伴关系从而伤害他人的行为[1].与身体攻击造成的后果一样,关系攻击导致的心理和社会适应困难也是广泛且稳定的[2].目前,随着社会对校园暴力和攻击行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学校发生的关系攻击行为也不容忽视.本研究旨在调查大学生关系攻击行为状况,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并为营造积极、安全、尊重的学校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S)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能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1-7],还能通过具体效能感产生间接影响[3,8].社会支持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9],具有较高RES的个体往往可以更好调节自我情绪和理解他人情绪,人际困扰比较少,从而拥有更多亲密关系[10-11].人格因素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内部因素[9].心理韧性是一种以克服和战胜逆境并恢复常态的能力为特征的人格特质[12].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可以预测积极情绪和总体幸福感[13].  相似文献   

4.
高正亮  胡光娇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2):1515-1516
攻击行为是一种常见的消极行为,具有伤害意图、伤害行为、伤害后果等基本特征[1].有研究发现,在正常人群中,攻击行为的发生与自尊、人格存在着联系[2].近年来,大学生暴力攻击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高校校园的宁静和大学生的形象.有调查显示,27.7%的大学生表现出中度以上的攻击行为倾向[3].心理压力感主要是指个体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紧张)等压力源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4].对于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国外的研究认为主要包括学业因素、社交因素、生活与经济因素、择业因素等方面[5].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也给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5.
关系攻击是意图通过操纵、威胁或者损害关系来伤害他人的行为,主要包括散布谣言、社会排斥、忽略漠视等[1].关系攻击与身体攻击一样能够对被攻击者产生伤害,并与个体的情感问题(孤独、抑郁)、行为问题以及边缘人格障碍等社会心理适应问题相联系[2].本文意在从关系攻击影响因素的角度,对近年来儿童关系攻击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抑郁焦虑压力问题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郑州、香港两地6 401名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使用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量表中文修订版、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和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对其进行测量。统计方法主要为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 1)马基雅维利主义可以正向预测抑郁焦虑压力总分,也可以通过心理弹性来预测抑郁焦虑压力总分,其间接预测作用占比为46%。2)心理弹性可以负向调节马基雅维利主义对抑郁焦虑压力的预测作用。结论 马基雅维利主义特质既可以直接预测儿童的抑郁焦虑压力问题,也可以通过削弱心理弹性使得儿童面临更多的抑郁焦虑压力问题。此外,心理弹性可缓冲马基雅维利主义对抑郁焦虑压力的正向预测效应,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孙亚蜀  任俊  吴超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514-1516
青少年的自身心理特点、家庭教养和监督、社会文化和网络环境影响其对网络的使用[1-2].初中生自控能力欠缺,认知能力有限,很难抵抗网上新奇刺激信息的诱惑,从而容易造成过度使用网络[3].心理韧性(心理弹性)是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和特质[4],具体表现为个体认知、情绪、行为及所处环境对帮助其抵御逆境,获得良好适应的特质[5].心理韧性水平高,预示更为积极的能力,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及恢复力.  相似文献   

8.
学校态度指学生对学校的积极或消极情感体验,是学生对学校的主观感受[1].学校态度是影响学生行为的重要变量,消极学校态度能正向预测学业不良和问题行为[2-3],与学生辍学、青少年犯罪问题存在密切相关[4-5].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是一种个体正确看待问题、评价自己,并运用各种技能有效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以促进自身良好适应的能力[6].问题解决能力低下能负向预测攻击性行为[7].有研究者认为问题行为是一种适应不良的问题解决方式[8].而问题解决技能是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在实际问题解决中所需要的技能[9].  相似文献   

9.
儿童品行问题是指具有反复和持久性的侵犯他人权利,违反相应年龄社会规范和要求的行为.品行问题儿童可表现出说谎、偷窃、不服从等违反身份的行为,也可表现出打架、破坏公务、虐待动物等攻击行为[1],若不重视、未经干预治疗,可发展为品行障碍,并可进一步发展为青少年违法犯罪[2].品行问题原因复杂,涉及生物、社会及家庭等诸多因素[3],而家庭环境是儿童行为社会化发展的基础,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产生重大影响[4].据统计,在欧美国家儿童品行问题发病率为4%~10%.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机制加剧,近年来儿童品行问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5].为探讨家庭环境与儿童品行问题的相关性,笔者采用现况调查法研究家庭环境各因素与儿童品行问题的关系,希望能为儿童品行问题的预防提供科学的指导建议,从而降低儿童品行问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评价恐惧包括正向评价恐惧和负向评价恐惧.Weeks等[1]研究表明,正向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社交焦虑的大学生更害怕他人的负向评价,社交焦虑与负向评价恐惧存在明显的负相关[2]. 人格是促使个体行为一致性的持久的、内在的特征系统[3].人格特征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品质,不但与个体的行为有直接关系,而且也会对个体的社会适应产生影响[4].根据心理应激理论,不同的人格特征会使人对同一应激原持完全不同的态度和认知评价,并采取不同的反应方式,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5].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人格特征对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6].  相似文献   

11.
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可以是身体、言语攻击,也可以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在儿童青少年中大多体现为校园暴力[1].教育部统计显示,2016年5-8月共有68起校园暴力发生,75%的校园暴力发生在中小学生之间[2].有研究表明,犯罪的青少年中,48%在9岁时具有攻击性行为,70%在13岁时曾表现出攻击性行为[3].由此可见,儿童青少年时期的攻击性行为与随后的行为问题或犯罪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尽早识别儿童成长时期的攻击性行为并进行矫正,对于个体健康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攻击行为开展干预的实践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幼儿攻击行为,指的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幼儿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打,踢,咬,大声叫嚷,叫喊名字,骂人,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 幼儿攻击行为不仅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不利,而且阻碍其社会性的发展.幼儿早期攻击行为是一种消极的问题行为.幼儿早期对于攻击行为的认知会对青年期、成年期造成巨大影响,甚至是日后侵犯、欺负、伤害他人的雏形.所以,我们要正视并重视幼儿早期的攻击行为,及时采取科学正确的方法来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3.
网络游戏成瘾指个体不能控制地、过度地和/或强迫性地玩网络游戏而造成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受损[1].过度使用网络游戏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学业适应以及其他社会功能产生消极影响[2-3].家庭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核心的场所[4],作为家庭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父母网络监管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密切相关[5],社会化主体(如父母、老师)的控制可以减少青少年的偏差行为[6],父母网络监管可有效减少青少年网络使用[7-9].  相似文献   

14.
个体为了有效利用时间资源所进行的有计划和控制的活动被称之为时间管理[1].个体在管理时间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结构和人格特征被称为时间管理倾向[2].Kelly[3]认为,时间结构的3个维度和焦虑呈负相关,而时间管理行为与焦虑没有关系.时间管理倾向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4-8].已有的研究表明,时间管理训练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提高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和自身心理健康水平[9-10].时间管理倾向也可以影响人的心理和谐和主观幸福感[11-14].  相似文献   

15.
刘桂芳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1):1719-1721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低质量状态,也即是人体出现某些功能的紊乱,身体无明显的疾病,主观上虽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但未影响到行使社会功能,也叫“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病前状态”及“前临床”等[1-2].据调查,我国约7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3],有56.60%的在校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4].亚健康人数呈日益增长趋势,并趋于年轻化发展.当今大学生在迎接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受到一些不良习惯及学习、就业等方面压力的影响[5],处理欠佳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使身心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16.
魏玲  连榕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532-1534
中学生问题行为是指在发生频率和强度上偏离同龄人,不符合社会规范和教育的期望,且对自己身心发展或他人产生不利影响的行为,主要表现在学习适应、人际交往、情绪、品德行为和个性等各方面[1].近1Oa来,我国中学生问题行为的检出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从2001年的14.4%[2]到2011年的36.5%[3].根据生态系统论,问题行为不是单纯学生个体的产物,而是由学校生态系统和家庭生态系统中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4].教师作为学校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认知和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本研究通过整合已有的问题行为问卷和对中学教师深入访谈结果,编制出"中学生问题行为调查问卷",同时借鉴等级排列方法[5],对当前中学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常见性和严重性的认知现状开展调查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情绪智力反映了人们在体验、识别、理解、调节和使用自我相关与他人相关情绪方面所存在的个体差异[1-2].高水平的情绪智力作为一种保护性资源,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而低水平的情绪智力则意味着易损性,与心理痛苦密切相关[3-6].已有研究证实,情绪智力可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7-9].鉴于情绪智力影响个体的应对方式,应对方式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5,10-11],可以推测应对方式可能在个体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因此,本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三者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是指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控制不当冲动,克服不利情境,积极寻求发展,取得良好适应的心理品质[1],主要包括自我管理认知、自我管理体验与自我管理行为3个方面[2].作为个体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管理对个体的学习、社会关系、职业规划以及毕生发展等起着重要的作用[3-5].  相似文献   

19.
何腾腾  张进辅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248-1250
嫉妒是在与他人相比时,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1].嫉妒虽对个体行为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心理学研究中更多的是探讨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及作用机制,以便有效的控制和应对由嫉妒引发的心理行为问题甚至犯罪[2-3].  相似文献   

20.
择业效能感是指个体对实现与择业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知觉,是自我效能在择业行为中的具体体现,其高低影响个体的职业选择[1].心理安全感是一种心理活动状态,是个体来自对自身生理和心理、他人、社会等方面因素可能引发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测和感知,以及个体应对处置时的确定控制感,是决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原因[2].近年来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给其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并可能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