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患者12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用加味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独采用常规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独西医治疗对比,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黄芪建中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气虚血瘀性头痛患者78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水平和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症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患者,能明显缓解症状,提升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具有积极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890-4892
选取211例高龄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128例高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两组患者服用氢氯噻嗪、贝那普利、非洛地平缓释片等降压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降压效果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等的变化。试验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4.8%)明显高于对照组(8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874,P<0.05);试验组心血管事件(7.1%)明显低于对照组(1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57,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5%)明显低于对照组(2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127,P<0.05)。降压治疗能有效改善高龄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心率及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片、阿莫西林分散片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黏膜炎症治疗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以及胃黏膜萎缩、肠化生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黏膜炎症治疗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脘或胁肋胀满、胃痛、嗳气、乏力、便溏、便结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反酸、口干苦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总和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黏膜萎缩、肠化生改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伊托必利与十六角蒙脱石(思密达)联合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试验组(1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单用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伊托必利和思密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疗效,胃镜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随访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试验组患者症状和胃镜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灼热、反酸及胸骨后疼痛等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伊托必利与思密达联合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损伤黏膜修复,并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BET)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86例周围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BET治疗,观察组接受BET联合天麻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眩晕程度、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RR)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17%,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周围性眩晕患者中采用天麻素、BET联合治疗具有副作用少、不易复发等优势,有利于增强疗效,控制患者病情,减轻眩晕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采用加味定喘汤联合补肺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加味定喘汤联合补肺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最大呼气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采用加味定喘汤联合补肺汤治疗的疗效显著,利于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加味香砂六君子散外敷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散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动态心电图、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动态心电图、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态心电图、心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香砂六君子散外敷,对慢性心力衰竭效果理想,可改善心功能,整体效果较好,患者动态心电图情况好转,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与养阴熄风通络汤联合用于中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10例某院中风病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采用针灸和养阴熄风通络汤,治疗时长为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对比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差异。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7%,比试验组的90.9%低(P<0.05);两组治疗4个疗程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及血浆黏度比入院时均明显下降,Fugl-Meyer评分明显上升,且试验组治疗4个疗程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养阴熄风通络汤治疗中风病疗效明显,可明显减轻神经损伤及临床症状,调整机体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9):1390-1391
目的探究腺苷钴胺联合血塞通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腺苷钴胺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腺苷钴胺联合血塞通治疗;对比两组密西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评分(MDNS)、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中医症候积分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MDNS评分、TCS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钴胺联合血塞通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更佳,患者临床病症改善更明显,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四物汤联合氟桂利嗪及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偏头痛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24例偏头痛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自拟四物汤。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停药后1个月内头痛眩晕发作次数与眩晕严重程度,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停药后1个月内,研究组头痛眩晕发作次数及眩晕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四物汤联合氟桂利嗪及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偏头痛眩晕效果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连夏芪麦汤辅助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84例慢性胃炎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连夏芪麦汤。治疗60 d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肠激素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后,2组腹胀、胃脘疼痛、便溏等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浆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连夏芪麦汤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45例,B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奥美拉唑治疗,B组加服加味小柴胡汤,连续用药8周,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A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较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心悸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汤药组成成分:龙骨、生牡蛎、桂枝、炙甘草、丹参、芍药、茯苓、夜交藤、桃仁、远志)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4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心功能各指标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7):3154-3155
探讨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对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病理学积分、Hp根除率情况。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理学积分、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患者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症状,缓解病情,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531-3533
目的探究加味八珍汤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68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XELOX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八珍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CA724和CEA)和中医症候积分(便秘、排便困难和肛门下坠感)及两组免疫功能(CD4+、CD8+和CD4+/CD8+)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CA724和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EA、CA199较治疗前均降低,两组CA724较治疗前均上升,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和CD4+/CD8+均升高,而CD8+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改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晚期结直肠癌行XELOX方案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八珍汤,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使患者中医症候积分降低,且联合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针刺结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76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针刺结合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眩晕、颈项等不适症状功能评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5.7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性眩晕患者采用针刺结合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2年内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并糖尿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半夏厚朴汤加味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内镜检查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和饭后2 h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半夏厚朴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合并糖尿病起效快,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6):2980-2981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治疗,治疗组给予苦参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停药30d和60d复发率分别为0.00%和6.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和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合剂可明显改善湿热下注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且临床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