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单相与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单相和双相抑郁障碍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入组2012年6月-2013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单相抑郁障碍(单相组,n=72)和双相抑郁障碍(双相组,n=64)患者,收集并分析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抑郁症状。结果单相组女性及已婚患者比例均高于双相组(χ2=18.74、4.68,P0.05或0.01);双相组平均起病年龄小于单相组(t=-2.13,P=0.035);双相组性格外向者比例高于单相组(χ2=9.74,P=0.002);单相组有病前诱因者比例高于双相组(χ2=18.96,P0.01);双相组伴不典型抑郁症状者比例高于单相组(χ2=24.60,P0.01);双相组既往抑郁发作次数多于单相组(Z=-5.37,P0.01);单相组HAMD-17总评分及躯体化焦虑和食欲减退因子评分均高于双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2.06,P0.05或0.01)。结论单相与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在性别、婚姻状况、发病年龄、是否有病前诱因、是否伴不典型抑郁症状、既往发作次数及HAMD-17评分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急性期治疗有效后3年的再入院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且急性期治疗有效的315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病史、临床特征等资料。随访3年,追踪再入院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急性期治疗有效后3年再入院的影响因素。结果共289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39.45%(114/289)的患者治疗后3年内再次入院。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发作次数多是患者治疗后3年再入院的危险因素(HR=1.081,95%CI:1.040~1.124,P<0.01),基线治疗方式为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是患者治疗后3年再入院的保护因素(HR=0.471,95%CI:0.321~0.692,P<0.01)。结论发作次数多、急性期使用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抗抑郁药治疗是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急性期治疗有效后3年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临床需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相应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期老年双相抑郁障碍与单相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特征、神经内分泌的差 异。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于北京安定医院老年病房住院的急性期 单相抑郁障碍患者(单相组,60例)及同期住院的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双 相组,60例),使用自编调查量表收集两组抑郁患者临床特征、神经内分泌相关指标及汉密尔顿抑郁量 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并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 析老年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双相组患者首发年龄小于单相组[(43.35±16.04)岁 比(54.40±14.36)岁;t=3.975,P<0.01],总病程长于单相组[23.50(11.25,37.25)年比7.00(1.00,16.75)年;Z= -4.301,P<0.01],入院次数大于单相组[2(1,3)次比1(1,1)次;Z=-4.851,P<0.01];双相组发病前多无诱因,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1.25±0.29)nmol/L]、游离三碘甲状 腺原氨酸(FT3)[(4.27±0.60)pmol/L]低于单相组[分别为(1.42±0.29)nmol/L、(4.58±0.67)pmol/L;t值分 别为3.118、2.621,均P<0.05],且TT3异常比例(18.3%)高于单相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其余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前无诱因 (OR=0.264,P=0.004,95%CI:0.107~0.651)、入院次数为(OR=2.031,P=0.006,95%CI:1.224~3.371)可能 老年双相抑郁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期老年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存在不同特征,双相患 者首发年龄早、病程长、入院次数多,多无发病诱因,甲状腺功能也存在不同特征,主要表现在 TT3、FT3 差异。发病诱因、入院次数可能是与老年双相抑郁障碍关系较密切的因素,但需要进一步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相障碍治疗前后催乳素(PRL)、雌二醇(E2)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 联。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住北京回龙观医院的符合ICD-10标准的双相障碍患者57例(男 36 例,女21 例),其中双相躁狂39 例,双相抑郁18 例。入组后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治疗时间为6 周,采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估抑郁症状,采用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估躁狂症状。 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研究对象周围血中E2、PRL水平。结果 与基线相比,治疗后双相障碍患 者PRL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2浓度未见明显升高(P>0.05)。双相躁狂组PRL水平降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相抑郁组PRL、E2浓度变化均不明显(P>0.05)。双相躁狂组治疗前 BRMS评分及双相抑郁组治疗后HAMD-24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躁狂组治疗前 PRL水平与BRMS评分呈正相关(r=0.41,P<0.01),躁狂组治疗前后PRL变化值及E2变化值与BRMS减分 值呈正相关(r=0.39,P<0.01;r=0.33, P=0.03)。结论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治疗后PRL均下降,躁狂 发作患者的症状、疗效与PRL水平的变化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失眠严重程度与急性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对57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评估失眠程度并分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睡眠质量,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_(24))评估患者抑郁症状,并用其减分率反映急性期治疗(4~6周)效果,比较不同失眠程度患者疗效。结果经急性期治疗,伴有轻度、中度和重度失眠的3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急性期痊愈率(21/21 vs. 19/21 vs. 9/15)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2.34,P0.01),患者治疗前PSQI评分与HAMD减分率呈负相关(r=-0.44,P0.01)。治疗后,重度失眠组的HAMD总分及焦虑/躯体化、阻滞、绝望感因子分高于中度和轻度失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失眠严重程度可能预测急性期疗效;经急性期治疗后,伴有重度失眠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残留焦虑/躯体化、阻滞、绝望感等症状较轻中度失眠患者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连续采样法对2013年2 月 至 2014 年 6 月在中国 6 个城市 7 家医院门诊连续入组的 405 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随访调查,采集 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病史等资料,并使用心境障碍问卷量表(MDQ)、16 项抑郁症状快速评估量表(QIDSSR16)分别评估患者的躁狂 / 轻躁狂和抑郁症状,以 QIDS-SR16 第 12 条“自杀意念”评估患者是否有自 杀意念,比较伴有自杀意念和无自杀意念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的组间差异,使用 Logistic 回 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伴有自杀意念的临床特征。结果 总体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杀意念发生比例为 16.8%。伴有自杀意念患者组的双相Ⅰ型诊断比例低(χ2 =7.42,P=0.007),QIDS-SR16总分高(t=-16.4,P< 0.001),抑郁严重程度在中度及以上的比例高(χ2 =127.94,P< 0.001),过去 12 个月自杀未遂的比例高 (P=0.043)。在总体患者中,QIDS-SR16评分与自杀观念显著关联(OR=1.43,95%CI:1.32~1.56,P<0.001); 双相Ⅰ型障碍患者亚组中,QIDS-SR16 评分与高自杀意念具有显著关联(OR=1.56,95%CI:1.39~1.75, P< 0.001);双相Ⅱ型障碍患者中,伴有自杀观念与 30 岁前起病(OR=3.97,95%CI:1.13~14.02,P< 0.001) 和 QIDS-SR16 评分(OR=1.29,95%CI:1.13~1.46,P< 0.001)有显著关联。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伴 有严重的抑郁症状与患者的自杀意念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与躁狂发作及抑郁发作患者之间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8例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患者(混合组)、54例躁狂发作患者(躁狂组)、47例抑郁发作患者(抑郁组)及38名正常人(对照组)血清白介素-1(IL-1β)、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6(IL-6)的浓度;混合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4)和Young躁狂量表(YMRS)评定。结果:混合组IL-1β浓度显著高于躁狂组及抑郁组(P〈0.01),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IL-2浓度与躁狂组、抑郁组及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IL-6浓度显著高于躁狂组、抑郁组及对照组(P〈0.001)。混合组IL-6浓度治疗8周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3.372,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3,P〉0.05)。混合组治疗前后IL-6浓度差值与HAMD-24、YMRS减分率之间均无显著相关(r分别=-0.211、-0.100,P均〉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可能存在IL-6诱导的免疫功能异常,有不同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及抑郁发作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门诊抑郁症/ 双相障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现状进行调查,探索服药依从性的影 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中心连续入组的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南京脑科医院、昆 明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市精神病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 医院等6 家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为研究中心,对2015 年10 月至2016 年3 月就诊 于各中心的门诊抑郁症/ 双相障碍患者进行访谈,对服药依从性和相关因素等主要观察指标进行统计 分析。结果 共收集有效资料1 206 份,其中758 例(62.85%)服药依从性较差;双相/ 抑郁患者中依从 性差分别为56.49%(296/524)和67.74%(462/682)。服药依从性好与差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教育程度、疾 病诊断、2 年内发作次数、本次发作病程、抑郁严重程度、自知力、就诊医院类型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本科以下学历患者(OR=0.719,95%CI:0.542~0.953,P< 0.05)、2 年内 发作2 次以上的患者(OR=0.424,95%CI:0.251~0.716,P < 0.01)及中重度抑郁发作的患者(OR=0.444, 95%CI:0.327~0.603,P< 0.01)服药不依从风险较低;于综合医院就诊的患者不依从风险低于精神专 科就诊患者(OR=0.328,95%CI:0.241~0.447,P< 0.01);抑郁症患者服药不依从的风险高于双相障碍患 者(OR=1.659,95%CI:1.205~2.284,P< 0.01)。结论 抑郁症和双相障碍门诊患者服药依从性不佳,相 关因素包括疾病种类、当前发作的严重程度、既往发作次数、就诊医院类型、教育程度等,有必要采取措 施提升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事件相关电位 P300 技术研究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认知电位的特点。 方法 选择 32 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患者组,包括双相Ⅰ型障碍 8 例,双相Ⅱ型障碍 24 例)和 30 名 健康对照(对照组),采用经典的视觉怪球范式进行P300测试,对行为学数据及P300成分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患者组按键准确率[(85.42±9.33)%]低于对照组[(89.88±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组多个电极位点的 P300 波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双相障碍 抑郁发作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在电极位点 FP1[(570.00±208.65)ms]、F7[(505.20±184.50)ms]的 P300 潜伏期较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411.59±196.52)、(371.76±142.80)ms]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程度受损,在视觉 P300 中主要表现为波 幅的降低,其中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患者较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在 FP1、F7 位点潜 伏期延长。  相似文献   

10.
背景: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高误诊率的精神疾病,常被误诊为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强迫症和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导致临床症状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呈反复发作趋势,故近年来双相情感障碍的误诊问题越来越引起精神科医生的重视。目的:了解双相情感障碍在门诊的误诊情况,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指导临床医师加强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识别,尽量避免或减少其误诊和漏诊。方法:纳入专家门诊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了解其在门诊的就诊及误诊和漏诊情况,通过比较误诊组(包含漏诊者)和确诊组的临床资料进一步分析导致误诊和漏诊的可能原因。结果:双相情感障碍在专家门诊就诊患者中占31.5%。符合本研究入组标准的共有177例,其中误诊组136例(76.8%),确诊组41例(23.2%),误诊为抑郁症者最多(70.6%)。误诊组患者首次发作更多的表现为抑郁发作(χ~2=5.206,p=0.023),并且病程中抑郁发作次数更多(Z=-2.268,p=0.023);误诊组起病至首次治疗的时间较短(Z=-2.612,p=0.009)、而起病至确诊时间更长(Z=-3.685,p0.001),总病程更长(Z=-3.274,p=0.001),并且住院治疗的患者更多(χ~2=4.539,p=0.033),住院次数也更多(Z=-2.164,p=0.031);误诊组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更多(χ~2=11.74,p=0.001),尤其抑郁发作时(χ~2=7.63,p=0.006),共病的发生率更高(χ~2=5.23,p=0.022);误诊组HCL-32评分更低(t=-2.564,p=0.011)。误诊组诊断为其他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的患者较确诊组多(11.0%v.4.9%),并且误诊组最近发作情况表现为抑郁发作的患者较多(78.7%v.65.9%)。结论:门诊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误诊率高,常被误诊为抑郁症。误诊组患者首次发作更多的表现为抑郁发作,病程中抑郁发作次数更多,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更多,共病的发生率更高,并且患者对自身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情况明显认识不足,导致早期难以明确诊断,确诊所需时间更长,住院比率更高,住院次数更多。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识别,避免或减少双相情感障碍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