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成宏  俞律峰  邹德荣 《口腔医学》2011,31(11):667-669
目的 检测镍铬、金合金烤瓷牙修复后不同时期龈沟液IL-8含量水平。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测定各60例镍铬、86.2%金合金烤瓷牙制备前、修复后1周、修复后3 个月和修复后6个月烤瓷牙龈沟液IL-8总量和含量及龈沟液量。结果 2组合金IL-8总量、龈沟液量之间在修复后3、6个月存在显著差异(P<0.01),修复后3个月时IL-8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IL-8参与炎症的免疫调节,可作为评价合金对龈组织刺激程度的指标。镍铬合金对牙龈有刺激性,金合金对牙龈不存在刺激,可作为烤瓷牙内冠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镍铬合金、钴铬合金、金合金3组金属烤瓷冠修复前后不同时期龈沟液(GCF)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了解这3种金属烤瓷冠在不同时期对牙龈的刺激程度。方法临床随机选择3种金属烤瓷冠修复患者共45例,每组各15例,测定在修复前以及修复后1、3、6个月GCF量,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同期GCF中IL-8总量、IL-8含量。结果镍铬合金烤瓷冠在修复1、3、6个月后GCF量、IL-8总量与修复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钴铬合金、金合金烤瓷冠在修复3个月后回复到修复前水平。3种金属烤瓷冠IL-8含量在不同时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8参与炎症的免疫调节,可作为评价不同金属烤瓷冠对牙龈组织刺激程度的指标,不同合金烤瓷冠内冠材料对牙龈存在不同的长期刺激,临床金属烤瓷冠修复时对内冠材料的选择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镍铬合金、钴铬合金、金合金烤瓷冠及IPSE.max全瓷冠修复前后对前牙龈沟液中炎症介质及基质金属蛋白酶-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牙体缺损需进行全冠修复的上颌前牙80颗并完全随机分为4组(n=20),分别以镍铬合金、钴铬合金、金合金烤瓷冠及IPSE.max全瓷冠对患牙进行修复。在修复前及修复后6个月分别采集患牙龈沟液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龈沟液中IL-1β、IL-6、TNF-α和MMP-8的含量。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和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修复后6个月,镍铬合金组和钻铬合金组各项指标较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镍铬合金组各项数据显著高于钻铬合金组,后者显著高于金合金组(P〈0.05),而金合金组与全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镍铬合金与钴铬合金烤瓷冠,金合金烤瓷冠与IPSE.max全瓷冠对牙龈炎症介质及MMP-8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更适合用于前牙牙体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牙科材料对龈沟液中白介素-1(IL-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牙体缺损需全冠修复的病例256例(312个牙),分别采用镍铬合金烤瓷冠、金合金烤瓷冠及ISP Empress2全瓷冠进行修复。完成修复6个月后,用Whatman滤纸采集龈沟液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龈沟液中IL-1的含量。结果:三种全冠对龈沟液中IL-1的影响:完成修复6个月后镍铬合金烤瓷冠和对照组相比有差异性(p〈0.05),且高于金合金烤瓷冠和全瓷冠的水平,而金合金烤瓷冠和全瓷冠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牙科修复材料对龈沟液中IL-1的含量有影响,从而为临床全冠材料的选择提供了具有生理意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钛合金与镍铬合金烤瓷冠龈沟液内酶活性及内毒素含量,了解其对龈沟液内酶活性及内毒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要制作镍铬合金和钛合金烤瓷冠的患者各30例,分别在修复前、戴临时冠1周、戴烤瓷冠1月、3月、6月提取烤瓷牙龈沟液,称其质量,检测龈沟液内AST、ALP活性及内毒素含量。结果:两种烤瓷冠龈沟液内ALP、AST活性值及内毒素值戴临时冠l周后上升,与牙体预备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合金组与镍铬合金组戴牙1月后龈沟液内ALP、AST活性值及内毒素值下降并趋于平缓,1个月、3个月、6个月ALP、AST活性值及内毒素值随时间延长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烤瓷冠龈沟液内ALP、AST活性值及内毒素值在不同时间段进一步两两比较(q检验),镍铬组ALP、AST活性值及内毒素值高于钛合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烤瓷冠龈沟液值比较,临时戴牙一周后突然上升,一个月之后下降并趋于平缓,与修复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普通金属烤瓷冠对龈沟内的ALP、AST活性及内毒素的量有一定的影响,但钛合金烤瓷冠较镍铬烤瓷冠影响小,两种烤瓷冠修复6月后龈沟液的量与修复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三种金属烤瓷冠对基牙牙周组织影响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3种金属烤瓷冠对基牙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量、GCF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水平的影响。方法磨牙行烤瓷单冠修复的患者90例,分成3组,分别行镍铬合金、钴铬合金、金合金烤瓷冠修复,于修复前及修复后1周、1个月、6个月检测基牙GCF量、GCF中AST和ALP活性水平。结果3组修复前GCF量、龈沟液AST活性、龈沟液ALP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镍铬合金组修复后1周、1个月和6个月的GCF量(t=2.738、t=2.694、t=2.501,P〈0.05)、龈沟液AST活性(t=2.537、t=2.463、t=2.389,P〈0.05)、龈沟液ALP活性(t=2.359、t=2.278、t=2.046,P〈0.05)较修复前均增加。钴铬合金组修复后6个月,GCF量(t=0.791)、龈沟液AST活性(t=1.380)、龈沟液ALP活性(t=1.195)与修复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合金组修复后1个月,GCF量(t=0.759)、龈沟液AST活性(t=1.431)、龈沟液ALP活性(t=1.106)同修复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合金是理想的金属烤瓷冠材料,钴铬合金烤瓷冠对牙周健康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3种牙科合金对龈沟液中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种牙科合金对局部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全冠(钴铬合金、镍铬合金、金合金),在修复后第一个月和第六个月,用WhatmanⅠ号滤纸采集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样本.用ELISA法测定GCF中Interleukin-6(IL-6)和Tumeo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结果:对TNF-α的影响,修复后1个月3种材料之间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别;修复后6个月钴铬合金相对于镍铬合金、金合金引起TNF-α分泌量增加.而3种全冠都没有引起IL-6分泌量的显著增加.结论:不同的牙科合金材料对龈沟液中某些细胞因子的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镍铬合金镀金烤瓷修复体对牙龈组织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镍铬合金镀金烤瓷修复体对牙龈组织的影响。方法:将45例临床病例分别采用镍铬合金,镍铬合金镀金,金合金进行修复。6个月后,采集龈沟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龈沟液中TNF-α的浓度,观测牙龈指数(G I)。结果:镍铬合金和镍铬合金镀金的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金合金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金合金的两项指标显著低于镍铬合金镀金和镍铬合金(P〈0.05),而镍铬合金镀金和镍铬合金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镍铬合金镀金烤瓷修复体对牙龈组织刺激性明显大于金合金,与镍铬合金无明显差别;TNF-α的浓度可以作为监测修复体效果的理论指标。  相似文献   

9.
夏冬景 《口腔医学研究》2013,(12):1161-1164
目的:探讨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不同冠边缘设计对龈沟液中自细胞介素117(IL-1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影响,为临床修复设计提供合适的边缘修复。方法:选择拟行固定冠修复的病例32例,均为上颌前牙56颗,分别设计不同的冠边缘修复设计,行镍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在修复前、修复后1、3、6、12个月分别检测、分析牙周临床指标,及应用ELISA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龈沟液(gingivalcrevicularflu-idGCF)中IL一1口、AST、OPN的含量。结果:3组修复设计修复6个月后牙周临床指标和龈沟液中的细胞因子、酶类的水平变化量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期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变化量趋于平稳。3组之间相比:B组的牙周临床指标和龈沟液中的各项指标表达量明显小于A、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镍铬合金烤瓷修复全冠无论何种冠边缘修复设计都会对牙周产生不良刺激,但是带斜面的浅凹形肩台组对牙周的刺激由于直角肩台组合刃状边缘组。  相似文献   

10.
3种烤瓷冠基底合金对HGF体外培养模型中IL-1β释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测定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释出量,对不同烤瓷冠基底金属合金进行对比,判断其对牙龈的作用。方法:以镍铬合金、含钛镍铬合金和纯钛为实验材料,在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系统中引入不同金属浸提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细胞暴露于浸提液1、3、7、24h细胞分泌IL-1β的量。结果:镍铬合金和含钛镍铬合金浸提液使HGF分泌IL-1β量明显增加(P〈0.01),纯钛组浸提液不影响HGF分泌IL-1β的量,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镍铬合金和含钛镍铬合金可促进HGF分泌IL-1β,纯钛材料不影响HGF对IL-1β的分泌、提示其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不同内冠金属材料的烤瓷熔附金属(PFM)全冠修复后龈沟液(GCF)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sICAM-1)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测定,探讨内冠金属材料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将30颗牙分为镍铬合金组、钴铬合金组和金铂合金组,每组10颗,分别进行镍铬合金、钴铬合金和金铂合金PFM全冠修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box l,HMGB-1)的水平,以探讨HMGB-1水平与种植体周围炎间的关系。方法 :经患者知情同意,选取行种植手术1年以上的健康种植体39颗和种植体周围炎40颗,共79颗种植体,收集种植体周围GCF,并运用ELISA法检测其中HMGB-1、IL-1β、IL-8、TNF-α的浓度,同时检测种植体周围的临床指标。结果 :轻度种植体周围炎组的HMGB-1、IL-1β、IL-8及TNF-α浓度高于健康种植体组,重度种植体周围炎的浓度水平又高于轻度种植体周围炎组,HMGB-1与IL-1β、TNF-α的浓度之间亦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种植体周围GCF中HMGB-1水平变化与种植体周围炎的病变程度有关,且与经典炎症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临床检测GCF中HMGB-1水平可作为诊断种植体周围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钴铬合金烤瓷冠和全瓷冠修复对患牙牙周组织及龈沟液(GCF)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来内蒙古赤峰市医院口腔科就诊的67例上颌前牙牙体缺损需行全冠修复的患者(共97颗患牙),将所有患牙随机分配到钴铬合金烤瓷冠组(A组,42颗)和全瓷冠组(B组,55颗)。于修复前、修复后1个月、3个月测定患牙牙周组织各项指标[包括牙龈指数(GI)、龈沟探诊深度(GCD)、GCF量]及GCF中白细胞介素(IL)-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    修复前A、B两组间患牙牙周组织各项指标(GI、GCD、GCF量)及GCF中IL-8、MMP-8和TNF-α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比修复前,修复后1个月和3个月时间点,A、B两组患牙牙周组织各项指标(GI、GCD、GCF量)以及GCF中IL-8、MMP-8和TNF-α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修复后1个月,A、B两组间患牙GCF中IL-8、MMP8及TNF-α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牙周组织各项指标(GI、GCD、GCF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修复后3个月,A、B两组间患牙牙周组织各项指标(GI、GCD、GCF量)及GCF中IL-8、MMP-8和TNF-α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冠可导致患牙牙周GCF量及GCF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不利于牙周组织的恢复,远期治疗效果欠佳,全瓷冠对局部牙周组织影响相对较小,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类烤瓷基底冠修复对基牙龈沟液及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烤瓷基底材料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上颌前牙烤瓷冠修复的患者48人,共72颗受试牙,按照烤瓷内冠不同分为镍铬合金、金合金和金沉积三组,每组24颗,患牙对侧同名牙为对照组。修复后6个月和12个月检测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分泌量及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结果修复后6月镍铬合金和金合金组GCF分泌量及GCF中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6含量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月后镍铬合金组和金合金组的GCF分泌量高于对照组(P<0.05),TNF-α和IL-6分泌量增加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沉积组各指标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组间比较GCF量及TNF-α含量,镍铬合金组大于金合金组和金沉积组(P<0.05)。结论不同种类金属基底材料对牙周组织均有刺激性,但程度不同,长期效果有待继续观察。不同的牙科合金材料对龈沟液中某些细胞因子的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魏竹亮 《口腔医学研究》2011,27(6):484-487,491
目的:研究上颌快速扩弓前后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金属基质蛋白酶-8(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8,MMP-8)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上颌牙周组织改建的关系。方法:34例需上颌快速扩弓的正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戴入Hyrax扩弓器但不加力)和实验组(持续扩弓1周),各17例。分别在扩弓前(基线)、扩弓后24h、1周,保持1、3、5、7、9周时进行临床检查,并检测GCF量及IL-1β、MMP-8的水平,从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基线比较,实验组GCF量、IL-1β及MMP-8水平呈动态变化,扩弓后24h开始升高(P〈0.05),扩弓后1周达峰值(P〈0.001),此后逐渐下降,但一直保持较高水平(P〈0.05)。组间比较显示,整个实验过程中,两组间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扩弓后24h至保持7周,实验组GCF量、IL-1β及MMP-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至保持9周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上颌快速扩弓过程中,GCF中IL-1β及MMP-8水平发生了动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快速扩弓后牙周组织的改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金属烤瓷内冠修复体对牙龈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远期影响。方法选择行钴铬合金及钛合金烤瓷全冠修复3年后162颗牙,分为T1组82颗(钴铬合金),T2组80颗(钛合金),以T1组和T2组的对侧或对颌健康同名牙作对照组,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并用滤纸条法收集牙龈沟液(GCF),测定龈沟液的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龈沟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 T1组在临床牙周指标(GI,PD)与其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龈沟液的量(GC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T2组的各项指标与其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T1与T2组之间比较各项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金属烤瓷冠对牙周组织的远期影响不同,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比钛合金烤瓷冠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远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后龈沟液中白介素-1(IL-1)的变化,从而为临床上糖尿病患者义齿修复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牙列缺损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钴铬合金铸造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在修复后六个月时分别采取基牙和非基牙区的龈沟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分析IL-1的表达水平。结果: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糖尿病患者近缺隙侧基牙区龈沟液中IL-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非基牙区则无明显改变。结论:糖尿病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对基牙龈沟液中IL-1的表达水平有影响,从而为临床义齿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