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血管周细胞瘤临床的特征及诊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总结分析1例鼻血管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病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临床无特异性,病理特征瘤细胞排列在多数壁薄的血管周围,这些血管常呈典型的鹿角状或珊瑚状。结论该肿瘤临床上发生于鼻腔者罕见,确诊依赖于病理诊断,免疫组化是一种重要的病理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
球周皮细胞瘤(glomangiopericy tomar)即球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中间型或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其同义词有鼻窦血管外皮瘤、鼻窦型血管外皮瘤、鼻窦血管外皮瘤样肿瘤等,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鼻腔球周皮细胞瘤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因"左侧鼻腔新生物"入院。患者入院前半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塞,鼻腔偶有疼痛,  相似文献   

3.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4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分析其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影像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视力下降;CT扫描和MRI影像检查示颅内与脑膜有关的占位性病变,信号多不均匀,并有显著不均匀强化;肿瘤组织学显示瘤细胞弥漫分布,异型性不明显,血管明显增生,为典型的薄壁鹿角状血管;免疫组化显示CD34、CD99和Vimentin均呈较强阳性;Ki-67表达较高,阳性细胞数平均为15.4%,而其他标记物的表达不尽相同。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来源于毛细血管的Zimmerman细胞,组织形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颅内主要表现为恶性肿瘤的特征,预后不良。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须注意与脑膜瘤、胶质瘤、神经鞘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低温等离子射频(temperature-controlled radiofrequency)是近年来应用于耳鼻咽喉科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逐渐开始应用于鼻部手术。我科收治1例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并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辅助下鼻腔血管外皮细胞瘤切除术,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2004年3月~2009年12月,手术切除颅内血管外皮瘤9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9例血管外皮细胞瘤中6例误诊;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2例。5例患者获随访3—36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其中2例复发,1例发生远处转移。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预后不良,手术切除是其最佳治疗手段,术后辅以放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1942年Stout氏首次报道一种从外皮细胞生长的血管性肿瘤,命名为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以后陆续报道了这类侵入软组织的肿瘤将近400例,1976年本文作者和Hyams研究了鼻腔内类似外皮细胞瘤的血管肿瘤,因其形态、部位、临床特征均有不同,故起  相似文献   

7.
血管外皮细胞瘤为罕见的有潜有恶性的血管性肿瘤。本文报告1例鼻血管外皮细胞瘤,并复习文献,对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鼻腔血管外皮细胞瘤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外皮细胞瘤好发于四肢,躯干,发生于鼻腔者罕见。我们曾收治两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通过分析鼻及鼻咽部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探讨最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2014年3月~2022年4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鼻及鼻咽部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征、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8例发生于鼻腔鼻窦,2例发生于鼻咽部,均在我科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时间1~9年,9例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1例因心衰死亡。结论鼻及鼻咽部血管外皮细胞瘤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应联合应用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的检测;手术治疗为治疗的有效手段,术后可局部复发,但罕见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细胞瘤临床特点,为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1例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并通过文献复习以往所报道病例,以是否复发分为两组,未复发组17例和复发组15例,未复发组系随访3年以上未复发者,观察和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 未复发病例组男12例,女5例,年龄12...  相似文献   

11.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VHL综合征)是一种临床上十分罕见的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并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肿瘤综合征,主要合并的良、恶性肿瘤包括视网膜毛细血管瘤、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合并肾脏或胰腺囊肿、嗜铬细胞瘤、肾细胞癌、胰岛细胞瘤以及内淋巴囊肿瘤。  相似文献   

12.
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是一种来源于毛细血管外皮的较为罕见肿瘤。其特征为梭形瘤细胞,外围有网状纤维分布在单层内皮细胞的血管腔周围,好发于深层组织,如下肢腹膜后和纵隔等处,发生于腮腺者较少见,不为耳鼻咽喉-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结果:5例CT检查结果提示血管性肿瘤,病变多呈均一高密度块影,并有明显强化的特点。病理检查提示肿瘤富含毛细血管,呈树枝状,管腔内壁为正常内皮细胞,管腔周围有弥漫分布的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外皮细胞排列,可见核分裂像。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肿瘤预后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高度恶性肿瘤的复发率明显高于中间性和低度恶性肿瘤。该组误诊率为80%。结论: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类潜在恶性肿瘤,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病变的定性定位及手术方案的制定,但缺乏特征性表现,最终诊断需依靠病理学检查。完整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其临床行为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临床医师要重视组织病理学特征的描述。所有病例均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4.
嗅神经成神经细胞瘤为鼻腔神经源性肿瘤,多认为起源于嗅上皮。自1924年Berger首次报告以来,至今文献中已报告150多例,但很少提到这类肿瘤可分泌激素。成神经细胞瘤虽可产生儿茶酚胺,但尚未见有人报道产生后叶加压素者。本文报告一例17岁女性,为右鼻腔成神经细胞瘤患者;X线断层摄影及动脉造影显示右鼻腔被具有丰富血管的肿瘤所充斥,肿瘤伸向蝶窦、右筛窦,累及右外翼板,右上颌窦混浊;肿物向后伸向鼻咽部,跨越中线;向下直抵硬腭;向上  相似文献   

15.
声门下多形性未分化肉瘤即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是发生在头颈部罕见的恶性肿瘤,日照市莒县中医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82岁。因声嘶伴卧位时呼吸困难1周,于2011年10月9日入院。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咳嗽声嘶,卧位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开窗联合刮除术治疗下颌骨巨型囊性成釉细胞瘤,探讨其在保存下颌骨外形及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下颌骨巨型囊性成釉细胞瘤患者行开窗减压引流术,引流时间6~8个月。期间定期复诊,拍X线全景片观察开窗减压后下颌骨的病损缩小情况。全部病例均在成骨稳定后二期行刮除术。结果 全部病例均痊愈,下颌骨升支、乙状切迹、喙突膨隆处重新塑形,且保留下颌骨完整延续性。结论 开窗联合刮除术能有效治疗下颌骨巨型囊性成釉细胞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临近牙齿及骨组织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损伤概率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报告因咽部肿瘤收入瑞典哥德堡市Sahlgrenska医院ENT病房进行诊治和研究的6例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5~76岁,平均55岁。分别患有腭血管瘤扁桃体周围神经鞘瘤、扁桃体胚细胞瘤、鼻咽潴留囊肿、扁桃体癌放疗后继发性粘膜肿胀和原发于腮腺的血管外皮细胞瘤。其中仅2例主诉有打鼾和夜间呼吸暂停,另4例则无。全部患者均在睡眠实验室作全夜监察,并于晚10时至次日  相似文献   

18.
喉血管肉瘤     
喉血管肉瘤是一种起源于间叶很少见的恶性肿瘤,曾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在喉所有恶性肿瘤中不到1%。本文统计1966~1982年间的下咽和喉恶性肿瘤2,874例中有25例为喉肉瘤,发病率0.87%。本文还强调指出,文献报道的实际上超过了喉肉瘤真正的发病率,因过去曾有人把有些良性或恶性的病损如梭形细胞磷癌、假淋巴瘤和某些炎症性病损亦包括在内。恶性血管瘤的基础组织学可区分为三型:血管肉瘤、血管外皮细胞瘤和Kaposi氏肉瘤,本文报告一例罕见的喉血管  相似文献   

19.
11例青少年颅中窝肿瘤患者 ,平均年龄 14.3岁 ,其中 8例为血管纤维瘤 ,1例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1例巨细胞瘤 ,1例海绵状血管瘤。术前 CT、MRI和 /或血管造影显示肿瘤至少侵犯以下一个部位 :翼上颌间隙 ;蝶窦 ;视神经周围 ;海绵窦 ;斜坡区 ;颅前窝。所有患者均行上颌骨 L e Fort 型截骨术 ,由此径路显露术野 ,切除颅底部肿瘤术后平均随访 12 .8个月。术后并发症有 :1例 4岁患者丧失数个牙胚 ;1例患者单侧眼球中度内陷 ;1例患者泪溢。所有患者无脑脊液漏、术后出血、运动神经麻痹及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术后咬合关系均正常 ,面部美容效果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手术效果,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总结经验。方法。对17例随访5年以上成釉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肿瘤临床病理分型、手术方式和术后复发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中单囊型13例,实型或多房型4例。保守性手术7例,复发3例;根治性手术10例,其中2例采用血管化游离腓骨重建下颌骨,共复发1例。4例复发病例均为单囊型,其中3例采用保守性手术。结论 彻底切除肿瘤是减少复发的关键,但根治性手术会增加下颌骨外形和功能重建的难度,选择手术方式时需权衡利弊,综合考虑患者需求和肿瘤的范围等因素。血管化游离腓骨是下颌骨重建的可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