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D-二聚体、FDP及抗凝血酶Ⅲ在肺癌诊治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肺癌患者115例作为肺癌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tago-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其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进行检测。结果肺癌患者PT、APTT、TT、FIB、D-二聚体、FDP高于对照组(P〈0.05),肺癌转移患者D-二聚体明显高于肺癌局限者(P〈0.05)。肺癌患者抗凝血酶Ⅲ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凝血指标、D-二聚体、FDP及抗凝血酶Ⅲ对肺癌的转移及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琴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9):1347-1349+1387
目的分析卡贝缩宫素预防高危孕产妇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0例高危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缩宫素预防治疗,观察组行卡贝缩宫素预防治疗。比较两组出血情况、凝血功能、生理指标、治疗效果、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1)出血情况:产时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凝血功能:术前,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3)生理指标: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4)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5)产后出血发生率: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危孕产妇实行卡贝缩宫素预防治疗,能有效降低产时、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缩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增强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提高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其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有研究表明膝关节置换中骨水泥固定假体时骨水泥对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较人。目的:观察膝关节置换中骨水泥和止血带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骨性关节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置换时分别应用止血带和小用止血带。通过比较两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来观察膝关节置换中骨水泥和止血带对置换中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在骨水泥置入后60,120min,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值缩短(P〈0.05),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在注入骨水泥后增多(P〈0.05),其中止血借组的变化更为明显,两组患者在180min时肇本恢复一常,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在骨水泥注入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另外,所监测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数值在注入骨水泥前后均在正常范围内。相比非止血带组,止血带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含爷增多(P〈0.05)。说明膝关节置换中骨水泥麻用后可以使单侧膝关节置换患者的凝血功能处于高凝状态,止血带可加蘑患者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凝血、纤溶异常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检测95例晚期肺癌患者(肺癌组)及5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按不同病理类型及分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血清血浆纤维蛋白原为(6.0±1.1)g/L,血小板计数为(570.1±53.2)×10^9,D-二聚体为(1.3±0.3)mg/L,对照组分别为(2.9±0.5)g/L、(220.0±41.2)×10^9、(0.3±0.1)m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5.2±12.8)s)、凝血酶时间((12.8±0.7)s)、凝血酶原时间((12.1±1.2)s)与对照组((26.3±2.1)、(12.6±0.3)、(11.4±1.0)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6.3±0.4)、(6.1±1.3)g/L)、D-二聚体((2.1±0.2)、(1.5±0.1)mg/L)高于鳞癌患者(5.6±1.5)g/L,(0.4±0.2)mg/L)(P〈0.05);肺癌组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处于高凝、抗凝功能降低、继发纤溶亢进的状态,易导致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肺癌患者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与肿瘤分期、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的不同分期与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连续收治经病理明确诊断的肺癌患者102例,其中鳞癌57例,腺癌35例,小细胞癌7例,神经内分泌癌3例。肺脏良性病变45例,测定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根据影像学检查评价肿瘤分期。结果肺癌组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数值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P<0.05),而两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小板(PLT)无统计学差异。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患者FIB及D-二聚体显著高于无转移患者(P<0.05)。将TxN0M0患者进行分层分析,T3期患者FIB及D-二聚体显著高于T1及T2期肿瘤患者(P<0.05)。结论肺癌患者FIB及D-二聚体较良性肿瘤患者明显升高,肿瘤临床分期越晚,其数值也越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诊治的中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57例为A组,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39例为B组,健康体检者41例为对照组,均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并于伤后1个月评估3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A组伤后4、12、24、48、72 h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高于对照组(P 0. 05)。B组伤后4、12、24、48、72 h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高于对照组和A组(P 0. 05)。伤后12 h内A组与B组凝血功能指标增加;伤后12 h后A组与B组凝血功能指标降低(P 0. 05)。A组GOS评分高于B组(P 0. 05),预后评分分布好于B组(P 0. 05)。结论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早期就可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病情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越明显,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功能、凝血因子及血常规检测在肺癌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确诊且尚未治疗的肺癌患者98例和健康对照者205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肝功能(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总蛋白、清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血常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以上指标水平的差异与肺癌病理分型无关(P0.05)。肺癌组中,清蛋白水平下降患者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清蛋白水平正常患者。结论在肺癌诊断与治疗过程中进行肝功能、凝血因子及血常规检测可及时判断患者的营养状态、血液高凝状况,有助于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紊乱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脓毒症患者分为生存组30例,死亡组16例,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及主要凝血指标与病情严重度(APACHEII评分)的关系。结果:脓毒症患者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血小板计数减少(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P<0.01)、D-二聚体升高(P<0.01)、纤维蛋白原降低(P<0.01),PLT、APTT、DD与APACHEII评分有相关性。结论:脓毒症时存在凝血功能紊乱,动态监测其凝血指标对判断患者的预后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382-1383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颅脑创伤患者300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患者入院后24h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检测,然后比较预后良好患者和预后不良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此外还对不同分级的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观察不同分级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所有患者中预后较好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凝血酶时间以及D-二聚体水平均比预后不良患者要高,但是血小板水平低于预后不良患者,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不同分级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又有所差异,总体来说随着患者伤情的加重,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凝血酶时间以及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二血小板水平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颅脑创伤患者的凝血障碍越轻,患者的预后就越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凝血及纤溶指标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08例明确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同时收集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入院后采集空腹静脉血用于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β2微球蛋白、D-二聚体、抗凝血酶-III、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肌酐和尿素氮检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D-二聚体、抗凝血酶-III、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的关系。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和抗凝血酶-III均低于健康对照组,而血清总胆固醇和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呈负相关,与抗凝血酶-III呈正相关。结论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不但能够早期反映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肾功能水平,同时还能够反映患者凝血及纤溶情况,因此,检测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可能能够预测患者的出血及血栓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脓毒症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在小儿脓毒症不同病情阶段的变化,为防治小儿脓毒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重症监护室住院患儿51例为脓毒症组,同期本院普通病房患儿30例为普通感染组,健康小儿20例为对照组.对入选病例即时检测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和24,48,72 h病情评估 .结果:(1)血浆D-二聚体在脓毒症组明显高于普通感染组(P<0.05), 随病情加重而升高,与危重评分呈负相关(P<0.05﹚;(2)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脓毒症组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明显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与危重评分及预后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对诊断小儿脓毒症纤溶状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动态观察小儿脓毒症凝血、纤溶变化,可为脓毒症早期治疗、判断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通过对食管癌、肺癌、乳腺癌、胃癌、肠癌等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规止凝血功能指标检查,探讨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改变的意义.方法 用贝克曼ACL9000全自动血凝仪,采用凝固法原理对98名健康对照,263例恶性肿瘤(食管癌69例,肺癌59例,乳腺癌44例,胃癌52例,肠癌39例)患者的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进行检查.结果 恶性癌患者的D-二聚体、Fib水平和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且APTT、PT有不同程度的缩短(P<0.01或P<0.05);而大部分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凝血功能增强,抗凝及纤溶活性降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倾向,而肺癌患者高凝状态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与其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该院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135例,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且合格的健康者57例纳入对照组。检测恶性肿瘤患者及对照组人群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固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对不同肿瘤分期、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同类型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恶性肿瘤患者PT、APTT缩短,D-二聚体及FIB水平升高(P0.05)。食管癌、乳腺癌、胃癌患者PT、TT、APTT较肺癌组延长,D-二聚体及FIB水平较肺癌组降低(P0.05)。恶性肿瘤(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胃癌)患者Ⅲ~Ⅳ期PT、TT、APTT缩短,而D-二聚体、FIB水平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较无淋巴结转移者PT、TT、APTT缩短,FIB水平增高(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存在高凝状态。不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的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也有差异,凝血功能的异常有可能参与了肿瘤的进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及纤溶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分为轻度组(0~4分)35例、中度组(5~15分)65例以及重度组(>15分)30例;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基本资料,统计血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及纤溶相关指标,分析血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及纤溶相关指标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同型半胱氨酸、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中度组、重度组高于轻度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血同型半胱氨酸、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水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加深呈整体上升趋势;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中度组、重度组低于轻度组,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加深呈整体下降趋势;各组血浆凝血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同型半胱氨酸、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04,P<0.05;r=0.654,P<0.05;r=0.432,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392,P<0.05),血浆凝血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血同型半胱氨酸、部分凝血及纤溶指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凝血指标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方法分别进行测定28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凝血指标及28例对照组的凝血指标。结果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浆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水平在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下降。血浆抗凝血酶Ⅲ、凝血因子Ⅱ水平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明显降低。血浆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与血氧分压呈负相关,与血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结论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并容易导致肺小动脉血栓形成。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与高凝状态的形成密切相关。临床治疗中适当的抗凝治疗对控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的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凝血相关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意义。方法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124例AECOPD患者肺动脉收缩压(PASP),据此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及轻度、中度、重度PH组,采取自动血凝仪测定凝血四项指标,经由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D-二聚体。以体检健康的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 AECOPD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均长于或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合并不同程度PH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PH组患者FIB、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和轻度PH组(P0.05),病死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FIB、D-二聚体等凝血相关指标对AECOPD继发PH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50例晚期肺癌患者(肺癌组)化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纤维蛋白原量(Fbg)及D-二聚体(D—D)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APTT、TT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血浆Fbg、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肺癌组化疗后较化疗前PT显著延长,APTT、TT显著缩短,Fbg及D-D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化疗加剧晚期肺癌患者机体凝血因子的释放以及纤溶功能受抑状态,使凝血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凝血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37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对照组,3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所有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PT百分比、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APTT测定值比和D-二聚体等,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的差异,分析乳腺癌患者凝血指标与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PT、PT百分比、TT、APTT、FIB、APTT测定值、D-二聚体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乳腺癌Ⅰ~Ⅲ期患者的肿瘤直径T1、T2、T3和T4越大,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结论:乳腺癌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患者出现转移性乳腺癌、局部复发或淋巴结转移等现象的可能性就越大,且极易出现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76例急性脑血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降栓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沉)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血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对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凝血功能,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创伤性湿肺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纤溶患者血清中NF-KB p65 表达特点。方法 2017 年11 月~2018 年11 月选取宝鸡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的创伤性湿肺并发ARDS 患者62 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2 例创伤性湿肺患者,设为参考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2 例轻微肺部损伤患者,设为对照组。入院和治疗1 周后,对比三组血NF-KB p65 表达、纤维蛋白溶解情况、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参考组和对照组血NF-KB p65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8.39%,67.74% 和9.68%,观察组血NF-KB p65 表达阳性率高于参考组和对照组(χ2=6.023,11.276),参考组高于对照组(χ2=9.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含量低于参考组和对照组,参考组纤维蛋白原含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高于参考组和对照组,参考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高于对照组。治疗1 周后,观察组、参考组和对照组血NF-KB p65 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1.29%,9.68% 和9.68%,三组血NF-KB p65 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2~0.206,均P>0.05);三组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创伤性湿肺并发ARDS 患者,具有血NF-KB p65 表达升高、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和凝血功能异常的特征。血NF-KB p65 表达可作为评析患者肺部疾病进展和危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