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自噬对于组成心血管系统的细胞(如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等)的细胞内稳态和生理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线粒体自噬是以损伤的线粒体作为自噬底物的一种选择性自噬。由于线粒体是生物能量的主要来源且心血管系统对能量要求较高,线粒体自噬在心血管稳态的维持中尤为重要。研究证实线粒体自噬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概述了线粒体自噬的主要调控通路,并阐述了线粒体自噬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具有长轴突和高密度线粒体,因而对氧化应激更加敏感。细胞内产生的活性氧(ROS)与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自噬是细胞内一种质量控制系统,可以去除氧化的细胞成分,维持细胞稳态。在各种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模型中,氧化应激被激活,ROS通过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启动自噬;接着自噬通过促进RGCs线粒体自噬和抗氧化反应减少ROS的积聚。然而当视神经中仍有过量的ROS则会抑制自噬发生,因为多余的ROS会破坏线粒体功能、氧化自噬相关蛋白和降低自噬溶酶体活性,导致青光眼视神经的变性。ROS与自噬相互影响,二者共同参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过程。  相似文献   

3.
自噬是真核细胞内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内降解机制,作用在通过溶酶体蛋白的降解,清除受损的结构或过度表达的蛋白,参与维持细胞更新和细胞内稳态。经研究发现,自噬主要通过参与炎症反应、内质网应激及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过程,影响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该文现就自噬的分子机制,糖尿病肾病与自噬相关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研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自噬是细胞依赖溶酶体的一种代谢过程,通过分解细胞内蛋白质、脂质等成分,循环再利用分解产物,使细胞适应不利的生活环境,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机制.肝纤维化是指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成分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病理变化,肝纤维化见于多数不同病因的慢性肝脏疾病中.本文总结了自噬参与肝纤维化的作用以及与肝纤维化相关的自噬信号通路,进一步阐述细胞自噬参与肝纤维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线粒体是一种动态的细胞器,通过响应各种代谢和环境的信号, 分裂和融合改变其形态和结构,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它们短暂而快速的形态变化对于细胞周期、免疫、凋亡和线粒体自噬的质量控制等许多复杂的细胞过程至关重要。线粒体自噬与线粒体质量控制密切相关,通过将受损的功能障碍的线粒体转运到溶酶体进行降解,促进心肌细胞受损线粒体的更新,并有效地抑制功能障碍线粒体的积累。由于心脏作为一个复杂而高耗能的器官,心肌细胞严重地依赖线粒体氧化代谢过程作为其能量和营养供应的来源。许多研究表明,线粒体融合、分裂和线粒体自噬的诸多影响和调控功能的因子都与各种心血管疾病有关,维持线粒体的功能和其完整性对正常心肌细胞的运行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篇的综述中,我们将重点概述一下线粒体的融合、分裂和线粒体自噬的诸多调控因子与心血管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正>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细胞内的物质成分由溶酶体降解的过程,在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又相对保守。主要负责降解细胞质成分及受损细胞器、再循环,以提供细胞应对各种刺激环境,维持细胞内稳态[1]。自噬有3种途径:巨细胞自噬(后文中的自噬均为巨细胞自噬)、微自噬和伴侣蛋白介导的自噬[2]。自噬是细胞应激、饥饿下降解细胞质成分的重要途径,以维持细胞ATP生成和大分子物质形成间的平衡[3]。  相似文献   

7.
线粒体是一种动态的细胞器,通过响应各种代谢和环境的信号,分裂和融合改变其形态和结构,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它们短暂而快速的形态变化对于细胞周期、免疫、凋亡和线粒体质量控制等许多复杂的细胞过程至关重要。线粒体自噬与线粒体质量控制密切相关,通过将受损的功能障碍的线粒体转运到溶酶体进行降解,促进心肌细胞受损线粒体的更新,并有效地抑制功能障碍线粒体的积累。由于心脏作为一个复杂而高耗能的器官,心肌细胞严重地依赖线粒体氧化代谢过程作为其能量和营养供应的来源。许多研究表明,线粒体融合、分裂和线粒体自噬的诸多影响和调控功能的因子都与各种心血管疾病有关,维持线粒体的功能和其完整性对正常心肌细胞的运行是至关重要的。本综述将重点概述线粒体的融合、分裂和线粒体自噬的诸多调控因子与心血管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线粒体DNA是位于线粒体基质内线粒体自有的遗传物质,参与细胞代谢和能量供给。线粒体DNA的损伤通过增加活性氧的释放加剧氧化应激,线粒体DNA释放亦可引发细胞凋亡及通过损伤相关分子模式激活免疫炎症反应。线粒体自噬则通过负反馈机制调控线粒体DNA损伤和释放,维持细胞内稳态。近年研究结果显示,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与线粒体DN...  相似文献   

9.
<正>1线粒体自噬线粒体是一种双层膜封闭式细胞器,其组成约占总细胞体积的30%,同时也是细胞最敏感的细胞器之一。线粒体不仅能通过氧化呼吸链产生大量三磷酸腺苷(ATP)以维持心肌正常的电生理和收缩功能,还参与调节胞内钙稳态、活性氧的生成及启动多种信号分子等,因此,适时清除受损伤的线粒体对于细胞的正常生长和代谢具有重要作用。线粒体自噬是指在各种外界刺激作用下发生损伤的线粒体被特异性的包裹进自噬体中,与溶酶体融合并完成损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自噬是内质网膜包裹并降解异常蛋白质和细胞器的细胞途径,对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线粒体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器,主要参与能量生成和氧化还原反应等重要细胞过程.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选择性清除损伤线粒体的自噬过程,是维持线粒体功能和数量正常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线粒体自噬在COPD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本文将线粒体自噬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自噬被证明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急性心肌梗死时自噬活化可以帮助心肌细胞维持细胞内必需的生理活动。自噬相关基因14(autophagy related gene14,ATG14)是自噬过程中的关键分子,参与自噬体的形成同时调节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ATG14在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心肌缺血期,含有ATG14的复合物Ⅰ与自噬前体结构(pre-autophagosomal structure,PAS)结合,形成双层囊泡的自噬体结构;在再灌注期,ATG14参与形成的自噬体与损伤的线粒体融合,清除受损线粒体,维持心肌细胞内稳态。无论在缺血期还是再灌注期,ATG14功能缺失都会影响心肌细胞内自噬活性,最终影响心肌梗死面积和预后。本文综述ATG14在心肌梗死不同时期的功能,为临床上不同时期通过调节自噬活性来治疗心肌梗死提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致病机制仍不明确。线粒体作为生物能量、钙信号传导和氧化还原稳态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细胞器,其功能出现障碍可导致细胞能量缺乏、细胞内钙失衡和氧化应激,从而进一步加重Aβ和Tau蛋白的影响,导致突触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甚至记忆丧失。随着对AD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氧化应激、线粒体动力学及线粒体自噬被认为与AD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氧化应激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会进一步导致Aβ蛋白的聚集和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而Aβ蛋白的聚集和高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可损害线粒体功能,从而形成恶性循环。GTP相关的动力相关蛋白1(Drp1)表达水平异常可导致线粒体过度分裂甚至碎片化,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神经元损伤,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线粒体自噬功能异常在AD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多种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参与了AD的发病,包括Aβ蛋白积聚诱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氧化应激诱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以及受体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等,均可引起异常线粒体的堆积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而诱导AD发病。  相似文献   

13.
研究发现,心脏衰老过程中的细胞生物学变化主要表现为氧化应激水平升高、错误折叠蛋白和变性失活蛋白增多以及线粒体功能障碍[1]。活性氧聚集会进一步导致线粒体DNA变异,同时细胞内三羧酸循环作用减弱导致能量供应不足,加速心脏衰老。自噬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或衰老的蛋白质以及受损的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进行消化降解,其降解产物可供细胞循环利用于新的蛋白与细胞合成及分解后的能量供给。因此自噬被认为是细胞内衰老变性蛋白最为重要的清除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是溶酶体木瓜蛋白酶家族中的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其主要功能是降解和更新细胞内的蛋白。Cathepsin L在溶酶体降解蛋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维持细胞内蛋白的动态平衡,从而参与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自噬作为一种细胞生物学过程,自噬体(Autophagosome)是通过粗面内质网中无核糖体附着区所脱落的双层膜结构,包裹细胞内需降解的细胞器和部分胞质、蛋白质  相似文献   

15.
正线粒体在心脏中起着双重作用:负责满足能量需求和调节细胞凋亡。通常认为,线粒体的分裂和碎裂是病理性应激(如缺血)的结果,是线粒体质量差的指标,并导致线粒体自噬和细胞死亡。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抑制裂变也导致线粒体功能减弱和心脏损害,说明裂变对维持心脏和线粒体生物能量平衡十分重要。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线粒体的分裂和碎裂是否是心脏承受运动等正常生理压力期间增加线粒体和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细胞在调节人体血液循环功能、维持人体心血管系统稳定及促进血管结构重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证实,线粒体自噬与人体血管壁、内皮组织细胞氧化稳态和细胞氧化应激机制关系密切。内质网是一种维持人体细胞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的重要亚特性细胞器,参与人体细胞的众多自然生理化学活动。多种细胞刺激化学因素作用造成的内质网应激能直接诱导人体细胞自噬,并能通过多种化学途径直接影响细胞线粒体的组织形态与细胞功能。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在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损伤相关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重点介绍了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自噬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简要分析了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自噬的相互关系,旨在为进一步研究线粒体自噬和内质网应激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症是增龄性疾病,尤其是绝经后妇女最为常见。骨稳态失衡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作为细胞重要的防御和应激调控机制,自噬与骨稳态的维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线粒体自噬是自噬的一种途径,主要通过清除受损的线粒体,降低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维持细胞活性。已有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与骨稳态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线粒体自噬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希望在该研究领域梳理一些新的思路、启发一些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18.
自噬是经溶酶体介导的对细胞内蛋白和细胞器等物质进行降解的过程,对稳定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的存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自噬在细胞分化、肿瘤、炎症、免疫等多方面也发挥关键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对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中,自噬在机体免疫及自身免疫反应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细胞自噬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在机体免疫应答和常见自身免疫病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自噬是经溶酶体介导的对细胞内蛋白和细胞器等物质进行降解的过程,对稳定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的存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自噬在细胞分化、肿瘤、炎症、免疫等多方面也发挥关键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对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中,自噬在机体免疫及自身免疫反应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细胞自噬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在机体免疫应答和常见自身免疫病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Parkin是由PARK2基因编码的蛋白,其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异常首先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发现。近年来研究发现Parkin除参与神经、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外,在心血管疾病中也发挥显著作用。研究表明,Parkin通过介导线粒体自噬参与对细胞内受损线粒体的清除,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和线粒体正常形态结构。现主要总结了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这些发现将为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提供理论依据,并探索新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