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按原则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皮疹消退、腹痛停止、关节肿痛停止的时间。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别不明显(P0.05);研究组皮疹消退、腹痛停止、关节肿痛停止时间均较对照组早(P0.05)。血液灌流不但能有效的提高对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还能加速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且不导致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临床疗效。方法选自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五科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94例患者纳入分析中。按治疗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2例和血液灌流组(灌流组)42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灌流组病死率低,患者意识改善时间及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骨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86例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65.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2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关节炎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够改善患者骨关节功能,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寻求更快的有机磷清除方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常规使用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及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阿托品及氯解磷定使用剂量、昏迷至清醒时间、治愈率、病死率、中间综合征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有机磷,疗效显著,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704-1705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及托吡酯片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丙戊酸钠及托吡酯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92.86%(39/42)较对照组76.19%(32/42)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M、IgG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1%(10/42)与对照组11.90%(5/4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及托吡酯片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疗效显著,可增强体液免疫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急性痛风血液灌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3例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痛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n=27)给予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n=26)在西医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记录2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经中西医结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有疗效(8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急性痛风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的过程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袁磊 《临床医学》2020,40(7):78-79
目的 分析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夏邑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百草枯中毒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肝功能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尿素氮(BUN)、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中医温阳利水法在治疗心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中医温阳利水法治疗)及对照组(西医治疗),各30例.比较分析临床上患者的心功能、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LVESD、LAD指标较对照组更低,但LVEF、LVEDD指标更高(P<0.05);观察组总治疗效果29例(96.67%)高于对照组20例(66.67%),(P<0.05),x2值为9.0167,P值为0.0027;观察组及对照组中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针对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采用中医温阳利水法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高,治疗效果较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788-1790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急救措施处理加上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昏迷时间、住院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阿托品用量均较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利于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SA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骨伤手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症状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两组血液流变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7%(P<0.05);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症状积分、血浆比黏度(RPV)、血沉(ESR)、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高、中、低切黏度(RBV高、中、低切)均显著下降,红细胞电泳指数和变形指数显著升高,且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CSA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杜勇  韩平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7):2975-2977
目的研究纳美芬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安眠药昏迷患者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安眠药昏迷患者8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以纳美芬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则单纯实行纳美芬注射液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病人治疗后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氧化应激以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和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美芬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安眠药昏迷患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并减轻机体内氧化应激反应,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2.
血浆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血浆灌流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效果及优势.方法:将67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常规抢救治疗组23例(对照组)、血液灌流组24例、血浆灌流组20例,对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液灌流组及血浆灌流组具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均P<0.05),血浆灌流组抢救成功率略高于血液灌流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灌流是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一条可行的新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9):1360-1362
目的分析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熄风降压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研究法收集医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154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层随机分为各77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西医降压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中医熄风降压汤治疗,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96.1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42%(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水平更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69%,观察组总发生率12.99%,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无比较差异(P>0.05)。结论常规西医用药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熄风降压汤治疗老年性高血压,血压控制效果更佳,认为可以将此用药方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早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食欲改善时间、精神改善时间、血糖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采用早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对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Ig)、载脂蛋白(Apo)及补体(C)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Ig、Apo及C含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不良反应发生率(22.50%)明显低于对照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gG、C3和C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gE、IgM、ApoA1和Apo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6例(15.00%)复发,观察组患者中无复发,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介质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炎症介质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炎症介质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状态,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7.
机械通气联合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为机械通气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观察两组机械通气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所需时间、阿托品用量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间综合征(IMS)发生率和治愈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愈率明显提高、MODS及IMS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明显缩短、阿托品用量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机械通气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血沉、C反应蛋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关节肿胀程度、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肿胀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皮肤瘙痒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均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血清肌酐、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和磷水平的变化及治疗8周后皮肤瘙痒发生率。结果治疗8周后皮肤瘙痒发生率观察组为28.0%(7/25),对照组为72.0%(18/25),观察组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8周后血清肌酐、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和磷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可清除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等大、中分子物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是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皮肤瘙痒安全、有效的方法。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方剂及梅花针叩刺与西药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6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方剂及梅花针叩刺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有效率及血尿酸和血沉改变状态。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尿酸和血沉改善程度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