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00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子宫肌瘤的患者,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有效的提高护理效果,利于患者疾病恢复,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使护理人员的工作得到肯定,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各项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和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疾病、心理、生理及社会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应用于子宫肌瘤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也能够帮助患者更熟练掌握健康知识,避免复发,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于子宫肌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有效改善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彬 《黑龙江医学》2019,43(8):980-981
目的分析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94.00%)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效果显著,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应用于子宫肌瘤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4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其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手术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配合优质护理可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的护理中产生确切的满意度提升、经济节省、并发症发生较少等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子宫肌瘤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郑州颐和医院治疗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0):162-165
目的 研究造口刺激性皮炎患者采用造口护理粉联合液体敷料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8 年8 月我院收治的造口刺激性皮炎患者108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造口护理粉联合液体敷料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各54 例。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观察指标、舒适度、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疼痛、社会领域、总体健康及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皮损愈合时间及会阴部皮肤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舒适、环境舒适及心理舒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9%,高于对照组的85.18%;观察组复发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1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造口护理粉联合液体敷料护理能提高造口刺激性皮炎患者的整体疗效、促进病情早期康复,并获得良好的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化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并对比分析其差异。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模式应用与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情绪和生活质量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比较两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全部患者护理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护理前,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社会限制、体力限制、情绪和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提高心内科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事故以及护患纠纷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事故、护患纠纷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进后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能够将心内科患者的护理变得更加科学,通过这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个人素质,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是适应患者的要求,并且能够提高护理质量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玉 《中外医疗》2014,(36):22-23
目的探讨强化饮食护理干预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该院门诊收治的1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8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强化饮食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强化饮食护理干预后各项主要营养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血磷含量和钙磷乘积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血钙含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饮食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与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2年1月诸暨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1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采用NRS数字分级法以及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标准(QOL)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将两者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同时比较经不同护理后患者自身行为改变情况,包括对疾病认知程度的提升、负面情绪的消除、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及用药依从性的提高。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平均分值低于对照组[(3.5±1.7)分比(6.2±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49例(84.48%)比26例(44.83%)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宣教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的提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53例(91.38%)比38例(65.52%)]。同时,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的消除,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及用药依从性的提高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改善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与健康宣教可有效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明显减轻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益母草胶囊联合低频电脉冲技术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6月在本院生产的124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益母草胶囊联合低频电脉冲技术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复旧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1周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单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应用益母草胶囊联合低频电脉冲技术促进产后子宫复旧临床疗效明显,能显著改善产后产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QOL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得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口腔溃疡、胃肠道反应、药物渗漏、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7.50%、20.00%、15.00%、5.00%,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12月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3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出院时焦虑白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情况,采用13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74)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并评价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27.5±5.1)分1和SDS评分[(25.4±2.8)分]均较治疗前的SAS评分[(66.3±10.6)分]和SDS评分[(53.1±6.4)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27.5±5.1)分]和SDS评分[(25.4±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SAS评分[(53.2±11.2)分1和SDS评分[(50.2±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以及GQOL-74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8%,对照组满意度为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缓解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11年5月~2012年8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行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人性化护理服务,回顾相关资料。结果两组护理前汉密尔顿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14分比例降低,〈6分和7-14分比例增加,且观察组7~14分和〉14分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6分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妇产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服务,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为生存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时甲佳  倪娟  肖新华 《西部医学》2014,26(10):1377-1378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减少耱尿病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再住院次数及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再住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情绪改善、疾病知识普及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地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再住院次数,提高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和内膜组织Ki67基因、MMP2基因、Fa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6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38例,治疗组患者从月经周期第2~3d开始,每日服用25mg米非司酮,连续服用1个月后行子宫手术;对照组病人入院后不服用任何药物,直接手术,术中均取瘤体及内膜组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肌瘤及内膜组织中Ki67、MMP2、Fas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子宫肌瘤组织Fas阳性率为5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肌瘤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3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子宫肌瘤MMP2的阳性表达率为3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子宫内膜组织中Ki67、MMP2和Fas的表达没有显著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结论米非司酮抑制子宫肌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促进肌瘤细胞凋亡,这可能是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0.
吴琼瑛  李红梅 《河北医学》2014,(9):1541-154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帕罗西汀治疗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及口服帕罗西汀,比较二者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及负性情绪评价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FDDQL、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4周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FDDQL、SAS 和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改善(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FD患者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控制情绪,改善生存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