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绍江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460-2461
目的:总结胸腺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胸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胸部X线等影像学检查是本病诊断的主要手段。扩大胸腺瘤切除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胸腺瘤切除。Ⅱ期以上病变进行放疗或化疗可提高疗效。结论:胸腺瘤不宜行单纯肿瘤切除,无论病理分期如何均应行扩大胸腺瘤切除,有利于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胸腺瘤是一种发病率较低、具有潜在恶性的前纵膈肿瘤,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与其他前纵膈肿瘤相似。目前胸腺瘤主要采用WHO病理分型及Masaoka-koga分期。其首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放疗在未彻底切除及晚期患者的治疗中有意义。晚期患者的最佳治疗方式还不确定。术前诱导、复发后的治疗等治疗难点均在探索中。目前几乎没有对胸腺瘤的随机对照研究,少有对胸腺肿瘤的亚型报道。近年来胸腺瘤的影像学诊断、病理学诊断、手术、放化疗方面有不少新的诊疗规范与发现,胸腺瘤的诊疗正在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胸腺瘤目前的诊疗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手术全部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术中完整切除胸腺、胸腺瘤及纵隔脂肪的有14例。合并切除纵隔胸膜、心包、肺者4例。结果14例患者术后早期MG症状好转9例(64.3%),MG症状无变化4例(28.6%),1例(7.1%)患者于术后第1d发生肌无力危象,术后第3d出现十二指肠穿孔,最终死亡。结论对所有胸腺瘤并MG患者均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有利于提高胸腺瘤并MG患者的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后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在纵隔肿瘤中,胸腺瘤与恶性淋巴瘤是纵隔最常见的肿瘤。胸腺瘤常常侵犯纵隔诸间隙,累及纵隔的不同部位。恶性淋巴瘤常常侵犯扩大到胸腺出现类似胸腺瘤的前纵隔肿块。因胸腺瘤与恶性淋巴瘤在临床治疗上有极大的差异,因此如何正确鉴别诊断胸腺瘤与恶性淋巴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胸腺瘤、恶性淋巴瘤在X线、CT特征的观察,提出对这两种疾病鉴别诊断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与大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胸腺瘤切除术后胸腺瘤复发合并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就诊于某院的32例胸腺瘤切除术后胸腺瘤复发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其中,20例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DP组),12例患者采用大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AchR-Ab)和临床绝对评分(clinic definitely score,CDS)的变化,并记录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2组患者的AchR-Ab水平及CDS分别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激素冲击组治疗肌无力有效率为97.7%,DP组治疗肌无力有效率为95.0%,2组患者MG治疗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激素冲击组治疗胸腺瘤显效率为75.0%,DP组治疗胸腺瘤显效率为30.0%。2组方案胸腺瘤治疗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量激素冲击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7%,而DP组为25.0%。结论:大量糖皮质激素冲击对复发胸腺瘤合并MG的肌无力和胸腺瘤两方面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大。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复发胸腺瘤合并MG的肌无力疗效显著,同时不良反应小,但对胸腺瘤方面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提高胸腺瘤(或增生)合并重症肌无力(MG)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治愈率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胸腺瘤合并MG患者的临床资料;改良Osserman法分型:Ⅰ型30例,Ⅱa型18例,Ⅱb型7例,Ⅲ型3例。术前均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对发生MG危象的12例患者予以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经处理后痊愈。结论扩大胸腺切除术是治疗胸腺瘤(或增生)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手段,加强围术期处理及其长期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小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病理特征及与临床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4月至2017年3月重症肌无力患者445例胸腺切除病理特征,对其中256例伴微小胸腺瘤胸腺病理特点进行分类并结合临床分型、年龄、术后危象发生与否进行分析.结果 微小胸腺瘤伴胸腺增生86例,50岁以下者多于50岁以上者,且女性多于男性;伴胸腺萎缩124例,50岁以下者多于50岁以上者,无性别差异;伴萎缩及滤泡增生30例,无性别及年龄差异;伴非萎缩非增生胸腺16例,均为女性,无年龄差异.256例患者,年龄16~64岁,其中6例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结论 微小胸腺瘤与MG发生相关,重视MG患者手术根治性切除胸腺并全方位病理取材,提高微小胸腺瘤检出率,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陈斌  奚雷  崔飞  曹海龙  陈亦江 《江苏医药》2012,38(9):1035-1037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患者胸腺瘤(胸腺瘤组)和20例胸腺增生(胸腺增生组)组织中EGFR的表达,分析胸腺瘤EGFR表达与其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胸腺瘤组EGFR表达阳性率高于胸腺增生组(52.4%vs.20.0%)(P<0.05)。直径>6cm的胸腺瘤EGFR表达阳性率高于直径≤6cm的胸腺瘤(P<0.05)。胸腺瘤EGFR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胸腺瘤的预后和临床分期相关。结论 EGFR可能在胸腺瘤的进展和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EGFR可能成为胸腺瘤新的治疗靶点和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正>胸腺瘤是胸外科治疗中常见的前上纵隔的原发肿瘤,约占所有纵隔肿瘤的20%~40%,是纵隔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目前对胸腺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不清楚,认为胸腺瘤的发生与人体自身免疫有关,40~50岁人群多发,常并发重症肌无力。目前对胸腺瘤的研究中发现早期的胸腺瘤同样具有侵袭和转移的能力,仅仅通过组织学检查不能确定胸腺瘤的良恶性。临床学者认为30%~40%的胸  相似文献   

10.
<正>胸腺瘤是一种发生于胸腺上皮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30%~60%的胸腺瘤患者伴有重症肌无力[1],而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75%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合并有胸腺瘤[2]。目前胸腺瘤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我科从2004年1月至2011年5月共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胸腺癌的CT征象研究,有利于胸腺瘤的分期及有效治疗。方法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胸腺瘤42例征象分析,着重研究了病变的形态,病变对周围组织的侵袭,累及纵隔胸膜以及纵隔转移等表现。结果 42例胸腺瘤CT扫描均显示为前纵隔软组织肿块,其中密度不均匀者26例,占62%;形态不规则者31例,占74%;邻近组织受累者35例,占84%。其主要征象为纵隔胸膜、肺组织、心血管受累,胸膜种植等。结论 CT扫描可显示胸腺瘤的形态、大小、密度,以及对周围组织累及状况,可提示胸腺瘤的良、恶性诊断,对决定治疗方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异位胸腺瘤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提高对颈部异位胸腺瘤的认识。方法对2例患者的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手术切除后行病理学检查。结论颈部异位胸腺瘤临床少见,影像缺乏特异性,可结合临床及影像表现综合分析提示到有异位胸腺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我科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外科治疗的4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进行总结,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40例均治愈出院,随访3月~2年,有效34(85%)好转4例(10%),无效1例(2.5%),恶化1例(2.5%)。结论外科切除胸腺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手术中彻底切除肿瘤和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瘤是常见的纵隔肿瘤,约有15%合并重症肌无力。而重症肌无力患中约有半数以上有胸腺瘤或胸腺增生异常。手术切除胸腺瘤对于重症肌无力有明确的疗效。但手术可以导致一些并发症,特别是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因此积极预防,及时诊断,正确处理肌无力危象是手术治疗的关键。1992~2002年我院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5例,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胸腺瘤的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方法复习了近年来有关胸腺瘤的诊断及治疗的文献,综合叙述成文。结果胸腺瘤是一种常见的纵隔肿瘤,肿瘤发率虽低,但危害相对大,具有潜在恶性。临床分型较多,常合并出现副肿瘤综合征。结论目前胸腺瘤的诊断依靠X线片及CT检查。治疗仍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组织学分类及临床分期是独立的影响预后及生存期的因素,肿瘤的浸润性及切除的完整性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在胸腺瘤合并MG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搜集胸腺切除手术的27例胸腺瘤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切除的胸腺瘤组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确定SIL-2R、IL-6在胸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SIL-2R细胞因子、IL-6在胸腺瘤合并MG的胸腺瘤组织呈高表达。结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IL-6在胸腺瘤合并MG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胸腺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1993年1月—2000年12月手术治疗52例胸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无围手术期死亡,对52例患者进行随访,失访6例,5例生存率为69.2%,其中I期为95.8%,Ⅱ期为60.0%,Ⅲ期为41.2%,Ⅳa期为0。结论 扩大胸腺切除术是治疗胸腺瘤的首选方法,肿瘤的组织类型、病理分期及综合治疗方法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临床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2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经胸骨正中切口手术,实验组采用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远期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疗效显著等特点,在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临床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X线及CT在胸腺瘤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X线及CT在胸腺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胸腺瘤的X线及CT表现。结果 10例非侵袭性胸腺瘤。X线发现8例,CT10例均发现。15例侵袭性胸腺瘤X线发现13例.CT发现15例。X线显示纵隔影增宽。CT在非侵袭性胸腺瘤显示前纵隔内软组织密度影。密度可不均匀,边界清晰光整。周围脂肪层存在;CT在侵袭性胸腺瘤中显示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脂肪影常消失,邻近结构受累。出现多样侵袭征象。结论 X线可以起初步筛选作用.CT对胸腺瘤的发现及侵袭性的鉴别方面均更为准确,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胸腺瘤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特点,了解其最新病理学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胸腺瘤、胸腺癌患者的MSCT影像学特点,并与相应病理学分型进行比对研究。结果 60例患者中显示原发于前纵隔,肿块最大径5 cm,肿块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与纵隔间脂肪间隙存在并呈中等均匀强化的胸腺瘤多分布在A型中;而肿块最大径10 cm,边缘欠光滑,呈分叶状及不规则状,肿块内有坏死、囊变及钙化,周围组织侵犯和远处转移并呈显著强化者多分布在B2~B3型胸腺瘤和胸腺癌。结论 MSCT对不同类型胸腺瘤及胸腺癌的诊断尽管其存在重叠,但肿瘤较小(通常认为〈5 cm)、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均匀强化多分布于A型胸腺瘤,肿块较大、边缘欠光滑、密度不均匀、内见坏死、钙化、脂肪间隙模糊、侵及血管多为B3型胸腺瘤及胸腺癌,其诊断与组织病理类型息息相关,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