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短期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注射2次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0,30,120 min的血糖和胰岛素值,分别以稳态模型法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评估β细胞功能,以稳态模型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状况,以早相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I30/△G30,糖负荷30min净增胰岛素与净增葡萄糖的比值)评估早期胰岛素分泌能力。结果:经过短期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HOMA-IR均明显下降(P<0.05);而HOMA-β、△I30/△G30显著升高(P<0.001)。结论:短期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分泌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  相似文献   

2.
3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短程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短程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新诊断的30例T2DM患者予以胰岛素强化治疗4周。结果: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所有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下降,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明显上升(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快速控制血糖达理想目标,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糖耐量受损(IGT)及初发2型糖尿病(T2DM)早期相8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IR)。方法 116例无已知糖耐量异常史者,根据75 g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GT)34例、IGT组40例、T2DM组42例。比较各组早期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经胰岛素抵抗校正的早期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HOMA-I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由NGT到IGT及T2DM期,△I30/△G30、△I30/△G30/HOMA-IR进行性下降(P<0.01),HOMA-IR逐渐升高(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30/△G30与餐后2小时血糖(2h-PG)相关。结论 IGT期存在早期相β细胞功能减退和IR;T2DM期早期相β细胞功能进一步降低,IR加重,两者均是促疾病发展危险因素,且前者是影响餐后血糖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经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前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β抑制蛋白2(β-arrestin 2)的水平变化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入院后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糖控制达标:空腹血糖< 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个体日间血糖波动<5.0mmol/L)2周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及血清β-arrestin2水平,并计算各组样本中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新诊断T2DM患者经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达标后血清β-arrestin2水平、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高于治疗前;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β-arrestin2水平显著升高,可有效缓解胰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44例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胰岛素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并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胰岛素治疗后本组患者的胰岛功能测定显示0、30、60、120和180 min的血清胰岛素和C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HOMA-β明显升高,HOMA-IR有所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体质指数(BMI)有所升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可使胰岛素分泌减低的初次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得到休息,尽早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6.
刘颖 《河北医药》2013,(14):2102-2104
目的探讨中效胰岛素(NPH)联合口服降糖药短期强化治疗对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32例新诊断T2DM患者接受4周NPH联合二甲双胍、瑞格列奈强化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各时点胰岛素(INS)、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β)、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ΔG30)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每3个月随访1次。结果血糖达标时间为3~9d,平均(6.4±2.6)d。治疗4周后,FBG、2hPBG、HOMA-IR明显降低(P<0.01);胰岛素释放各时点均增高,且高峰时间前移到1h;ΔI30/ΔG30、HOMA-β明显升高(P<0.01)。停药后即时缓解率为90.6%,随访6~27个月,缓解率分别为3个月81.3%、6个月68.8%、9个月59.38%、12个月56.25%、24个月53.13%。年龄≥60岁患者的12个月病情缓解率明显低于20~39岁和40~59岁(14.3%vs75%、61.5%,P<0.05),体重指数24~27.9kg/m2和≥28kg/m2患者病情12个月缓解率明显高于≤23.9kg/m2患者(66.7%、71.4%vs14.3%,P<0.05)。结论短期NPH联合口服降糖药强化治疗可迅速控制血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使部分患者进入长期血糖良好控制而不须服用任何药物的"蜜月期",且年龄较轻、超重或肥胖者"蜜月期"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7.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PN)与2型糖尿病(T2DM)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T2DM(DM组,86例)及正常对照组(NC组,30例)血清APN水平.同时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运用HOMA模型评价稳态时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β),采用糖负荷状态下30 min净增胰岛素与葡萄糖的比值反映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180 min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反映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AUC-I).结果 DM组APN水平明显低于NC组(P<0.05);DM组HOMA-β、ΔI30/ΔG30与APN正相关(r=0.222、0.507,P<0.05),HOMA-IR、AUC-I与APN呈负相关(r=-0.366、-0.258,P<0.05).结论 DM患者血清APN与胰岛素抵抗、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显著相关;提高APN可能是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3名患者按照诊断标准分为五组,其中2型糖尿病治疗组(T2DM-T组)103名,糖耐量受损治疗组(IGR-T组)95名,2型糖尿病对照组(T2DM-C组)91名,糖耐量受损对照组(IGR-C组)88名,糖耐量正常组(NGT组)106名,治疗组采用中药复方治疗,阳性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分别用胰岛素作用指数(IAI)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敏感性,用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修正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MBCI)、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以及葡萄糖处置指数(DI)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各组治疗前与NGT组比较, T2DM组的IAI和HOMA-IR存在统计学差异;T2DM组和IGR组的ΔI30/ΔG30、MBCI、HOMA-β、DI四个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发现,T2DM组与IGR组的IAI显著升高,T2DM组的HOMA-IR显著降低,但是IGR组的HOMA-IR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ΔI30/ΔG30、HOMA-β、DI三个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MB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复方具有降糖疗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效地缓解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调节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或格列美脲对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达标的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对60例经为期约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达标的初诊T2DM患者,进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血糖和胰岛素值,计算早相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I30/△G30,糖负荷30 min净增胰岛素与净增葡萄糖的比值),以30~120 min的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和葡萄糖曲线下面积比值(△AUCI 30-120/△AUCG 30-120)表示晚相胰岛素分泌能力。然后按照1∶1比例,随机分成瑞格列奈组和格列美脲组,分别接受瑞格列奈和格列美脲治疗,维持6个月后重复行OGTT,检测上述指标。对口服药物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自身比较。结果:瑞格列奈组△I30/△G30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AUCI 30-120/△AUCG 30-120无统计学意义(P>0.05)。格列美脲组△AUCI 30-120/△AUCG 30-120显著上升(P<0.05),而△I30/△G30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以促进早相分泌为主,格列美脲以促进晚相分泌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化浊法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改善脾虚湿困型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56例T2DM脾虚湿阴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78例。治疗组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加服参苓白术散加减(由党参、白术、黄芪、山药、茯苓组成),对照组单纯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糖(PG)、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分泌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PG、HOMA-IR显著降低,HOMA-β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HOMA-IR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中药健脾化浊治疗脾虚湿困型新诊T2DM,能更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中西医联合治疗优于单纯胰岛素泵治疗。  相似文献   

11.
蔡可英  朱维维 《江苏医药》2012,38(3):296-297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降糖药继发性失效(SFS)的2型糖尿病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SFS的2型糖尿病患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强化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OMA-IR、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减轻SFS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中青年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影响。方法对49例中青年初发T2DM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泵(CSⅡ)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结果 2周CSⅡ治疗显示出快速稳定的降血糖效果,FPG、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和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降糖药继发性失效(SFS)的2型糖尿病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SFS的2型糖尿病患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强化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OMA-IR、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减轻SFS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王青  向菲  袁娟  詹曼 《贵州医药》2016,(10):1025-1027
目的 探讨不同糖耐量状态人群25(OH)D与早相胰岛素分泌及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关系.方法 按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3组: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25(OH)D,并测定空腹和负荷后30、120min的血糖、胰岛素(INS)和胰高血糖素(GLC)水平,计算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高血糖素浓度上升率,分析25(OH)D与△130/△G30、HOMA-β、HOMA-IR及胰高血糖素浓度上升率的关系.结果 (1)各组25(OH)D均低,IGR组、初诊T2DM组25(OH)D水平明显低于NGT组(P均<0.00).(2)各组间△130/△G30、HOMA-β、HOMA-IR及胰高血糖素浓度上升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组、初诊T2DM组△130/△G30、HOMA-β明显低于NGT组(P均<0.05),初诊T2DM组△130/△G30、HOMA-β明显低于IGR组(P<0.05);IGR组、初诊T2DM组HOMA-IR、胰高血糖素浓度上升率明显高于NGT组(P均<0.05),初诊T2DM组HOMA-IR、胰高血糖素浓度上升率明显高于IGR组(P<0.05).(3)秩相关分析显示:25(OH)D水平与空腹血糖和负荷后2h血糖水平负相关(r分别为-0.199,-0.162,P均<0.05),与HOMA-β水平正相关(r为0.261,P<0.00).结论 不同糖耐量状态人群均存在血清维生素D(VD)不足或缺乏,VD水平与胰岛素分泌有关,与胰岛素抵抗、胰高血糖素分泌无关.  相似文献   

15.
赵罂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340-1341
目的 观察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对初诊2型糖尿病伴明显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及胰岛β3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0例初诊2型糖尿病伴明显高血糖患者进行12周的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每日3次,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三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12周后,患者FPG、三餐后2h血糖、HbA1c、HOMA-IR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FINS、FCP、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强化治疗对伴明显高血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能有效降低血糖,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人群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功能。方法 1109例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按照血糖结果分为正常糖耐量(NGR)组161例,糖调节异常(IGR)组276例,糖尿病(DM)组672例,均按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NGR与IGR组、DM组相比HOMA-IR有显著差异性(P=0.032,P<0.01);HOMA-β有显著差异性(P<0.01,P<0.01);IGR组与DM组相比HOMA-IR有显著差异性(P<0.01);HOMA-β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HOMA-IR、HOMA-β在不同糖代谢结果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是评估糖代谢人群胰岛功能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正常糖耐量患者血清瘦素(Lep)水平,以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探讨其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①抽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30名和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糖耐量者30名为研究对象。②检测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PG)、血浆胰岛素(FINS)。③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瘦素水平。④结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用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评估基础胰岛素分泌;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和30 min胰岛素血糖差值的比值(ΔI30/ΔG30)评价胰岛素早期分泌。⑤分析瘦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一级亲属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INS)、HOMA-IR、Le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以对数HOMA-IR为因变量,体重指数(BMI)、瘦素、TG、TC、HDL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G和瘦素进入回归方程,当TG不变的情况下,对数HOMA-IR仍与瘦素显著正相关。③以对数HOMA-β为因变量同上做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仅瘦素进入回归方程,显示对数HOMA-β与瘦素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存在瘦素高表达,且瘦素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而与HOMA-β呈负相关,提示瘦素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王静  刘永煌  熊黎 《贵州医药》2006,30(7):597-59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特点。方法测定3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NS)和C肽,计算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以评价胰岛素抵抗,以HOMA-β和C肽作为衡量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与10例健康老年人的相应指标作对比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2型糖尿病组的FPG、FNS和HO-MA-IR明显升高,而C肽I、SI和HOMA-β明显下降,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同时可能伴有高胰岛素低C肽分离现象,提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是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及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29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为期约2周[平均(12.7±2.7)d]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或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比较治疗前后8:00、16:00、24:00患者的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24 h尿总皮质醇(UTC)水平,血糖[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G)]、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糖负荷后早相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I30'/△G30').结果 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患者8:00、16:00、24:00血浆皮质醇水平[分别为(508±188)nmol/L、(170±96)nmol/L、(40±29)nmol/L]及24 h UTC[(956±410)nmol/24 h]与治疗前[分别为(609±260)nmol/L、(291±167)nmol/L、(94±98)nmol/L和(1 488±727)nmol/24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时点血浆ACT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FPG、2 hPG、TC、TG、LDL-C、hs-CRP水平及HOMA-IR[分别为(7.1±1.2)mmol/L、(18.9±2.9)mmol/L、(3.9±0.9)mmol/L、(1.3±0.6)mmol/L、(2.2±0.7)mmol/L、(1.0±1.1)mg/L、(1.8±1.3)]较治疗前[分别为(12.9±3.0)mmol/L、(27.0±5.2)mmol/L、(4.9±1.3)mmol/L、(3.2±3.7)mmol/L、(2.9±1.0)mmol/L、(2.6±2.8)mg/L和(3.7±3.5)]降低,而HDL-C水平及HOMA-β、△I30'/△G30'[分别为(1.16±0.30)mmol/L、(38±27)和(2.3±2.4)]较治疗前[分别为(1.04±0.29)mmol/L、(17±16)和(1.0±1.1)]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初诊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和胰岛分泌功能,缓解胰岛素抵抗,有效降低血、尿皮质醇水平,促进HPA轴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邢丽岩  周福荣 《首都医药》2009,16(14):40-41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控制血糖的治疗方案对初诊断Ⅱ型糖尿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105例初诊断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口服药物治疗组和胰岛素治疗组,胰岛素使用双相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晚餐前皮下注射,口服药物使用常规降糖药物,均观察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1、2h血糖(1h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Ins)、C-肽(C-P),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结果胰岛素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Ins)、C-肽(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较口服药治疗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初诊断Ⅱ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尽快使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减轻胰岛素抵抗,恢复胰岛β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