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血流流变学指标。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0%、70%,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5);在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等血流流变学等指标方面,同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差异不显著且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则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疗效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流流变学指标,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2016年5月—2018年7月收治的急性眩晕患者中抽取8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40例接受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另40例接受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观察比较2组治疗状况,如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60%,数据差异较大(P0.05)。治疗前,2组血流变化指标比较,数据差异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比黏度、低切和高切全血黏度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治疗前,2组血流速度和纤维蛋白原比较,数据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基底动脉、右椎动脉、左椎动脉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眩晕,可显著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高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63例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两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疗后血液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有明显下降。结论: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联合疏血通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缺失症状和体征,同时能降低血粘、血脂及纤维蛋白原,对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止晕汤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两组均给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疏肝健脾止晕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眩晕消失时间、头痛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监测值、血液流速,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眩晕消失时间、头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监测值、血液流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胞磷胆碱钠胶囊联合疏肝健脾止晕汤治疗颈源性眩晕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宣方杰  王碧浪 《新中医》2024,56(9):41-45
目的:观察天麻素联合胞磷胆碱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 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PCIV 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联合组54例。2组均接受常规干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干预 治疗基础上给予胞磷胆碱钠胶囊口服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4 d。 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眩晕评定量表评分系统(DARS) 评分、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 评分、脑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红 细胞比容(Hct) ],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78.00%(P< 0.05)。治疗后,2组DARS评分与DHI-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DARS评分与DHI-S评分 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右侧椎动脉平均 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右侧椎动 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V、HSV、LSV及Hc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 且联合组PV、HSV、LSV及Hct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天麻素联合胞磷胆碱治疗PCIV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能通过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而缓解 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胞磷胆碱钠胶囊联合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胞磷胆碱钠胶囊和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计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良Rankin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61%,对照组为75.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胞磷胆碱钠胶囊联合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脑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学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临床资料92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6例在低分子肝素钙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滴治疗,观察2组治疗7天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治愈率82.6%。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9.283,P0.05)。经过7 d治疗后,2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均有效下降,且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可有效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降糖、调脂、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57例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5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周后,比较2组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肾功能[血肌酐(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改善情况,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23%,对照组有效率77.1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L-6、TNF-α、hs-CRP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IL-6、TNF-α、hs-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Cr、BUN、β2-MG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r、BUN、β2-MG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有助于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抑制炎性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21,(5)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对高血压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疗程14 d。检测临床疗效、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血脂指标(TC、TG、HDL-C、LDL-C)、血清指标(Hcy、hs-CRP)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TC、TG、LDL-C、血清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HDL-C更高(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可安全有效地改善高血压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Hcy、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王丽英  牛金茹 《新中医》2007,39(11):23-2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2组均给予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同时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为68.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评分下降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则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杨鸿菲  陈宇翔  谢蔚 《新中医》2015,47(11):101-102
目的:观察颈复汤联合西比灵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脑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将颈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使用西比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颈复汤,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脑动脉血流量的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2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复汤联合西比灵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好,可以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脑血管血流量,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普通针刺联合手法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急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普通针刺联合手法治疗,并从疗效观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评价,观察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等实验室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针刺联合手法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急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不失为一种方便、简捷、安全、经济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调冲消癥方联合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调冲消癥方联合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治疗。统计对比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变化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冲消癥方与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联合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显著,可缩小子宫及肌瘤体积,并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8例PTCA术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采用疏血通注射液8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32例采用丹参注射液10 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2组均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心绞痛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6.1%,对照组总有效率65.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频率,延长发作间期,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及降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高切黏度和血细胞比积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疗效确切,且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朱建波  顾红红 《新中医》2017,49(4):97-100
目的:观察止痛化癥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证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钠及替硝唑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止痛化癥胶囊。2组均用药14天。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下腹痛、腰骶痛、经量多及带下量多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的4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ib、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及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的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CRP、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9.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痛化癥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证,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CRP、TNF-α水平,治疗效果优于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天麻钩藤汤对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缺血性眩晕患者68例,随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血塞通注射液0.5 g,每日1次,甲磺酸倍他司汀6 g,每日3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天麻钩藤汤,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液黏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液黏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较低(P0.05)。结论天麻钩藤汤治疗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较好,且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天麻破壁饮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VBI所致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天麻破壁饮片冲服,2组均治疗14天。对比2组临床疗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Vm)、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Vm均较治疗前提升(P 0.05),治疗组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Vm提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组3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天麻破壁饮片联合西药治疗VBI所致眩晕可提高疗效,调节脑动脉血流,降低血液黏稠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治疗;治疗组56例予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ADL)变化,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TC、TG、LDL-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HDL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AD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8.2%,对照组总有效率8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疏血通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长春西汀静滴。记录2组治疗前与治疗15 d后血液流变学、炎症指标水平,评估认知功能、生存质量,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15 d后全血比高切黏度、全血比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15 d后认知功能评分(MMSE)、生存质量(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疏血通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特性,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肝阳上亢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次序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基础治疗,同时口服天麻钩藤饮煎剂,治疗组另加用苦碟子注射液。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评分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除全血黏度(高切)外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