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评估综合干预措施对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维持率的作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的原则,我们将美沙酮门诊符合条件的73名在服人员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美沙酮维持治疗服务和基本的激励措施,干预组在接受常规美沙酮维持治疗服务和基本的激励措施的同时,还接受包括医护人员、戒毒社工及家属提供心理-社会干预服务在内的综合干预措施,分别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时观察两组维持率及脱失率的情况,评价其干预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时的维持率分别为91.9%、75.7%、64.9%、56.8%、54.1%、48.6%和97.2%、91.7%、88.9%、86.1%、83.3%、77.8%,从第6个月开始,干预组的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针对性地采取包括心理-社会干预服务在内的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服药人员依从性,降低脱失率,提高服药率,提高维持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取综合干预方法使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保持率增加,降低脱失率。方法:调查对象选自北京市朝阳区第三医院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自2008年12月开诊以来至2011年6月收治在治的115名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采用描述性研究及队列研究分析方法,对115例患者的综合干预活动及效果进行研究。结果:研究共调查115名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至研究结束时共计95名患者继续接受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率为82.61%。三次生存质量比较结果表明:综合干预美沙酮维持治疗12个月的患者生存质量较高,其次是综合干预美沙酮维持治疗6个月的患者,最后为综合干预美沙酮维持治疗<1个月的患者。通过首诊干预、进行小组活动及心理咨询提高了患者的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论:综合干预提高了维持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美沙酮维持治疗偷吸原因调查及针对性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偷吸海洛因的原因,评估针对性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在治疗期间尿检阳性或自述有偷吸行为的120例门诊维持治疗患者进行偷吸原因调查;同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予以针对性干预+美沙酮维持治疗,对照组仅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家庭功能和维持治疗情况,评估针对性干预的疗效。结果:心理因素、毒友引诱、身体不适是造成偷吸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所改善,治疗依从性和服药率有所提高。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偷吸毒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偷吸原因干预可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采用基线和随访调查,对脱失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7年12月至2009年2月共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418例,其中脱失317例,占75.8%.脱失原因主要有:累计超过7天未来门诊服药,被取消资格,占81.7%;因吸食海洛因或违法犯罪等被公安部门强制戒毒或劳教、判刑等处理,占18.3%.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脱失率非常高,如何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依从性,今后仍然是社会学和医学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采用基线和随访调查,对脱失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7年12月至2009年2月共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418例,其中脱失317例,占75.8%.脱失原因主要有:累计超过7天未来门诊服药,被取消资格,占81.7%;因吸食海洛因或违法犯罪等被公安部门强制戒毒或劳教、判刑等处理,占18.3%.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脱失率非常高,如何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依从性,今后仍然是社会学和医学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6.
992例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脱失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服药过程中脱失人员的综合分析,了解脱失的原因。方法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自愿来美沙酮参加维持治疗病员1525例,脱失992例,占服药人数的65.05%。结果①因吸食海洛因或违法犯罪被公安强制戒毒或劳教者105例,占脱失人员的10.58%;②不明原因终止服药(包括未服或死亡)866例,占脱失人员的87.30%。因其他原因被门诊剔除者21例,占脱失人员的2.12%。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中;不明原因的脱失者占脱失人员的87.30%,在入组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着多方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有利于提高服药人员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期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服药人数;探索可行的艾滋病病人转介机制及门诊合并艾滋病感染者的管理制度。方法:对2007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在门诊参加维持治疗的病人,采取以下措施:实行有关激励机制、开展小组活动、同伴宣传和多部门协调,分析措施实施后服药人员的保持率、自愿咨询检测率及行为学指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门诊年收治人数由原来202人增至318人;接受抗病毒治疗人数由原来5人增至30人;门诊服药人员年维持率由50.2%提高至76.8%;HIV确诊率由45.5%提高至98.0%;CD4检测率由40.3%提高至96.0%;尿吗啡阳性率由35.4%下降至19.3%,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美沙酮门诊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及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干预活动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尤其能提高HIV阳性的治疗覆盖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武汉市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社会支持状态,分析社会支持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者依从性的影响,为制定地区性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在武汉市3个主城区共5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参加治疗的600名海洛因成瘾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社会支持评估量表(SSRS)以及自制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患者的社会支持以及美沙酮维持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患者中,年服药率75%以上组社会支持评分明显高于年服药率75%以下组;一年内尿检阳性次数0次组社会支持评分高于一年内尿检阳性次数0次以上组;一年内复吸次数0次组社会支持评分高于一年复吸次数0次以上组;女性组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高于男性组。结论:社会支持对于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服药率、减少复吸、提高治疗依从性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应该加强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社会支持力度,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操守率,减少复吸。  相似文献   

9.
117例美沙酮维持治疗情况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及依从性。方法: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部分坚持治疗,且愿意回答问题的患者进行美沙酮维持治疗情况调查;对脱失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5年6月-2006年6月共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117例,其中脱失38例,占32.5%。脱失原因主要有:因吸食海洛因或违法犯罪等被公安强制戒毒或劳教、判刑等处理,占81.6%;累计超过15d未来门诊服药,被取消资格,占15.8%。67例坚持治疗者接受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服药后100%的人恢复了正常生活;92.5%有复吸海洛因的欲望,但37.3%没有复吸行为发生;71.6%认为维持治疗的最佳剂量是40-59mg.d-1;62.7%认为应根据治疗者目前经济状况确定治疗价位。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明确,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复吸和违法犯罪是主要的脱失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利于延长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四川省两个地区美沙酮维持门诊病人脱失相关因素,并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以提高维持率,降低脱失率。方法:使用《海洛因依赖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表》对200例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病人进行调查,按入组单双号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干预,药物维持剂量调整,心理辅导、同伴教育、小组活动、家访等综合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美沙酮维持治疗,每两周对两组人员进行一次稽延性戒断症状评价,6个月后比较两组脱失率及保持率。结果:对5次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分数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研究组在治疗开始后2周、4周、6周、8周的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分数均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周的稽延性戒断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6个月后研究组及对照组的脱失率分别为7%和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对美沙酮维持门诊病人预先进行相关危险因素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物维持和社会心理康复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能降低脱失率,提高保持率,最终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美沙酮维持治疗合并心理行为干预对阿片类物质依赖者的治疗效果、就业的影响。方法将146例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间干预治疗前后对患者尿吗啡检测、脱失、就业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比较,治疗前后尿吗啡检测、脱失、就业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美沙酮合并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对提高患者尿吗啡检测率、降低脱失率、提高就业情况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中,服药依从性高低直接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治疗率和维持率,分析服药依从性不良原因,以利于提高门沙酮门诊的维持率。方法:参照“国家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手册”中基线和随防调查表加以修改,采用问题调查方法,由患者填写或医师询问患者后填写。结果:药物依从性不良主要集中于无业、文化程度低、社会支持程度低、多药物滥用和采用注射吸毒者、吸毒时I".-1长、日吸毒量高的患者。结论:为提高受治者服药依从性,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综合效果,促进受治者回归社会,美沙酮门诊应对患者提供各种综合服务及多种形式的干预,发挥门诊、家庭、社区的协同作用,加强对受治者的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服务,帮助受治者选择正确的行为,增强受治者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使他们的家庭功能、社会功能康复,发挥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脱失情况及干预对策。方法:通过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管理系统及门诊病历档案,对177例脱失患者采用上门随访、电话回访及公安摸底排查等方式,对脱失治疗的主要原因进行描述性的分析。结果:强制戒毒或劳教、自认为戒断、主动退出;与毒品无关的违法犯罪、外出工作等是受治者脱失的主要原因。结论: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心理行为干预和多层面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完善的社区康复体系是降低脱失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同伴教育在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中的效果,以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为平台,建立同伴教育机制,加大病人对艾滋病、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力度,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病人对药物滥用知识、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有所提高,更多的病人能够参与门诊的激励机制和各种同伴教育小组活动,医患关系得到改善,维持治疗的依从性得到了提高、脱失率降低。在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中引入同伴教育机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新入组服药人员对美沙酮长期维持治疗的认知,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MMT服药人员脱失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从白云等三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新入组治疗者中招募的符合研究要求的病例,共288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招募对象进行一对一面对面调查。结果新入组服药人员对MMT的期望较高,但认知存在一定误区。在MMT知晓上,除81.2%服用美沙酮期间同时吸毒会对身体造成很大损害外,93.0%认为美沙酮对身体有损害,治疗期间能少服还是尽量少服;91.2%认为美沙酮维持治疗是帮助他们戒毒;88.5%不认可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美沙酮;78.0%只回答正确五题中的一题或全部没有答对。结论MMT门诊应采取有针对干预措施,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对新入组服药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普及美沙酮维持治疗知识,减少服药人员治疗脱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及依从性。方法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部分坚持治疗,且愿意回答问题的患者进行美沙酮维持治疗情况调查;对脱失治疗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7年9月~2010年6月共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180例,其中脱失56例,占32%。主要脱失原因有:因复吸海洛因被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或违法犯罪劳教、判刑等共处理43例,占脱失总率的76.8%。连续7d或累计超过15d无正当理由,无故不来门诊报道、服药的,被取消资格13例,占脱失率的22.2%。124例美沙酮坚持治疗者接受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服药后98%的患者恢复了正常生活。有94%的维持治疗者有复吸海洛因的欲望,只有64%的维持治疗者没有复吸行为发生。在97名自愿填写调查问卷的患者中,75.9%的治疗者认为维持治疗的最佳剂量是50~65mg。79.5%的患者认为应根据治疗者目前经济状况确定治疗价位。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违法犯罪和复吸海洛因是主要脱失治疗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丁丙诺啡辅助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方法:对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因客观原因不能进行美沙酮治疗给予丁丙诺啡替代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分别高22.5%和19.16%,降低脱失,脱失率低15%,能杜绝使用其他非法药(毒)品。结论:在维持患者因客观原因不能服用美沙酮时,丁丙诺啡辅助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尿吗啡阴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多次脱毒失败病人脱失的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降低美沙酮维持门诊治疗点的脱失率,有效防止复吸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海洛因依赖相关因素调查表对四川省成都及乐山地区两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两次以上脱毒失败的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调查,保持每两周随访一次6,个月后将尚在维持治疗及脱失的人员分为两组,用Cox生存回归方法分析治疗脱失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戒药次数越多,最大使用量越大者脱失率越高。结论:既往戒药次数多,曾经使用毒品量较大的成瘾者容易脱失,建议门诊事先对病人进行评估,对具有危险脱失因素者进行针对性地干预,坚持随访,降低脱失率,防止复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不同阶段进行心理支持对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效果.方法:在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引入心理支持,在入组前、引入期和维持治疗期等不同阶段为受治者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同时进行同伴教育的心理支持.结果:受治者改变了对药物维持治疗的认识与态度,恢复正常的生理、社会功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脱失率.结论:在不同阶段提供心理支持能够改变受治者的高危行为和恢复其各种功能,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探索如何为戒毒人员提供更好的综合治疗獉獉方法,以降低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复吸率。方法:选取武汉市三个主城区的3家美沙酮维持治疗点采用数字表獉獉抽样法,随机抽取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最终研究组纳入253名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对照组纳入240名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研究组在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为期1年的心理干预,并采用社会支持量表、Mosiky服药依从性量表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调查分析,最后对两组患者随访后依从性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最终研究组有205名(81. 03%%)患者完成随访,对照组中最终有170名(70. 83%)完成随访;研究组在随访獉獉时主观社会支持评分、客观社会支持评分、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依从性评分较入组时均出现显著提升,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提升美沙酮维持治疗服药依从性及社会支持能力,帮獉獉助患者更好的维持治疗,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