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河南省某医院于2017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比较2组患者干预6个月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时,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时,2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中躯体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时,2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中躯体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健康知识水平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2.
音乐疗法在产前焦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音乐疗法在产前焦虑中的作用.方法:2006年1~12月入院68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疗法.应用焦虑(SAS)自评量表评定孕妇音乐治疗的效果.结果:进行音乐治疗前两组的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音乐治疗后的焦虑评分低于音乐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音乐治疗前后的焦虑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治疗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音乐在减轻孕产妇的焦虑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音乐干预同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和卫生宣教相结合,对患者实行整体护理,满足患者的需要,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心理干预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评分阳性的待产妇100例随机分为焦虑-心理干预组(n=50)和焦虑-常规护理组(n=50),评分阴性者设为对照组(n=50),观察3组产妇产前、产后焦虑评分及分娩质量.结果 3组产妇产前评分对照组(45.4±3.2)最低(t=3.588,P<0.05),而焦虑-心理干预组(55.8±4.2)、焦虑-常规护理组(54.9±3.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3,P>0.05);经不同干预方式后,3组产妇产后评分焦虑-常规护理组(52.7±4.6)评分最高(t=4.508,P<0.05),而焦虑-心理干预组(43.7±5.2)和对照组(44.8±4.5)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95,P>0.05);3组中,焦虑-常规护理组剖宫产率(χ2=15.442,P<0.05)、产程延长发生率(χ2=7.008,P<0.05)和产时出血量最高(t=5.736,P<0.05),而母乳喂养率最低(χ2=10.053,P<0.05),焦虑-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降低产妇焦虑,改善分娩质量,缩短产程,减少产时出血量,促进母乳喂养,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使焦虑的产妇达到和正常产妇相同的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4.
比较不同健康教育方法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肝硬化腹水患者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商丘市立医院诊治的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健康教育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心理韧性、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健康调查简表(SF 36)及心理弹性量表(CD RIS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F 36及CD RIS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结论 对于长期行院外治疗的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延续性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采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我院从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了210例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治疗后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11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系统性规范化心理干预处理3个月,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3个月前后心理状况的差异程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初入选时,两组之间的心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性心理干预处理3个月后,我们观测到观察组患者的焦虑(SAS)评分以及抑郁(SDS)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容易发生焦虑抑郁的情绪,需要医护人员及时的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临床医务人员应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对食管扩张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200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50例行食管扩张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均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且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较为明显,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护理后评分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护理满意率达到90.7%,而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食管扩张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更多应用.  相似文献   

7.
易玉珍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832-1832
目的 创伤骨折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及其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将2010年8月--2012年8月入住我院的60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分.结果 对照组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与SDS评分分别为(47.25±11.39)分、(49.33±12.97)分,护理干预后二者得分分别为(42.31±10.22)分、(44.56±11.00)分,本组护理干预前后SAS与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与SDS评分分别为(47.29±11.44)分、(49.55±12.34)分,护理干预后二者得分分别为(35.66±8.38)分、(36.17±9.02)分,本组护理干预前后SAS得分与SDS得分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且较对照组护理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骨折患者有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应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对刨伤性骨折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92例有焦虑情绪的创伤性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个性化心理干预;采用SAS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状态.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个性化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创伤性骨折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心理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9.
谢秋燕 《现代保健》2012,(31):60-61
目的:分析门诊烧伤换药患者焦虑情绪状况和相应的护理效果。方法:笔者筛选2011年3-12月本院门诊烧伤换药的患者280例,所有患者按照就诊的单双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门诊烧伤换药的患者,给予实施常规换药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前述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所有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前焦虑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焦虑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烧伤换药患者由于常伴有焦虑情绪,有效地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有利于烧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心理护理组(对照组)和心理护理加音乐疗法组(实验组)。观察2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的变化,术前、手术结束Zung焦虑评分以及术中发生不适的例数。结果实验组术中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前Zung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手术结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疼痛不适9例,占15%;对照组术中疼痛不适25例,占41%。结论音乐疗法可消除患者术中的焦虑,减轻疼痛不适,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