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是近代医学发展中治疗不孕症的高科技手段。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具有特殊的社会心理特点,在不同时期有着特征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治疗结局。本文综述了不孕症患者在IVF-ET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护理研究进展,旨在寻找更佳的心理护理方法,以提高不孕症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微小RNA-155(miR-155)、微小RNA-21(miR-21)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对RIF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治疗的反复种植失败不孕症患者40例为RIF组,同期IVF-ET后妊娠成功患者4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均在IVF-ET前一月经周期黄体中期采集子宫内膜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miR-155、miR-21水平;取外周静脉血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水平。在胚胎移植日行阴道B超检测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即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子宫内膜厚度(Em)。Pearson法分析RIF患者子宫内膜miR-155、miR-21水平与炎症因子及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RIF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IF组子宫内膜中miR-155、miR-21表达水平、血清中TNF-α、IL-6、IL-1β水平及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PI、RI均升高,Em降低(均P0.05)。RIF组患者子宫内膜miR-155、miR-21与TNF-α、IL-6、IL-1β、PI、RI呈正相关(P0.05),与Em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F-α、IL-6、IL-1β、PI、RI及Em既不是危险因素也不是保护因素(P0.05),miR-155、miR-21是影响IVF-ET妇女发生RIF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RIF患者子宫内膜中miR-155、miR-21水平升高,可能作为潜在的诊断RIF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宫腔灌注对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生殖中心接诊的80例RIF不孕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观察组在胚胎移植前分离自体PBMCs并行宫腔灌注,对照组不进行PBMCs宫腔灌注。检测观察组宫腔灌注前后宫腔液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比较两组子宫内膜细胞培养液中的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整合素αvβ3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与宫腔灌注前相比,观察组宫腔灌注后宫颈管内分泌物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升高(355.85±65.74 ng/L比94.80±16.69 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降低(14.29±1.78 ng/L比17.20±1.86 ng/L)(P0.05)。两组D1、D3日培养液中LIF、整合素αvβ3水平无差异(P0.05),观察组D5日的LIF及整合素αvβ3水平均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胚胎种植率(32.5%比12.5%)、临床妊娠率(52.5%比27.5%)有差异(P0.05),流产率(5.0%比0)无差异(P0.05)。结论:RIF不孕症患者在胚胎移植前行自体PBMCs宫腔灌注能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机体Th1/Th2免疫平衡,提高胚胎种植率及妊娠成功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正>不孕症患者数量的增加使得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飞速发展,现胚胎移植技术及促排卵方案不断改进与完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妊娠成功率已提高至40%~60%[1],其中高龄女性IVF-ET成功率明显低于年轻女性[2]。由于IVF-ET过程中患者需经历降调期、多次进行超促排卵及人工取卵操作,会导致肾中精气受损,优质卵泡数量减少,IVF-ET助孕结局仍较差。  相似文献   

5.
<正>反复移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是指接受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或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ntra 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助孕的不孕症女性在移植一定数量的优质胚胎后仍未获得临床妊娠或胚胎着床。RIF定义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目前较为公认的RIF定义为40岁以下女性接受不少于3个周期的新鲜或冻胚移植,或移植优质胚胎4枚以上未获得临床妊娠[1]。RIF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难题。在IVF-ET中RIF的发生率为5%~10%[2]。针对RIF,学者们通过改善宫腔环境、增加内膜厚度及血流、调整免疫紊乱、缓解高凝状态,提高实验室技术、规范移植方案等手段试图提高RIF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但效果不理想;甚至有部分不明原因的RIF,尽管用了多种治疗手段仍未取得理想的效果[3]。故“单一靶点”的治疗方法不能满足RIF这类复杂异质性疾病的需求。由于中医药具有整体思维、辨证论治的特色,近年来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抗苗勒管激素(AMH)预测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月12月在本院进行IVF-ET的402例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IVF-ET术后妊娠结局分为临床妊娠组220例和未妊娠组182例。入院后检测血清维生素D、AMH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维生素D、AMH对不孕症患者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结局影响因素。结果:未妊娠组血清维生素D、AMH均低于临床妊娠组(均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维生素D、AMH预测患者IVF-ET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8、0.816,截断值分别为5.86ng/ml、15.10ng/ml,敏感度分别为93.2%、93.2%,特异度分别为54.2%、67.6%;血清维生素D联合AMH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9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3%、8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析显示,血清维生素D低、AMH低、受精率低、年龄大均为影响不孕症患者IVF-ET妊娠的因素(P<0.05...  相似文献   

7.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据统计,国外的发生率为育龄妇女的10%~25%,随着助孕技术和生殖内分泌学的飞跃发展,其治疗成功率不断提高.令人困惑的是,有近15%~20%的不孕妇女最终找不到确切病因[1],而且作为治疗不孕症最终手段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其妊娠成功率也只有12%~35%,并随着年龄的增高而下降.这些现象使人们对不孕症患者着床方面的缺陷越来越重视.通过对原因不明不孕患者黄体功能的监测,探讨两者之间有无内在联系,为寻找不明原因不孕症的病因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所致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5年3月,东南大学(徐州)生殖医学研究所收治的144例输卵管积水所致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对输卵管造口成功者,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是否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对输卵管造口失败者,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是否切除积水输卵管,并均进行IVF-ET治疗。所有患者临床治疗结束后电话随访3年,了解患者妊娠情况。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对不同病变范围及不同治疗措施的4种情况下,不孕症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原发性不孕患者比例)及临床妊娠率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与所有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本研究144例不孕症患者中,输卵管造口术成功为95例,44例自愿接受IVF-ET治疗;输卵管造口术失败为49例,均接受IVF-ET治疗,自愿选择切除积水输卵管者为15例。②输卵管造口术成功而未接受IVF-ET治疗的51例不孕症患者中,单侧与双侧输卵管积水者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3% vs 12.5%,χ2=0.000, P=1.000)。③输卵管造口术成功,并且接受IVF-ET治疗的44例不孕症患者中,单侧输卵管积水者临床妊娠率(72.7%),显著高于双侧者(36.4%),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7,P=0.015)。④输卵管造口术失败而接受IVF-ET治疗的49例不孕症患者中,保留与切除积水输卵管者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 vs 26.7%,χ2=2.474, P=0.116)。⑤接受IVF-ET治疗的93例不孕症患者中,输卵管造口术成功者的临床妊娠率(54.5%),显著高于失败者(12.2%),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83,P<0.001)。 结论对于输卵管积水所致不孕症,尤其是单侧输卵管积水者,宜采用输卵管造口术,并接受IVF-ET治疗。是否切除积水输卵管,可能对输卵管造口术失败后接受IVF-ET治疗的输卵管积水所致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是治疗不孕不育的有效手段,有部分患者经历多次胚胎移植仍未能获得妊娠,称为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1]。RIF尚无统一的定义,多数研究报道RIF定义为移植优质胚胎≥3次或者累积移植≥10个胚胎仍未妊娠[2]。在IVF-ET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在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病耻感、生活质量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2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辅助生殖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588例,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女性不孕症患者耻辱感(病耻感)量表(ISS)及生育生活质量问卷(Ferti Qol)进行调查,使用SPSS 17. 0软件分析其病耻感、生活质量及相关性。结果 588例不孕症患者的病耻感总分为(62. 59±21. 58)分,生活质量总分为(63. 64±13. 72)分。不同宗教信仰、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保险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不孕年限、不孕病因是否确诊、不孕症治疗史、既往IVF-ET周期数、不孕类型对IVF-ET治疗期不孕症患者的病耻感或生活质量有影响(P0. 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病耻感总分和各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成负相关(P0. 05)。结论处于IVF-ET治疗期的不孕症患者的病耻感会影响其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加强对IVF-ET治疗阶段不孕症患者的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卫生干预对不孕症妇女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同阶段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对920对夫妇的1320个周期的IVF-ET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VF-ET治疗前的不适与妊娠率较低相关联,而且还可能使治疗终止率增高,降低治疗成功率,做好卫生宣教和心理护理,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思想压力,恢复自信,主动配合治疗,增加治疗成功的机会。结论精神卫生治疗是不孕治疗整体重要组成部分。卫生宣教及心理护理对IVF-ET治疗的成功率有重大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据统计.国外的发生率为育龄妇女的10%~25%,随着助孕技术和生殖内分泌学的飞跃发展,其治疗成功率不断提高。令人困惑的是,有近15%~20%的不孕妇女最终找不到确切病因,而且作为治疗不孕症最终手段的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其妊娠成功率也只有12%~35%,并随着年龄的增高而下降。这些现象使人们对不孕症患者着床方面的缺陷越来越重视。通过对原因不明不孕患者黄体功能的监测,探讨两者之间有无内在联系,为寻找不明原因不孕症的病因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不孕症为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应用为女性不孕症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高效治疗手段。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子宫内膜微环境的作用至关重要。经超声检查发现宫腔内出现无回声区,子宫内膜线分离即可诊断宫腔积液,其对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尚存争议。IVF-ET过程中宫腔积液多见于合并输卵管积液、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宫腔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腔镜-B超联合输卵管插管诊治女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宫腔镜-B超联合输卵管插管诊治的395例女性不孕症进行14~26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的妊娠率、宫外孕发生率及最后结局。结果:395例患者输卵管疏通率71.00%,术后平均受孕时间(6.26±4.62)个月,术后妊娠率27.00%,自然流产率14.00%,宫外孕发生率3.87%。结论:宫腔镜-B超联合输卵管插管作为女性不孕症的初筛方法至少可以使1/4的女性不孕症患者避免腹腔镜手术或IVF-ET而获得妊娠;另外可以筛选出双侧输卵管伞端粘连及盆腔粘连的不孕症患者接受宫-腹腔镜手术;筛选出双侧输卵管严重堵塞或原因不明或男方因素的不孕症患者接受IVF-ET。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ERA)对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231例胚胎RIF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71例接受ERA的RIF患者,根据ERA结果分别纳入种植窗(WOI)位移组(n=68,发生WOI位移)及WOI正常组(n=103,WOI未发生位移);将拒绝进行ERA的60例RIF患者纳入对照组。WOI位移组中,根据患者ERA检测的WOI结果,确定其采取个体化胚胎移植(pET)时间;另2组患者按照内膜转化日后3 d或者5 d进行卵裂期或者囊胚期ET。采用方差分析及χ2检验,对3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ET情况及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经本院生殖伦理委员会通过(审批文号:XZZXYY-SZZX-20170918-002),并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结果 (1)本组171例接受ERA的RIF患者中,WOI位移率为39.8%(68/171),其中WOI推后者占98.5%(67/68)。(2)3组患者卵裂期和囊胚期平均移植胚胎数目和流...  相似文献   

16.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流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又称试管婴儿,其发展为不孕不育症的治疗开辟了新领域,但由于胚胎质量、低种植率、IVF-ET后的高流产率及早产等原因,到目前为止IVF-ET的抱婴儿回家率(takebabyhomerate)仍只能达到20%~30%左右,因此对IVF-ET后流产的高危因素的研究对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通过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助孕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中,部分患者合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且IR影响ART助孕结局,这可能是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的原因之一。本文就IR对辅助生殖助孕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IR引起的RIF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又称试管婴儿,其发展为不孕不育症的治疗开辟了新领域,但由于胚胎质量、低种植率、IVF-ET后的高流产率及早产等原因,到目前为止IVF-ET的抱婴儿回家率(take baby home rate)仍只能达到20%~30%左右,因此对IVF-ET后流产的高危因素的研究对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方颖 《医疗装备》2021,(3):84-85
目的探讨电磁波治疗仪联合行为干预对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应激激素水平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82例行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电磁波治疗仪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行为干预治疗,比较两组应激反应(血浆皮质醇浓度)、子宫内膜厚度、取卵数、优质胚胎率与临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血浆皮质醇浓度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取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磁波治疗仪联合行为干预可增加行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应激激素水平,提高临床妊娠率与优质胚胎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作用。方法将435例IVF-ET患者按确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IVF-ET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表"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妊娠率为51.47%,实验组妊娠率为62.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6例护理缺陷,实验组为零缺陷。对照组发生1例卵巢扭转,实验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IVF-ET患者制定并实施的健康教育路径,可有效减轻IVF-ET治疗妇女的焦虑程度,提升患者信任度,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操作失误,对提高妊娠成功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