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腺苷蛋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高龄产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及对肝功能、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在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9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高龄产妇为观察对象,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单独的腺苷蛋氨酸治疗,研究组产妇采用腺苷蛋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瘙痒程度、肝功能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产妇的瘙痒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前,两组产妇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清总胆汁酸(TBA)、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产妇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ALT、TBIL、TBA、A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终止妊娠时孕周、新生儿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高龄产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产妇肝功能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规律产检对高龄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海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高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孕妇是否进行定期产检分为研究组(118例)和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围产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膜早破、围产期感染、产后出血、晚期流产、剖宫产、难产、死胎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规律产检可明显降低孕妇围生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有效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各项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60例ICP患者为观察组,60例正常孕妇分别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的孕期临床症状、分娩方式、发生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的身体不良状况发生情况和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孕期出现瘙痒、黄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等状况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方式采用剖宫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方式采用阴道分娩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状况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低体质量率、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生后1 min、5 min、10 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P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可改变妊娠结局,应当重视各种症状和临床特征的监测,以及时对孕妇进行治疗,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导乐分娩镇痛在改善剖宫产瘢痕部位再次妊娠产妇妊娠结局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分娩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再次妊娠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接受导乐分娩镇痛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妊娠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妇的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分娩镇痛可有效改善剖宫产瘢痕部位再次妊娠产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减少产妇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减轻产妇分娩疼痛,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胆汁酸水平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9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血清及胎儿脐血胆汁酸水平及围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血清及胎儿脐血胆汁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胎儿脐血胆汁酸水平与孕妇血清胆汁酸水平呈正相关(r=0.982,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较低,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及早产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孕妇血清及胎儿脐血胆汁酸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可为评估围生儿结局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妇女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诊断标准将80例患者分为三组: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21例(A组),重度子痫前期36例(B组),重度子痫前期合并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23例(C组),对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转氨酶、胆红素等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其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心搏指数、血液黏稠度、外周血管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液黏稠度、外周血管阻力的比较中,C组患者高于A组和B组患者,在心脏指数、心搏指数的比较中,C组患者低于A组和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各个指标的组间比较中,均为A组高于C组,而C组又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胎儿生长受限和死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C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A组和B组患者,C组患者的胎儿生长受限和死胎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重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妊娠期妇女,要密切注意监测其围生期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以及相关的生化指标,根据妊娠期妇女的具体病情适量地控制其妊娠周期,在保证母婴安全的情况下选取合适的分娩时机结束妊娠,提高新生儿生存率以及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妊娠结局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45例为本研究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来我院正常分娩的45例产妇为本研究对照组,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妊娠结局,总结孕妇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以及所孕胎儿情况,对比两组产妇所产胎儿情况和妊娠剖宫产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早产、宫内死亡、宫内窘迫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妊娠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孕妇及胎儿均有较大危害,应及时对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孕期营养干预配合围产保健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临夏州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11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孕期营养干预,研究组产妇接受孕期营养干预配合围产保健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血压(DBP、SBP)、分娩期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BP、S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BP、SBP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研究组患者的分娩期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研究组患者早产、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宫缩乏力、剖宫产、产钳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研究组巨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孕期营养干预配合围产保健能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产妇的分娩质量,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熊去氧胆酸(UDCA)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探究ICP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该院就诊且确诊为ICP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施以传统地塞米松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方案,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熊去氧胆酸,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治疗前瘙痒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和治疗第5天试验组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TBA、ALT、AST治疗后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且试验组的治疗后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均P0.05);试验组的剖宫产人数、胎儿窘迫人数、羊水粪染人数和围产儿死亡人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孕妇产后出血量及孕妇分娩孕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效果和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均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导乐助产干预改善足月分娩产妇分娩疼痛及妊娠结局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分娩的216例足月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8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基础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导乐助产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妊娠结局及生理应激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产妇分娩疼痛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导乐助产干预可有效改善足月妊娠产妇分娩过程出现的疼痛,减轻分娩应激反应,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孕妇保健联合孕妇课堂健康教育在改善高龄孕妇妊娠结局和围生儿Apgar评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改善高龄孕妇妊娠结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固原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孕妇3 120例为研究对象,经入院检查,其中年龄35岁的高龄孕妇78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高龄孕妇早期检查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452例)和对照组(23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检查及健康知识普及,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孕期保健及孕妇课堂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妊娠结局及围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晚期流产、胎膜早破、子痫前期、围生期感染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巨大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大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难产率及死胎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早期对高龄孕妇进行孕期保健联合孕妇课堂健康教育能明显降低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可明显改善高龄孕妇妊娠结局及围生儿Apgar评分,有助于母婴分娩结局安全及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高龄产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及对产妇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16例高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联合组实施腺苷蛋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单用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妊娠结局、不良反应,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肝功能[总胆汁酸(TBA)、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 (IL-18)]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4周后,联合组ALT、AST、TBA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IL-18、TNF-ɑ水平及瘙痒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联合组剖宫产、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终止妊娠时孕周、新生儿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期间两组产妇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高龄产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给予腺苷蛋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确切,利于恢复肝功能,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减轻瘙痒症状,改善妊娠结局及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脐血流S/D评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围生儿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于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53例ICP产妇(ICP组)和46例正常产妇(对照组)围生儿结局进行观察。结果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胎儿窘迫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ICP组S/D值与新生儿Apgar评分呈负相关,其中与1min评分相关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5min评分无显著性(P<0.05)。结论脐血流S/D值对于预测ICP围生儿不良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各患者的产后出血、新生儿情况、Apgar评分和血清TBA值等指标。结果:53例产妇均痊愈出院。53例新生儿中,早产5例,早产率为9.43%;胎儿窘迫6例,占11.3%;新生儿Apgar评分8分8例占15.1%,9分11例占20.8%,10分34例占64.2%;产后出血6例,占11.3%。结论:在产前、分娩和产后分阶段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是降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母婴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使用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阴道助产术、剖宫产术。统计两组产妇发生胎儿窘迫的影响因素、新生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Apgar的评分结果。结果:对照组脐带缠绕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P0.05)。研究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徐璐 《现代养生》2024,(8):621-623
目的 探讨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在高危妊娠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新泰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高危妊娠产妇110例为研究对象。在年龄、孕周、合并症等基线资料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连续性助产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妊娠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且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与新生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出生后1min与5min的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危妊娠产妇中开展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可有效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并对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安全有积极保障作用,适合应用在高危妊娠产妇助产管理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脂、肝功能、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关联性,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106例,将72例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设为A组,34例轻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设为B组,另选取60例健康孕产妇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血脂、肝功能及雌激素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雌二醇(E2)、雌三醇(E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A组的TG为(4.69±0.99) mmol/L,TC为(8.31±0.79) mmol/L,LDL为(4.37±1.57) mmol/L,TBIL为(18.11±14.97)μmol/L,AST为(84.91±22.94) U/L,ALT为(85.63±24.91) U/L,E2为(80.81±11.95) ng/L,E3为(44.71±18.39) ng/ml,均显著高于B组,而HDL为(1.05±0.32) mmol/L,显著低于B组(P0.05)。TC、AST、ALT、E2水平升高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情越严重,血脂、肝功能、雌激素的异常越明显。TC、AST、ALT、E2水平升高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发生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及早干预,以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诊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瘙痒积分变化及瘙痒、黄疸消失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汁酸(TBA)均低于对照组,瘙痒积分(1.01±0.23)低于对照组的(1.95±0.27),瘙痒消失、黄疸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孕周比对照组长,剖宫产率27.5%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内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新生儿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的治疗效果优异,可使妊娠结局得到有效的改善,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152例ICP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组83例,重度组69例;随机抽取80例同期经阴道分娩的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比较妊娠结局。结果经阴道分娩产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发生率重度ICP组高于轻度ICP组和对照组(P0.05);轻度ICP组与对照组围生儿不良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ICP组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者比较,羊水粪染及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率高于阴道分娩产妇(P0.05)。结论轻度ICP患者可适当延长孕周,待产程发作后严密监测下经阴道试产,重度ICP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妊娠结局及胎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00例HBV感染产妇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100例HBV阴性产妇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产妇的肝功能指标,比较两组妊娠期及胎儿并发症发生率。根据HBV DNA检查结果将研究组分为高HBV DNA组和低HBV DNA组,比较其妊娠期及胎儿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总胆红素、 ALT、 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妊娠期及胎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高HBV DNA组妊娠期及胎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低HBV DNA组(P <0.05)。结论 HBV感染产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正常产妇,新生儿感染HBV的风险也更高,应加强干预措施,阻断母婴垂直传播,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