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膝关节外固定可调支具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并与单纯采用膝关节外固定可调支具治疗做比较分析。方法将96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膝关节外固定可调支具治疗的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采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对患者膝关节的疼痛、僵硬、功能是否丧失及总分等方面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WOMAC各项指标评分与治疗时间相关,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WOMAC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相较于单纯使用膝关节外固定可调支具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推拿结合膝关节外固定可调支具疗法在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过程中,缓解疼痛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外固定可调支具结合中医夹板治疗膝骨关节炎中所致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9月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治疗的146例老年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采用外固定可调支具结合中医夹板进行治疗,并对146例老年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外固定可调支具结合中医夹板治疗膝骨关节炎中所致的不良反应。结果 146例老年性膝骨关节炎患者总有效率为91.10%;患者治疗4周后WOMAC评分比治疗前明显更低(P0.05)。146例患者中,1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6.85%;经对症处理5天后,10例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全部消失。结论外固定可调支具结合中医夹板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显著,症状改善明显,但部分患者易出现不良反应,临床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6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以及单纯针灸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34例。采用骨关节指数评分(WOMAC)在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以及随访3个月的疼痛及功能状况进行评分,同时,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4.12%,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6.4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OMAC评分比较,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继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熏洗不仅可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及功能状况,而且可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醋瑞因、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对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1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人。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醋瑞因。连续治疗10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膝关节评分和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僵硬评分和功能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TNF-α、IL-17和Hs-CR水平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双醋瑞因、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可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其机制可能为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膝骨关节炎患者经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辅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汉中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骨关节炎患者159例,随机分为3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A组注射低浓度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实验B组注射高浓度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对照组注射安慰剂,均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1月及3月评价WOMAC评分,在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测膝关节滑液中的TNF-α、IL-1β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疼痛部分、僵硬部分、关节部分、WOMAC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疼痛部分、僵硬部分、关节部分、WOMAC总评分均有显著下降,实验B组下降较其余两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月、3月,疼痛部分评分实验B组与治疗后相比有显著下降(P0.05),而实验A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僵硬、关节部分评分实验B组无明显升高(P0.05),而实验A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WOMAC总评分三组患者都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组的升高程度相对其余两组较小(P0.05)。经过治疗,实验A组总有效率为86.8%,实验B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实验A组和B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均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A组与B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在治疗前测得关节滑液TNF-α、IL-1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治疗后关节滑液TNF-α、IL-1β水平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TNF-α、IL-1β水平实验A组与B组和对照组相比较低,且实验B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应用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可降低关节滑液中的TNF-α、IL-1β炎性因子,且较高浓度抗神经生长因子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6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以及单纯针灸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34例。采用骨关节指数评分(WOMAC)在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以及随访3个月的疼痛及功能状况进行评分,同时,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4.12%,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6.4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OMAC评分比较,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继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熏洗不仅可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及功能状况,而且可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对膝骨关节炎(OA)患者的软骨病变进行评价,研究细胞因子、WOMAC评分MRI软骨病变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43例OA患者行膝MRI软骨病变分级及完成WOMAC评分量表。依据MRI结果分为有滑膜炎组(102例)、无滑膜炎组(41例),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40例)。检测滑膜炎组、无滑膜炎组和对照组外周血细胞因子(IL-6、IL-10、IL-17和IL-23)水平。结果滑膜炎组IL-6、IL-17、IL-23水平明显高于无滑膜炎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OMAC评分滑膜炎组明显高于无滑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膜炎组外周血细胞因子和WOMAC评分与MRI软骨病变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 MRI对OA膝关节病变有较好的诊断作用;细胞因子(IL-6、IL-17、IL-23)在OA的软骨病变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对膝骨关节炎关节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膝骨关节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仅接受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KSS评分、WOMAC评分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膝关节评分及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膝关节评分及功能评分治疗后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WOMAC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僵硬评分及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僵硬评分及功能评分治疗后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TNF-α、IL-17、hs—CRP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观察组TNF-α、hs-CRP治疗后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PO.05)。结论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有助于改善膝骨关节炎关节功能,有可能是通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骨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上海市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骨关节炎患者244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数字评定量表和骨关节炎生活质量量表等对244例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同时将244例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n=122)和治疗组(n=122),对照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每周1次,连续治疗5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社区骨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71.24±15.17)分,得分指标为69.15%;绝经女性生活质量显著低于女性和男性(P0.05),中年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老年组和高龄组(P0.05),在婚者、家庭收入超过2 000元、工作强度一级、病程≤5年、WOMAC评估轻度和骨关节炎疼痛程度为轻度疼痛者显著高于其他者(P0.05);婚姻(离异或丧偶)、家庭收入2 000元以下、病程时间长、疼痛程度及骨关节指数均为骨关节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干预前比较,各时间段两组患者疼痛和Lequesnez指数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社区骨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应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刀松解,记录两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WOMAC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均顺利完成上述相应治疗,治疗前其WOMAC评分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WOMAC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改善(降低),研究组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更为理想,组间、组内数据对比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刀可显著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结合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治、外治等综合疗法,2组均以5周为1个疗程.采用Lysholm膝关节综合评分标准对两组治疗前后膝骨关节炎积分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2组患者的膝关节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但观察组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50例,良35例,优良率为94.4%(85/90)显著高于对照组84.4%(76/90),P<0.05.结论 玻璃酸钠结合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功能锻炼和中药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重庆市某医院收治的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电针联合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膝关节局部中药外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评分和Lequesne指数、膝关节活动度及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WOMAC各项症状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WOMAC膝关节疼痛、僵硬、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LKSS评分和Lequesne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膝关节LKS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Lequesne指数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功能锻炼和中药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明显缓解患者局部疼痛,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蠲痹汤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在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蠲痹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骨关节炎指数、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关节炎指数、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基础上联合蠲痹汤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康复治疗期间给予中医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曙光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评分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或不适、最大步行距离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P0.05)。结论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康复治疗期间给予中医干预可以有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临床疗效,从而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对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膝关节腔臭氧熏洗配合注射透明质酸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骨关节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单纯臭氧组和单纯透明质酸钠组,三组均为45例,比较联合治疗组、单纯臭氧组和单纯透明质酸钠组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WOMAC评分.结果:治疗后3个月联合治疗组WOMAC评分显著高于单纯臭氧组和单纯透明质酸钠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97.78%)显著优于单纯臭氧组(86.67%)和单纯透明质酸钠组(77.78%),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膝关节腔臭氧熏洗配合注射透明质酸钠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促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膝颗粒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随机将13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予丹膝颗粒治疗,治疗2周后,评估两组疗效、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平均包块直径变化、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变化和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白带量多、大便干结或便溏的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平均包块直径显著减小(P0.05),两组血清IL-2、IL-10及TGF-β1水平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丹膝颗粒能提高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炎症,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夹板外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8)。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和骨科手法复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石膏外固定,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夹板外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VAS疼痛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上,采用小夹板外固定的治疗效果优于石膏外固定,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ICB生物力学足垫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双侧KOA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下肢生物力学调整。两组常规康复治疗均每周治疗3 d、每天1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分析关节疼痛缓解程度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组经治疗4周后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疼痛改善情况治疗组较好(P0.05),对关节僵硬改善程度及日常活动能力未见明显差异(P0.05)患者治疗后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经治疗后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B生物力学调整对KOA疼痛、关节僵硬改善及日常活动能力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中对减轻KOA疼痛比常规康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塞来昔布对老年患者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54例膝骨关节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口服塞来昔布及常规护理,对照组另外采用物理因子治疗及运动疗法,治疗2周后采用疗效评定、VAS评分、WOMAC评分评估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关节肿胀及疼痛均较前改善,实验组有效率较药物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AS评分、WOMAC评分均较药物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塞来昔布可有效减轻老年膝骨关节炎的关节肿胀及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实施富血小板血浆(PRP)的价值及疗效评估。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5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法分组,其中对照组(27例)予以透明质酸钠注射,实验组(27例)予以PRP关节腔注射,比较两组疗效、疼痛得分、膝关节功能得分、WOMAC得分及膝关节液炎症因子等。结果 实验组有效合计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4周后的VAS得分明显降低,且实验组得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Lequesne得分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2周、4周后的Lequesne得分明显降低,且实验组得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WOMAC得分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4周后的疼痛、关节功能及僵硬等WOMAC得分明显降低,且实验组得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MMP-13、IL-1β及TNF-α等炎症因子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4周后的MMP-13、IL-1β及TNF-α指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指标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PRP关节腔注射的疗效显著,有助于减少膝关节炎症因子,减轻疼痛感,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