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154-157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联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心理及抑郁心理评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的S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的SD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显著降低。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各项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各项评分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0.00%,两组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及生活质量功能领域、症状领域评分的变化。结果心理护理干预组干预前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比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且心理护理干预组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组干预前的生活质量功能领域评分、症状领域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功能领域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显著升高,症状领域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显著降低,且心理护理干预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患者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术后焦虑、抑郁心理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有精神抑郁障碍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焦虑(SAS)和抑郁(SDS)评分,并采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负性心理,还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绞痛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心绞痛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和QOL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消除不良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丰顺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在护理前后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胃肠生活质量评分量表(GIQLI)对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护理前SAS、SDS以及GIQ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和GIQLI评分较护理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上述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手段,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社会支持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本院就诊的中晚期宫颈癌化疗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社会支持,两组均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SDS、S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5,P=0.023)。结论:综合社会支持可有效改善宫颈癌化疗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SDS评分及SS-QOL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S-QO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干预组患者的S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其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9):854-856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河南省荣军医院行Miles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4例,根据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4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措施,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自我评定量表(SAS)、抑郁自我评定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明显改善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151-15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心理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52.1±11.3)分、(51.3±15.2)分,干预后SAS、SDS评分分别为(32.5±11.5)分、(33.6±12.7)分,对照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53.2±12.7)分、(52.5±11.6)分,干预后SAS、SDS评分分别为(42.3±12.5)分、(41.3±13.8)分;干预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QO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QOL评分显著增加,与干预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干预后生活质量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尤其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干预组6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聚肌胞与消疣汤中西医联合应用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典型扁平疣患者1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聚肌胞与消疣汤和单纯以及消疣汤,治疗时间9-26d,平均治疗时间17.5d,观察时间为26d。结果:聚肌胞与消疣汤治疗扁平疣的患者皮损消失。总有效率为90.9%,单用消疣汤组总有效率为42.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聚肌胞是一种干扰素诱生剂,可诱导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它解病毒mRNA,抑制病毒蛋白质的翻译等。消疣汤有解毒凉血,清热泻火,化燥保津等作用。中西药结合应用,具有相互促进提高抑制病毒和抗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门诊确诊的6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评定,找出患者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心理疏导治疗。心理干预采用以个体为对象,以心理疏导为主。对治疗前后的SCL-90各因子分进行比较。结果:医院门诊糖尿病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是躯体化障碍(65.6%)、强迫(34.4%)、人际敏感(18.8%)、抑郁(54.7%)、焦虑(78.1%)、敌对(29.7%)、偏执(40.6%)、恐惧(34.4%)、精神病性(48.4%)。给予心理疏导治疗后可明显地改善患者的心理卫生问题,治疗前后SCL-90各因子分比较,躯体化障碍、抑郁、焦虑、恐怖有显著好转(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卫生问题,恰当的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情绪障碍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室间隔缺损的准确性,以及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的价值。方法运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室缺患者60例,并将超声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定位与手术完全符合的占93.4%,与手术定位有差异的占6、6%,超声对室缺口测值与手术结果对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彩超对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诊断安全、无创,可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准确的依据,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Communicating with the dy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Telling a patient that the outcome of his illness is not good, or even hopeless, requires sensitivity and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him in the setting of a hospital which is an unnatural environment divorced from family and friends. It is a task which must be taught and learned by doctors and nurse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