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患者女性 ,36岁 ,左颈部包块 10年 ,增长加快 3个月。入院检查 ,左颈部乳突下方胸锁乳突肌深面卵圆形肿块 5× 4×4cm大小 ,质地较硬 ,活动度较小 ,边界较清 ,压之不缩小 ,但能触及博动。MRI显示 :左颈总动脉分叉处包块 ,包绕颈总动脉分叉及颈内、颈外动脉起始部 ,导致分叉部增宽 ,动脉管腔受压。临床初步诊断为左颈动脉体瘤。经数日Matas试验 ,达到每次压迫阻断左颈总动脉 2 0分钟能耐受。于 2 0 0 0年 7月 16日行手术探查。全身麻醉 ,头部置冰帽 ,顺左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 ,向后牵开胸锁乳突肌 ,首先游离左颈总、颈内、外动脉 ,…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5岁。因颈右侧包块3月于1997年8月入院。体检:颈右侧胸锁乳突肌后缘中段有一2cm×2cm圆形包块,质偏韧、有轻压痛、表面光滑、不活动、与皮肤无粘连。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块。穿刺细胞学抽到淡黄色液体,查到泡沫细胞及淋巴细胞,未见癌细胞。甲状腺B超未见异常。术前诊断:颈部淋巴管瘤。在颈丛麻醉下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瘤体位于右胸锁乳突肌深面,颈内静脉中下外侧,边界清楚。切除后切开剖面为囊状,内有棕黄色囊液。术后病理:甲状腺转移癌。出院后经上级医院病理会诊后,二次入院手术。术中见甲状腺右叶下极…  相似文献   

3.
腮源性鳞癌是罕见的,国内尚未有报告,我院诊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62岁,农民,1980年6月因右颈部包块住院治疗。一月前发现左颈部有一包块,约杏核大小,不痛,逐渐增大,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来院要求手术。体查:左颈部胸锁乳肌中点深部可触及约2×2 cm大小包块,活动,质中等,表面光滑,压痛。其它浅表淋巴结不大。全身其余器官无异常,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临床拟慢性淋巴结炎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块位于颈深胸锁乳头肌中点,直径约2.5cm,表  相似文献   

4.
1978年6月~1991年10月我们行食管癌切除颈部食管胃单层宽边吻合术400例,现总结评价如下:1 临床资料 男280例,女120例.年龄35~72岁.食管上、中、下段癌分别为80、246、74例.左胸和左颈部切口340例,右侧三切口60例.2 手术要点 (1)经胸沿食管床向上游离食管至颈部.(2)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斜切口长约8~10cm,上至甲状软骨上缘.(3)经贲门关闭胃,于胃底最高点缝牵引线从颈切口将食管及胃底提出,避免有张力.(4)于食管拟切缘远端钳夹,先切断食管后壁肌层,多保留粘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癌的传统颈清术因切除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和副神经,术后可致颈部凹陷变形、斜方肌瘫痪、上臂运动功能受限等后遗症,因此,在不影响手术彻底切除的前提下施行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和副神经的功能性颈清术,得到较多人的赞同,尤其对儿童及青少年女性患者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病例 男性 ,6 9岁 ,以“左颈部肿块生长三年余”而就诊。入院询问病史 :三年前患者左颈部出现一小红斑的隆起 ,不久即为坚硬的丘疹样 ,当时不痛 ,不痒 ,未就诊 ;三年来肿块渐生长 ,其基底部又渐出现并排相似肿块。近半年来自觉肿块基底部隐痛 ,触及摩擦后剧痒 ,为明确诊治而就诊。查体 :于左颈部胸锁乳突肌中段前缘及皮肤表面可见五个并排竖起横行的肿块 ,尖端似火山口样 ,质地坚硬 ,基底相连、活动差。诊为“棘皮瘤”。在局麻下行梭形切除术 ,术中见肿物基底与颈阔肌浅层软组织关系密切 ,切除肿物及部分颈阔肌 ,保留胸锁乳突肌筋膜。病理…  相似文献   

7.
1985—1986年期间,应用经静脉数宇减影血管造影为3例颈动脉体瘤患者进行术前诊断,均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证实,报告于后。病例报告例1,男56岁,主因左颈部肿物23年,逐渐增大,于1985年12月21日入院。既往无结核及其他肿瘤病史。查体:轻度贫血貌,血压120/80mmHg。心律齐,心界不大,肝脾未触及。化验无异常。瘤科情况:左颈部肿物12×12×10cm,上界达乳突尖,下界至锁骨上3cm,内侧止喉结,外界斜方肌前缘。肿物实,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活动差,无压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4岁.因左颈部不适,发现肿块2月余,在当地医院检查疑为甲状腺肿瘤.于1991年4月9日入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良好.颈软,颈静脉不怒张.甲状腺不肿大,左侧胸锁乳突肌外缘扪及3cm×3cm肿块,质硬,活动度差,轻压痛,与甲状腺无明显关系.左锁骨上凹触及数个蚕豆大小淋巴结.双侧乳腺及腋窝无肿块,腹部(一).同位素扫描甲状腺正常.B超认为包块不均质,边界清楚,包膜完整,与甲状腺关系不大.钡餐造影(一),胸片(一).考虑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5岁,因发现左颈部肿块10 d入院.肿块无疼痛,不伴呼吸困难,无张口受限.查体: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左颈部隆起,皮肤无红肿及破溃;可触及肿块,约7 cm×4 cm,上界至乳突尖,下界至环状软骨下缘水平,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质硬,无压痛,表面欠光滑,边界清楚,较固定,不随吞咽运动;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0岁,因“颈左侧肿物10年”人院。患者10年前元明显诱因发现颈左侧上部出现一无痛性包块,元明显不适症状,未在意及治疗。2年前包块缓慢增大,曾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提示囊性肿物。现为进一步诊治,人住我科治疗。人院查体:颈左侧上段胸锁乳突肌前缘深面包块,大小约4.Ocm×3.Ocm×3.Ocm,类圆形,囊性质地,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 ,2 1岁。 9年前 ,因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Ⅱ级 )于当地医院行右侧附件切除术 ,未予化疗。术后 2年肿瘤复发 ,肿块位于腹主动脉旁 ,大小为 15cm× 10cm× 8cm ,腹水2 0 0 0ml,后行腹膜后肿块切除术。术后 4个月肿瘤再次复发 ,肿块位于腹主动脉分叉处 ,大小为 3cm× 2 .5cm× 2cm ,再次手术切除。并给予化疗 4个疗程。本次入院前 1个月 ,CT检查发现 ,腹主动脉分叉处有 4cm× 3cm× 3cm的肿块 ,包绕腹主动脉 ,而胸主动脉、肝、胰、脾、肾、盆腔等未见异常。术中探查 :肿块位于腹主动脉左侧及下腔静脉表面 ,其上端达左右髂总动脉分叉上 4c…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病人行手术切除,胸内胃代食管是一种常用术式,但术后出现胸壁切口疝尚未见报道。本院发现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65岁,住院号12582,因诊断“食管中段癌”于1988年10月行手术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左胸第六肋间入胸,保留肋骨)。术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饮食正常。术后二年偶然发现左胸背部切口疤痕下有一小包块,无压痛,收入院手术治疗。 手术所见:左胸壁原切口肋间有一约3×3×2cm包块,质软,界清,囊性感,包块基部与肋间切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术后同期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瓣填充修复对面部凹陷畸形的预防作用。方法:对40例腮腺肿瘤病人行肿瘤及腮腺浅叶或浅叶部分切除同期行胸锁乳突肌肌瓣填充修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创面愈合良好,手术腮腺区及颈部外形良好,颈部功能正常。结论:胸锁乳突肌肌瓣修复腮腺切除术后缺损能改善术后凹陷畸形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术后同期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瓣填充修复对面部凹陷畸形的预防作用.方法:对40例腮腺肿瘤病人行肿瘤及腮腺浅叶或浅叶部分切除同期行胸锁乳突肌肌瓣填充修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创面愈合良好,手术腮腺区及颈部外形良好,颈部功能正常.结论:胸锁乳突肌肌瓣修复腮腺切除术后缺损能改善术后凹陷畸形发生.  相似文献   

15.
艾毅钦  张林  唐翠芬 《癌症进展》2007,5(3):306-307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37岁,因鼻阻,上颚包块,粘膜溃破40天,双上颈肿块半月收住.查体,双鼻阻,左鼻腔可见灰白色肿物,质韧,左上颚较右侧明显丰满,表面不光滑,见点状溃破,未过中线,双上颈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最大位于左上颈胸锁乳突肌前缘3cm×2cm,质硬、活动度差.CT[20809]示左鼻腔软组织填塞,向鼻咽腔内突出,左上颌窦内侧壁受累、腔内软组织块影.左鼻腔取病检(014548):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于2001.09.17~2001.11.07行放疗,设双耳前野(上界:平颅底,下界:硬腭下1 cm,后果,平外耳孔前缘,前界:鼻尖外1 cm).  相似文献   

16.
患者大,31岁。因左颈部肿块复发一年多,于1991年1月17日入院。13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左颈部肿块,渐增大,3年后约红枣大小,在我院外科手术切除。病理诊断:颈动脉体瘤。近一年多,该处肿块复发,并迅速增大,再次要求住院治疗。体检:左胸锁乳突肌前缘扪及一搏动性肿块6×5×3.5cm,呈实质性分叶状、中度硬,较固  相似文献   

17.
肺癌合并肺结核临床表现常有重叠,诊断困难。病例,男,53岁。因饮酒咳嗽、咳痰,声音嘶哑,久治不愈,喉镜检查为“声带麻痹”。4个月后左肩疼痛,以“肩周炎”治疗无效。至7个月时,左颈部出现“包块”。痰中有时有血丝,消瘦,体重减轻8kg。查体:左锁骨上、左胸锁乳突肌下绿触及3cm×5cm和2cm×2cm融合成团淋巴结,质硬、固定,表面光滑、无压痛。左上肺呼吸音减弱;左肩关节活动受限。X线胸片:Ⅲ型肺结核,进展期,左上肺癌不能除外。CT检查:左肺尖癌,中上纵隔、左颈根淋巴结转移,左第一前肋破坏。取左肺上叶支气管粘膜病检:支…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13岁.因"发现右颈部肿块1个月"于2007-11-29入院.肿块初期较小,后进行性增大,无红肿疼痛,无局部外伤史.查体:一般情况好,右颈上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可及6 cm×5 Cm×4 cm肿块,质较硬,表面不平,边界尚清,无压痛,可活动,甲状腺未及结节,鼻咽部未见新生物,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生化分析正常,肿瘤标志正常.辅助检查:颈部CT示右侧颈部肿瘤性病变(图1A),首先考虑来源于神经源性肿瘤.骨髓穿刺涂片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例正常,三系细胞增生活跃,未见疑似淋巴瘤细胞.外地三甲肿瘤医院肿块细针穿刺提示非霍奇金淋巴瘤.  相似文献   

19.
胡康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8):468-468
患者男,36岁,主因左侧颈部肿块10天于2012年2月8日入院。查体:左侧颈部有一肿块,约核桃大小,无发热、疼痛,无咳嗽、盗汗,无胸闷、咳血,无黑便、消瘦;肿块逐渐增大至鸡蛋大小。体检示:颈软,气管居中,左侧锁骨上窝明显见一肿块,约60 cm×50 cm×40 cm大小,肿块下缘延伸至左锁骨下,质韧偏软,边界尚清,活动度尚可,表面光滑,无明显压痛。彩超示:左颈部一66 mm×17 mm大小实性包块(似两部分相互融合),内部回声不均,间见少许液状暗区,边界尚清;CDFI检测见实性不均质包块,内见条状血流信号。颈部CT示:左侧下颈部(胸锁乳突肌内缘)-锁骨上窝软组织内见大小约70 mm×63 mm×35 mm稍低密度肿块,似两个不同大小肿物融合。病灶边界较清,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内有多发增粗、迂曲血管。颈内静脉轮廓不清,增强未见强化。全麻下手术,术中见:左锁骨上肿块共4枚,直径分别为6.0 mm、4.5 mm、3.0 mm、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63年采用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102例。术式包括(1)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及付神经的颈淋巴结清除术38例,(2)保留付神经的颈淋巴结清除术64例。102例的5年健在率为94.4%,10年健在率为63.6%,术后患侧颈部复发仅1例,本文对手术步骤,重点描述:仿领状切口,标本分两块切除。初步认为能够作到清除肿瘤,并可达到保留功能和兼顾外形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