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通过宫腔镜、腹腔镜检查,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探讨引起不孕症的原因,以及内镜技术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不孕妇女进行宫腔镜和腹腔镜检查及镜下通液检查,记录输卵管通畅情况,并予以相应治疗.结果 以宫腔镜和腹腔镜下通液18例双侧通畅为对照标准,60例患者中,宫腔镜和腹腔镜下通液准确率为30%,输卵管通液检查准确率为65%,两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镜下通液与HSG准确率比较,宫腔镜和腹腔镜下通液21.67%(13/60),HSG30%(20/60),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宫腔、腹腔炎症与不孕症有关,宫腔粘连、输卵管等仍为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宫腔镜和腹腔镜的联合应用对不孕症患者的诊治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2.
联合应用宫腔镜腹腔镜检查不孕症3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美雅  白延青 《浙江实用医学》2003,8(5):267-267,269
目的 通过腹腔镜、官腔镜检查,探讨引起不孕的原因。方法 对310例不孕症妇女行官腔镜、腹腔镜及镜下输卵管通液检查。结果 慢性盆腔炎174例,占56.13%,子宫内膜异位症66例,占21.29%。其它40例占12.9%,未发现异常30例,占9.68%。宫腔镜下检查子宫内膜炎150例,占48.40%。宫腔粘连及官腔形态异常16例,占5.16%,未发现异常144例。镜下通液与HSG准确率比较:镜下通液28.5%(57/200),HSG25%(50/200),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盆腔炎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宫腹腔镜检查在诊断治疗不孕症中有一定价值,对因盆腔疾病所引起的不孕症的预后可作出一定判断。  相似文献   

3.
申玉红 《中原医刊》2009,(18):40-41
目的探讨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6例不孕症患者行官腔镜检查,同时行输卵管插管通液,以观察宫腔形态、子宫内膜情况及输卵管通畅程度。结果宫腔镜下发现宫腔异常169例,占74.79%(169/226)。宫腔镜检查439条输卵管(单角子宫13例),输卵管通畅363条,输卵管不通畅76条,46条通而不畅,加压通液后通畅。结论宫腔镜检查既可以明确诊断宫腔内异常,又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是诊断治疗输卵管阻塞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不孕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3年5月~2006年12月在两院不孕症专科门诊经B超或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提示子宫内有占位的不孕症患者510例,另100例为初次就诊不孕症患者。患者于月经干净3~7d行宫腔镜检查(5mm硬管型,wolf,德国),5%GS液作为膨宫介质,设定压力20kPa,流速260~300ml/min,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宫腔镜顺次检查宫颈管、宫腔的情况,详细记录宫腔深度、粘膜色泽、厚度、有无占位性病变,如有则记录部位、大小、形态、范围等,并在宫腔镜下确定诊断,观察宫腔形态和双侧输卵管开口。根据镜下检查情况,取内膜或占位性病变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将宫腔镜检查结果与术前B超或HSG检查结果相比较,对宫腔镜检查异常者中原发不孕、继发不孕患者宫腔内病变进行分类及统计学处理。结果原发不孕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为26.9%。与继发不孕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继发不孕组中宫腔粘连的发生率达21.4%,与原发不孕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超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准确率达98.5%,HSG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准确率达82.5%;初诊患者中,宫内异常占32%。结论原发不孕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较高,继发不孕患者中子宫内膜病变以宫腔粘连为主;在不孕症患者中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宫腔镜较B超检查和HSG检查的准确性高;宫腔镜检查可以作为不孕症患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SG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2例不孕症(排除卵巢因素及男性不育因素)HSG检查结果及术后半年妊娠率,针对病因作相应治疗后的妊娠率比较。结果62例不孕症患者,经HSG诊断显示:宫腔正常43例(69.35%),宫腔异常19例(30.65%);输卵管通畅29例(46.77%),输卵管不通畅33例(53.23%)。62例不孕症患者,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及针对病因联合治疗,术后当月妊娠率11.29%(7/62),术后半年内妊娠率20.97%(13/62)、半年以上妊娠率14.52%(9/62)。结论HSG可以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造影剂碘化油对轻度宫腔粘连及输卵管粘连有疏通作用,可提高不孕症诊治成功率。因此,HSG应作为不孕症的常规检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林秀 《微创医学》2013,8(4):464-465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在诊治输卵管间质部梗阻性不孕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诊断为输卵管间质部梗阻的不孕症患者60例,共120条输卵管,宫腔镜检查后在腹腔镜直视下经宫腔镜行输卵管插管,注入美蓝液,检查输卵管是否通畅,若为梗阻,则通过加压推注或插人金属导丝疏通输卵管.结果 HSG诊断输卵管间质部梗阻假阳性率为51.7%(62/120),治疗后再通率为65.5% (38/58),同时发现有子宫内膜息肉6例,宫腔粘连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1例,盆腔粘连17例.结论 虽然疏通输卵管间质部梗阻的成功率低,但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宫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不孕症患者的宫腔病变情况及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8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同时行输卵管插管通液。结果不孕症患者中宫腔病变率为72.7%,其中宫腔粘连最常见;继发不孕组宫腔病变发生率高于原发不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插管通液后输卵管阻塞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镜在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疏通术对208例不孕症输卵管阻塞的诊治效果。方法2003年10月至2006年1月,对就诊的不孕症208例,进行输卵管造影,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后复查输卵管造影,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208例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病例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后输卵管通畅率56.73%,术前术后输卵管通畅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宫腔镜下行输卵管插管通液疏通术,对不孕症患者的诊治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加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及微波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A组(观察组)36例,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加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及微波治疗。B组(对照组)34例,单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输卵管通畅度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3~6个月比较,A组症状、体征及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输卵管通畅度(81.25%)高于B组(69.3%),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加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及微波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提高妊娠率,改善输卵管通畅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在诊治女性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7月因不孕症在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的1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为原发性不孕,占40.4%;87例为继发性不孕,占59.6%。不孕时间为1~17年,平均不孕时间为(3.2±2.6)年。术前估计116例患者宫腔正常,其中26例经宫腔镜诊断为宫腔异常,宫腔异常率占22.41%;术前估计30例患者宫腔异常,其中21例经宫腔镜诊断为宫腔异常,宫腔异常率占70.0%。2组患者宫腔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宫腔镜检查为标准诊断宫腔内病变,超声检查阳性预测值为70.8%,阴性预测值为75.4%;子宫输卵管摄影检查(HSG)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71.4%,阴性预测值为76.0%。结论宫腔镜与腹腔镜手术联合,可提高宫腔异常的检出率,并有效治疗不孕症。  相似文献   

11.
妇科手术     
021826电视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诊治不孕症/蒋维丽…//宁夏医学杂志一2002,24(8)一507 选择经输卵管造影、腹腔镜检查证实为输卵管因素的不孕妇女90例,对其进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统计其插管通液前后输卵管的通畅情况。结果:90例不孕症患者中,共有152条阻塞或通而不畅的输卵管,经此法治疗后有109条通畅,复通率为71.7%。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方法之一。表1参3(原文摘要)021827妇科电视腹腔镜手术317例分析/王春平…//中国内镜杂志一2002,8(3)一87一88 回顾性分析317例腹腔镜手术病例情况。治疗异位…  相似文献   

12.
230例不孕症宫腔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萍 《中外医疗》2010,29(2):41-41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治不孕症中的作用。方法对23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用输卵管导管进行输卵管通液,了解不孕症的宫腔病变及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230例中(原发不孕占70例,继发不孕占160例)输卵管不通135例(58.70%),宫腔内病变69例(30%)。结论宫腔镜可以直视宫腔,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而且可同时进行输卵管通液,利于不孕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治疗不孕症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诊断价值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经子宫碘油造影(HSG)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同时疑有输卵管伞端粘连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在腹腔镜检查、监测下,行宫腔镜输卵管间质部导管插管加压通液。结果:宫、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粘连、双输卵管不通畅者35例,一侧通畅者2例,完全不通者5例;行宫、腹腔镜治疗后,双输卵管通畅者32例,一侧通畅者9例,完全不通者1例。结论:应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检查、诊治输卵管性不孕,宫腔镜可清楚显示宫腔形态及其他不孕原因;腹腔镜检查、分离输卵管伞端粘连,且可同时行伞端再造术,并能观察到输卵管通畅程度及手术器械操作的全过程,使手术得以安全、准确、顺利、彻底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妇科手术     
060538宫腔电切镜治疗宫腔粘连32例临床分析,060539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术后输卵管通畅度的评定价值,060540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不孕症360例,060541宫腔镜和B超联合病理检查在诊断妇科疾病中的价值,060542宫颈电圈切除术对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疗价值及高危型HPV检测的临床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输卵管双氧水声学造影在诊治输卵管炎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输卵管通液术操作常规,使用1.5%双氧水进行宫腔注射,在阴道B超下严密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同时了解子宫、卵巢形态及盆腔情况。结果87例不孕症患者行输卵管双氧水声学造影后,其中有47例因不同原因另行腹腔镜检查,对于子宫、卵巢、输卵管的检查结果,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双氧水声学造影可初步了解输卵管通畅性、有无形态异常(输卵管积水)和周围组织粘连情况,有助于不孕症患者明确腹腔镜指征,从而协助临床诊治。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经济、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而且还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宫腔镜对不孕症患者宫腔内所致不孕病因进行诊断。方法:采用国产XG-III型宫腔镜,对8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腔镜检查。并同时与HSG,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照。结果:80例患者宫腔异常检出率96.27%(77/80),主要病变为:输入卵管内口阻塞占52.5%,(42/80),宫腔粘连占32.5%(26/80),宫内膜息肉占30%(24/80),与HSG,B超检查比较,宫腔镜下宫腔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前二项检查(P<0.01),结论:宫腔镜对宫腔内景的直观检查,能准确发现不孕者宫腔内所致不孕的病因,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红秀 《中外医疗》2009,28(28):181-181
目的研究子宫碘油造影与宫腔镜检查2种方法在输卵管疾病所致的不孕症中的应有价值。方法通过29倒不孕症患者的子宫碘油造影(HSG)及腹腔镜检查(LSC)的对此分析。结果HSG与LSC符合率88.10%,不符合率11%,2种方法完全一致为64%。结论HSG是检查输卵管的形态、梗阻部位较理想的方法。LSG能直视输卵管通畅,是诊断影响生育的盆腔疾病较理想的方法。HSG和LSC均能反映输卵管通畅情况,其两者判断的符合率也相当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宫腔镜、腹腔镜、B超、输卵管碘油造影(HSG)检查,比较各项检查在不孕症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6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腔镜、腹腔镜、B超、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结果:诊断宫腔内病变,B超检出率为13%,HSG检出率为8.7%,宫腔镜检出率为43.5%;诊断盆腔内病变,B超检出率为41.3%,HSG检出率为21.7%,腹腔镜检出率86.9%。结论:宫腔镜、腹腔镜检查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优于B超及输卵管碘油造影,但不能取代,应相互补充应用,四项检查在诊断不孕症中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sonohysterosalpingography,SHSG)在临床中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分别对97例不孕症患者分两组进行实时三维超声监视下子宫输卵管造影和子宫输卵管x线造影术(Hys—terosalpingography,HSG),观察宫腔形态、输卵管通畅情况,检查结果分别与宫腹腔镜联合检查作比较。结果:将SHSG与腹腔镜检查输卵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结果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值=0.880),将HSG与腹腔镜检查输卵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结果没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值=0.574)。结论:SHSG方法简单,可动态观察,诊断准确率高且安全可靠,可作为-A-性不孕症的筛检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张新梅 《中原医刊》2009,(14):41-42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镜引导下输卵管插管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新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常规宫腔镜检查镜行宫腔检查,清楚暴露输卵管开口后用2F硬膜外麻醉导管及导丝经检查镜孔道经输卵管开口插入输卵管行输卵管内通液及阻塞性输卵管再通术,术中彩超经腹部监测双侧输卵管通畅情况,通畅者管内注入10ml配制好的混合松解液,不通者行再通术及术后管内通液术,即时判定输卵管通畅度。结果对20例40条阻塞性输卵管行检查再通术,其中近端输卵管阻塞32条,有28条获得再通,再通成功率为87.5%,远端8条阻塞输卵管有3条获得再通,再通成功率为37.5%。结论宫腔镜指导下输卵管插管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方法简便,治疗效果好,彩超监测无创清晰,费用低、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