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有效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肠内营养液.方法 将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ARDS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接受普通肠内营养液治疗,观察组接受普通肠内营养液联合精氨酸、谷氨酰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7d,观察组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Qs/Qt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降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死亡16例,观察组死亡11例.结论 普通肠内营养液联合精氨酸、谷氨酰胺治疗ARDS疗效确切、病死率低,该方案是治疗ARDS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亚胺培南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三亚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14例脓毒症致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两组均给予CBP,研究组加用亚胺培南-西司...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主要方法.如果ARDS同时合并气胸,将大大增加治疗难度.本院2006年3月至2008年8月在胸腔闭式引流通畅基础上,采用肺复张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与小潮气量(VT)机械通气治疗7例ARDS合并气胸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和山莨菪碱对多发伤致急性肺损伤(ALI)的预防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诊治多发伤病例586例,严格按照损伤控制学理论治疗多发伤的原则分为四组:常规治疗组142例、乌司他丁治疗组143例、山莨菪碱治疗组152例及联合用药治疗组149例,四组又按照损伤严重评分(ISS)分成三组:ISS<20分组,20分≤ISS<27分组和ISS≥27分组。联合用药组为静脉应用乌司他丁和山莨菪碱。观察四组患者的ICU治疗天数、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病率及多发伤患者的病死率。结果联合用药组、单独用药组和常规治疗组相互比较,ISS<20分的多发伤患者四组ICU观察天数均值、ALI/ARDS患病率与多发伤患者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S≥20分组中,单独用乌司他丁和(或)山莨菪碱治疗的ICU观察天数少于常规治疗组,而ALI/ARDS患病率及病死率也明显降低(P<0.05);ISS≥20分的联合用药组与单独用药组比较,ICU观察天数均值、ALI/ARDS患病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乌司他丁和(或)山莨菪碱治疗多发伤,可以减少严重创伤(ISS≥20分)ICU治疗天数,降低ALI/ARDS的患病率和多发伤患者的病死率;联合用药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联合因子对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价值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ARDS分为ARDS组(n=40)和非ARDS组(n =36).收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实验室生化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肺复张与俯卧位通气联合治疗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ARDS患者83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1例给予肺复张治疗,研究组42例给予肺复张与俯卧位通气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标[氧合指数(Pa O2/Fi O2)、血氧分压(Pa O2)]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4、28 d后,研究组的Pa O2/Fi O2和Pa 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肺复张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ARDS,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精神病患者在抗精神病治疗期间并发ARDS十分罕见。本院1995年7月~2001年11月收治的1397例精神病患者中,伴发ARDS仅3例(0.02%),其中2例救治成功,1例死亡。由于患者ARDS发作情况紧急,往往使救护措施不及而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就精神病患者在治疗期间伴发ARDS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毒鼠强(TEM)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06年7月至2012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25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3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洗胃、护胃、维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解痉、护肝、镇静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ARDS及MODS发生率、抽搐控制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治疗前后的血清心肌酶及TEM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ARDS及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抽搐控制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血清心肌酶及TE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实施有效的护理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和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克拉拉细胞蛋白16(CC-1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ARDS患者102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均检测其血清CC-16、MCP-1水平,评估APACHEⅡ评分。比较ARDS患者、健康体检者及不同病情程度血清CC-16、MCP-1水平、APACHEⅡ评分,分析血清CC-16、MCP-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关联性及联合检测对重症ARDS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ARDS患者血清CC-16、MCP-1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随着病情程度的提高,血清CC-16、MCP-1水平、APACHEⅡ评分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ARDS患者血清CC-16、MCP-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联合预测AUC值0.842高于CC-16、MCP-1单一检测(P<0.05)。结论:ARDS患者血清CC-16、MCP-1水平显著升高,与APACHEⅡ评分密切相关,有助于临床病情诊断,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早期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 35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组19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血气分析指标、凝血功能、D-二聚体及血小板的变化,记录机械通气时间及死亡例数.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治疗组TNF-α、IL-1β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D-二聚体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乌司他丁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ARDS患者的凝血异常,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收集1966年1月至2011年7月ECMO治疗成人ARDS的英文和中文临床研究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3篇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研究,6篇为观察性研究.3篇RCT研究共入选310例患者,ECMO治疗组159例,对照组151例;Meta分析显示:与传统机械通气治疗相比,ECMO治疗不能降低成人重症ARDS患者病死率[优势比(OR)=0.75,95%可信区间(95%CI) 0.45~1.24,P=0.27].9篇文献共入选1058例患者,ECMO治疗组386例,对照组672例;Meta分析显示,与传统机械通气治疗相比,ECMO治疗增加了成人重症ARDS患者的病死率(OR=1.58,95%CI 0.94 ~ 2.67,P=0.08).结论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ECMO不能改善成人ARDS患者的预后.但由于研究数量较少,研究人群异质性等因素影响,仍需要进行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重度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017年1月—2018年8月入住本科的18例中重度ARDS患者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密切监护,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科18例中重度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后取得了良好效果:10例病情好转后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5例放弃治疗而死亡,3例病愈出院,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有助于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降低死亡率,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大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80例ARDS患者,对照组(40例)采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大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两组的的呼吸频率、PaO2、PaO2/FiO2、PCO2、APACHEII 评分、肺损伤评分、X线胸片变化、VAP发生率及病死率、住院时间以及费用.结果 观察组的APACHEII评分、呼吸频率、PaO2、PaO2/FiO2、PCO2、X线胸片变化以及肺损伤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P发生率、病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ARDS可以改善肺功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增加治疗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防性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肺损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996年2月~2001年12月收治的64例SAP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3例,预防治疗组31例.结果:常规治疗组肺损伤发病率48.5%(16/33),ARDS发病率30.3%(10/33);预防治疗组肺损伤发病率35.5%(11/31),ARDS发病率9.7%(3/31).结论: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及低分子右旋糖酐预防性治疗SAP合并肺损伤,可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SAP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氨溴索在胸外伤所致ALI/ARDS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方法选取60例胸外伤所致ALI/ARDS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A(对照组)、B(氨溴索治疗组)、C(乌司他丁联合氨溴索治疗组)三组。测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PaO2/FiO2、血浆IL-6水平变化。结果B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A组,通气24h后C组氧分压及氧合指数较B组改善,IL-6水平较B组降低,且较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能较好减轻肺损伤程度,改善氧合,较单存使用氨溴索更为有益,两者均是急性肺损伤时的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及重症超声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19年1年~2020年1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ARDS患者124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积极治疗,根据治疗28d内的生存情况,将患者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为66、58例。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和入院后的治疗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重症超声检查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ARDS类型、ARDS分级、合并休克、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差异显著(P<0.05)。高龄、ARDS类型(肺内型)、合并休克、APACHEⅡ评分(15~25分)、SOFA评分(>6分)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存活组患者的LUS评分显著低于死亡组,而TAPSE却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两组患者在LVEDD、RVEDD、LVEF、RVEF及TAPSE上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LUS、TAPSE及两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4、0.900、1.00,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4.175分、21.425mm、-1.973,敏感度分别为96.6%、95.5%、100.0%、,特异度分别为92.9%、84.5%、100.0%。结论 高龄、ARDS类型(肺内型)、合并休克、入院时的APACHEⅡ评分(15~25分)、入院时的SOFA评分(>6分)是ARD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LUS、TAPSE对ARDS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且两者联合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蔡红  付京  余刚 《中国临床护理》2009,1(3):207-208
目的 总结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治疗期间临床护理的有效措施。 方法 对并发ARDS 19例患者进行静脉管道护理、人工气道护理及呼吸机管理等全方位护理和全身治疗。 结果 19例并发ARDS患者,存活11例。 结论 全方位的护理、准确及时的治疗是减少ARDS发生﹑降低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1-磷酸鞘氨醇(S1P)、脂氧素A4(LXA4)对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治疗反应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ARDS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设为ARDS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53名为对照组。比较ARDS组患者与对照组S1P、LXA4水平。统计ARDS患者治疗反应性情况,并比较不同治疗反应性患者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RDS患者治疗反应性的影响因素,构建ARDS患者治疗反应性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以校准曲线验证,绘制ARDS患者治疗反应性的决策曲线并进行分析。结果 ARDS组患者S1P水平为(1 921.72±178.54)nmol/L,高于对照组[(956.69±171.33)nmol/L],LXA4水平为(72.13±8.05)ng/L,低于对照组[(94.66±9.7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S1P水平升高是ARDS患者治疗反应性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氧合指数、LXA4水平升高是治疗反应性差的...  相似文献   

19.
俯卧位无创通气救治ARDS患者1例的监测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肺部感染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其病死率高达31.0%~84.6%.因此,提高救治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是ARDS研究的重点.2003年10月我科采用俯卧位无创通气治疗成功地救治了1例肾移植术后ARDS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经盐酸氨溴索辅助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收治的104例ARDS患者,其中机械通气治疗48例(对照组)、盐酸氨溴索辅助机械通气治疗56例(联合组)。对比两组治疗后7 d临床疗效、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合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值均降低,联合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MA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氧合功能均升高,联合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降低,联合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辅助机械通气治疗可提高老年ARDS患者抗炎能力,改善其氧合,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