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可行性.方法 把2011年9月~2013年11月到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例数分别为4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满意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患儿接受优质护理服务,而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结果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0%优于对照组7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积极尝试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耳鼻喉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选取我院耳鼻喉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实施优质护理前和2012年3月~2013年12月间实施优质护理后的住院患者各120例,比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99.38%,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95.25%)明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明显提高。结论耳鼻喉科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消化内镜治疗的胃肠息肉患者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208例胃肠息肉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139例胃肠息肉患者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水平、焦虑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入手术室时焦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入手术室时研究组患者SBP、D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40%,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消化内镜下治疗的胃肠息肉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促进血压趋于稳定,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产妇开展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实施剖宫产产妇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实施优质护理方法,比较组间患者满意度情况、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处理后,总结讨论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经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处理后,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55%,显著低于对照组22.73%,此外,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久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剖宫产产妇开展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产妇分娩质量和预后效果,促进产妇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于降低急诊内科护理纠纷的影响。方法:本院急诊内科从2016年7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选择我院2016年7月~12月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10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选择2016年1月~6月常规护理的1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0%)高于对照组(84.0%)(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10.0%)(P0.05)。结论:对急诊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ICU护理风险规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5月我院接收的ICU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4例。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54%,低于参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36±2.85)分,高于参照组的(83.71±4.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减少ICU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手术患者进行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满意度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情况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大大缓解患者在术前的焦虑情绪、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及患者对护理的前后满意度。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门诊患者329例患者采用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后,护理人员在服务方面的态度大大的改善,综合业务素质也逐步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服务满意度也从原来的82%提高到现阶段的95%,通过统计学统计具有明显差异(﹤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从原来的81%变为83%,通过统计(﹥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实行优质护理,对提高医院患者满意度,整体的服务质量具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手术室工作的价值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评价患者的话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度,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8%,对照组仅为69.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罗桂花  李琳 《医学信息》2019,(21):181-183
目的 探讨基于医院-社区-家庭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心理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医院-社区-家庭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25.62±3.29)分vs(39.24±4.21)分]、[(31.25±3.20)分vs(38.26±3.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F、RP、BP、GH、VT、SF、RE、MH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医院-社区-家庭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齐玉霞  臧颖 《医学信息》2019,(21):171-173
目的 分析分级护理管理模式联合心理干预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接诊的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直接评分(96.21±2.89)分、护理操作评分(96.58±3.98)分、查房评分(95.26±4.16)分、护理记录评分(97.01±2.11)分]高于对照组的(90.04±2.22)分、(90.15±2.31)分、(90.0±4.32)分、(91.0±3.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外科护理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和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吕丽敏 《医学信息》2018,(17):178-180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心理状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6例高危妊娠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后,产妇焦虑比例为21.05%,低于对照组的44.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1.58%,高于对照组的52.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增强产妇和胎儿的安全,且可较好提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及医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栾新宇  邓颖哲  李萍 《医学信息》2018,(10):169-171
目的 分析PDCA护理管理在淋巴瘤患者PICC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60例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法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PICC,A组行PDCA护理管理,B组行常规护理。观察A、B两组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A组置管时间、护理质量、护理满意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置管并发症率6.70%,低于B组3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护理管理可延长PICC置管时间,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5.
陶春艳 《医学信息》2018,(24):154-156
目的 研究柔性护理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126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柔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3%,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41%,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护理中应用柔性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吴玲  李玉兰 《医学信息》2018,(1):158-159,162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其改善患者骨密度的作 用遥方法选取我院2013 年7 月~2015 年7 月进行护理的124 例骨质疏松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62 例,对照组采 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康复护理,随访3 y,观察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尧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遥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骨密度明显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骨密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曰试验组的生活质 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曰试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遥结论 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骨密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比较高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护+”APP的上门护理服务在肝胆外科T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肝胆外科手术治疗后带管出院并接受“护+”APP上门护理服务的长沙市区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纳入实验组,同时从带管出院未接受“护+”APP的上门护理服务的长沙市区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护+”APP的上门延续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热、管道堵塞、管道脱落、胆道出血)、感染发生率、护理知识掌握程度、焦虑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3%,感染发生率为1.61%,低于对照组的19.35%、1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理功能、症状学、社会活动与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以及治疗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96.77% vs 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APP的上门护理服务的建立对于促进肝胆外科术后带管出院患者的康复有着明显的效果,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及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并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改善围术期食管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并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水平降低(F=744.043,1242.507,958.641;P=0.000),且观察组降低程度均大于对照组(F=41.929,32.376,38.523;P=0.000);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t=11.487,7.674,12.017,7.331,9.735;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高(χ~2=6.061,P0.05)。结论:在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采取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刘兵兵  张灵芝 《医学信息》2018,(12):182-183
目的 观察在骨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全面的疼痛护理干预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4 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骨科患者98例,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调查其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 采用疼痛护理干预的观察组VAS评分(4.2±0.63)分和住院时间(19.4±1.8)d,低于对照组(7.6±0.94)分、(13.8±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护理满意度91.84%,高于对照组6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科患者实施全面的疼痛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