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电休克治疗(ECT)能有效改善抑郁症(MDD)患者症状,但作用机制目前仍然不明确。有研究表明ECT治疗后海马等脑结构出现神经增生,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较多研究表明,ECT治疗后MDD患者血清或血浆BDNF水平上升,并出现BDNF通路的相应生物学改变。但也有少部分不一致的研究结果,BDNF前体(ProBDNF)的研究将可能进一步完善该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349例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总显效率为79.9%,其中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神经症、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显效率为91.7%,其次为躁狂症88.5%、抑郁症85.7%、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80.8%、精神分裂症77.1%、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66.7%;但各组患者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4.408,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轻的物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电休克以往一直是治疗精神疾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重要手段.由于抽搐发作易引起骨折、脱臼等严重不良反应[1], 且缺乏人性化,目前国内电休克治疗已逐渐被无抽搐电休克(MECT)所取代[2].由于MECT治疗副反应轻、无痛苦,应用已越来越广泛,但治疗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良反应[3].2003年1月~2005年10月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临床心理科对120例精神障碍者作MECT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了密切的观察和护理,未发生明显的意外和严重不能耐受的副反应,使MECT顺利完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试图通过检测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aclerosis,ALS)患者脑脊液中神经丝蛋白(NF2000)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及表达变化来探讨ALS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采用了ELISA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了30例ALS患者和30例健康人脑脊液中的NF2000及BDNF含量的变化及表达情况,其中根据病情程度不同又分别选取了轻度、中度及重度ALS患者,并比较了它们的不同.结果:ALS患者脑脊液中NF2000含量明显增多,免疫染色也看到明显的阳性细胞表达,且随病情的加重程度而增多;相反,BDNF表达明显减少,含量也明显降低,病情不同其下降程度也不同.通过相关分析发现,NF2000与BDNF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在ALS患者中存在NF2000的蓄积,其导致运动神经元的破坏可能是通过减少BDNF的表达而发挥作用,NF2000及BDNF参与了ALS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异相睡眠剥夺(PSD)与术后疼痛的发生密切相关,其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PSD的重要调节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信号通路在PSD致术后痛觉敏化中的作用也被逐渐认识,本文对BD-NF/TrkB 通路参与PSD致术后痛觉敏化的相关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期为PSD致术...  相似文献   

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作为情绪障碍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候选基因,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环境因素通过影响BDNF基因表观遗传学修饰调控基因的转录与表达从而参与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DNA甲基化作为最常见的表观遗传调控方式,在抑郁症的病因中占有重要角色。近年有研究发现,BDNF基因甲基化能通过调控基因的转录与表达,进而与抑郁症的患病率和发病率以及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探讨BDNF基因甲基化在了抑郁症中的作用,很可能为研究 BDNF基因在抑郁症病因机制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是在通电治疗前,先注射静脉麻醉药和肌肉松弛剂,然后利用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诱发大脑皮层癫痫样放电引起患者意识丧失而不引起肌肉抽搐从而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方法。MECT治疗不良反应不可避免,人们最关注是其对记忆力的影响。文章总结了电休克致记忆障碍的机制、MECT致记忆障碍的影响因素及MECT所致记忆障碍的预防及治疗。现普遍研究认为MECT治疗后有记忆功能损害,但短暂且可逆,并在恢复后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可能与症状好转有关。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在不实施护理干预拒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原因和所采取的方法。方法对符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各30例患者,其诊断标准均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和精神明显衰退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征得患者家属同意,治疗前不实施护理干预进行对照观察,观察两组患者拒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主要原因和所采取的主要方法。结果(1)认为自己无病和对治疗有恐惧感方面,是不合作的主要原因,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实施护理干预,总体不合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合作方式方面,精神分裂症主要采取肢体或语言反抗,情感性精神障碍主要选择禁食禁饮回避治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需要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应实施恰当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是近年来用于治疗精神障碍的一种新方法,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等特点,治疗前均需进行麻醉诱导。为探讨MECT中不同性别患者肌松剂麻醉诱导的最佳剂量,作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障碍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影响。方法将424例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10例,对照组214例,两组均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被试的焦虑症状,于干预前和每次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评定被试的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干预后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期两组间比较,干预前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依从性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依从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减轻精神障碍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宋文英 《护理学报》2007,14(4):26-27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电休克治疗的态度及护理需求,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于住院期间需要做电休克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对家属进行关于电休克治疗态度和护理需求的调查。结果初诊患者家属对电休克治疗有心理准备的占35%,复诊患者家属对电休克治疗有心理准备的占94%;相比复诊患者家属,初诊患者家属对电休克治疗的目的认识更为不足,更希望能陪护患者;两组患者家属都希望得到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结论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电休克治疗的目的认识不足,有必要及时为患者家属提供相关知识,使他们认识到电休克治疗对精神病患者疾病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精神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状况,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拟问卷对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的70名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家属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诸多相关护理知识不了解,最期望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原理及治疗方式、治疗后并发症处理相关知识以及医护人员的心理指导等.85%的家属希望通过医护人员获得个别指导,80%的家属希望医务人员编写科普手册供患者家属阅读,66.7%的家属希望听其他患者家属介绍经验.结论 患者家属需要多方面、多种形式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健康教育指导,以利于提高其家庭支持度,促进患者的有效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联合氟哌啶醇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收治的8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分为氟哌啶醇组(氟哌啶醇治疗)和联合治疗组(坦度螺酮联合氟哌啶醇治疗),每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DNF和NGF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DNF和NGF水平均明显上升,而PANS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变化幅度均大于氟哌啶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度螺酮联合氟哌啶醇可明显降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BDNF和NGF水平,且有效降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PANSS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外伤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分别是空白组、脑外伤(TBI)昏迷组及tDCS组。TBI和tDCS组制作脑外伤昏迷模型,前者进行假tDCS治疗,后者用tDCS治疗。各组处理后在6h、12h、24h点评定大鼠意识水平,对比治疗前后意识水平变化,处死大鼠,获取前额叶和海马,应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组织中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空白组18只、TBI组6只、tDCS组11只出现翻正反射,TBI组大鼠前额叶与海马BDNF表达较空白组升高,在12h点,tDCS组大鼠前额叶BDNF表达较TBI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6h点,tDCS组大鼠海马BDNF表达较TBI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DCS可促TBI昏迷大鼠觉醒,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前额叶及海马BDN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颅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可能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尚未被明确统一和证实。MR融合成像技术能够更精确评估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更直观地指导相关手术。MR功能成像的应用对深入了解TN的发病机制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作者旨在对其病因学及相关的MRI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NTFs)的一员,能够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及生长发育,能防止神经元受损死亡,对外周和中枢神经有保护作用,对抗β淀粉样蛋白沉积所致的神经毒性作用及细胞凋亡,可诱发及维持突触前及突触后的长时程增强效应(LTP),参与海马依赖的学习记忆过程。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记忆、人格、学习、认知功能改变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的疾病,是老年人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自十余年前研究发现患者脑内BDNF的减少,推动了BDNF在AD患者中发病机制的研究。近几年研究发现在AD患者海马和皮质内BDNF mRNA的表达及蛋白含量均有所下降,表明BDNF水平与AD的发生发展有关,其与AD的关系已得到广泛重视。在AD的发病及发展过程中,外源性的BDNF可以保护神经元的完整性和功能,减少β淀粉样蛋白沉积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促进其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蛋白表达增强,促进内源性BDNF表达增强,进而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调节突触传递易化LTP,改善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子痫前期在全球范围内是导致孕妇和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microRNAs是一类具有调控基因转录后表达的非编码小RNA,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重要生物功能,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可作为多种疾病的诊断标志物与治疗靶点。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及循环中存在一系列表达失衡的microRNAs,表明microRNAs可能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子痫前期相关循环microRNAs的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马翀奕  刘雪松  王莉  付帆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062-1064
目的通过观察309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发生精神障碍情况,分析研究与心脏手术后发生精神障碍可能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统计2008~2010年309例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通过PTSS-10精神障碍诊断量表对患者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精神障碍的诊断,回顾分析其中出现精神障碍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资料中是否存在与心脏手术后精神障碍有关的因素。采用χ2、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全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上来看,性别、年龄、文化、入院心功能、手术所用时间、体外循环及患者在ICU中时间可能为术后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其中,又以年龄、在ICU时间、手术时间、性别与术后精神障碍密切相关。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是包括生理机能、环境、心理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龄、ICU中滞留时间长、手术时间长、女性,可能更易患术后精神障碍,应对这些患者早期给予关注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积极治疗,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ICU患者精神障碍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U患者精神障碍是指在ICU内存在及发生的意识、情感及行为异常,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功能障碍,急性精神障碍的出现,既可能是疾病本身的临床表现,也可能是疾病的发展变化的先兆症状,同时可导致延迟康复、其他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以及住院天数的延长及治疗费用的增加。为预防及减少ICU精神障碍的发生,故对其原因进行讨论并提出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观察309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发生精神障碍情况,分析研究与心脏手术后发生精神障碍可能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 统计2008~2010年309例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通过PTSS-10精神障碍诊断量表对患者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精神障碍的诊断,回顾分析其中出现精神障碍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资料中是否存在与心脏手术后精神障碍有关的因素.采用x2、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从全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上来看,性别、年龄、文化、入院心功能、手术所用时间、体外循环及患者在ICU中时间可能为术后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其中,又以年龄、在ICU时间、手术时间、性别与术后精神障碍密切相关.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是包括生理机能、环境、心理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龄、ICU中滞留时间长、手术时间长、女性,可能更易患术后精神障碍,应对这些患者早期给予关注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积极治疗,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