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脑转移癌放射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实施并分析69例脑转移癌放射治疗过程的质量控制、注意事项及照射技术。结果使用模拟定位机、直线加速器、热塑面膜及固定架等设备,规范质量控制过程,顺利完成放射治疗计划。结论脑转移癌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是保证放疗实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低熔点铅挡块的制作和应用以及质量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验低熔点铅挡块的制作是否符合计划放射治疗的要求,完善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结合制作低熔点铅挡块的实践过程以及在模拟机上病人取定位时体位进行摆位和体位固定,并按定位时所确定的参数将机器调整到相应状态,装上制作好的低熔点铅挡块,拍摄定位验证片,检查照射野及遮挡范围与定位片是否一致。并与模拟定位机中保存定位设计片的十字中心重合,找出挡铅的位置与医生所勾画挡铅轮廓的误差。结果用低熔点铅制作的挡块,不仅方便、准确,省时省力,且误差率较小,能有效地保护正常组织,使照射野的形状与靶区形状吻合一致。结论用低熔点铅制作挡块是目前常规放疗中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不仅符合放射治划计划设计的要求,而且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精确度。但需做好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挡块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分析前质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秀荣 《全科护理》2011,(3):246-246
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中、后三个方面。分析前质量保证是减少实验误差,保证实验质量的前提。减少血液检验结果的误差,除了检验过程准确无误外,还离不开血样标本的正确采集。作为采血室的护理人员在采集血液标本时要正确、规范,保证血液质量是分析前质量保证的关键。通过本人在采血室工作的经历,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莉 《天津护理》2007,15(2):67-67,69
目的:探讨定位模板在放射治疗中应用体会。方法:以恶性淋巴瘤为例,放疗过程中应用定位模板进行定位、复位、摆位,同时和传统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使用定位模板定位、摆位可保证患者体位的重复性、减轻患者的疲乏程度、提高定位、摆位的精度及速度,减轻护理人员劳动强度。结论:正确使用定位模板,基本消除了人为的摆位误差,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实施过程复杂,需要放疗医师、物理师、技师、工程师等专业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完成。过程涉及肿瘤诊断、治疗决策、肿瘤定位、靶区确定、计划设计及计划执行等多个阶段。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QA quality assurance)和质量控制(QC quality control)体系非常重要[1]。作者就本院肿瘤中心放疗部近3年放射治疗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试和校准PET-CT放射治疗用激光定位灯系统。方法:使用Gammex RMI激光灯校准架对GE公司的DSTE PET-CT的Diacor Centrlite/CT移动激光定位系统进行X、Y、Z 3个方向的重合性、角度扭转、移动精度、激光定位中心到PET-CT的CT扫描中心层面的距离精度的测试校准。结果:经过测试校准各项指标均能达到要求,误差范围在允许范围之内。结论:放射治疗所用的激光定位系统的各项要求非常严格,应该有放射物理师参与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医学检验面临整体质量与效率的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体制的改革,我国医学检验将面临新的挑战。提高检验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应从五个方面着手,即:整体质量和效率的保证需要全面质量管理;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以工作质量保证结果质量;以质量和效率占领市场;在创新中求发展;加快人才培养,造就一流的检验专业队伍。  相似文献   

8.
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中、后三个方面。分析前质量保证是减少实验误差,保证实验质量的前提。减少血液检验结果的误差,除了检验过程准确无误外,还离不开血样标本的正确采集。作为采血室的护理人员在采集血液标本时要正确、规范,保证血液质量是分析前质量保证的关键。通过本人在采血室工  相似文献   

9.
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前过程在提高检验质量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通过对检验前过程中可能有影响的因素进行实验、分析和总结。结果;检验前过程有隐蔽性、复杂性和质量保证工作非检验人员完全可控性等特点,是检验质量的关键环节。结论;检验前过程的质量保证是提高检验质量和发展检验医学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有效地保证检验前过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加强床旁即时检测(POCT)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获得优质报告结果.方法 通过分析影响POCT设备得出优质结果的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因素,同时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保证,得出优质的报告结果.结果 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保证保证了分析中的质量,对分析前和分析后影响POCT设备得出优质结果因素的分析可以加强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结论 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保证相结合,同时加强分析前和分析后质量控制可以保持POCT系统的质量,确保患者POCT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放射治疗提供可靠的技术质量保证。方法:制定机器操作规程,开展技术员工作讨论制度,严格的摆位制度,核对制度以及良好的服务态度。结果:无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差错发生。结论:只有严格的技术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才能保证放射治疗准确实施,有效预防放射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生化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检验的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诊断依据。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在检验医学中必须坚持全面质量控制和全过程质量控制。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中)和实验后(分析后)3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在实验误差中实验前误差占70%,因而实验前质量保证对减少实验误差显得尤其重要。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标本的运输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生化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适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30例,每拍一次电子射野影像片(EPI),拍摄正位片(机架角为0°)和侧位片(机架角为90°)共计2张。拍摄正、侧位片时射野面积一般取10 cm×10 cm,机器跳数为3~4 MU。将射野片和计划系统中的数字重建射野(DRR)图像片进行误差比较。【结果】三个方向的偏差和国内的文献相比,没有很大的差别。表明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都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使用热塑面膜固定技术产生的偏差大约是2~3 mm。【结论】建议每次鼻咽部肿瘤放射治疗前,于EPID下进行实时摆位纠正误差。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摆位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提高摆位精度,减小CTV到计划靶区的外扩边界,提高放射治疗增益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面颈联合照射不规则野低熔点铅挡块的制作流程及质量控制。方法对596件低熔点铅挡块进行制作、验证、分析和评价。结果总合格率为95%(566/596),合格铅挡块综合误差〈2mm。结论加强铅挡块操作技师培训,保证制作设备精度及严格验证能够提高铅挡块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过程计划和质量控制来保证分析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来证实常规检验符合规定性能准则的方法。方法 室间质量评价准则是分析的“总误差”要求 ,需要将其转化为提供规定分析质量保证水平所必须的允许不精密度、允许不准确度和质量控制 (质控规则和质控测定值个数 )的操作过程规范。结果通过把具有规定概率的统计质量控制应用于检测过程 ,常规检验将取得期望的质量要求。结论 分析质量保证检验的这种应用是通过过程计划和质量控制来保证检验质量的一种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6.
ISO9001:2000国际质量认证应用于护理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ISO9001:2000国际质量认证系统建立化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是促进护理管理工作向追求质量,规范行为,提高素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模式发展的尝试。具体做法:采用ISO9001:2000质量保证模式,实施“受益推动方式”,采取:(1)培训相关理论;(2)确立方针目标;(3)健全体系件;(4)实施环节控制;(5)保证到位服务;(6)做好实时记录。以形成现代医院护理管理特色,对医院质量认证评审达标及从质量中获效益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控制临床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是提高检验医学水平,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其过程取决于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在实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约占70%。因此分析前质量保证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确保检验信息正确、有效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护理质量管理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要质量管理是科学管理的核心。作通过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难点,探讨适应新时期护理质量发展需要所应采取的对策。认为,目前我军医院的护理管理面临如下难题:一是质量管理的观念与社会期望值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二是护理人力资源不足难以保证基础护理质量;三是现行管理模式不利于护理管理效能的发挥。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二是深化质量控制的内涵;三是全面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量化指标在头颈部放射治疗重复摆位中的作用。方法将需同期放射治疗的头网膜固定和头颈肩网膜固定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方法与质量控制组。各组采用不同摆位方法,分别对其进行摆位时间、治疗后目测误差、计划系统验证误差的统计。结杲头网膜固定常规方法组治疗后患者体位移动的最大范围为2mm,与质量控制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计划系统验证头网膜固定患者的体位移动最大范围为15mm,与质量控制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头颈肩网膜固定常规方法组治疗后患者体位移动的最大范围为6mm,与质量控制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计划系统验证头颈肩网膜固定常规方法组患者的体位移动最大范围为10mm,与质量控制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精确量化指标在重复摆位中起到了质量控制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一般控制医院感染的技术措施包括:消毒隔离、供应室灭菌质量保证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由此可见,医院消毒供应室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它的结构、布局及灭菌质量都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的控制。但是多年来,一些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产生的危害认识不足,认为控制医院感染无论是消毒灭菌设备的更新及灭菌效果的检测,消耗成本大,经济效益差;同时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