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78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对照组)和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3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骨转移灶总有效率为51.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为69.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临床疗效好,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脊柱转移瘤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脊柱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组(56例),单纯放疗组(40例),单纯唑来膦酸组(28例)进行治疗,并观察比较各组止痛及改善活动能力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时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组与单纯唑来膦酸组止痛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止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2个月后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组止痛效果及活动能力改善均较单纯放疗组及单纯唑来膦酸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脊柱转移瘤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或单纯唑来膦酸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疼痛缓解率,延长疼痛缓解时间,显著改善患者活动能力,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分割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200例骨转移癌患者,按照住院序号分为低分割化疗组(66例)、常规分割化疗组(66例)、单纯唑来膦酸组(68例)。低分割化疗组患者给予低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常规分割化疗组患者给予常规放疗剂量联合唑来膦酸;单纯唑来膦酸组患者仅给唑来膦酸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疼痛改善已近卡氏评分(Karnofsky,KPS)。结果:低分割化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4.85%,常规分割化疗组为69.70%,单纯唑来膦酸组为38.24%;低分割化疗组骨痛改善有效率和KPS变化有效率分别为93.94%、93.94%,常规分割化疗组分别为86.36%、87.88%,单纯唑来膦酸组分别为76.47%,77.94%,低分割化疗组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常规分割化疗组高于单纯唑来膦酸组(P0.05)。结论: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效果优于单纯唑来膦酸,并且低分割化疗较常规剂量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与内分泌联合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3年9月收治的62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使用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在唑来膦酸基础上加用内分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SA和Kamofaky Score评分物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明显变化,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内分泌和唑来膦酸联合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能缓解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唑来膦酸静滴辅助放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本次研究中,随机的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64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应用长春瑞滨注射液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化疗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静滴进行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骨病灶的改善情况、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以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生存质量改善情况、骨病灶疗效的总有效率、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疼痛的总缓解率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上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将唑来膦酸静滴辅助化疗治疗方案应用于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活动能力,并且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体外培养人γδT细胞的杀伤功能。方法用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分别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第10天流式细胞术检测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培养的γδT细胞的穿孔素、颗粒酶B、CD107a和CD178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诱导后γδT细胞对肺癌细胞株A549、胃癌细胞株SGC-7901、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的杀伤活性。结果帕米膦酸二钠较唑来膦酸组(P0.05)能明显提高γδT细胞的表达。唑来膦酸组在γδT细胞颗粒酶、CD107a和CD178表达明显高于帕米膦酸二钠组,但是穿孔素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唑来膦酸培养的γδT细胞一些功能表达明显表面高于帕米膦酸二钠组。但在效靶比低于20∶1时,二者培养的γδT细胞对A549、SGC-7901、Sw-1990的杀伤活性上无明显差异(P0.05)。当效靶比高于20∶1时,唑来膦酸组的杀伤活性高于帕米膦酸二钠组(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方法比较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每周小剂量多西他赛、DP方案和EP方案等不同化疗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2006年4月~2010年3月本院收治的ⅢA或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9例,分为A、B、C三组。三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肿瘤原发灶和区域转移的淋巴结三维适型放疗,放疗期间三组患者接受不同的同步化疗方案。结果 A组总有效率81.8%,完全缓解率27.3%,B组总有效率79.2%,完全缓解率25.0%,C组总有效率82.6%,完全缓解率17.4%。三组有效率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完全缓解率均较C组高,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中位生存时间、1和2年生存率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的不良反应(I I、IV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疗联合每周小剂量多西他赛、DP方案以及EP方案的三种同步治疗方式疗效均较好,三种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均可用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采用唑来磷酸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8例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9例,治疗组以唑来磷酸与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用药,对照组以唑来磷酸单独用药。结果治疗组骨病灶治疗效果、止痛效果及生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唑来磷酸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具有让人满意效果,能够减轻患者骨转移疼痛,可作为治疗骨转移灶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2 0例。治疗组用唑来膦酸 4mg加入生理盐水溶液 5 0ml,静滴 30min ,对照组用帕米膦酸二钠 90mg加入生理盐水溶液 75 0ml,静滴 6h。两组均一次性给药后连续观察 2 8d。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80 % ,对照组 70 %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2 5 %和 5 5 % ,两者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唑来膦酸是新一代骨吸收抑制剂 ,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杨勇 《医学信息》2005,18(7):812-814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与诺维本联合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A组)31例,以吉西他滨1200mg/m2静滴,第1、8、15天,顺铂80mg/m2静滴,第1天;诺维本联合顺铂组(B组)31例,以诺维本25mg/m2静滴,第1、8天,顺铂80mg/m2静滴,第1天,两方案均每3周重复,3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A、B两组的有效率分虽为48.3%(15/31)、51.1%(16/31),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4.8个月和3.8个月,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个月和10.6个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一年生存率A组为45.2%,B组为41.9%,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血小板减少高于B组(P<0.01),但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及静脉炎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A、B两组在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及一年生存率方面均较接近,但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吉西他滨组略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