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杭州市药监局对该市零售药店采取三项新的举措: 一、今年年初,杭州市药监局取消了“药店间距不得小于150米”的限制后,采取“宽进严管”的政策。半年时间,杭州新开药店达到257家,平均每两天开三家药  相似文献   

2.
<正>从早期筹划抓住“解封机遇”提升经营效率到当前尽可能地维持正常运营,药店面临着比三年前疫情始发阶段更大的压力和困难。自国内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以来,药店在解除疫情封控限制、放开药店“四类药品”销售的初始阶段,感冒药等相关品类销售大幅度提升,客流量增加也带动药店整体营销数据回暖。仅仅数天时间,随着被感染人群数量呈几何级裂变增长,药店原有库存耗尽,采购体系和物流体系面临“崩塌”,加上药店一线员工因不可避免地频繁接触新冠病毒患者批量感染,导致药店的人力资源严重紧缺,一批药店陷入断货和停业的窘境之中。  相似文献   

3.
杨剑英 《中国药店》2023,(4):140-141
<正>新冠病毒急性感染期为药店带来了“四类药”的销量暴增,也带来了大量的客流,对身体影响时间更长的新冠后遗症是否能为药店带来更多的增长点,并为药店留住更多客流?从2022年12月疫情防控政策放开至今,已有90%以上的国人感染过新冠病毒。对于绝大多数人群来说,以发烧、浑身酸疼、鼻塞、流涕等症状为主的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一般会在几天或几周内好转,  相似文献   

4.
<正>经过此次拆零备战,一些有医生资源的药店,看到了拆零销售的前景,但大多数药店的拆零专柜仍处于闲置状态。2022年末的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四类药品”需求暴增,退烧药供应紧张,以及各地药监局鼓励药店开展拆零销售,让药店的拆零业务再次登上历史舞台——各药品零售企业纷纷通过免费赠送、拆零销售等方式将药品更快地送到顾客手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众购药难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余欣 《中国药店》2024,(1):22-23
<正>“自助药房”将居民药品医保保障与结算加入自助系统中,是药店统筹服务的一个延伸。“双通道”药店可借助“自助药房”设置进入院内,这一模式未来或将在河北全面铺开。日前,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印发《关于设置“自助药房”进一步方便参保群众购药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依托门诊保障定点药店在全省开展“自助药房”设置工作。  相似文献   

6.
余欣 《中国药店》2023,(1):86-87
<正>药店对于儿科产品的营销,可通过工商联合举行持续性、专业性的用药知识和服务技巧的培训,从工业到药店店员,从药店店员到药店会员,进而渗透到社区消费者的教育中。长期以来,儿科药品因品类少、适宜剂型不足、规格缺乏等原因,在各大药店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但这几年随着医保、“三胎”等政策的落地,药店与工业企业不断深耕儿药市场,持续加大产品研发与营销力度,让更多品质的儿药产品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政策尺度     
万紫 《中国药店》2003,(4):20-21
长期“水泼不进”的杭州药品零售市场被一家来自湖南长沙的平价药店搅动得天翻地覆,“老百姓”给杭州带来了什么?对消费者来说,带来了实惠的药品价格;对杭州的药店来说,带来了不得不面对的冲击和挑战——过去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对于众多看好杭州药品零售市场却不得其门而入的投资者,则又传来好消息:杭州市取消“150米”的药店距离限制,而代之以“宽进严管”的监管政策,增加市场的竞争主体,充分利用市场这只  相似文献   

8.
杨玉明 《中国药店》2006,(11):10-10
据媒体报道,日前,江西省宜舂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了“质量信得过药店”评比宣传动员大会,会上通过了《宜春城区“质量信得过药店”评比方案》。这次评比打破了以往只由药监部门一家评比的模式,采取群众评议与药监部门现场检查评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评出的“质量信得过药店”成为群众真正信赖的药店。群众评议方式,主要是通过在集市等公共场所、邮政各支局网点的窗口免费发放2万枚附有调查问卷的有奖邮资明信片,待明信片寄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邮政局协助统计、汇总,于今年11月底打出群众评议分数。  相似文献   

9.
<正>药店24小时营业能够弥补夜间售药的“空白时间”,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为药店注入新活力。随着医药O2O平台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冠疫情的刺激和多地政策的助推,以前难以持续经营的24小时药店又在行业掀起了热潮。打破传统,开放式营业近期,海宁海港大药房的一家门店,营业时间从原本的7:30-22:00改为24小时营业,除了延长营业时间外,还增设了中药饮片区域,提供常用方剂的抓方服务。  相似文献   

10.
赵安琪 《中国药店》2012,(4):114-115
回望2011年的湖北药店市场,关键词依然是“政策”.与其他各地市不断收紧的局势不同,从去年8月开始,武汉进入“取消距离限制”的过渡阶段,今年1月这项政策正式开始施行. 政策出台之初,药监部门认为药店数量会出现“井喷”,但是第一季度过去后,从业者普遍认为今年的开店速度并没有比往年加快.  相似文献   

11.
为使群众方便、放心地购药 ,上海市从 2 0 0 1年开始开展创建“规范药店”活动。经过两年努力 ,全市 1 5 0 0家零售药店中有 1 4 1 3家达到了“规范药店”标准 ,挂上了“规范药店”的铜牌。在创建活动中 ,全市有 1 0 6家药店进行了重组。对不符合“规范药店”标准的 87家药店已采取了措施 ,其中 ,改为销售乙类非处方药柜的有 2 8家 ,关闭了 5 8家。创建“规范药店”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效是 :( 1 )经营条件得到改善 ,购药环境进一步优化。 ( 2 )药品质量得到保障 ,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 3)“一师一士”制度严格执行 ,药学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苍春 《中国药店》2023,(2):102-103
<正>药店一定要在新零售浪潮中坚信,坚守品类与服务这个核心,不跟风,不断升级迭代,以“慢病服务为流量入口,平行单品为生存基础,边际品类为增量突破”,为未来药店加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疫情这三年,药品零售业一直增长缓慢,其中的艰辛只有药店人自己能够体会。经历了N次的“四类药”下架、限购、登记、闭店……随着2023年的到来,这一赛道重新启动,但起点已变,如何才能运营好未来的药店市场?  相似文献   

13.
<正>医药包中搭配的商品不仅要适用于疾病的不同阶段,还应符合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和药品的消耗频率,才能让其中的每一种药品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后,全国各地受到了新冠病毒感染的第一波峰值冲击,感染人数在短时间内达到峰顶。巨大的用药需求下,“缺医少药”情况非常普遍,囤药、抢药成为一时热点。对此,药店纷纷开足马力保供应,有的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免费赠药;有的把紧俏药品拆零销售以尽可能满足更多人的用药需求;有的则以“防疫包”形式组合销售。“防疫包”中包含的药品可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感染病症,方便消费者用药,  相似文献   

14.
郝岚 《中国药店》2003,(4):25-27
柳传志有一个“孵蛋说”:中国企业大都是政策“下的蛋”,逢春而发,遇热出壳。2002年中国连锁药店的蓬勃发展也正应验了这句话。 2002年是政策的春天:各地相继放开了对药店审批的限制,国有、民营、个体等各路资本如潮水般逐利而来;在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地方保护的坚冰逐渐融化,跨区域连锁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15.
管理出毛利     
常有人问,目前药店竞争越来越激烈,药店的高毛利时代一去不返,如何有效提升药店毛利水平?售价不敢提升、进价难以下降、品牌药毛利率低但顾客又指名购买不能撤架、营业员的主推高毛利政策都开始成为“赶顾客政策”了……  相似文献   

16.
<正>药店纳入门诊统筹政策为连锁药店企业开辟出慢病管理的另一片蓝海,如何抓住慢病客流提升顾客黏性,成为了摆在药店面前的一道必选题。自今年2月药店纳入门诊统筹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医保部门相继推出慢病患者到药店购药的鼓励措施,实体药店相较医院和线上药店的便利性和可及性也日益凸显。如何抓住慢病客流提升顾客黏性,成为了摆在药店面前的一道必选题。  相似文献   

17.
正规范零售药店互联网零售服务,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型配送方式。医疗机构不得限制门诊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推动专利药品上市,销售价格不高于原产国价格。争取到2018年在全国推开药品购销"两票制"。对临床急需的新药和短缺药品加快审评审批。建立医药代表登记备案制度,医药代表不得承担药品销售任务,其失信行为记入个人信用记录。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以来,全国多地药店因政策影响,销售下滑严重,补铁品类虽不如以阿胶、黄芪为主的补气血品类增幅大,但表现也非常亮眼,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6.3%,订单同比增长了5.4%。2022年12月疫情防控放开后,随着感染人数的激增,大量人群出现气虚气短现象,补气血需求急剧上升。根据2023年《中国药店》6月刊“终端透视”栏目发布的补气血品类报告,2023年1至4月,补气血品类店月均销售额同比增长22.6%,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尤其是在偏僻的农牧区,存在着农民群众看病购药难、购真药更难的现象。药监部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降低了农村药店准入门槛。这一举措,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购药需求,但同时也给了部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借药店之名非法行医,扰乱了医疗市场秩序,损害了患者利益,使医疗纠纷不断增多,市卫生局医政执法人员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我市农村药店问题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20.
区域市场     
杭州:药店零距离 杭州市药监局日前宣布取消杭州市两药店必须间隔150米的开店距离限制,鼓励药店之间开展竞争。杭州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郭泰鸿就此指出:“对开店进行距离限制实际上是一种地域性保护和变相的行政保护,使得一些经营不善的药品零售商店能够维持它那种落后的经营方式。” 目前杭州市一共有药店846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零售药店要有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