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直经在2毫米以上的小血管,不论是采用缝合或套管吻合,成功的数字都很高,缝合的的技术也比较容易。但对外直经在1毫米以下小血管,缝合的要求就很高,操作不理想时,就很有失败的可能;因而在缝合中提高技术质量,是吻合成功的重要因素。现将我院对96根  相似文献   

2.
血管缝合器缝合股动脉的血管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缝合器缝合股动脉的血管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选择冠脉造影和(或)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后采用血管缝合器缝合股动脉病例218例,观察其成功率及血管并发症。结果股动脉血管缝合218例,成功率为91.3%,出现小血肿并伤口感染仅1例,发生率0.5%;无假性动脉瘤、血栓形成以及栓塞事件。结论血管缝合器适用于冠脉造影和PCI术后股动脉血管的缝合止血,其成功率高,而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缝合和激光吻合大鼠颈动脉后血栓形成的差异评价激光吻合血管的优越性。方法Wistar大鼠90只,显微镜下暴露双侧颈动脉10mm,一侧行激光吻合,另一侧行缝合。于术后1、3、7、14、21和28d观察形成血栓的血管数目和血栓形成的总体发生率。结果术后各时间点激光吻合侧血栓形成的血管数少于缝合侧,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激光吻合侧血栓形成总体发生率激光吻合为5.6%,缝合侧为14.4%,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栓形成总体发生率激光吻合的大鼠颈动脉低于缝合的大鼠颈动脉,激光吻合血管能够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用钛轮钉进行血管吻合的临床观察。方法:应用直径2-2.5 mm钛轮钉对我院226例进行血管吻合,观察手术吻合成功率,血管内瘘通畅率。结果:226例患者手术吻合成功率100%,血管内瘘通畅率100%。结论:应用钛轮钉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管吻合,可以明显提高血管吻合的成功率,无明显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术中血管吻合困难的原因,评价针对不同原因所采取的对策。方法 查询手术记录并统计血管吻合困难的原因、术者采取的对策及手术成功率,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血管吻合困难常见原因为血管硬化和细小、静脉回流不畅、血管管径相差太大及血管相距较远,针对前二种原因,本组分别采三种不同的对策,导致了不同的成功率,针对后二种原因本组采取的对策结果无明显差别。结论 血管吻合困难的原因最常见为血管腔径过小,采取对点等距切开血管断端后行钛轮钉吻合,成功率较高;对于静脉回流不畅采取无损伤针头伸入血管,以肝素盐水冲洗后再行吻合,成功率较高;针对血管管径相差太大可通过切断血管时调整斜面大小或行端侧吻合;血管相距太远可选择对应血管或采取移植血管吻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提高套管法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成功率的经验.方法 采用套管法连接供心血管与受体颈部血管进行模型的建立,观察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及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结果 手术成功率92.5%,手术时间(105.6±8.9)min,移植心脏3 d存活率87.5%、7 d存活率72.5%、30 d存活率5%.结论 血管外翻的套管法可以提高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成功率,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初步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PEVAR)中应用ProGlide血管缝合器的经验,探讨PEVAR术适应证及禁忌证,评估该技术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采用PEVAR术治疗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主动脉瘤26例,主动脉夹层10例,胸主动脉瘤2例.观察PEVAR术中应用ProGlide血管缝合器治疗手术技术成功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经PEVAR术治疗即刻技术成功率为100% (38/38).术中共缝合64处股动脉入路穿刺点,其中缝合24~25 F血管鞘7例次,20~22 F血管鞘19例次,18 F以下血管鞘38例次.血管缝合器一次成功率为78% (50/64),二次成功率为100%(14/14).无缝合失败及入路动脉闭塞,无围手术期相关严重并发症,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 PEVAR术中ProGlide缝合器使用安全有效,增强手术医师经验并严格掌握适应证,有助于降低缝合器缝合失败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血管吻合方法很多,其中以套管吻合法操作简便、应用较广。常用的套管有钽管、钒钢管和塑料管等。这些套管管壁较厚,长度和直径往往不便任意取用。近年来我们在探索研究中,发现禽类的羽毛管是较好的套管之一,其优点是:(1)羽毛管质硬,能起到支架作用,是一种既经济又便于应用的天然套管。(2)羽毛管有各种长度和管径(鸡毛管直径约1~3毫米,鸭毛管2~4毫米,鹅毛管3~8毫米),吻合时可根据需要随意选用;鸡、鸭羽毛管因其直径较小,管壁较薄,对小血管吻合尤为适用。(3)禽类动物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术中血管吻合困难的原因,评价针对不同原因所采取的对策。方法:查询手术记录并统计血管吻合困难的成因,术者采取的对策及手术成功率,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血管吻合困难常见原因为血管硬化和细小、静脉回流不畅,血管管径相差太大及血管相距较远,针对前二种原因,本组分别采三种不同的对策,导致了不同的率,针对后二种原因本组采取的对策结果无明显差别,结论:血管吻合困难的原因最常见为血管腔径过小,采取对点等距切开血管断端后行钛钉吻合,成功率较高;对于静脉回流不畅采取无损伤针头伸入血管,以肝素盐水冲洗后再行吻合,成功率较高,针对血管管径相径相差太大可通过切断血管时调整斜面大小或行端侧吻合,血管相距太远可选择对应血管或采取移植血管吻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血管封堵器与缝合器在冠脉介入检查和治疗中缝合股动脉止血的效果。方法:将冠脉介入检查和治疗后缝合股动脉病例648例,分为血管封堵器组376例与血管缝合器组272例,比较两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血管封堵器组成功率97.9%,血管缝合器组成功率97.8%。两组均无假性动脉瘤、血栓形成及栓塞等。结论:血管封堵器和血管缝合器均适用于冠脉介入检查和治疗后股动脉血管止血,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11.
CO2激光血管、神经环形吻合装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制一种新的血管、神经激光环形吻合装置,使激光均匀地照射在血管或神经断端的圆周上,实验均匀、环形、同步吻合离断的血管或神经。方法 利用光路转换装置使激光束均匀、环形地照射在血管或神经断端的圆周上。以动物实验分析激光环形吻合对组织的影响。结果 CO2激光环形吻合装置对血管吻合即刻通畅率达100%,无血管瘤生成。神经吻合后功能恢复早于常规缝合。利用该装置吻合血管或神经传统吻合方式省时省力、吻合均匀,组织功能恢复快。结论 血管、神经激光环形吻合方法方便可行,对血管、神经的功能恢复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2.
显微外科的中心问题是小血管的再建。目前血管缝合技术,手术时间长,缝线周围有异物性肉芽组织形成,甚至血管壁可出现动脉瘤性改变,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技术。作者等遂利用各种激光进行血管吻合的动物实验。现将他们用CO_2激光吻合兔子股动脉的工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田宜肥  汤拥军  王建峰  柳原 《武警医学》2008,19(12):1119-1120
在各种原因所致的手指离断伤中,往往因为血管损伤较长或离断伤在关节部位而使血管断端直接吻合困难,需要行血管移植修复,但切取的血管段又可能与欲吻接的血管口径不相匹配。既往解决血管口径不相匹配采用的方法包括:(1)斜行修剪小口径的血管端,使之与较大的血管口径相匹配;(2)直接缝合封闭较大口径血管的部分端口,保留部分端口与口径较小的咀管相匹配;1年来,笔者采用改良的缩小血管口径方法——管内折缩小缝合法”,应用于断指再植术血管移植吻合6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血管、输精管、尿道的端端吻合是泌尿外科手术重要组成部分。缝线吻合技术要求高,手术费时,经验不足者常难确保手术成功。采用钛制钉进行机械吻合,不受缝合技术影响,容易掌握。我院自1988年  相似文献   

15.
总结56例腕部及掌部离断再植的救治经验,认为尽可能缝合有关肌腱、吻合有关神经和血管是再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本组治疗14例伴有神经,肌腱和血管同时横断伤的严重腕掌部切割仿患者,结果满意。肌腱采用Kessler或双十字法缝合,受损肌腱Ⅰ期对端缝合。神经采用束膜外膜法.尺、挠动脉损伤尽可能对端吻合。血管缺损可行静脉移植修复。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70年4月至1976年9月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和修复肢体主要血管共13例,现报告如下。 1.手术方法 一般于健侧下肢,选择分枝少的一段大隐静脉,结扎和切断其各分支。根据血管缺损的长短决定其长度。移植之静脉段需用高压注入生理盐水,使管腔尽量扩张。将大隐静脉方向倒置与损伤的动脉或静脉两断端吻合。吻合方法:用2×6、3/8微血管圆针和6-0~8-0尼龙线二褥式定点连续简单缝合法缝合。吻合时血管局部用稀释肝素液冲洗(肝素125mg加生理盐水100ml)。 2.临床资料 本组13例,移植修复血管共21  相似文献   

18.
周围血管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检查。必要时可以辅助以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和血管造影。急救原则:首先是止血、抗休克、挽救生命,其次修复血管、重建血循环、保存肢体,兼顾功能。血管损伤修复的方法:侧壁修补、端一端吻合、端一侧吻合、侧一侧吻合以及局部缺损等方法。血管缺损修复的方法:游离血管、屈曲关节、血管交叉缝合法、利用损伤的动脉移植、静脉移植、旁路血管移植和带血管蒂的轴型皮瓣游离移植。血管移植的材料:自体血管、人造血管、人脐带血管以及用塑料管作暂时性动脉分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 18G套管血管穿刺针引导 2 0G活检枪经皮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45例患者均为占位性病变 ,其中肺 18例、肝 16例、甲状腺 2例、纵隔 3例、颈深部软组织 2例、胸膜 3例、腹腔 1例 ,均在CT导向下以 18G套管血管穿刺针先行穿刺病灶 ,后以 2 0G弹射式活检枪取活检和 (或 )涂片。结果 :共行活检手术 47次 ,穿刺成功率 10 0 % ;取材成功率 93 .3 % ( 4 2 / 45 ) ,活检诊断率 95 .2 % ( 4 0 / 42 ) ;肝组取材率、成功率、诊断正确率 10 0 % ;肺组取材率、成功率 88.9%( 16/ 18) ,诊断符合率 87.5 % ( 14 / 16)。并发症 :气胸 3例 ,咯血 1例 ,总发生率 8.9% ( 4 / 45 )。结论 :18G套管血管穿刺针引导 2 0G活检枪经皮穿刺活检能够提高共轴法穿刺取材成功率 ,降低并发症 ,缩短手术时间 ,是一种安全、高效、简便的共轴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严重胸腹部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治方法。方法2000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严重胸腹部血管损伤96例,其中26例到达急救部时表现明显失血性休克,经胸或腹腔穿刺抽出较多不凝血,立即送手术室紧急手术确诊;45例经64排螺旋CT及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25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5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45例行血管损伤缝合修补,手术前12例行血管造影后球囊血管阻断;13例行人造血管吻合,其中3例因伤情太重而行损害控制,即严重破损血管临时插管分流,患者术后在ICU复苏待全身情况改善后于术后48小时内再行血管吻合手术。38例(盆腔腹膜后血管损伤34例,其他4例)行动脉栓塞治疗。结果85例救治成功,救治成功率85.5%。发生严重并发症38例,其中脓毒症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9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3例。11例死亡,其中9例于伤后12小时内死亡,主要原因为多脏器严重损伤及失血性休克;2例于创伤后8天及16天死亡,主要原因为脓毒症及MODS。结论胸腹部血管损伤后应快速完成检查及诊断,紧急手术行血管修复或吻合,部分腹部血管损伤及盆骨折引起的腹膜后血管损伤可用动脉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