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并发脑水肿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对颅内肿瘤单次大剂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产生脑水肿的有关因素作初步探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颅内病变治疗后临床及CT/MRI发生脑水肿与剂量、容积、肿瘤部位的关系。结果随访1~16个月(中位9个月)。限光筒直径≥2.5cm组与<2.5cm组脑水肿发生率分别为42.2%、2.4%(P<0.005);等中心剂量≥20Gy与<20Gy组分别为27.7%和9.5%(P>0.05);脑实质内肿瘤与颅底肿瘤分别为34.8%和10.0%(P<0.005)。结论颅内肿瘤单次大剂量立体定向放疗限光筒直径<2.5cm,剂量<20Gy,肿瘤位于颅底部位,发生脑水肿危险性小。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外照射后的高剂量率近距离放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真富  马松庆 《浙江肿瘤》2000,6(2):105-107
「目的」探讨腕内放疗对鼻咽癌外照射后鼻咽腔内未涌退病灶的治疗效果,研究近距离放疗时8个剂量参照点的剂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这994年4月至1998年11月共34例鼻咽癌外照射后鼻咽腔内未消退病灶行高剂量率近距离放疗(外昭射剂量60Gy ̄71Gy,外照射结束后2天 ̄5天进行首次治疗,多数病例剂量参考点深度1.0cm,放射源驻留长度2.0cm ̄3.5cm,多数病例单次剂量8Gy、总剂量16Gy/  相似文献   

3.
247例中段食管癌不同处方剂量肺校正后生存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段食管癌放疗最佳剂量。方法:60钴外照射中段食管癌247例,对处方量65Gy组和75Gy组拟行肺校正后靶区剂量分别为72.5Gy和85.5Gy。结果:肺校正后72.5Gy组5年、8年、10年、13年生存率分别为12.2%(14/114)、7.9%(9/114)、5.2%(6/114)、1.8%(2/114)。85.5Gy组5年、8年、10年、13年生存率分别为7.2%(9/125)、2.4%(3/125)、0.8%(1/125)、0(0/125)。两组对比72.5Gy组明显高于85.5Gy组(P<0.005)。结论:食管癌放疗行肺校正是必要的,校正后靶区剂量72.5Gy左右,我们认为是根治性放疗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48例首次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采用外照射结合腔内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其中计划性内外照射44例,外照射后补量4例。腔内治疗使用 ̄(192)Ir放射源,剂量参考点设在距放射源中心轴0.8~1.5cm处。每次参考点剂量6~8Gy,共1~3次。外照射剂量为60~80Gy。治疗结束时鼻咽癌局部控制率93.8%。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7.8%和95.5%。作者结合文献对腔内治疗的适应证及内外照射的剂量匹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肺鳞癌单纯放射治疗15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77~1986年对159例肺鳞癌作单纯 ̄60Co放疗。结果:总剂量60Gy以上组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9%、21%和11.3%,而低于60Gy组无3年生存。局部复发率60Gy组为42.9%,低于50Gy组为78.6%(P<0.05)。分割剂量2Gy/次组局部控制率为68.8%,低于1.6Gy/次组为35.5%。故分割剂量、总剂量以2Gy/次60~70Gy/6~7周为宜。  相似文献   

6.
治疗65例肺癌脑转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肺癌脑转移综合治疗的预后因素及提高生存质量的可能性。方法:1990年3月 ̄1995年3月间对65例癌脑转移患者行单纯放疗及手术切除加放疗。放疗(全脑)分为2组:常规放疗剂量22 ̄40Gy/2.2 ̄4w,后缩野追加15 ̄20Gy/1.5 ̄2w;全脑快速照射剂量18 ̄24Gy/1.1 ̄1.5w,后缩野追加15 ̄20Gy/1.5 ̄2.0w。结果:手术切除加放疗物中位生存期9.5个月和1年生  相似文献   

7.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技术与结果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1988年4月至1990年4月对85例食管鳞癌进行常规分割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随机前瞻研究。常规分割组42例,每周 ̄60Co放射5次,每次1.8Gy,总疗程7.6周照射68.4Gy。后程加速超分割组43例,放射前程为常规分割,每次1.8Gy。4.6周照射23次共41.4Gy,然后缩野,每周照射5天,每天2次,每次1.5Gy,间隔4小时以上,1.8周照射18次共27Gy,总疗程6.4周,总剂量68.4Gy。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组1、2、3年食管局部病灶控制率和生存率分别为69.0%,61.9%,59.5%和72.1%,55.8%,41.9%。常规分割组分别为39.0%,31.7%,29.3%和47.6的,26.2%,19.0%。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组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分割放疗组。  相似文献   

8.
胃粘膜组织凋亡细胞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检测30例慢性汪表性胃炎(CSG)、30例肠化生(IM)、18例不典型增行(Dys)及25例胃腺癌(GAC)组织中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CSG、IM、Dys及GAC组的凋亡指数(AI)分别为3.0 ̄34.0、2.0 ̄14.0、0.1 ̄5.0和0 ̄2.0,中位值分别为15.5、9.0、2.0和0.5。CSG组AI高于IM组(u=2.31,P〈0.05),IM  相似文献   

9.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肿瘤临床初步报告:附21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1 例肺肿瘤。肿瘤体积8~388 cm 3。鳞状细胞癌10 例,腺癌7 例,小细胞癌2 例,恶性黑素瘤肺转移1 例,骨肉瘤肺转移1 例。 S T A R1000立体定向计划系统制作计划,直线加速器8 M V X 射线实施治疗。 B E V 方向5~8 个非共面照射野, P T V 一次治疗剂量5~10 Gy,总剂量为25~50 Gy。 S R T 疗程为1~2 周。结果 6 周后 C T 复查, C R 率48% , P R 率43% ,总有效率91% 。结论  S R T 临床应用可提高肿瘤局部的控制率。 S R T治疗剂量与亚临床淋巴引流区的常规放疗剂量应一同计划设计。 S R T 的合理应用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随访。  相似文献   

10.
顺铂加长春酰胺配合外照射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放化综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64例N2 ̄N3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放疗+化疗)和单纯放疗组,综合组放疗前后采用化疗方案;顺铂30mg/日,连续5天,长春酰胺(Vindesine,西艾克,VDS)3mg/m^2,第1天,第7天,两组放疗方法,剂量相同。结果综合组,单纯放疗组在放疗40Gy和放疗结束后3个月,颈淋巴结消退率分别为43.8%、87.5%和28.1%、75.0%(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外照射联合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射联合体外放射治疗76例鼻咽癌。其中,T1~249例,T3~427例。体外放射剂量T1~2DT50Gy/5周,T3~4DT56Gy/5.5周;对有茎突区或/和颅骨破坏者补量DT10~20Gy/1~2周。后装剂量T1~2DT24Gy/4次/2周,T3~4DT18Gy/3次/2周。全组4、5年无癌生存率分别为67.1%,56.0%。4年局部控制率为92.8%。主要后遗症为张口困难(9.2%),软腭损伤(5.7%)等。随访结果提示联合治疗鼻咽癌局部控制率令人鼓舞,尤以T1~2为佳。但治疗后软腭损伤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腔内微波加温合并放疗的剂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用腔内微波加温合并体外放疗的55例食管癌进行了临床热剂量分析,观察T90能否作为食管癌腔内微波加温的热剂量。材料与方法。 1986年 ̄1988年55例食管癌用腔内微波加温并体外放疗(RT+H)。放疗采用8MV-X前后两野对穿,剂量4周40Gy,每周5次,每次2Gy。热疗:915MHz微波食管腔内辐射器加温,每次45分钟,每周1 ̄2次,共3 ̄8次。用3个热电偶测量肿瘤表面温度,从温度曲线得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部放疗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1987年12月至199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32例患者,放疗前和放疗后测定甲状腺功能(血清况T3、T4浓度)。结果 放疗后血清总T3、T4浓度明显降低(P〈0.05)。按照甲状腺受照射的剂量不同,甲状腺减退的发生率分别为35 ̄45Gy组22.2%(4/8);46 ̄55Gy组37.5%(3/8);56 ̄70Gy组50.0%(3/6)。结论 放射治疗颈部癌  相似文献   

14.
IEPP方案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IEP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采用IFO1.5g/m^2,静滴、d1 ̄5;Mesna0.4g,静注,于IFO静8滴后0、4、8小时各一次,d1 ̄5;Vp-16100mg/m^2,静滴,d1 ̄5;DPP20mg/m^2,静滴,d1 ̄5;PDN70mg/m^2,口服,d1 ̄5。以上方案连用2 ̄3周期。结果:全组13例,CR2例,PR9例,总有效率84.61%。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采用肺校正对329例食管癌放疗后生存率的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最佳剂量。材料与方法:1973 ̄1976 4年间^60Co外照射329例食管癌的5年、8年、10年、13年生存率分析,对组织剂量6400cGy组分别行肺校正后靶区剂量分别产7000cGy、8250cGy。结果:肺校正后7000cGy组5年、8年、10年、13年生存率分别为13%(15/114)、9.6%(11/114)、7%(8/114)、1.8%(2/114)。8250cGy  相似文献   

16.
应用BSD2000型热疗机对6例胸壁肿瘤进行热疗加放疗。女性5例,男性1例。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5例,纤维组织细胞肉瘤术后复发1例。平均肿瘤体积为402.2cm3,平均放疗剂量47.6Gy。热疗均在放疗后30分钟内进行,每周2次。6例病人共加热21次。其中85.7%的加热肿瘤内达42℃以上,52.4%的加热TEM42.5≥30,平均Tmin、Tmax和Tmean分别为41.8±1.0℃,42.5±0.7℃和42.1±0.6℃。热疗副作用包括出汗6例,皮肤水疱1例,局部疼痛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  相似文献   

17.
探讨巨块型宫颈癌Ⅰb ̄Ⅱb期术前腔内照射及化疗的疗效。54例宫颈肿瘤大于5cm的Ⅰb ̄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给予^192Ⅰr腔内照射,剂量为12Gy ̄18Gy,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VCR2mg、BLM16mg、DDP20mg),1 ̄2个疗程。术前放疗组的有效消退率明显高于化疗组。  相似文献   

18.
超声加热和放射综合治疗恶性肿瘤9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86~1991年对99例122个部位的晚期体表肿瘤或复发肿瘤用超声加热和放射综合治疗。放疗为D_T12~56Gy,2次/周,3~4Gy/次,或D_T18-67.5Gy,5次/周,2Gv/次。加热用1MHz,声强0.5~1W/cm ̄2,热电偶测温精度(0.5℃,放疗前/后60分钟内进行,加热至43℃,时间为30~45分钟,1~2次/周,平均7次(3~12次)。近期疗效按部位计,肿块完全消退32%(39/122),部分消退52.5%(64/122),无效15.6%(19/122)。全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24/86(27.9%),8/41(19.5%),7/38(18A%)。而肿块完全消退组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12/25(48%),6/15(40%),5/13(38.5%),均高于全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Ⅰ ̄Ⅲ期肺鳞状细胞癌放射治疗疗效。方法:对92列经病理证实的肺鳞状细胞癌Ⅰ ̄Ⅲ期患者采用^60Coγ线外照射常规设野,照射肿瘤量为56.4 ̄74.2Gy6/7W。每周照射5次,周肿瘤量为90 ̄100Gy。肿瘤量未作肺校正。结果:5年随访率为96.2%。本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8.9%(45/92),20.6%(19/92)和9.8%(9/92)。结论:病期、放疗剂量和病变大小与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超分割放疗剂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食管癌超分割放疗适宜的剂量,1987年3~9月我们对80例中段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进行对照研究:A组总量为60~70Gy/6~7周,每天1次2Gy,每周5次;B组总量为51Gy/23天,每天2次,每;1.5Gy;C组总量为50Gy/23天,每天3次,每次1Gy。所有病人随诊超过5年,5年生存率A、B、CM组分别为11.1%、37%和23.1%。B组与A组比较P<0.05。结果表明,总量为51Gy的每天2次超分割放疗,具有疗程短、经济负担轻、生存率高等优点,治疗食管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