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交t值法在中药方剂961的主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由10味中药组成的方剂961的主药。方法:采用孙卫民和孙瑞元提出的正交t值法。结果和结果:精简了处方,组成含6味中药的新复方962,并且验证了962的药效。我们认为正交t值法在中药较大方剂的研究中值得推广;同时还应考虑疾病的特点和中药的功效,选用多种动物模型或多个指标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2.
作者曾随机筛选了65种中药方剂对大鼠血清成分的影响,发现6种方剂提取物(柴胡桂枝干姜汤、芍药甘草汤、小青龙汤、小柴胡汤、三黄泻心汤及乙字汤)具有减少血清中尿素氮和增加总胆固醇的作用。上述6个方剂共由19味中药组成,作者对其中15味中药进行了研究。实验用140克左右的雄性大鼠。各味中药均制成水煎的减压浓缩粗提取物,用生理盐水溶解,腹腔给药。于低温离心分离大鼠血清,然后用临床自动化学分析计(DSA-560)比色定量尿素氮和总胆固醇。大黄、黄连、麻黄、芍药、柴胡在5毫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中药方剂抗抑郁症胶囊中五味根茎类中药进行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的收率作为评价指标,以加水量、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用正交设计法来确定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对五味中药进行提取试验,结果表明除石菖蒲以外其他四味中药材虽然含挥发油但挥发油含量太低,不适合工业化生产.最后只对含挥发油量最高的石菖蒲进行挥发油提取并开展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方工艺.结论: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选用石菖蒲饮片,浸泡2 h,加7倍水量,提取7 h,所得挥发油收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中药的性能包括性和味(四气五味),作用部位(归经),作用趋向(升降浮沉),补和泻及有毒无毒等。中药的“动”与“静”则是从处方的整体观念出发,用以说明处方的性能特点。方剂是由各味中药组成的,因此也说明中药在方剂功效中的“动”与“静”的关系,对组方选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处方中药物“动”与“静”的结合,已为临床医师常用。  相似文献   

5.
柴苓汤是由两个传统中药方剂小柴胡汤和五苓散所组成。小柴胡汤包含有 7味中草药即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人参和甘草。长期以来被认为具有消炎 ,抗过敏作用 ,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五苓散由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和桂枝 5味中草药组成 ,是临床上具有代表性的消肿利水方剂。本文概述了柴苓汤的免疫调节作用和一系列的临床试验观察研究 ,并且总结了除免疫作用机制以外的有关柴苓汤的作用机制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渗漉法代替传统浸渍法对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制备麝香祛痛凝胶并进行有关项目的考察。方法: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渗漉法对中药材有效成分进行提取,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麝香祛痛凝胶的基质组成并最终确定制备工艺。结果:浸渍法与渗漉法对麝香祛痛凝胶原料药材的提取率相同,收率与出膏率相当;根据正交试验结果,A2B2C2为最佳制备工艺处方,得本品为黄色半透明水溶性凝胶,质地均匀、细腻、粘稠度适中;对制剂外观、pH值、粒度、粘度等的检查中,均符合标准。结论:用渗漉法可以代替浸渍法提取生药有效成分,提取效率得到大幅提高;通过正交试验选出最优的基质组成为:卡波姆-934用量0.75%,甘油用量10%,pH=7;制剂的各项质量检查,均符合标准,对其中6味药的薄层鉴别,阴性样品均无干扰。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总结中药方剂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采用中药方剂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并建立数据库,运用关联规则算法、K-means算法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寻找不同药物间的关联规则,并挖掘出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核心中药组合。结果:共筛选出144首中药方剂,涉及中药160味,经过演化挖掘出4个核心组合,这些核心药物组成多化裁于逍遥散、定志汤和解郁安神汤。结论:中医治疗原发性抑郁症常用的药物以补虚、安神、理气药为主,治疗方法主要是补气健脾、养心安神、疏肝理气。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药剂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它主要指明了每味药的成人1d量(注:本文每味药物标明的用量,除特别注明以外,都是指干燥后生药,在汤剂中成人1d内用量)。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由此可见,中药剂量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处方中单味药的用量,即绝对剂量;二是指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用量比例,即相对剂量。  相似文献   

9.
王瑾  王宫 《海峡药学》2011,23(11):29-31
目的探讨优选药酒处方。方法采用小鼠抗疲劳游泳试验,运用正交t值法研究药酒抗疲劳作用来筛选其处方组成。结果黄芪、黄精、枸杞起主要作用。结论药酒的处方最佳组合为黄芪、黄精、枸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相关皮疹中药用药规律,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数据库,纳入内服或外用中药治疗EGFR-TKI相关皮疹的临床试验研究,分别对内服、外用中药的频数、药物性味、归经、功效进行统计,并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36篇,包含方剂44首,用法分为内服法、外用法。内服中药方剂24首,纳入中药83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甘草、金银花、白鲜皮;外用中药方剂20首,纳入中药51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紫草、白鲜皮、苦参。内服、外用中药中频次较高的性味均为寒、温、平,苦味、甘味、辛味,归经均以归肝经、肺经、胃经为主,功效以清热药、补虚药为主。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高频内服中药组合13对,高频外用中药组合7对,二者均可形成4个类聚方。结论 中药治疗EGFR-TKI相关皮疹内服以清热补虚,兼具祛邪与养阴之功,外用则主要以清热燥湿止痒为主,高频中药的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为临床提供治疗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比较水蒸气蒸馏(简称SD)法和超临界CO:萃取法(简称SFE—CO:萃取法)提取复方苦黄方中蛇床子、防风、苍术等三味中药的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GC—MS)法,对SD法提取的挥发油和SFE-CO,萃取法得到的萃取物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比较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SD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36种成分,SFE—CO:法得到的萃取物中分离鉴定出31种成分,其中22种成分相同,相对分子量主要集中在200~230之间。结论:SFE—CO:法对复方苦黄方中蛇床子、防风、苍术等三味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是更适合本方剂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临床药学主要是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剂型、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应用规律的综合学科研究。其依据的药理基础主要是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将如何合理用药作为研究的核心,通过药师参与到临床的治疗研究,根据药物应用的重要规律,确保患者达到合理用药,不断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使得药物达到有效、安全和经济的目的。本文主要以西药临床药学开展对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研究,通过对临床用药方法以及中药注射剂的配伍与使用进行详细阐述,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针对中药制剂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一一详解,从而使得临床药物的治疗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同时随着中药制剂的应用不断发展,对于其制剂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文章以西药临床药学方法进行对比中药制剂的实际情况进行论述,为中药制剂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综述分析了中药现代研究与发展的挑战。中药是国际上医学、生物医学和制药机构作为一个有价值药用制剂的潜在来源。研究和发展中药,第一个挑战是评估疗效、药理特性、作用机理和有效成分;第二是要及时总结,并发展可靠的方法学,以提升中药研究的质量并通过提供适宜的评估方法,利于管理部门的法规制定及中药产品的注册;第三是研究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第四是采用新的“组学”技术和工具应用于中药的研究开发及中药现代化过程。因此,需要运用现代方法去研究、开发和探索充满潜力的中草药资源,特别是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中药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念祖  陆晓和 《药学进展》2003,27(3):178-181
实现中药现代化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中药的研究和生产领域应尽快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和成果。分析化学将为探明中药活性成分、实现中药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基本的手段,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将使中药药效的基础性研究得以深入。在阐明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疗效的物质基础的研究中,可以运用整体研究的系统科学思想和采用控制论原理的黑箱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抗肿瘤药的应用情况和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0-2013年抗肿瘤药的采购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肿瘤药采购金额和DDDs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6.31%和23.88%。采购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类别是其他类、抗肿瘤植物类和抗代谢药,三者构成比之和〉70%。DDDs排序居前2位的是抗代谢类和抗肿瘤激素类,居第3位的是其他类或中药类,三者构成比之和〉85%。奥沙利铂、香菇多糖、多西他赛、艾迪、紫杉醇和培美曲塞是主要使用品种。结论:我院抗肿瘤药应用现状基本符合当前我国肿瘤治疗的趋势,医院抗肿瘤药的用量持续增长,传统中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靶向治疗将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药物通用名后缀,帮助医务人员认清药理学分类,合理使用同类药品和降低临床用药失误发生。方法查看本院所有药品的通用名的中英文表达。结果根据后缀的中英文表达可以明确药理分类的后缀有61种,其中涉及227种药品。仍有一些后缀缺乏药理学分类的特征性,其中后缀中文表达一致的有11种,英文表达一致的有1种,中英文表达均一致的有7种。结论熟悉药品通用名后缀,有重要临床价值。但临床实践中不能想当然,熟悉医院药品的药理和治疗学特点才能降低临床用药失误。  相似文献   

17.
王海英  刘旭东 《中国药房》2007,18(6):459-460
目的:分析我院中成药应用情况,找出肝病治疗中存在的误区,及时加以纠正。方法:对我院2006年1~10月门诊和住院药房用药中成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成药应用以降酶药和苦寒药最多,肝病治疗在用药方面存在着误区。结论:应在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8.
复方鳖甲软肝片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选择对提取工艺有较大影响的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及药材粒度4因素3水平,按L9(3^4)正交试验表安排实验,以浸出收率为考察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了筛选。结果:以煎煮1.5h、加水5倍、煎煮3次、药材用最粗粉等工艺条件作为复方鳖甲软肝片小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论:与中试生产结果基本吻合,证明此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某院门诊处方使用中成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某院门诊西药房处方中使用中成药的情况,为临床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确定数量间隔法随机抽取某院2009年门诊处方,对处方使用中成药的品种个数、科别、患者年龄、诊断情况、中成药分类分布、合理性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中成药比率占55.2%,其中内科处方占37%、儿科占有19%、外科与五官科各约占15%;非中医背景医生处方中成药约占97%;使用中成药以清热药为主,约占30%;不合理用药以合用两种中成药过程中重复中药为主;中成药处方无中医诊断的占大多数。结论:中成药的使用基本合理;合理使用中成药应辨证使用。通过医药人员的共同努力,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李晏 《药学实践杂志》2011,29(5):372-375
目的研究复方参蛇洗剂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复方参蛇洗剂的制备方法,建立了制剂的质量评价方法,观察复方参蛇洗剂的抗炎、抑菌、止痒等与药效学相关的药理作用。结果研制的复方参蛇洗剂工艺稳定,质量可靠,具有明显的抗炎、抑菌、止痒作用。结论研制的复方参蛇洗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