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肿瘤病人围术期肺栓塞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指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PTE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临床漏诊误诊率高,病死率居高不下,特别是恶性肿瘤病人,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2.
急性肺栓塞的诊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PTE为PE的最常见类型,占PE中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PE即指PTE。  相似文献   

3.
肺动脉栓塞外科治疗的围术期及中长期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外科治疗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围术期和中长期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北京安贞医院手术治疗57例PTE的临床资料,其中47例慢性PTE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22例)或不停循环下(心脏停搏21例,心脏不停跳4例)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10例急性PTE患者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切开取栓术。结果围术期慢性PTE患者死亡6例(12.8%),急性PTE患者死亡4例(40.0%,P=0.030)。术后发生残余肺动脉高压15例,出现重度肺组织再灌注损伤25例。41例慢性PTE患者术后72h肺动脉收缩压和肺血管阻力较术前降低(52.9±26.1mmHgvs.91.2±37.4mmHg;410.3±345.6dyn·s/cm^5vs.921.3±497.8dyn·s/cm^5);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较术前增高(94.8%±2.7%vs.86.7%±4.3%;84.4±5.4mmHgvs.51.8±6.4mmHg,P〈0.05)。随访47例,随访时间44.6±39.3个月,累积随访时间为160.1人年。晚期死亡5例,其中慢性PTE4例,急性PTE1例。慢性PTE患者术后5年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生存率为89.43%±5.80%,而急性PTE患者术后1~5年为83.33%±15.21%(Log rank=1.57,P=0.2103)。全组抗凝相关出血线性发生率为1.25%病人年,再发PTE线性发生率为0.62%病人年。中长期生存的42例患者中,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29例、Ⅱ级10例、Ⅲ级3例。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急性PTE(OR=3.28)、外周型PTE(OR=2.45)、未采用深低温停循环(OR=2.86)为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外周型PTE(OR=2.69)、术前下肢水肿(OR=2.79)为晚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PTE患者围术期死亡率显著高于慢性PTE,两者术后均有较好的中长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口服华法林抗凝相关的再发PTE、出血并发症线性发生率均较低,在可接受?  相似文献   

4.
正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后出现血栓脱落,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DVT和PTE统称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因此DVT和PTE是同一种疾病两个不同阶段的不同临床表现。换句话说PTE是DVT进一步演变形成,是DVT的合并症。  相似文献   

5.
��������Ѫ˨˨��֢�ķ���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外科手术后致命的合并症之一,也是术后猝死的常见原因,在欧美其发生率和病死率都很高。PTE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下肢DVT通常起源于小腿腓静脉,并向近端静脉延展,栓子脱落随着血流经过心脏到达肺动脉,形成PTE。DVT和PTE共属  相似文献   

6.
Nice(1965)首次报告了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post—transplantation erythrocytosis PTE),之后,随着肾移植术的普遍开展,有关PTE的报道和研究也逐渐增多,被认为是肾移植术后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PTE的发病率为3.8%~19%,PTE多发生在术后8、9个月~17个月。最早发生在肾移植术后3个月,最晚120个月后。PTE有自限性,不经治疗病程可持续1~81个月。这些差异与各个作者观察随访的病例多少有关。PTE最主要的危害是发生栓塞,有时甚至是致死性的。关于PTE的病因和机理,被认为是多因素、多机制使然,对于PTE的治疗也因此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7.
中老年人是泌尿外科肿瘤疾病的主要患者群体,其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高发已成为泌尿外科医师及医院管理者面临的严峻问题。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不仅是围手术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而且栓子脱落进入血循环是造成肺栓塞(PTE)、心源性休克等围手术期患者猝死的最主要原因。PTE与DVT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因此对DVT高危患者在围手术期施以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还可以降低致命性PTE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肺动脉血栓栓塞(pulmonarythromboemlism,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thrombosis,DVT)[1]。PTE是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导致PE的栓子99%是血栓性的,因此,临床上所说的PE即指PTE[2]。由于PTE与DVT被认为是同一疾病的不  相似文献   

9.
应用红景天胶囊治疗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九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细胞增多症(PTE)是肾移植术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有人报道应用氨茶碱、依那普利等药治疗PTE患者,发现氨茶碱能明显降低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我们在治疗PTE的  相似文献   

10.
郑洪君  许丽萍 《腹部外科》2006,19(5):310-310
肺栓塞(pul 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肺动脉血栓栓塞(pul monarythrombembolism,PTE)为PE的最常见类型。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lis,DVT)。近年来,PTE做为一种术后病死率较高的并发症,越来越被外科医生所重视[1]。现将我们对PTE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3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49~70岁,平均63岁。本组术前有高血压病史者2例。行Miles术2例,行Dixon前切除术1例。首次发病时间为术后11~36h,均有胸痛、喘…  相似文献   

11.
开胸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振国  王辰  侯生才  李辉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8):1287-1288
开胸手术患者由于手术部位、方式和基础病变的特点,术后经常会发生肺部并发症,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发生隐匿,而且经常是致死性的,近年来逐渐成为外科术后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PTE的栓子主要来源于由于多种复杂因素导致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二者总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导致开胸手术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原因是各种促栓因素的存在、术后止血药物的应用和介入技术的开展等。大的开胸手术DVT的发生率为50%~60%;在心胸外科术后死亡的尸检病例中,PTE的发生率高达6.6%。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使VTE的发现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两种方法建立起来的铁致外伤后癫痫(PTE)动物模型的行为学和脑电图进行研究以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差异及研究价值。方法 采用离子导入法(PIFC)和微量注射法(CF—CI)建立铁致PTE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同时监测脑电图。结果 PIFC建立起来的大鼠模型癫痫发作形式主要表现为咀嚼自动症,1d内发作频率逐渐降低,癫痫发作时脑电图上同步出现平均频率为9.66Hz,平均波幅为186.90μV的癫痫波。CFCI建立起的大鼠模型癫痫发作形式主要表现为翻转跳起,四肢抽搐,2周内发作频率逐渐降低,癫痫发作时脑电图上同步出现平均频率为16.01Hz,平均波幅为143.60μV的癫痫波。结论 铁致PTE动物模型是一种稳定可靠的PTE动物模型。CFCI建立起来的PTE动物模型与PIFC相比,更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开胸术后并发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Hou SC  Zhang ZK  Hu B  Li T  Chen H  Wang Y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0):753-756
目的 探讨开胸术后并发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PTE)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1年1月~2002年6月间诊治的5例胸部肿瘤开胸术后并发PTE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于术后72~168h出现突发憋气、胸痛、心悸等症状,查体为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明确FIE诊断。3例于确诊当日行肺动脉介入破碎、吸出血栓及溶栓治疗,1例行全身溶栓治疗。行溶栓治疗的4例痊愈,无胸腔出血、伤口渗血等并发症,无复发。1例未能行溶栓治疗即猝死。结论胸部肿瘤开胸术后患者是PTE的高发人群。PTE诊断以影像学检查为主。开胸术后PTE患者采用溶栓治疗应谨慎,并尽可能应用肺动脉介入治疗,经导管破碎、吸出血栓加局部溶栓。  相似文献   

14.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主要病因是由于肢体或盆腔静脉血栓形成后脱落所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好发于骨科大手术后。然而,在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0月曾发生非手术治疗的骨盆或下肢骨折患并发肺动脉栓塞死亡3例,同期行骨科大手术治疗的患却无一例因PTE死亡。如此大的反差引起了我们的重视,现分析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远期并发症的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目前临床最常应用于治疗胆道疾病的手术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高位良性胆道疾病的胆道重建,也是近年来公认的一种治疗胆道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其部分病人术后远期出现的吻合口狭窄、复发结石、胆道感染等并发症却是难于处理的问题。根据作者临床体会,往往病人在发生吻合口狭窄或复发结石的同时,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胆道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结直肠癌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疾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确诊的9例结直肠癌合并PTE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主要治疗措施、疗效以及预后等,总结治疗经验,为今后同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决策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9例患者中男性4例(44.44%),女性5例(55.56%);年龄60岁以上6例(66.67%);结直肠癌TNM分期均为进展期,其中Ⅲ期3例(33.33%)、Ⅳ期6例(66.67%);9例患者中,死亡2例,1例自动出院,其余6例经抗凝治疗、对症治疗2~4 w后病情好转出院,治疗有效率为66.67%。结论结直肠癌并发PTE好发于肿瘤进展期的老年腺癌患者,二级预防有助于减少结直肠癌并发的PT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脑电图(AEEG)在外伤性癫痫患者减药、停药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132例癫痫发作得到良好控制的外伤性癫痫(PTE)患者资料,在减药或停药阶段进行 AEEG检查并与常规脑电图(REEG)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PTE患者AEEG异常检出率及痫样放电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REEG。结论在减药或停药阶段应用AEEG更能真实的反映病情,对于外伤性癫痫(PTE)患者临床减药、停药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术后疼痛是每个手术病人必须面对的问题。疼痛可以对人体产生多种不利影响,老年病人由于常并发多种内科疾病,术后疼痛不仅影响病人肢体功能康复,甚至诱发或加重其并发症。自控性止痛泵能较好控制术后疼痛,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但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又有其特点,现将我们在护理观察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中央型肺血栓栓塞(PT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急性中央型PTE,均接受PTE介入治疗,其中65例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术中同时接受下肢深静脉血栓"一站式"介入治疗。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测量介入治疗后肺动脉压及D-二聚体水平,并与治疗前对照。术后随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仅7例术中心律失常、血压升高,9例溶栓导管周围渗血,5例术后穿刺点皮下瘀斑,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与PTE介入取栓、导管溶栓前相比,治疗后肺动脉压明显下降[(30.11±14.50)mmHg vs (40.22±17.58)mmHg,t=3.77,P0.01],D-二聚体水平亦明显下降[(623.32±267.41)ng/ml vs (3 634.38±1 567.61)ng/ml,t=12.56,P0.01)。术后平均随访(15.92±5.22)个月。72例PTE介入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7.22%(70/72);65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后下肢血栓完全清除或清除率≥95%(Ⅲ级)者占93.85%(61/65),50%≤血栓清除率95%(Ⅱ级)者占6.15%(4/65)。结论通过介入手段可安全、有效地治疗急性中央型PTE,尤其是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者。  相似文献   

20.
妇产科手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术后急性疼痛,是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对术后病人急性疼痛的处理,减少不必要的术后疼痛和损伤反应,有利于促进病人术后的早日康复。本文就妇产科手术病人,采用三种不同疼痛治疗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