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比较混合支持式和黏膜支持式数字化全程手术导板对全口种植位点精确性的影响。方法 22名无牙颌或潜在无牙颌患者共136枚种植体分为2组,混合支持式组(A组,72例)和黏膜支持式组(B组,64例)。测量实际植入与术前设计的种植体角度、颈部、根尖及深度的偏移。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种植体植入精确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混合支持式组与黏膜支持式组与在种植体的角度、颈部、根尖及深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支持方式在8 mm、10 mm、12 mm种植体的偏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全程导板引导下的全口种植手术中,混合支持式导板精确度高于黏膜支持式导板,种植体植入深度影响种植体位置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种植外科手术(computer assisted implantology,CAI)的精确度,对黏膜支持式导板全程引导的种植手术的误差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接受CAI的无牙颌患者9例,共植入63枚种植体(27枚植入在上颌,36枚植入在下颌).9例患者术前均制作放射导板并采用双扫描技术(Dual-Scan)拍摄CBCT,即患者佩戴放射导板进行CBCT检查及放射导板单独拍摄CBCT,并将所得数据以DICOM格式导出,再将该数据导入到Simplant软件中并进行种植体术前虚拟设计,设计结果和患者口腔硬石膏模型发往Materi-alise公司(Belgium)制作SurgiGuide黏膜支持式手术导板,在导板全程引导下完成种植体的植入,术后再次获取患者颌骨及种植体的CBCT数据,应用Simplant软件对种植体术前虚拟设计位置和术后实际位置进行匹配,获取术前、术后种植体肩部、根尖部、角度以及深度4项误差距离.结果 63枚种植体术后随访6个月至10年,留存率为100%,肩部的平均误差为(0.73±0.53)mm;根部的平均误差为(1.16±0.62)mm;深度的平均误差为(0.95±0.64)mm;种植体角度的平均误差为4.10° ±3.23°.结论 SurgiGuide黏膜支持式种植导板引导的种植手术存在一定误差,术前设计时应将误差结果考虑在内,以避开重要的解剖结构来保证手术安全,术中要正确操作以减少种植体植入的误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自主研发CAD/CAM种植导板制作系统在无牙颌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5例单颌无牙颌患者。锥形束CT扫描采集数据,导入自主研发种植导板软件进行导板的数字化设计,快速成型机制作种植导板。在导板引导下进行无牙颌种植手术,植入ITI种植体。3个月后复查,行种植义齿修复。术后定期随访。结果为5例患者制作完成丙烯酸树脂CAD/CAM种植导板,在导板引导下采用不翻瓣术式共植入38枚ITI种植体,初期稳定性良好,术后反应小。术后3个月骨结合良好,仅1枚种植体脱落。5例患者均采用固定式种植修复,术后6个月及1年的随访显示,修复体功能和美观良好。结论该自主研发的CAD/CAM种植导板制作系统应用于无牙颌种植手术,能实现术前精确设计和术中精确控制种植体位置,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取得良好的种植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CBCT的普及,术前制作手术导板引导种植体植入,可以实现以修复为导向的精确植入,提高修复质量,减少手术创伤,节省时间,降低技术敏感性,特别是连续多牙缺失,无牙颌及牙槽骨条件较差的患者。但因患者个体差异、数字化信息采集技术、种植系统及导板设计软件、引导系统、制作方法、术中应用,甚至医生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发生误差,每个因素产生的误差逐步累积,影响最终手术导板的精确性,甚至不得不放弃导板改为自由手操作。本文就数字化种植手术导板的组成、虚拟设计与制作步骤、术中应用等相关因素进行综述,为数字化手术导板在临床的准确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CAD/CAM设计数字化种植导板辅助牙列缺损患者种植修复的方式,对术前、术后种植体三维位置对比,分析不同骨质对牙支持式数字化种植导板精确度的影响,为今后提高数字化种植导板精确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设定好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患者62例,进行数字化导板辅助下种植手术,将不同骨质种植外科术后种植体位置与术前设...  相似文献   

6.
口腔种植是修复无牙颌功能的重要手段。该术式技术难度高,需要医生详细规划种植修复方案,并精准植入种植体,才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数字化导板可提高种植体植入精度,减少手术并发症,因此在无牙颌种植中应用广泛。由于多数无牙颌种植修复患者的术前咬合关系紊乱、颌骨形态不规则,严重影响了数字化导板的准确就位与应用精度。文章针对无牙颌种植导板的个性化设计和改良做一介绍,期望提高其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种植导板能很好地控制种植体植入的角度、方向及深度,具有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可实现不翻瓣种植等优势,已被更多地应用于临床,同时仍存在制作过程复杂、成本较高、地域条件的差异、精确度欠佳等问题.本文对数字化种植导板制作、分类、精确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口腔种植医生应用数字化口腔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计算机辅助种植外科中,数字化种植导板具有控制好种植体植入角度、方向,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时间,并可以实现不翻瓣种植术后即刻修复等优势,但仍存在精确度欠佳及由此产生一定的并发症等问题。本文就种植导板简介、计算机辅助种植外科研究现状、导板精确性评估及并发症分析进行综述,并总结其适应症,以期为临床医生在应用这项技术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国产六维数字化种植导板的精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减小偏差的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3D打印制作种植导板,应用于无牙颌患者,辅助外科植入,测量种植体术前设计和术后实际位置之间的偏差。选择16例无牙颌患者,测量172个植入位点。其中,10例患者上颌骨植入6颗植体,下颌骨植入4颗植体;6例患者上、下颌骨各均植入6颗植体;14例患者、28颗植体为倾斜植入。将术前锥形束CT(CBCT)数据导入国产六维齿科牙种植设计软件,设计和制作导板;应用数字化导板辅助植入手术;术后拍摄CBCT并导入六维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与术前设计进行配准;将配准模型导出到Geomagic Studio软件进行分析,得出术前设计和植入后种植体的位置偏差,分析导板辅助下种植手术精度。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样本进行配对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种植体顶部中心点距离偏差为(0.83±0.27) mm,水平向偏差为(0.60±0.21) mm;种植体底部中心点距离偏差为 (1.11±0.35) mm,垂直向偏差为(0.45±0.19) mm;角度偏差为(3.16±1.73)°。结论:六维数字化导板能够显著提高无牙颌患者种植手术精度和效率,并获得较好的远期临床效果。临床设计时须考虑偏差,规避风险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不同支持式外科导板的三维精度,探讨影响导板精确性的因素,为导板的临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32例患者在导板引导下植入127枚种植体,利用软件对比术前设计位点、术后种植体实际位点在植入深度、角度、肩部和根部上的偏移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应用牙支持式外科导板和黏膜支持式外科导板,两组种植体偏差深度分别为(0.33±0.29) mm和(0.59±0.51) mm,肩部偏差分别为(0.32±0.27) mm和(0.76±0.55) mm,角度偏差分别为(1.83±1.52)°和(2.98±2.23)°;根部偏差分别为(0.42±0.32) mm和(0.89±0.73) mm。统计分析得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牙支持式外科导板精确度高于黏膜支持式外科导板。压板式和止停环式导板偏差深度分别为(0.53±0.43) mm和(0.58±0.39) mm,肩部偏差分别为(0.66±0.51)mm和(0.52±0.37) mm,角度偏差分别为(2.32±2.01)°和(2.83±2.52)°,根部偏差分别为(0.84±0.63) mm和(0.92±0.72) mm。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说明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导板设计精度相同。结论:牙支持式种相对黏膜支持式种植外科导板能获得更高的精度;而止停环式种植外科导板在降低临床操作难度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与压板式种植外科导板引导下同样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