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目的探究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锻炼治疗,研究组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两组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出现率、阴道肌电压、盆底肌纤维疲劳度、患者满意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纤维肌电压、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出现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盆底肌锻炼相比,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更利于改善阴道肌电压、盆底肌纤维疲劳度与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症状,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699-3701
目的观察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产后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产后出现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进行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患患者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力、脏器脱垂改善情况及性生活质量等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力最大收缩力、收缩持续时间及性生活质量均明显升高,盆底肌疲劳度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盆底肌力最大收缩力、收缩持续时间及性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盆底肌疲劳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脏器脱垂程度分级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产后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可明显提高患者盆底肌力,改善盆底脏器脱垂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765-766
目的探讨采用盆底功能康复联合针灸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对观察组产妇在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进行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7d内及14d内症状改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盆底功能康复联合针灸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产后盆底康复技术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将360例患者按照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各18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家庭自行盆底肌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治疗,将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超声检查指标、盆底功能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BSD-S、性生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3个月后的BSD-R、BSD-S、PUVA-R、PUVA-S、UVJ-M、BND、脏器脱垂发生率、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6个月后的0级、Ⅱ级、Ⅳ级肌力比例低于对照组,Ⅲ级、Ⅴ级肌力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技术有助于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提高,对于防治盆底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0例孕产妇情况,将其按住院时间均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实行护理后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护理后两组相较于护理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盆腔Ⅰ类肌纤维与Ⅱ类肌纤维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发生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应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可有助于改善患者肌纤维和性生活情况,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用于产妇产后盆底康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行Kegel法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分期以及尿失禁程度。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Ⅰ类及Ⅱ类肌纤维肌力均优于对照组(t=10.732,P=0.029; t=12.061,P=0.026),盆腔器官脱垂分期轻于对照组(Z=-2.737,P=0.006),尿失禁程度轻于对照组(Z=-2.931,P=0.003)。 结论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用于产妇产后盆底康复,能够促进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12月收治的200例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比两组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情况、阴道压力及收缩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Ⅰ类肌纤维电压值、Ⅱ类肌纤维电压值均大于对照组,盆腔脏器脱垂程度轻于对照组,阴道静息压大于对照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可通过改善产后盆底肌力,改善盆腔脏器脱垂程度,提高阴道收缩力,并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对象均选自于2016年1月23日-2017年1月23日期间,均为本院收治的产后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共抽取144例作为观察对象。将上述患者采用单双号分组法进行分组,其中单号患者72例均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常规组),双号患者72例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加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康复组)。将上述两组患者的尿失禁、脏器脱垂发生率、性生活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的性交疼痛发生率情况。结果:经干预后,康复组患者的尿失禁发生率为6.94%、脏器脱垂发生率为5.56%,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患者对性生活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康复组干预后性交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11.11%vs 52.78%,P0.05。结论:产后给予合理有效的盆底康复护理措施干预,可改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康复使用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2例足月自然产妇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观察组产妇使用常规产后保健进行锻炼,对照组产妇使用盆底肌联合生物电刺激进行锻炼,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及6个月后进行底肌功能评估,将两组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阴道肌电压相比对照组更高,盆底肌收缩能力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产妇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情况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康复使用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临床效果更好,产妇产后盆底器官功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康复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门诊进行产后42d复查并确诊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125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分为2组,产后组95例采用盆底康复训练,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练习,分析比较两组综合肌力、盆底肌电位、疲劳度、阴道动态压力及盆底静态张力。结果产后42d,两组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产后3个月,产后组盆底肌力恢复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产后组盆底肌电位活动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产后组盆底肌疲劳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产后组阴道动态压力及盆底静态张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可有效恢复患者产后盆底肌功能,同时提高尿失禁的控制力,对预防患者产后阴道炎症、盆腔脏器脱垂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孕期联合产后盆底锻炼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持续性盆底锻炼对预防孕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2月符合入组标准,最终完成研究的产妇252例。随机分为4组,观察1组65例,观察2组64例,观察3组61例及对照组62例,观察1组于孕16周开始行Kegel盆底肌锻炼,产后42d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至产后3个月,观察2组于孕28周开始行Kegel盆底肌锻炼,产后42d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至产后3个月,观察3组仅于产后42d开始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至产后3个月,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宣教和护理,无任何锻炼指导。分别于首诊(孕16周)、分娩时、产后42d、产后3个月测量4组孕产妇的阴道压力,孕期、产后3个月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及产后3个月盆腔脏器脱垂测定。结果观察1组孕晚期、产后42d、产后3个月的盆底肌力均高于其它3组,观察2组产后42d、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均高于观察3组及对照组,观察3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观察组在孕期及产后3个月SUI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观察2组产后3个月盆腔脏器脱垂POP-Q分度得分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孕期Kegel锻炼联合产后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盆底肌持续锻炼可改善因妊娠及分娩引起的盆底肌力减弱,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预防因妊娠及分娩引起的盆底功能障碍,妊娠16周开始行Kegel锻炼较妊娠28周开始行Kegel锻炼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郑瑞云  张安 《全科护理》2015,(10):954-95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76例建卡的初产妇,根据产妇需求分为两组,有健康要求的181例孕妇作为观察组,于妊娠28周开设孕妇学校,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盆底肌锻炼,195例无需求的孕妇设为对照组,仅进行定期产前检查了常规产前健康宣教,于妊娠36周评估盆底肌力,产后42d再次评估盆底肌力,记录盆腔脏器脱垂、分娩方式及产程。[结果]观察组孕36周、产后42dⅠ类和Ⅱ类肌Ⅳ级~Ⅴ级构成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盆底康复知识掌握优良率为45.85%,盆底锻炼技能掌握优良率为41.99%,明显高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尿潴留、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分别为20.44%、22.65%、7.18%,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孕妇对盆底功能重要性的认知,促进锻炼技能的掌握,从而积极进行相关盆底功能锻炼,使盆底肌力得到显著提高,有利于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综合康复干预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盆底肌肉训练指导,观察组予以产后综合康复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盆底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有效率、子宫脱垂改善有效率、性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尿失禁改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产妇进行产后盆底综合康复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其盆底功能康复,有利于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阴式非脱垂子宫全切术病人盆底功能障碍的近期疗效。[方法]将行阴式非脱垂子宫全切术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盆底肌力、压力性尿失禁及盆底功能障碍量表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50例病人完成随访,对照组42例病人完成随访;两组病人术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时盆底肌力、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短表7(PFIQ-7)和障碍问卷-短表20(PFDI-20)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有助于改善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病人的盆底肌力,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改善盆底功能障碍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配合盆底康复器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3月期间在本院妇科门诊通过筛查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00例采用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配合盆底康复器治疗,对照组100例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子宫脱垂、尿失禁、性生活不满意情况是否改善及盆底肌力有无提高。结果:两组在盆底肌收缩力、子宫脱垂、性生活质量、压力性尿失禁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配合盆底康复器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满意,较单纯盆底肌肉锻炼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促进女性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产后康复中心接受产后康复治疗的阴道分娩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健康教育和产后护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产妇盆底肌力、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盆腔器官脱垂等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盆底肌力、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分度、性生活评分及满意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在常规护理中配合人性化护理可提升产妇盆底肌力、改善尿失禁、提高性生活满意度、改善盆腔器官脱垂,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延续性Kegel 运动联合Bobath球训练对二胎顺产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康复的疗效。方法:顺产分娩足月单胎二胎产妇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出院时嘱产后第2天开始做产后盆底肌恢复操。观察组在常规产后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Kegel 运动联合Bobath球训练指导。产后6 个月后观察两组盆底康复锻炼的依从性、盆底肌肌力康复效果;产后1天及产后12个月观察两组产妇盆腔器官脱垂(S-POP-Q)及尿失禁发生率(ICI-Q-SF);产后6个月及产后12个月进行女性性功能(FSFI)评价,比较两组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盆底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综合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1天时,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2个月时,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6个月,观察组FSFI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性欲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两组各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个月,FSFI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但性交疼痛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延续性Kegel 运动联合Bobath球训练能够提高二胎顺产分娩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减少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改善经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对盆腔脏器脱垂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盆底重建术10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采用凯格尔锻炼行盆底康复锻炼。观察组从入院开始实施凯格尔锻炼,配合膀胱训练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评分、ICIQ-SF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得分、ICIQ-SF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可帮助盆腔脏器脱垂病人提高术后恢复情况,并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庄秋英  刘佳 《护理研究》2012,26(27):2571-2572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疾病包括一组因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以盆腔器官脱垂、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生殖道损伤为常见问题[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日益受到关注。多年来应用传统的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高。近年兴起的盆底重建术采用聚丙烯网片替代薄弱受损的盆底筋膜组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在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中应  相似文献   

20.
吴迪  路潞 《全科护理》2011,9(21):1934-1935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是一组以盆腔脏器脱垂(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UI)为主的妇科疾病。中老年妇女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