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要求.熟练掌握X线检查前的各项准备及检查后的病人护理,对护理工作者尤为重要。1.普通X线平片及造影检查的病人准备及护理1、1X线平片:腹部、腰椎、骶尾椎,骨盆平片均应先行清洁灌肠或检查前晚上服缓泄剂,以便清洁肠内粪便.消除因此而造成的X线漏误诊。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造影是一类特殊的检查,不象普通照片、透视那样规律简单,它要求术前胃肠道准备良好、患者配合好、检查医生经验丰富等条件。现就工作中所遇的问题作初略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X线检查工作中,胃肠道X线钡剂透视占了相当的数额,而内窥镜、CT、MR等各项检查技术的开展又弥补了X线钡剂透视的不足。因此,作为一个临床影像医务工作者,对X线钡剂透视、内窥镜、CT、MR等的价值及检查方法有一个客观、正确、合理的检查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透及X线平片对囊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透视、平片X线表现及囊虫试验。结果:此例病人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吻台。结论:X线平片及透视对囊虫病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对临床进一步治疗有明确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院使用系北京万东生产的300毫安X线机,无监视器,无影像增强器的荧光屏式X线机。 初作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时,在透视下操作,透视下只能看见宫腔内造影剂,输卵管却一点儿也看不见,加之每天检查病人较多,长此下去。工作人员吃线太多,身体承受小了,故改用在照片室作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6.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影像学表现(附23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回顾分析2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影像学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者均先行胸部普通透视检查,全部病例摄有正侧位平片,其中18例做了CT平扫检查。结果:2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中不透X线的金属异物6例,可透X线非金属异物17例,气管异物3例,右侧主支气管异物2例,右中间支气管异物12例,右下叶支气管异物3例,右中叶支气管异物1例,左主支气管及左下叶支气管异物各1例。23例中2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2例手术治疗。结论:对不透X线的异物X线平片为最佳检查方法,对可透X线的异物行CT检查,不仅能明确异物的位置,对肺内阻塞性病变也能显示清晰,对活瓣性阻塞异物透视下观察纵隔有无摆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到医院就诊的重症外伤性病人很多要做X线检查,由于这类病人伤势较重,在X线检查诊断中需特殊注意,否则会延误、加重病人病情,甚至会造成患者死亡,下面就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人体各组织器官对X线有不同的吸收系数,当均匀的X线透过人体时,产生了吸收差异,在照片上形成自然对比的影像,为诊断提供正常的X线解剖图像或异常的疾病信息。这就是影像检查。根据影像显示即可以提出疾病的性质大小、数量或疾病所处的位置的意见。一般根据临床所表现的症状和痛疼所处的部位,首先提出该疾病的性质、大小、数量的诊断要求,如胸部疾病的诊断,先要求胸部后前位片的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不少医院里,某种影像学检查常常与其它影像检查以及临床之间缺少沟通,造成脱节。螺旋CT、核磁共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数字减影机、大型X线机等大型影像设备,对患者的检查偏重点不同.可能对同一个患者同时要做不同的检查,如果采用影像集中管理,那么对病情的诊断将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故障现象:在用14×14规格的胶片点片过程中,照片左侧出现范围和位置一致、密度均匀的异常曝光区,在不同的胶片上异常曝光强度不一致。故障分析:我们的X线机是在2003年3月份投入使用,一直用来做胸片检查,X线机球管处于远距离位置。在使用过程中,因为调节左右曝光野的铅遮光板打开不灵,影响照片的曝光野,我们卸下调节左右曝光野的遮光板,以方便点片。但在点片过程中不定时出现部分照片异常曝光情况,有时异常曝光量较大,所照的X线片成为废片,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分析,我们发现异常曝光出现的强度与胶片在待摄区透视时间和透视条件有关,透视时间…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外伤病人的X线检查中,通常采用常规体位摄片,能够发观典型的骨折和部分不典型骨折。但是普通X线摄影是二维影像。故存在影像重叠的问题。因此对复杂结构的骨折以及隐匿性骨折采用透视下点片是很有必要的。所谓透视下点片是指在透视下让患者转动肢体或固定肢体而变换球管角度,以多角度、多方位动态地观察,在显示骨折的最佳角度点片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医学影像学检查是一种特殊的检查方法,除传统X线检查外,还包括多种现代影像技术,如超声(US)、核素显像、DSA、CT、MRI、ECF、数字X线影像技术、PET-CT等,形成了现代影像学体系,扩大了检查视野,提高了诊断质量。但每种成像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因此,选择影像学检查应权衡利弊、选优利用。现就各系统影像学检查的合理选择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1.材料与方法 44例均经过X线检查,有胸片疑为支气管肺癌或虽发现肿块却不能定性者.术前患者均经过系统X线检查,包括常规的胸透,正侧位胸片,9例做了CT检查,以便准确定位和选择适当的检查、定位。对于透视下病灶与肺门大血管相连且有搏动或有出血者,或患者年龄大而有严重的肺气肿,或有心功能不全的,难以控制的咳嗽以及其他原因不便合作者均列为禁忌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对探测可疑外伤性骨折的优势。方法 330例临床疑诊外伤性骨折患者均于外伤后20 min-3 h经X线摄影检查。83例经普通X线检查,247例经CR检查,66例先经普通X线检查,因高度怀疑骨折,后经CR检查。结果在接受了普通X线和CR两种方法检查的66例患者中,CR准确探测出未曾被普通X线发现的9例微细骨折患者。结论 CR系统具有丰富后处理功能,能够提高骨折的检出率,尤其对可疑细小骨折或复杂性骨折患者的诊断,应首选CR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MRI、CT及X线的影像学征象,分析其显示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在肩关节外伤中的应用,提高在临床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观察和分析56例MRI、CT和X线检查肩关节的影像学资料,通过T1及T2加权像,脂肪抑制T2加权像,CT连续5mm层厚扫描或螺旋扫描,常规X线或直接数字摄影片获得。结果:MRI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是CF及X线片无法比拟的,可清楚显示冈上肌腱撕裂,或合并冈下肌腱、肩胛下肌腱损伤.也可发现单纯肩胛下肌腱损伤及少见的小圆肌撕裂。CT在发现骨折方面有其明显的优势,可直观地反映出骨折的部位及形态上的变化,如骨折的类型、关节脱位,关节内并发症及关节内骨片等,在常规的肌袖和肩峰下空间的检查中受到一定限制。X线虽在软组织、骨折方面显示不如MRI及CT。但在肩关节损伤的筛选性检查中是不可缺少的。结论:X线检查对肩关节损伤的病人进行初检或筛选适用,但对明确骨折细微结构变化或需了解肌袖、关节囊损伤意义不大。CT对骨折情况诊断精确,应常规使用CT检查发现平片中不易发现的病变,进一步了解软组织、肌袖及韧带的损伤MRI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6.
肺部尘肺病X线照片质量直接影响到尘肺诊断的准确性,X线照片质量低劣会给国家和尘肺患者带来不利,进行X线胸部摄片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分析72例食道异物的X线表现,明确X线吞钡检查的适用范围,了解X线及吞钡检查对食道异物的诊治价值,以提高X线对食道异物的诊治水平。方法:对72例食道异物患者均行普通X线透视,拍片,大部分进行食道吞钡检查及拍片。结果:对〉3cm的异物(异物最大径、病人自诉)并结合透视观察不适宜作X线吞钡棉检查,X线表现为:大部分异物停留在食道第一狭窄处(食道入口与咽的连接处)有58例食道异物经吞钡棉后,异物降至胃内症状缓解消除。结论:X线及吞钡检查是诊治食道异物常规可行的方法,但要结合临床病史及异物大小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肠钡餐检查十二指肠癌的X线表现,CT的作用及漏、误诊的原因。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了9例十二指肠癌,全部经钡餐检查,2例做了CT检查,2例做了胃镜检查。结果:手术、胃镜证实7例,2例表现典型因恶液质未做其他检查,X线漏诊2例。钡餐检查是诊断十二指肠癌的重要手段,普通CT由于空间分辨不及普通X线,故胃肠道的检查目前仍以钡餐检查为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19.
双能量减影在泌尿生殖系统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泌尿生殖系统的X线检查,如泌尿系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P),逆行尿路造影(RUV),输卵管造影等,是诊断泌尿生殖系疾病的重要手段,检查前患者虽大都做了肠道清洁准备,但仍有许多患者肠腔内气体较多,严重干扰了诊断.直接数字X线摄影(DR)的高级临床应用软件-双能量减影用于泌尿生殖系统检查,尤其是造影检查,能有效去除肠腔气体重叠影,提高影像质量及诊断效果.本组随机抽取我院自2004年8月~2005年3月间,DR设备使用以来的100例泌尿生殖系统检查病例,对双能量减影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X线摄影条件是决定获得优质X线照片的主要因素之一,选择X线摄影条件时,必须了解患者的病情,被检肢体的解剖特点和临床要求,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生理、病理等因素。在临床X线摄影操作过程中,X线摄影条件的选择十分复杂,尤其是摄影条件的换算关系更为麻烦。虽然现在早已进入计算机时代,X线曝光条件自动化早已实现,但在我国许多中小型医院,仍然使用的是普通大、中、小型X线机,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X线摄影条件;笔者作为一名X线摄影学工作者,在乡镇医院工作已二十多年,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对X线摄影条件的换算方法及临床应用总结如下,供各位X线摄影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